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五十五章 最后的准备 一

明末虎啸 第五十五章 最后的准备 一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 次日吃过早饭,颜均带着李啸李长材李忠文等人去到马鬃峰下一处地方,他远远地便指着前方一处赭红色的小石坡,兴奋地说道:“总旗大人请看,这便是我发现的赤铁矿区。”

三人走到赭红小石坡处,颜均一脸有如发现宝物般的神情,指着那各形各状的石块兴奋地说道:“大人请看,这真是块品相上好的矿区啊!您看,这是这亮闪有光的是镜铁,这形如球状的是肾铁,这长直条状是笔铁,这如鳞片一般重叠的是云铁,以小人多年经验来看,这铁矿的外露之处,便有如此之多的各类铁相显现,定然矿脉深远,藏量极丰。若大人能在此处开采铁矿,小人敢说,此地的矿石储量若炼成铁,便是装备我军几万甲士,亦是易事。”

李长材在一边幽幽叹道:“我看这般赭铁品相确是极好,即使不炼铁,若能研成画料,定会色泽细腻,粘纸易附,却是极好的红色颜料呢。”

李忠文亦在旁边大笑说道:“岂止可制成颜料,便是入药亦可。我曾读过《千金方》,上面说,上好的赭铁石研成细末,烘干去杂,则称为代赭,又名铁朱,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燥之效啊。”

两人的言语说得李啸也不由得大笑起来。只是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穿越人,他不认同李忠文的说法,李啸暗想,赭石入药一说实在颇为荒诞,只怕病没治好,倒吃出一肚子结石出来。对于李长材的研为颜料一说,李啸亦不以为意,现在军备之事是头等大事,这等吟风弄月挥毫做画的文人雅事,还是等天下安定再说吧。

李啸遂笑着对颜均说道:“看来颜均你对开采铁矿确有研究,既如此,我便委你为铁场总头,全权负责此处铁矿开采冶炼。我着李长材赞画协助于你,所需工具、人力、花费等等让其一并帮你解决。”

颜均大喜过望,跪地叩谢道:“总旗大人如此看重小人,小人敢不尽心全意,定不负大人重托!”

李啸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颜总头好做,现在我命你为众工匠之头领,这一周内,你先带他们去张铜柱师傅武器铺内帮工,务必先把军中急需的武器盔甲打造完成。完工后你再把这马鬃峰铁场开起来。”

颜均再拜:“小人唯大人之命是从。”

几人回去后,李长材对李啸说道:“总旗,现在新来流民在我马耆山已有两三日,是否再开一次诉苦大会,以激励士气,鼓舞民心?”

李啸点头道:“那是自然。这事,以后由先生你与李忠文一并负责,今后凡有流民来投奔我军,待安定后,便要开一次诉苦大会,要成定例,绝不可放松。”

李长材李忠文齐声领命道:“谨遵李总旗之命。”

相比于已经历过上次的流民诉苦大会的李长材,李忠文颇有些好奇。不过等到他看过一上午的流民诉苦大会开完,李忠文立刻成了诉苦大会的忠实拥护者。

他亲眼看到,在李长材的话语引导与鼓励下,那些衣衫褴褛,身形瘦弱的流民们纷纷流泪痛哭,捶胸顿足地痛骂让他们成了悲惨流民的鞑子、乱兵、流寇、恶匪、劣绅之类反面人物,甚至有好几位流民悲愤诉说得如癲似狂,最后竟一头晕倒过去,李忠文顿时被深深震撼了。

李忠文更是清楚地看到诉苦大会之后,那些高喊效忠李总旗,要为天下百姓谋活路的流民们眼神中都是一样的坚定和执着,充满了向往和必胜的信念。

“李总旗诉苦大会收聚人心、忠勉部下之功效,竟致于此,竟致于此啊!”一脸激红的李忠文喃喃自语。

如果从天下往下看,现在的马耆山呈现出的是这样一副热火朝天朝气蓬勃的景象。

仙女峰南麓出山的路上,李长材和颜均带着全部工匠,一同前往碑廓百户所而去,工匠们全部去张铜柱的武器铺帮工,而李长材还有另外的任务,那就是购买统计簿册来登记户口,同时定做每个马耆山人员都必须佩戴的姓籍腰牌。

仙女峰下的空旷场地,新来的枪盾兵们和原来的28名老兵一同站军姿练直线,张行猛、雷傲各自手拿军棍来回吆喝,两个人脸上都是焦灼与紧迫的神色,因为李总旗给他们的时间很有限,一个星期后,这些战兵就要出发去登州。所幸有那些老兵作为榜样,新兵们跟着老兵学习动作,进步倒是比原来训练时快得多。

在离枪盾兵不远的地方,上官云杰已经做了三个怪模怪样的泥马模型,从外观上看去,与其说是马,倒不如说象条狗。他选的二十名菜鸟骑兵见到这泥马丑得这样惨不忍睹,都忍不住捂嘴窃笑。上官云杰登时大怒,怒骂着要他们好好训练,并告诉他们作为骑兵,骑跨动作是最基本的,每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熟练。尤其是那八名没有骑过马的流民新兵,更是被他频频用皮鞭敲打,打得跐牙咧嘴上窜下跳,不过骑马动作倒是越来越熟练了。

仙女峰关卡后的空地上,常正与付铁指挥着泥水匠与木匠们抓紧搭建一百多座草棚,要保证每户流民都有单独的草棚居住。丰厚的工钱与每天管饱的饭食,让每个泥水匠木匠工作都尽心尽力。常正与付铁都是一脸欢喜,毫无疑问,按这个进度下去,再过个五六天,100多座打了石板加固的草棚就能全部建好。

此时,在原来的马鬃峰匪兵营处,一间大而空的房间,成为了未成年的幼男幼女们学习场所。秀才李忠文正摇头晃脑地一口浓重的南音带着孩子们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几个机灵的孩子把李忠文的南音学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而马鬃峰兵营的不远处,一排伙食帐蓬里,刘扬壮与二十多名壮妇为准备午饭忙得满脸是汗,带着诱人饭菜香味的袅袅白气弥漫在整个马鬃峰之上。

站在业已修复好,并用木板和灰浆加固的仙女峰与马鬃峰相连的藤桥上的李啸,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凭自已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明末百姓,摆脱原来的悲惨命运,过上安稳有盼头的生活,这种弥漫心间的欣慰感觉,真的很好。

冉冉上升的灿烂朝阳,将兀自沉思的李啸那伟岸身形映衬得有如一座顶天立地的雕像。

李啸突然想起来,自已很久没有回家了。

这些天,自已一直在忙碌,也不知道母亲和小妹在小李庄过得究竟如何。

回去看看她们吧,最好能把她们都接到马耆山来,让辛劳了一辈子的母亲,能在马耆山上安享晚年。

这样也可以让自已出征登州时,更加放心些。毕竟这一去登州打孔有德叛军,多久能回来,还是个未知数。

吃过午饭,李啸向李忠文、张行猛等人交待了自已不在山时所要注意的事项后,带上缴获的一匹潞绸和一匹杭纱,骑上军马,向小李庄方向打马飞奔而去。

李啸骑得飞快,不到一个半时辰,就来到小李庄村口堡墙的入口。

他发现村民们都用一种看待大人物般的敬畏眼神看着自已,甚至没有人敢上前向他搭话,他友善地向路上遇到的每个村民打招呼,却都能清楚感觉到,每个村民在热络地回应自已的话语中,有种不可言说的欢喜与畏惧交织之情。

有一点是李啸不知道的,那就是当他组织义军剿灭马耆山匪帮的消息传到村里时,整个村子立刻轰动了,每个村民都以自已是这名英勇坚毅的年轻总旗官的同村乡亲而深深自豪,甚至连小李村甲首大地主李恒顺都引以为傲,脸上欣欣然有得色,亲自带着礼物去看望过自已的母亲吴氏。

李啸入得家门,母子相拥,二人都不觉欢欣流泪。见此情景,一旁的妹妹叶小萍又激动又感伤。

李啸很高兴,母亲在妹妹的精心照顾下,与一个多月前相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脸上明显多了些红润的光泽。

吴氏接过李啸双手递来的潞绸与杭纱后,眼神中更是满满的关爱与欣慰。自已的儿子越来越有出息了,现在更成了剿灭祸害乡邻的马耆山匪贼的大英雄,让她在各位村民处备受尊敬。那村西的赵裁缝在给自已和叶小萍做衣服时,便死活不收她的银钱,还连连说道,为自村的英雄做这点举手之劳的事情算什么,倒让吴氏挺不好意思。

这个黄昏,一家人一齐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叶小萍与吴氏轮流给李啸夹菜,让李啸的饭碗很快堆叠如山。

饭后,一家人闲聊,让李啸惊讶的是,母亲拒绝了与他一齐同去马耆山的请求。

“母亲,现在马耆山上儿子已建下基业,正好接母亲过去享享清福,也好让儿子能早晚得见尊颜,好好尽下孝心,母亲何故拒绝?”李啸颇为不解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