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梨园巧遇

一品侯爵 第一百一十八章 梨园巧遇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其实目前为止,李沐对于穿越之后的生活整体还算比较满意。相比起在这个年代众多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老百姓来说,李沐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一员。否则,前世电气工程专业出身的李沐估计还在为一顿饱饭而奔波,这个年代连电都没有,更别说需要电学的专业人才了。

暗自庆幸之余,李沐其实还是有些闲暇的,盖因从一个网络发达,传媒极度强大的时代到了这里,未免也太无聊了一点。

要说大部分的人到了李沐这个年纪,除非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估计都已经结婚生子,陪陪妻子教育教育孩子也算是天伦之乐。晚上夜深人静,和心爱的姑娘说说体己话,做些大家都懂的事情,也不失为放松身心的好办法。

李沐觉得,古人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太闲了,除了有钱人出去寻花问柳,吃肉喝酒以外,大晚上没事可干就只好早点睡觉早点起床了。

所以,对于李沐来说,放松心情的唯一办法就是去这个时代的电影院看一出陈世美或者唐伯虎的故事,也算是聊以慰藉这颗寂寞的心了。

当然,这个“电影院”不是真的电影院,而是极有中华特色的梨园。

对于唱戏,李沐是一窍不通的,但是他发现,由于娱乐活动的单一和匮乏,自己身边的其他人多多少少就会绕上两句。就连一天到晚板着个脸不怎么说话的三跃,竟然闲暇时也会哼上两句《铡美案》里的“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在李沐这个门外汉看来,还真像模像样呢。

其实李沐倒是觉得这个戏嘛,听得多了,了解了戏曲背后的文化背景之后,确实有几分难以言喻的韵味,所以这小子跑梨园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颇有向忠实粉丝发展的意思。

这个年代,很多后世经典的曲目都没有产生,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还没有形成,但是徽腔调子已经开始广为流行,直到乾隆年间,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进京为乾隆帝八十大寿献艺,才有了后来的京剧。

只是李沐要是真的下大力气灭了满洲,那乾隆肯定是没有了,没有了乾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京剧这一说。

杭州梨园内,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今天的李沐除了带着自己亲信的几名护卫以外,还约了府学的同学张采一起前来,但是今天除了张采,还有一个一直被李沐当妹妹养着的小萝卜头,李茗儿。

李茗儿已经快七岁了,身量窜的很快,李沐在一年多前,还要蹲下来才能和她说话的。现在的李茗儿已经快到了李沐的胸口了,拉着李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不多时,手上糖葫芦,酥糖,油煎饼就拿了一堆。

在杭州梨园大院里,多的是来自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大明阶级森严,规矩井然,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承平日久,礼乐已经逐渐崩坏,很多原本的规矩也随便了许多。

在这梨园之中,上到各省官员,下到贩夫走卒,什么样的人都有,只是那些普通百姓不像达官贵人们身价巨富,是占不到那顶尖的好位置的,不过在后面寻摸一个小桌,叫上些小吃食,摇头晃脑的跟着哼一段,也是个难得的享受。

至于台前那些红木的大案子,还带着软墩儿的太师椅,自然都是留给那些贵人们的消遣场所了。

李沐身份超然,自然是在第一排的,当然李茗儿这个小丫头根本闲不住的性子,拉着李沐满世界跑,张采没有带别人来,自然是留在座位上安之若素的等待开场。三跃也带着两个卫士跟了上去,这几个人七转八转的,竟是莫名其妙的被拉到了后台,你别说,李沐虽不是头回来梨园听戏,但是这后台确实是第一次进来,还真有些好奇的感觉,大大的开了眼界。

今天梨园内演出的是苏州来的苏和班,台柱据说是苏州有名的角儿,导致今晚杭州梨园高朋满座,尤其是后面给普通民众的小座位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

“大人。”苏和班的班头自然不能怠慢了李沐这样的高官,李沐的身份,梨园的老板自然是知道的,当然,苏和班的班头也不是傻子,能在杭州梨园第一排最中间得到一个预留位子的人,基本上是这杭州城内数得上的前三的人物了。

“班头不必多礼,今天场子多,捧场的老少爷们儿也多,班头还是赶紧招呼一下,这要是得罪了全城的爷们儿,今晚儿没好戏看,我可担当不起。”李沐倒是没有拿捏,这时候戏子优伶的地位非常低下,但是有些名角还是很有些粉丝的。李沐虽然手握重权,但是也没必要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没由得的惹人厌。

当然了,李沐这样的贵人来了,班头台柱还是要出来拜见的,李茗儿就趁着机会到处睁着萌萌的大眼睛看着那些脸色带着油彩的演员们,但是只是抬眼看看,似乎并没有多么好奇。

“哥哥,哥哥,你看看,秦香莲。”李茗儿看着不远处一个已经装扮好的女旦,开心的叫道。

李沐有些吃惊的抬眼一看,只见那女旦生的身材窈窕,但是年龄李沐倒是不敢肯定了,至于具体她扮的什么角色,恕李大公子才疏学浅,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李茗儿为何对戏曲里的人物如此熟悉?李沐不由得奇怪道。

那女旦听闻有人喊秦香莲,以为是有贵人传召,就转身莲步轻移而来,却没想到那“秦香莲”一低头,看见李茗儿竟然一下子愣住了,嘴里嗫嚅着断断续续的道:“沅儿?”

李茗儿有些奇怪的看着“秦香莲”,看着这个不认识的人突然失态的样子,吓得悄悄地躲到了李沐的身后。

“沅儿,你不记得了,我是你娘亲啊。”那女子激动地眼泪都流了出来,可是她的脸上满是厚厚的浓妆和油菜,对于李茗儿这样的小姑娘来说,确实看不出来真实的样貌。

“哎呀。”“秦香莲”一顿小跑至水盆边,双手捧起水就要往脸上撩。

“秦秋,你干什么!”班头看她要卸妆,顿时急了眼,这都要上台了,你把妆卸了,到时候观众看你一个人素面朝天的在台上演独角戏吗?

“娘,是你吗?”李茗儿看着秦秋的样子,似乎被她熟悉的声音唤起了自己的记忆,带着一丝不肯定道。

“沅儿,你记得我了?”秦秋一脸惊喜的道。

李茗儿也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看着她,仿佛努力的在回忆脑海里母亲的样子。

待到秦秋冷静下来,李沐才慢慢的开口了:“秦姑娘,你是哪里人士,缘何认识我家妹妹的?”

秦秋看着李沐非富即贵的样子,纵然不知道身份,肯定也是不敢质疑的,只好老老实实的道:“我叫秦秋,是她的姨母,沅儿本姓邢,很小的时候,她的生母早亡,被过继给了我的夫君,后随了我夫家姓陈,我就一直把她当做女儿抚养。”

“再到后来,沅儿长大了一点,有一日,突然有个老人家来到苏和班,说沅儿是他的孙女,一定要把她带走。我那可怜的妹妹早亡已久,妹夫也另娶了别的女人,这时候冒出来一个爷爷,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自然是万般不肯。谁知道就在有天晚上,他趁着我在台上演出的时候,跑到后台抱走了沅儿,至今已经一年了。”秦秋看着李茗儿,温柔的目光里满是重逢的喜悦。

“茗儿,你知道你原来叫什么吗?”李沐低下头对着李茗儿温声道。

“以前我叫陈沅啊,后来不是哥哥说我叫李茗儿的嘛。。我也不知道我应该叫什么。。。”李茗儿低下头,可怜巴巴的说。

“陈沅?”怎么觉得好耳熟。李沐心里暗自忖度了半天,又问道:“她原来姓邢?”

“是的。”

“邢沅?”不会是她吧?母亲早亡,由姨母抚养,后来改姓为陈。

“敢问姑娘仙乡何处。”李沐问道。

“大人真是折煞民女了。”等级森严,李沐可以不在乎,但是秦秋可不敢不当回事,“仙乡不敢当,民女祖籍武进。”秦秋老老实实的答道。

江苏武进人?!我的天,所以自己一直带在身边,居然就是那个陈沅?!

说是陈沅,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但是说起她的字,绝对是无人不知,她姓陈名沅,字圆圆,亦字畹芳,不错,如果李沐所猜不错的话,李茗儿就是未来倾国倾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主角,色艺双绝而身世令人嗟叹的一代名妓——陈圆圆!

(陈圆圆在历史上生于天启三年,就是今年,剧情需要所以提前了几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