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浙江乡试(上)

一品侯爵 第一百一十九章 浙江乡试(上)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既然知道李茗儿叫陈沅,李沐自然也不能再叫她李茗儿了,既然小陈沅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李大公子也不好多人所爱,就只好想着把孩子还给了秦秋。

小陈沅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其实和谁在一起生活她都无所谓,但是她知道家里有菡儿姐姐,妍儿姐姐,伊宁姐姐,哥哥姐姐们对她都是非常好的,可是小陈沅并不知道以后肯定就再也见不到李沐了,只是觉得找到了娘亲,也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啊。

尽管李沐心中有万般不舍,但是秦秋是小陈沅的姨母,李沐不能剥夺她和家人一起团聚的机会,临走的时候,李沐还塞了秦秋一千两的银票,并且半开玩笑半威胁的说,以后绝对不准欺负小陈沅,否则自己可是会很生气的哦。

李沐笑眯眯的对秦秋说话,但是语气里满是危险的味道,秦秋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只不过是个演出的戏子而已,她的夫家若是权势不凡,肯定也不会找一个戏子做老婆了。

出了后台,李沐难免有些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像根霜打的茄子一样,看得一直在座位上等好戏开场的张采一阵莫名其妙。

在看戏的过程中,李沐一副无精打采兴致不高的样子,旁边的张采瞧在眼里,不觉得有些担忧,虽然李沐的身份现在在杭州府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张采不愧是实诚君子。他并不想从李沐身上求取富贵,家里也没有人混迹在官场这个名利场,所以,他可能是府学内,唯一知道李沐的身份,却没有改变自己态度的人。

“云琪,我不知道你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张采放大的声量,反正台上锣鼓齐鸣,台下到处是跟着优伶们哼调的附和,像后世的小型演唱会一般,不说大点声还真是听不见:“过两天就是乡试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来考这个试,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该认真考一下吧。”

李沐看着张采眼中担心的神色,笑了笑道:“这个我醒得。”

四月的杭州草长莺飞,春色诱人,西子湖畔抽丝的杨柳柔美动人,不知不觉,天启三年的浙江乡试已经就在眼前了。(历史上,元代以后的乡试正常日期是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所以又叫秋闱,一般除非加开的恩科,都是从八月初八进场,八月初九开始。为了情节紧凑发展快一些,所以写在四月举行。)

这两天,杭州城内格外的热闹,来自绍兴,宁波,金华,台州,温州等各府县的士子们,从全省各地齐聚杭州,参加决定前程命运的人生大考——乡试。

这是普通百姓脱离芸芸大众成为统治阶级的金铸龙门,只要越过龙门,成为京报连登黄甲的举人,就可以免除赋税,招募佃户,补缺为官,成为大明朝文官政治的一员。

这是目前在大明,成为一名文官的唯一途径,也是获得社会地位的最好方法,在现在的大明,就算是家资百万的巨富,也不比一个实打实的举人来得更让人羡慕。俗话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文官政治主导下的大明王朝,任你家财万贯,在官员的眼中,不过是空中楼阁,吹之即散。

四月初八一早,天还没亮,晋阳侯府上上下下就忙开了,连老夫人娥恩哲都起了个大早,上灵隐寺(就是济公出家的那个灵隐寺)求了一支金榜题名签,娥恩哲原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谁知道到了灵隐寺一看,我的乖乖,为自家孩子祈福上香的香客简直人山人海,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娘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至于家里的两位郡主和伊宁小丫头,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乡试要连着考三场,每场考三天,也就是整整考九天。每场考完之后出了考场,下午再重新进场,整个乡试历时时间长,考试压力大,简直能把活人磨成鬼,所以自古以来,对于科举考试的怨念真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想一想,如果高考考九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就大概可以想到活在大明朝的读书人,想要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难度之大,所吃的苦,是后世在温室里长大的莘莘学子们不可想象的。

因为每一场考试要考三天,中途不能离场,不能交流,三天两夜的考试中,都要待在属于自己的那一个广不容席号房中,一直到考试结束后一日,才能离场回家。

至于考官们,当然比考生们更早进入考场内,初六日考官们入闱,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一直到十九号考试结束,考官们吃喝拉撒都要待在一个小房子内,绝对不允许和帘外的任何人交流。

现场内外帘官之间的交流和誊卷则全部由锦衣卫承担,因为锦衣卫不仅是不归浙江地方管辖的皇家鹰犬,而且大部分锦衣卫都不识字,尽可能的杜绝了考官之见舞弊的可能。

在考场待三天,吃的喝的用的肯定都是要拿的,这些考生都是有功名的秀才老爷,大部分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要让他们照顾好自己那真是强人所难了。

故而在考试之前,就有专门的考试铺子和书铺就开始售卖专门的考试用的考箱,考箱内分有各种隔层,放点心的,放药品的,放号顶的,甚至还有带有小炭炉的,能够在考场里吃上一碗热粥,也算是为难熬的九天乡试,增加一点小小的慰藉吧。

李沐身份超然,自然考箱也是至尊奢华版的,李大公子的考箱是若菡亲自去杭州第一大书铺定制的,不仅用的是防水的红木,而且夹层众多,设计精巧无比,其中每一层都放了各种各样的点心,还有一些可以保存很久的熏肉,用小纸包一个个的包好,写上“猪肉”“羊肉”“火腿”等等,至于蔬菜水果,就不太好拿了。但是出于营养平衡的需要,若菡还是细心的让人把各种蔬果榨成汁,用瓷瓶封装好,一瓶瓶的整整齐齐的码放在考箱的下面,从梨汁,水果汁,萝卜汁,青菜汁一应俱全,这些蔬菜汁,更是放了蜂蜜精心调制的,酸甜可口而营养丰富。

考箱的最下面,还有一个精致的小炭炉和一排无烟金丝炭,这种炭不仅烧起来没有烟尘,更有一种淡淡的檀香味,当然,价值也肯定不菲,据李妍儿说,至少也是二两银子一根。

啧啧,简直是《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一出,刘姥姥在贾府吃的鹌鹑蛋一样,什么时候,我家也成了红楼里的贾府了?

李沐看着眼前忙碌不停的若菡和李妍儿,好像是送丈夫上战场的小妻子一样,不觉露出了一丝温暖的笑意。

“沐郎,你到了考场之后,一定不要偷懒,要好好的把号房打扫一下,杭州贡院三年才用一次,很多地方都脏的不像样子了,不扫都不能待人的。”若菡一边往考箱里塞各种点心,一边说道。

“是啊,云琪哥哥,你到了考场之后一定要把号顶拿出来,那号房从开国就开始用了,至今已经二百年了好多房子都是漏雨的,这杭州的春天雨水又多,要赶紧早早的把号顶支起来,否则万一雨水淋了卷子,可就麻烦了。”李妍儿紧接着说道。

对于这些可爱的叮嘱,李沐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不停的说好的好的,知道了知道了。

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是收拾完了,李沐拿上考箱带着各种考具,和门外的亲兵卫士集合之后,就直奔杭州贡院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