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谁爹不是曹操啊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孙策之子

谁爹不是曹操啊 第一百三十一章 孙策之子

作者:三林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0:02 来源:笔趣阁

一个在建安五年就有这等眼光的人,普天之下都是凤毛麟角。

只是可惜,鲁肃没有遇到一位明主。

若是跟在曹操身边,曹操可以提供足够的画卷供鲁肃去涂抹,让他尽情施展才华。

若是跟在刘备身边,那恰恰是补全了刘备最大的一块短板,足以让刘备看清天下大势,早个那么几年朝着复兴汉室的正确方向前进。

可偏偏鲁肃摊上了孙权。

还是一个暂时没有雄心的孙权。

鲁肃每在江东待一天,那就是浪费鲁肃一天的光阴,属实是委屈他了。

“慎侯,可否只让吕蒙和那陆逊带兵前去庐江?”

周瑜还是不希望鲁肃前往北方。

即便他知道鲁肃留在江东是浪费了这位好友的才华,但周瑜还是不愿!

“行!”

没想到何晏居然同意了!

这让周瑜心中一松,不过何晏下一句话让他几乎是忍不住爆出粗口。

“既然将军舍不得鲁子敬,那让张昭张子步跟我走也行。”

……

鲁肃给不得,张昭就给得了?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留下的这话,可绝对不是一句戏言。

张昭与周瑜,一内一外,宛如两根柱石,为孙权撑起了这江东的一片天。

和张昭比起来,鲁肃对于如今的江东来说用一句“无举轻重”形容也不为过。

周瑜听到何晏所要张昭,也知道这只是在表明何晏所要鲁肃的决心。

“此事……还要询问子敬的意思。”

周瑜自己无法拒绝何晏,只能是让鲁肃自己来拒绝何晏了。

对鲁肃的人品,周瑜还是相信的,这位好友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

“好啊!”

何晏一如既往的畅快。

不过说话间,何晏却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交给周瑜:“还请公瑾询问鲁子敬的时候,将这封信也一并交给他。”

周瑜接过书信,才发现这封面上居然是写着《成德刘子扬与鲁子敬书》。

“刘子扬?”

“刘晔!”

周瑜在看到这个名字时,方才的笃信顿时消散了大半。

鲁肃和周瑜是好友不假,但刘晔与鲁肃的关系更亲近!

早在刘晔之前还在庐江的时候,刘晔就写信劝过鲁肃,说以他的才能极为适合在乱世之中发挥,想要邀请他来到庐江一同图谋大事。

鲁肃本来都打算去庐江郡了,结果周瑜这个老六提前将鲁肃的老母接回吴县,导致鲁肃不得不先前往吴县。

问题是来的时候好好的,结果转身却发现回不去了!

原来鲁肃一到江东,周瑜就各种PUA鲁肃,疯狂劝他不要回去,说什么投奔不熟悉的人风险极大一类的话。

PUA完,周瑜又开始朝着鲁肃推销起孙权,直言孙权你别看他年纪小,但绝对是个明主!什么曹操、袁绍在他面前都是渣渣!你跟着我们好好干,不愁以后不能走上人生巅峰……

鲁肃这个小萌新不懂世道险恶,纠结一番后也就决定留在江东了。

所以说,周瑜其实是个阴险的老渣男,刘晔才是鲁肃的白月光。

现在白月光跟着何晏气势汹汹的杀回来了,就问你周瑜慌不慌?

周瑜握着手中的信,只觉的这信件似乎是有千斤重,直压的人手疼。

“如此,就静候公瑾佳音了。”

何晏的条件已经提出,也没有继续待在孙氏大营的必要,直接就在一众孙氏武将充满怨气的眼神中乘上快航,悠哉悠哉的回到皖县。

————————

————————

何晏回去了,但是谈判还在继续。

孙权与周瑜一商议,决定先将鲁肃之事搁置,选择攻略吕蒙和陆逊。

吕蒙倒是好办。

他早年依附姐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在邓当死后,吕蒙就继承了邓当的位置,统领其部众,被孙权拜为别部司马。

像吕蒙这样有着自己部曲,且还没有世家大族背景的将领自由度极高,孙权只要一道军令就可以让吕蒙乐乐呵呵的前往北方。

可到了陆逊时,孙权就有些棘手了。

他本以为陆逊只是什么无名之辈,却没想到他居然是陆康的侄孙。

而陆康,与孙氏之间则是有着血海深仇。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占据淮南的袁术与当时的庐江太守陆康不和,便命孙策领兵攻打庐江郡的治所舒县。

这一打,双方就打了整整两年。

在这两年中,陆氏家族百余人足足死了一半,尽数成为孙策手上的亡魂。

虽然陆康提前将当时还是少年的陆逊送回吴郡,但这仇恨却不可能因为陆逊没有亲眼看见而化解。

孙权敢肯定陆逊心中必然还恨着孙氏,这个时候去征用陆逊,无疑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连周瑜知道这其中的恩怨后也是有些头疼,不得已去找了会稽郡丞顾雍帮忙。

吴郡四姓,朱陆顾张。

这四大世家不说同气连枝,那也是有着共同进退的心思。

顾雍得知此事后,也是动用家族的关系,托人找到陆逊还健在的叔伯,向陆逊道明轻重。

在家族长辈的说动下,陆逊也是欣然前往庐江。

这最后,就是何晏最想要,同时也是周瑜舍不得的鲁肃了。

为了鲁肃,周瑜甚至亲自乘轻舟赶往了作为孙权腹地的吴县,面见鲁肃。

“慎侯要我?”

鲁肃在刚听到周瑜的话时同样感到了意外。

“慎侯竟知子敬?”

“不止是慎侯。”

尽管周瑜犹豫过,但他还是将刘晔写的信件交给了鲁肃。

“子扬兄?”

鲁肃没想到连刘晔都已经重回庐江,也不顾及周瑜在场,直接就将信件撕开查阅起来。

“子扬居然是亲自手刃了李术!着实快哉!”

鲁肃能与周瑜、刘晔这般的豪杰相交,本身就是有直爽的性子,看到痛快之事当即抚掌大笑起来。

只是看着看着,鲁肃的笑容就逐渐收敛,化为严肃。

“若非我认得这是子扬兄的笔迹,恐怕还以为是那慎侯亲自写的呢。”

信中刘晔只向鲁肃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何晏密谋除掉李术一事。

第二件,是何晏对待孙氏的看法。

第三件,是何晏与新学的关系。

三件事,桩桩件件都与何晏有关,这也难怪鲁肃会以为这是何晏亲自写的。

“有趣!有趣!”

刘晔显身为白月光显然知道如何才能骚动鲁肃的心,这三件事看似与鲁肃毫无关系,但却桩桩件件都挠在了鲁肃的痒痒处。

第一件事表明是在说李术被刺死,实则是在告诉鲁肃中原已经无忧。

如今曹操击败袁绍,势力北至大河,南抵长江,让这中原一带彻底安定下来。鲁肃的老家东城以后也不会再受到什么战火的威胁,足以使鲁肃安心。

第二件事刘晔直接接何晏之口点名了孙权没有进取之心,鲁肃留在江东就是虚度光阴。

而且刘晔还直接在信中告诉鲁肃“本来这扬州之地就不大,如今孙氏还丢掉了北面的庐江、九江二郡,他们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第三件事,则是刘晔自信最能打动鲁肃的地方!

鲁肃与刘晔一样,都是野心勃勃之辈。

这种野心勃勃,不是指他们不甘居于人下,而是指他们都有做出一番大业的野心!

且问世间,还有什么比新学“改天换地”的事业还要大?

鲁肃若是一直留在江东,又岂会得到这样的机会?

除了这三件事外,刘晔在信件的最后还留下了一点小心机——

他在最后署名的时候,往名字前面加上了【庐江太守】四个大字。

写上【庐江太守】不够,刘晔还得瑟的将自己的太守大印盖在了自己名字上,着实有些丧心病狂。

遥想一年前,刘晔和鲁肃都还在同一起点。

可如今刘晔从北方回来后,都已经是成为两千石的太守了,他鲁子敬却还只是一介白身,这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简简单单的四个大字,就已经提醒了鲁肃,告诉他还是北方机会多多。

在刘晔这封书信前,鲁肃也是动摇了。

周瑜不忍好友犯难,当即直言道:“若子敬想去北方建功立业,我是绝对不会阻拦的。”

鲁肃见状周瑜这般大度,心中反倒是起了踌躇。

但最后,鲁肃还是下定决心,朝着周瑜拱手制歉:“孙氏确实不凡,但并非我鲁子敬的明主。还望公瑾替我向讨虏将军说明。”

“自然。”

周瑜也并非矫情之人,虽然对鲁肃的离开有些伤感,但这却并不影响他与鲁肃的关系。

拉着鲁肃酩酊大醉一场后,周瑜便从吴郡带上鲁肃和陆逊一同赶往皖县。

等再次见到何晏时,孙权和周瑜已经将何晏所需的一切制备齐全。

十万石粮草已经运入皖县。

一千士卒则是吕蒙的部下。

鲁肃、陆逊,也被周瑜带来,等着被何晏临走。

在得知结果后,就连何晏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就对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即刻启程吧!”

“启程?”

周瑜有些不解:“慎侯要往何处去?”

何晏嘴角勾起毫无节操的弧度,假装惊讶道:“自然是去见上任吴侯的子嗣孙绍咯!”

“子承父爵,二位……对此没有意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