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07 【陆运 漕运 海运】

大明女伯爵 007 【陆运 漕运 海运】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你站在他漕督的立场上想想,他自身利益在哪?”

邬阑想了想,回道:“当然是在任内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能顺利升迁,差一些也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喽。”

“朝廷对漕运的管理是通过漕督来实现,所以对漕督是有严格的要求及各种法规限制。漕督的权利来自朝廷,升降亦受制于此,如果督漕顺利,那么就是漕督和朝廷都双赢。但另一面,漕督又兼巡抚之职与各省地方官之间又密不可分,离不开地方官员的配合,那么对于地方官员来讲,一个新来的漕督,他的态度往往决定地方官员的态度,也就是配合,还是不配合。”

“这怎么讲?难道地方官员还能左右一个正三品的封疆大吏?”邬阑有些不理解。

“不能左右,但可以选择不配合。这就显得很有意思,朝廷视漕督为自己人,要求他要代表朝廷的利益,但各地方官又将漕督归于他们一类,希望漕督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做个假设来讲,漕督对此的态度可以有两种,一是忠于职守,对以权谋私贪弊**予以严惩,拒绝同流合污,这可以叫做‘不配合’;二是与地方官相互勾结谋取私利,置朝廷法度于不顾,这姑且算作‘配合’。”

“那么地方官就会根据漕督的态度做出自己的选择,也可以称为‘配合’和‘不配合’,就好比对弈,总是执黑先行之后白子才出。假如双方都选配合,漕督就能很顺利的完成漕务、河工、治水、监军这些分内之事,而地方官员也能得到他们的好处,在这种‘配合’下得到是最满意的结果。”

“那在漕督配合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也可以选择不配合吧?”

“呵呵,”朱伯煦笑道:“当漕督选择配合,就算地方官不配合他,他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有好处,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哦……”

“如果漕督一开始就不配合,地方官也可以选择配合他,那么漕督也能获得一定的政绩。假如地方官不配合,这便是两败俱伤,谁都没有好处,说不定丢官下狱都有可能。作为一个有大好前途的官员,恐怕不愿意得到这样的局面。”

邬阑点点头,心想,确实这样,这就是拿前程在赌。

“反过来再说陆运,一旦能顺利行车,乃至设立钞关收税,你觉得首当其中受影响的是哪方?”

这还用说嘛?

“自然是漕运,就像南北两京之间,要么漕河,要么陆路,但陆路快啊。”

“那你就该明白哪方利益会因此受损,过去的漕海之争也是,其实根本就不在谁好谁不好,一切只在朝堂上的利益博弈,其中漕督的意见最是举足轻重,因为谁都会盯着他。”

“那这次这位漕督又会怎么选择呢?”

“圣上不是宣他进京了吗?进京后,你再看他的举动就知道他是哪种选择。”

这番道理邬阑以前没听过,但不得不赞同,当然也挺诧异,因为她突然发现这位王爷挺有水平,头脑清晰而且思维缜密,不像是只知道吃喝玩乐那种。

“哎,虽然猜得到他的选择,但……要是我呀,我肯定会选择无条件支持陆运呢。”

“切~,你终究是个女子,想问题还是简单了,这只是你的立场,”朱伯煦不禁摇摇头。

“我是基于事实才这么说的,跟简单有啥关系?”邬阑有些不服。

“行啊,那你说说基于什么事实?”朱伯煦不以为然道。

“难道都没考虑过漕河的运力问题?漕河每年最多五百万石的运力,光漕粮就占了四百万石,剩下的不到一百万石才是给商业运输的。要是将漕粮的运力减一些,腾出来的留给商业运输,运输增加了,那沿漕府州县都会受益于此,商业岂不更加繁荣?而且钞关税只会多不会少,这难道不好?”

“嘿嘿,你这丫头的想法倒也奇特,问题是减了漕粮的运输,朝廷缺粮怎么办?”

“这问题得两看:首先,不是减少漕粮运输,而是可以分散运力给陆运;其次呢,现如今朝廷真缺粮吗?怎么前些时候才听古尚书说……朝阳门那儿的好几个大米仓还翻出十年前的陈米呢,都坏了。”

“这种事也不奇怪,以前哪次倒仓不是这样?”

“才不是!别忘了还有天津码头。”

朱伯煦疑惑,想了想问道:“天津码头怎么了?”

邬阑诧异:“王爷您身为皇家的人不知道?自从河西务挪到了三岔河,也不知道是不是从那儿开始的,三岔河东浮桥那儿除了私盐贩子就是倒卖漕粮的。这事连我一个小官都知道,难道陛下那会不知道?但看至今都没啥动静……嘿嘿,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肯定就是自己人搞得呗。”

朱伯煦闻言把脸一唬,道:“嘿!别乱说啊……”这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但能说出来吗?

“还有啊,现如今辽东的粮食都开始往京城输,虽然很少,但总是有了开端。还有,京畿之内都在推广种植玉米,真还缺粮?”

“不缺那也得做好储备!”

“那是当然!其实我只是想说明陆运和漕运并不是不能共存,而是互为补充……”

“呵呵……想当年漕海之争时,有大臣也这么说,互为补充。然后每年将海运限额定为十二万石,结果第二年因为错过了最佳航期,导致船粮皆受损,之后就再不提海运之事,只将海运把总改为遮洋总来留作一线生机。”

“毕竟陆运不同,因为陆路延伸更广,这次就算沿漕的几省联合起来反对,也难以压倒性的罢免陆运。”

“哦?你这么肯定?”朱伯煦饶有兴趣的问。

“这当然也不是我能肯定的事,只是说天下万般事,就像玩一场游戏,那制定规则的人总是最上面那位,底下的人要么遵守规则,要么退出游戏,没有哪个玩家能恣意妄为,又想玩又不想遵守规则的。”

“怎么解释?”

“因为陆运不仅涉及了有漕的省份,更涉及了无漕的省份,既然不患寡而患不均,那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游戏规则。”

“所以你认为最终决定的还是陛下?”

“那王爷您觉得呢?”

——————————————

已快酉时,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广和楼四周所有的牛角灯笼都已点上,海底捞大门外,排队的人渐渐串起了长龙,这已是城南的一大景观。

空气中也开始弥漫一种诱人的油脂香气,这种香气是混合了各种辛香料,又毫不讲道理的霸占人的嗅觉,于是乎大脑开始产生反射,刺激味蕾,腺体开始运作。

邬阑已经回到了宫里,先回乾东五所自己的住处换了一身衣衫,再急忙赶去乾清宫。但这个时间点,皇上还在东暖阁里会见阁臣,邬阑不便打扰,想了想便去了隆宗门附近的司礼监值房,先混口饭吃再说。

早知道就在六尚局里混一顿再来了。

值房里郑大珰在,似乎也才下了值来此用膳,邬阑嘻嘻哈哈的跟他打了招呼,而郑大珰似乎并不介意她的‘无理’,反而笑容可掬的为她端了几样精致的小菜来,邬阑见了一阵欢呼,

“幸亏没在六尚局先吃,要不哪吃的上这等美味,多谢大珰!哎呀,饿坏了……”

郑大珰笑眯眯的看着,道:“快吃吧,晚间估计陛下还有事呢。”其实他心里蛮喜欢邬阑这种‘随意’的态度,并没有刻意的讨好或瞧不起阉人,相处就比较融洽。

在宫里除了皇上的御膳,就是司礼监的饭食最好,连皇后宫里都比不上。精致不说,还极美味,这等厨艺就是邬阑这位米其林大厨都佩服得紧。

而这位郑大珰可是掌印太监,但邬阑觉得他脾气挺好,又随和,至少比李东燕随和。她可是跟李东燕吵过,虽然知道他还掌着东厂那玩意儿,但她……也就那么一次。

还有一个锦衣卫使孙富海,邬阑就觉得他挺像二哈的,当然,这话也只是在心里说说,可不敢说出来。

用了一炷香时间,邬阑便吃干抹尽,似乎还没饱,心想算了,等晚间在补点宵夜吧。

郑大珰又让火者端来上好的岕茶,邬阑端起啜一口,泡的刚刚好,顿觉满口生香,不禁赞道:“好茶呀。”

郑大珰不以为意:“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吧,漱口还行。”

邬阑想起去年同赵表哥在‘露兄’谈判那次,饮的一品罗岕,那确实比这强。不过用来漱口就有点夸张了,也就司礼监这么豪!

“知道今儿下晌谁来过吗?”郑大珰问道。

邬阑哪知道啊,想了想遂摇头:“猜不出,谁啊?”

“国子监祭酒,来时咱家瞧他还带着怒气,呵呵……”

“那老头?嘶……”邬阑一听就知道了为啥,又道:“我猜猜,他定是‘大义凌然’来着?要么就是‘大放厥词’来着?还是‘大声疾呼’来着?”

“呵呵,还被你说准了!咱家倒觉得他是‘大放厥词’,颇神烦!”

“哈哈……”邬阑听他学舌,觉得挺好笑,这是她常用的口头禅。

“后来呢,是不是气鼓气涨走的?”

“那可不,挺像那啥的……”

“啊哈哈哈哈……”邬阑心里想象着祭酒吕瓒气鼓气涨的样子,不禁一阵狂笑。

笑过之后又想起一事,说道:“对了大珰,赛马场准备开建了,后来那一期的股份您可能认领不了了。”

郑大珰笑眯眯的道:“咱家明白,手上有之前那些个股份就行,也不求再多的。就是给家中的后辈留些后路,每年得点分红,不至于饿死就成。”

邬阑又道:“不过南京那赛马场准备扩建第二期了,还是以入股的方式,到时大珰还可以再考虑。”

“行嘞,咱家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