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景泰太子 > 第13章:为刑以仁,正旦朝会

景泰太子 第13章:为刑以仁,正旦朝会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07:08:46 来源:笔趣阁

ps:同四千字,快投票。

乾清宫,昭仁殿。

乾清宫为皇帝寝宫,昭仁殿则是皇帝读书与藏书之所,偶尔也在此召见臣工。

眼下,锦衣卫指挥使卢忠绘声绘色地描述诏狱内发生的一切,最后道:“陛下,太子放纵奸人,使奸邪逍遥法外,无所忌惮。此举无以惩后,属下以为宫中日后多变矣!”

朱祁钰正在看《资治通鉴》,一心二用道:“照你看来,该如何处置?”

卢忠杀气腾腾地道:“那和秀兰包藏奸谋,诡称妖火,祸乱宫闱。虽是不曾伤到太子,然弑君之罪断无可赦。端敬殿被焚毁,损失无算,若是重修少说也要十万两白银。此妖女虽凌迟而罪责难销,当诛灭三族。”

朱祁钰放下了书籍,道:“太子为一国储君,既开口赦免那女子,又何必妄开屠刀。成王以桐叶封弟,曾子杀猪教子,朕又岂能让太子失信于人,失信于天下?为政之要,当以宽和!你既任锦衣卫,权柄不可谓不重,当思国家社稷为先,刑罚杀戮之事,尤须审慎。”言语之中,显然包含着三分不满。

按理说,这和秀兰乃是上皇余孽,此番又是这等大案,天子竟然就这样轻轻放过,简直难以想象。卢忠拍马屁拍在马腿上不说,还被马踢了一脚,神情怪异,好在个性圆滑,起手道:“属下谨记陛下教诲!”

“下去吧!”朱祁钰转过身去,再不看他。

待卢忠退下,一侧的成敬迎上来道:“太子殿下为人宽和,淳厚有德,日后定是明君,小人为陛下贺也!”

朱祁钰轻笑一声,“但愿如此。”

……

另一边,朱见济才刚刚回到东宫,东宫鬼火案至此算是告了一段落,朱见济的内心平静许多。除了和秀兰最后的生死要天子来定以外,其他涉案人员已经被放还,继续回东宫是不可能了,出宫去开启一段安谧而平凡的生活,其实也不差。

若是朱见济没有出面干预,此案牵连蔓延,不仅仅是那和秀兰,包括其他无辜的七人也要一同领死,甚至于她们的家族亲人,不死也要被流放。这还不算可能被牵扯上的宫人与朝官。

可以说,朱见济这一晚,拯救了少说上百人,算得上是功德无量。

宫外百姓以为宫里锦衣玉食,衣食无忧,巴不得进来。而宫中之人则是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没有掺和进宫廷斗争也就罢了,一旦掺和其中,又是巴不得逃出这座围城。

“殿下宅心仁厚,真可谓明主也!”孙震拜服道。

今晚的事情,孙震做法可圈可点。此外,毕竟涉及自身性命,朱见济可不想让人觉得自己一点脾气都没有,板起脸来,努力使自己有些威严,道:“此事有一,绝不可有二,本宫可没有这么多的仁慈,你可明白?”

“属下日后必定悉心把守,尽力履职。”孙震自知这次的好运几乎不可能重演,不需朱见济提醒,效忠完毕就抱拳退下。

之后的几天里,朱见济在学习经史课程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去了解四夷之情,当然这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瓦剌。如何应对瓦剌使臣可能的挑衅是朱见济这些天主要学习的内容,相关话术都是内阁一干老臣拟定,朱见济到时候只需要套用即可。

如果瓦剌使臣问到没有准备的问题,到时候也不需要朱见济出面回答,胡濙等一干老臣会帮着朱见济回答的。

再有就是一系列的礼仪问题。穿衣打扮及外出使用什么品级的车马这些问题不需要朱见济考虑,主要是要记住给天子上寿的时候说些什么,应对臣子贺的时候说些什么,应对外使贺的时候说些什么?

明朝礼仪,核心主体部分在太祖时期完成,之后朱棣继位又删改一部分,仁宣英三宗皇帝基本上没有改。明朝礼仪再一次大改要等到嘉靖继位了,他自外藩继位,小到宫殿名,大到贺词,能够改的都改了一遍。

可怜朱见济以往根本没有学过这些内容,为了不在群臣百官面前失礼,每日只睡得六个小时不到,可谓是心力憔悴。

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让朱见济又紧张又害怕的正旦朝会终于来了。而这也就意味着景泰四年过去,时间来到景泰五年,西元1454年。

相比较于昨日局限于宫中的宫宴,今天这场朝会显然要庄严肃穆许多,朱见济今日穿的不再是常服,而是衮冕。皇太子只有陪祀天地、社稷、宗庙及大朝会、受册、纳妃等场合下服衮冕,一年也用不上几回。

平日衣着,冠则乌纱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一身盘领窄袖赤袍,除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外,并无繁复花纹,相对朴素。

而衮冕就大不相同了,衮冕九章,玄衣纁裳,上衣五章,织山、龙、华虫、宗彝、火;下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龙在肩,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织成,本色领褾襈裾。纁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后四幅,不相属。

这还仅仅是衣服上的花纹,其他冕冠、内衣、靴子等物,都有讲究处,至于是否合乎祖宗之法,朱见济不在乎,因为他看不出来。身边的宫人如何操弄便由着她们来。

天不亮便顶着烛火摆弄这一身东西,等摆弄完了之后,简单吃了些点心,不曾进汤水,因为今天很漫长,要避免小解。东方的天空已经露出了一抹金光。望着东方的天空,朱见济长长吐了一口浊气。

东宫外,属于朱见济的金辂早已等候在此。基本上和天子的车驾一般,只不过皇帝那个叫玉辂,也称玉辇。朱见济这个高一丈二尺二寸有奇,广八尺九寸,辕长一丈九尺五寸,辂座高三尺二寸有奇。如平盘、滴珠板、轮辐、轮辋悉同玉辂。

礼部尚书胡濙见得朱见济出来,迎候道:“老臣今日负责接应太子,请太子上车。”

朱见济点了点头,在侍卫的帮助下上了车,要不然这金辇单是轮子就比他身子高。进入金辇内,放置在中央的火炉驱散了所有的寒气,四角还有熏香用来提神,考虑得算是很周到了。

槛座用的是线金五彩香草板,因为空间足够大,甚至还安排了一面五山屏凤,青地上雕木贴金龙五,间以五彩云文。座椅是红髹匡软座,下垂莲花坠石,上施红毯红锦褥席。这里面任何一样东西拿出宫去都是无价之宝,但是这些日子朱见济也算是见多识广,还不至于震惊地走不动路。

车里有一只红髹椅,椅中红织金绮靠坐褥,四周有椅裙,施红罗帷幔,外用青绮缘边。椅雕贴金龙彩云,下线金彩云板一。眼下,胡濙便坐在这个凳子上,见朱见济安坐之后即朝外间众人道:“起驾,赴文华殿。”

由此,庞大的队伍开始移动,最前方是旗帜六面,其执龙旗者着戎服,披的是金甲,戴的是银盔,防御效果如何且不说,威严华贵是有了。

其余五旗,黄旗一居中,左前青旗一,右前赤旗一,左后黑旗一,右后白旗一,每旗执弓弩军士六人,服各随旗色。还有三十六人擎执其他东西,包括绛引幡二,戟氅六,戈氅六,仪锽氅六,羽葆幢六,青方伞二,青小方扇四,青杂花团扇四。

此外,还有班剑四,吾杖四,立瓜四,卧瓜四,仪刀四,镫杖四,骨朵四,斧四,响节十二,金节四,金交椅一,金脚踏一,金水罐一,金水盆一,青罗团扇六,红圆盖二,皆校尉擎执。

太监宫女也有,但是人数相对而言要少许多,金香炉一,香合一,唾盂一,唾壶一,拂子二,红纸油灯笼六,红罗销金边圆散红罗绣圆伞各一,红罗曲盖绣散红罗素圆散红罗素方散青罗素方伞各二,红罗绣孔雀方扇、红罗绣四季花团扇各四,皆内使擎执。

侍卫及内使总共多少人也无人去数,不过仪仗出行的时候,一条街基本上都被堵住了。这还是皇太子的仪仗,若是天子仪仗,还是这个的数倍,好在双方出行的道路不一样,否则半路上被堵住了就尴尬了。

文华殿是朱见济此行第一个目的地,这里是皇太子听政之处,朱见济需要在这里先行接受百官的朝拜,过程相对简单。

典玺官已经在文华殿内设皇太子座,锦衣卫设仪仗于殿外,教坊司陈大乐于文华门内东西,府军卫列甲士旗帜于门外,锦衣卫设将军十二人于殿中门外及文华门外,仪礼司官设笺案于殿东门外,设百官拜位于殿下东西,设传令宣笺等官位于殿内东西。

在导引官的引导下,朱见济具冕服出,此时乐作,当朱见济入座之后,乐止。

百官入赞拜,乐作。四拜起,乐止。百官升自西阶,至殿内拜位,俱跪。

胡濙位列百官之首,出列致词道:“某等兹遇三阳开泰,万物维新。敬惟皇太子殿下,茂膺景福。”

朱见济只需要回答一句,那就是:“履兹三阳,愿同嘉庆。”别看就是这么一句,朱见济不知道训练了多少次,要求不仅仅是发音无错,而是如何发出符合储君形象的声音。可问题是以朱见济如今这个年纪,无论如何装作成熟,在稚嫩的童音下,还是显得如此怪异,格格不入。

好在也没有哪个不懂事的出来搅局,百官拜谢退,朱见济也随之自一旁的偏门离开。接下来,就是真正关键的时候了,朱见济需要率领文武百官及四方使臣前往奉天殿朝觐天子。

朝觐天子,前面的过程其实差不多,该准备的东西,如御座、宝案、香案这些东西,宫中尚宝司已然准备妥当,就是细微地方有些区别,包括所用声乐不同,无甚多言。

致词官,就是替皇帝说话的,今年的总致词官是商辂,就是之前提到那连中三元的大才子,他也是朱见济的老师。

商辂立于陛前,道:“具官臣商辂,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其后,各级致词官将这道声音一直传开。

等致词官传话完毕,皇太子、百官及四夷使臣就回应道:“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

之后鼓乐齐鸣,一拜二拜三拜四拜,还要起来跳舞,一直等到声乐停止,再开始说下一段话。

“具官臣商辂,兹遇正旦,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和之前差不多,也是不断地跪拜并且舞蹈。不同的是,这一次所有人都要拱手加额曰“万岁”。

致词官道:“山呼!”

众人齐声颂道:“万岁!”

“再山呼!”

“万万岁!”

哦,对了,呼万岁的时候,即便是乐工军校也要齐声应之,没有人可以缺席。

跪拜舞蹈仪式到此结束,看起来一共没有说到几句话,关键是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早说晚说都不行。两侧的御史一双双眼睛都好像鹰眼一样,监督着任何一个出现错误的人,哪怕是张口不发声,想要浑水摸鱼过去,御史们也能够判断出来。没有人愿意因为这种小事而伤及仕途。

除了说话以外,就是舞蹈,也是一大堆的规矩,麻烦无比。在场有不少人都是年过七十的老臣了,身体机能不行,走路都要人搀扶,让他们跳舞,还要如仪,也就是合乎规矩,总而言之朱见济是不忍直视。不过在这方面御史很少挑刺,跳得难看可以,不能不跳。

身处这种场合,朱见济倒是想起了后世某些公司为了培养员工忠诚度,故意让他们参加很蠢的集体活动。不知道历朝君王是不是也存了这分心思。

上古之时,部落得胜或者捕猎归来,往往载歌载舞,谈不上什么规矩,大家都跳得很开心。随着这种仪式成为一种礼,或者说礼制,就已经变样了,至少朱见济觉得挺无语的。

事实上,颇有文艺范的宋徽宗继位之后,也觉得官员跳舞难看,下令废止。不过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随之恢复汉唐祖制,又将这玩意搬了回去,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以上仪式结束,便是赐宴群臣。这个时候也是百官及四夷使臣单独向天子庆贺的时候,朱见济真正的难关,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