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法

一品侯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法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30 来源:笔趣阁

万火景被杖死之后,朝中官员群情激奋,终于在会试放榜的同一天爆发了。

朝中出了这么大的事,肯定是会引起大量体制内官吏的围观的,何况今天又是会试放榜的特殊日子,不少刚刚成为贡士,眼看就要成为这个帝国庞大文官集团一员的士子们,也纷纷聚集到皇城下,看着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的盛景。

六部加上都察院,大理寺,鸿胪寺,六科廊等各级官员一百三十多人,在礼部尚书翁正春、吏部尚书**星、右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等高官的带领下,缓缓的向皇城进发。

一路上,各坊各市的老百姓,官员,巡城的兵士们都纷纷聚集起来,看着眼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场景,却都安静的分列两边,没有出声。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惊动如此多的各部官员一齐向皇帝进谏?又是什么样的事情,真正到了如此紧急的时刻,让百官同朝,手持玉板,相望于紫禁城前?

紫禁城白天的时候,门是不关的,不过,皇城门前,自然还是有值守的锦衣卫的。只是看到如此豪华阵容的文武官员阵容,也没有敢稍加阻拦。

这些原本在朝野享有盛名的忠直之士,今天来这里,为公道正义,为九州百姓,为国家兴衰,向皇帝泣血进谏,诛魏阉,清君侧!

百官行至皇极殿下,却意外的看到,天启皇帝满身上朝才穿的郑重朝服,正站在皇极殿高耸的汉白玉台阶上,冷冷的望着自己的肱骨大臣们。

玄表朱里、冠上朱覆、龙一火三的黄色蔽膝以及前后十二旒的帝王冕,这是大明天子最正式,最隆重的礼服,天日之表,帝王之姿,便是这个意思。

平日里一直在工坊里鼓捣小发明的天启皇帝,自从登基过后,几乎就没有碰过这一身。但是,今天,在皇极殿前气度不凡,熠熠闪光的明黄琉璃瓦屋檐下,天启一身郑重的衮服龙袍,就是再告诉他的百官,他的大臣。朕,才是帝国唯一的天子!纵然朕放手国政予尔等,但是朕之要求,即为国策,朕之意志,即为法令,大明天下,是朕一个人的!

帝王冕上,二十四根旒紞(liudan)在北风下微微的颤动着,天启皇帝一脸淡漠的看着一百三十余名官员徐徐在场下列队,双方都一言不发,一方冷冷的看着,一方默默的排队。

领衔的两位部堂高官,看着天启一身衮服,便知今天必然不可善了了,心中哀叹一声之后,也逐渐想开了,他杨涟杨文孺有死劾奸贼的勇气,难道剩下的文武大臣,都是胆小如鼠的酒囊饭袋吗?

宫城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不惊动内阁三位阁老,甚至连不少宫城附近的勋贵们都惊动了。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刚刚从贡院完成会试被“刑满释放”的刘一燝刘阁老,本来想来内阁请个假,回家好好休息几天,这会试主考极耗体力,刘一燝年纪也不小了,在贡院里日夜不停的批阅试卷二十天,也是有些快撑不住了。

刘阁老待在贡院里二十多天,对外消息全部是封闭的,其中很多朝争的消息他并不知情,所以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几乎是愣在了当场。

但是相比起刘阁老,心里有数的叶向高和韩爌两位阁老自然就不能继续装傻了,叶阁老看着眼前的百官,眼神忽明忽暗的,却不知道在想什么。

“云琪?国公爷?衍圣公?”叶向高看着前方的百官列队,却冷不防听到身后传来刘一燝的声音。

刘阁老原本是应该喊李沐的官职的,但是李沐参加会试,得了个第二名,刘阁老自然成为了他的座师,既然有了师生之谊,自然就会换个亲近的称呼。

李沐知道这位阁老是个有名的好脾气,为人正直,处变不惊,却又难得的平易近人。于是也是非常尊敬的恭声行礼道:“见过恩师。”

转身又对另外两位道:“参见首揆,参见次辅大人。”

叶向高只是点了点头以示礼貌,韩爌却颇为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沐一眼,有些似笑非笑的说道:“听说锦宁中了第二名的贡士,恭喜恭喜。”

刘一燝称呼李沐的表字是因为李沐是他的学生,但是李沐本身是一品的武官,世袭晋阳侯,韩爌自然还是要喊他的号以示尊崇。

“阁老谬赞了。”韩爌给他面子,李沐却不敢托大,赶忙谦虚道:“都是恩师给了我这个机会。”

“既然考上了,就是你的本事。”韩爌满眼担忧的看了一眼场中的官员,不知是对李沐还是自言自语道:“刘阁老公正廉明,朝野是公认的,他点了你,那是你真有这个能力,可是千万不要误入歧途啊。”

歧途。。。李沐心中苦笑,他头上这个阉党的帽子,还真是不好摘掉啊,只要他向魏忠贤示过好,就会注定为清流一派所排挤。可是在那个时候,为辽东战事计,李沐又能怎么办呢?

天启身边,除了锦衣卫指挥使崔应元,指挥佥事许显纯外,正主魏忠贤也赫然在侧,不过魏忠贤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急吼吼的和天启哭诉,而是老老实实的待在一旁,面色阴冷的看着场下的一百多名官员。

李沐知道,集结一百多名高官,还包含两位一品的尚书,二品的右都御史,以及一众侍郎,郎中,大理寺卿等,魏忠贤就算是权势滔天的内相,也是没有这个面子的。

这是已经一场文官和皇权的战争,大明开国二百余年,治国理政的文官集团一次次的向皇权发起冲击,在一次次的斗争中,艰难的取得进步,内阁和六科廊的封驳权就是最好的证明,到了成化年后,文官们甚至取得了封驳皇帝圣旨的权力!

一炷香之后,百官列队完毕,皇极殿前广场上,北风烈烈,鸦雀无声。

李沐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顿感悲哀,皇帝的宠信,让魏忠贤狗仗人势,无法无天,就为了让皇帝改变自己的主意,竟然要发动一个国家几乎一半的高官入宫进谏。皇权,确实高山仰止,如果不用律法的准绳加以制约,任何改革,革命,斗争,都会因为皇帝的意志改变而加以毁弃,国家振兴终是镜花水月。

这就是李沐敢承诺杨涟,自己绝不造反,也不篡位的原因,就算是把朱家皇帝拉下马,自己坐到那个位置上,皇权统治的根基没有改变,国家就永无长治久安的可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翁老尚书第一个带头跪下,百官随即跪下行大礼,齐声高呼三声万岁。

“平身。”天启寒声道:“卿自云来,所为何事?”天启皇帝用的不同以往,用的是纯正的南京官话,这是大明会典上规定的在大型朝会时专用的正式语言。虽然成祖之后,历代大明皇帝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南京官话依然是历代帝王的必修课之一。

“臣等入宫,只求天恩,参劾司礼监掌印忠贤,坏祖宗之成法,切皇上之大权;纵奸子之僭窃,引背逆之奸臣;误国家之军机,专黜陟之大柄。其党羽众多,势力庞大,败坏风气,祸乱朝纲。谄谀以欺乎上,贪污以率其行。通贿殷勤者,虽贪如盗跖而亦荐用;奔竞疏拙者,虽廉如夷齐亦罢黜。”吏部尚书**星品级最高,威权最盛,自然第一个开口道:“守法度者以为固滞,巧弥缝者以为有才;励廉介者以为矫激,善奔走者以为练事。法度崩溃,士风颓丧!天下百姓望请圣君垂范而除奸佞,未有甚于此时者!”

**星一番言辞激昂的讲话,满场官员无不心中振奋,士气飞涨。紧接着,右都御史高攀龙又添了一把火道:“请陛下拿下忠贤,置以专权之罪,以正国法!”

“请陛下拿下奸贼,以正国法!”在场的所有官员都齐声高喊道。然后全部跪下,以头触地,等待皇帝的决定。

沉默了良久,天启才缓缓道:“尔等还知朕为陛下耶?如此招摇过市,入宫弹劾,强令朕躬,究竟是你们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天启一声怒吼,连王冕上的旒紞都剧烈晃动起来。

“请陛下拿下奸贼,以正国法!”虽然天启已经怒道极处,但是满场官员却丝毫不肯退让,百官之威,天子之怒,本是大明天下最锋利的两把利剑,如今两剑相交,怕是要见分晓了。

“你们口口声声的道是国法,什么是国法?强令朕躬是国法?还是犯上不敬是国法?朕托付朝政予尔等臣工,你们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吗?”天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阴冷的道:“路,是你们逼朕选的,世宗爷在世的时候,以廷杖而训制百官,国家享太平四十余年。看来今天是免不掉了。”

“除吏部礼部两位尚书外,其余的,一应十杖!”天启淡淡的撂下这句话,就带着宫女侍从,转身回宫了。

天启虽然愤怒到了极点,但是还是知道要给尚书大臣留下颜面的,毕竟官做到他们这个品级,皇帝也轻易得罪不起了。

但是其他的官员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大明的廷杖分好几种,有的人打下去十杖,毫发无伤,第二天就能活动如常,有的打下去,三杖毙命,或者终生残疾,完全看监刑者的意思。

今天监刑的,正是魏忠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