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五十六章 最后的准备 二

明末虎啸 第五十六章 最后的准备 二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 吴氏望着儿子关切的眼神,心下欣慰,她平静地说道:“我儿有这份心,娘便已是心中慰然。现在有你妹小萍的精心照顾,娘过活得挺好,你现在做得大事,每日定是忙碌不堪,若要再来顾我,恐忠孝两难兼全。”

一旁的叶小萍紧接吴氏之语:“哥,娘已习惯在村里生活,你就别勉强她去你那儿了,妹妹我定会好好照顾娘的。”

李啸半晌无语,随后叹道:“就随母亲之意吧,只望孩儿不在身边之际,母亲要多多保重才是。”

当晚李啸在家中休息,次日天明后,便打马回马耆山。

回山后,李啸的工作便是巡视马耆山各处,同时指点枪盾兵训练,见总旗亲自来指点,战兵们更加精神焕发,张行猛、雷傲两人对战兵的训练也更加上心,手里的军棍那是挥得呼呼直响。

又过了一天,一脸风尘却精神抖擞的上官云杰带回了从碑廓百户所买来的18匹骠肥体壮的军马,连同缴获的2匹军马,20名菜鸟骑兵欢天喜地地领到了属于自已的战马。

“你们这帮兔崽子注意了!下面跟老子学学骑兵最基础的内容,怎么护马和驯马。”上官云杰向牵着马匹站成一排的骑兵大声吼叫。

每个骑兵脸上立刻显出凝重的神色,每个人都在竖起耳朵倾听上官云杰的教导,连一旁路过的李啸都颇有兴致的倾听。

“听好了,咱们作为骑兵,那就一定要会用马。而要会用马,则必须先驯马。虽然马通人性,但毕竟是兽类。要想使它更好地接受我们的意图,使战马之力更好为我所用,就应当以人为主,尽量沟通人马之间的关系,并需要对战马进行细致、耐心的调教,也就是要收得马心,识得马意,最终达到人马—体的最佳效果。”

见下面的骑兵听得专注,上官云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喊叫着说道:“兔崽子们,驯马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尔等需得时刻对战马保持亲近与关爱。即使分得的战马性子烈,脾气犟,也要时时爱抚,要为其解痒,捉虱、提供洁净饮水,加草添料,并时常洗刷,从而解除其马的戒备之心,增加人马相亲之情。现在我军还没有兽医,你等更需细心爱护。”

骑兵中响起了一阵笑声,有个调皮的骑兵怪笑着说道:“他娘的,侍侯这破马倒比个人还费事呢。”

上官云杰闻得此言,脸色一沉,手里的马鞭便刷地朝这名骑兵用力挥了过去:“入你娘!你可知道,包括鞍鞯缰绳在内,这可是价值九十多两银子一匹的战马,比你这臭小子可要值钱得多呢!这宝贵的战马将要与你同上战场,共历刀枪,供你来往驱驰,与你同生共死,真真有如兄弟一般,你竟敢这么说它!”那名骑兵挨鞭后不敢吭声,上官云杰转过头来,深情地抚摸了下自已那匹雄壮的宝马墨电,缓缓说道:“当日大凌河之战,我军中了那鞑子的埋伏,那正红旗主代善之子贝勒岳托亲统精锐骑兵,沿路追杀我大明溃军,若不是此马得力,我上官云杰岂能活到今天。”

“队长,我们定会爱战马如兄弟的,你好好教我们吧。”那名挨打的骑兵高喊道。

“好,下面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人马沟通,训练马匹卧倒。你们来看,我以墨电为示范,牵动一侧缰绳,通过马镳、马衔的传导,会对马的齿龈、口角产生强烈压迫之感,如此,便可强制战马卧倒,卧倒后,要注意立即缓和缰绳,解除镳衔对口角、齿龈的压迫,若有可能,还须对马给于酬赏,包括食物与安抚等等。即如兵书《马经》上所言: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弛逐,闭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李啸面带微笑离开了骑兵训练场地,心中极是安慰,有这样一名优秀的骑兵教官,李啸确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二十名菜鸟骑兵都将会成为未来骑兵部队的骨干人才。

其实相比战兵训练,李啸最关心的是粮食问题。李啸要求,出征后刘扬壮准备至少保证全军一个月的粮食,按一个战兵一个月最少要半石米粮计算,150余人至少要80石米粮数量,按一辆大板车能拉8-9石的最大重量计,故还另需准备10辆大板车。

李啸这样做,实在是出于无奈,毕竟行军打仗,粮草为重,而按现在大明朝糟糕的后勤,别说自已这种纯粹配角的卫所军队不能及时得到粮饷,就是山东巡抚朱大典手中亲统之军和来援的辽东军等,只怕粮饷也是时断时续。

人忙光阴速,转眼又过了三天,定做的武器盔甲全部完工,一脸憔悴张铜柱亲自带着儿子张树生及全部工匠,押着近十辆大车,送到了马耆山。

李啸亲自迎接了他们,当场付清了全部费用后,另给张铜柱赏了十两银子,张铜柱原本执意不收,却拗不过李啸之情,只得勉强收下。

已经开始熟悉向左向右转的新进枪盾兵们,人人脸上都是一脸喜悦,拿着发给自已的长枪与大盾均是爱不释手。每个人都感觉,似乎只有在这一刻,自已方真正成为了李啸军中战兵的一员。

而另一旁上官云杰的骑兵们,人人身穿一件制作精良,内装七斤重的棉花量,又在棉花内加装了铁片的厚实棉甲。随后,各人又拿到属于自已的骑兵专用的骑枪与腰刀,每个骑兵都笑得合不拢嘴,好几个家伙象疯了一样大吼大喊,而看到旁边的枪盾兵瞥过来那充满嫉妒的眼神时,包括他们的队长上官云杰在内,每人都感觉心里格外舒坦,相当受用。这骑兵,就是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嘿嘿。

在战兵们拿着新到手的武器抓紧训练之际,李啸、李长材、颜均三人在详细讨论马耆山铁场的开设。

“颜总头,现在按你之意,我军若要能产出铁来,须得在铁场内建好采矿场,木炭场,和冶炼场三处,是吗?”李啸问道。

“总旗,若要产铁,这三场确是必须要建的。虽然现在北地炼铁,多用焦煤,但以在下经验来看,用煤杂气太重,产铁质量不佳,而木炭气轻火纯,炼铁效果最佳,那福建闽铁之所以天下闻名,除铁矿上佳外,使用精选木炭烧制亦是关键。而且我马耆山地处山区,树木颇多,砍木烧炭却是方便,更可省买煤之费用,岂不两全其美。”颜均诚恳地说道。

李啸与李长材相视点头,颜均说的话很有道理,却是诚心之言。

李啸沉吟了一下,说道:“颜总头,那我准你三场共建,所需银子花费,尽可让李赞画助你解决,本总旗就要求一点,务必让所炼之铁质量上乘。”

颜均闻言拜谢,一旁的李长材问道:“听说铁场之中,最需技术之处便是冶炼场,颜总头对此可熟悉否?”

颜均笑了,他脸上带着一种自豪的神情说道:“李赞画所说甚是,就如建造这炼铁高炉而言,其中行道,外人却是难知。我在辽东铁岭红印山铁场任作头时,当地冶炼场皆为青砖立基,内外皆裹厚实盐泥,务必夯实密闭,旬月方可。若盐泥不附,其间有隙,则出铁含杂,不能锻物,则此高炉废矣。”

李长材笑道:“颜总头行家之言,李某今日却广了见识。”

颜均也笑了:“小人就是吃这碗饭的,不过目睹耳熟,却如何敢在两位大人面前卖弄。”

李啸又问道:“我马耆山现在484名流民中,除去战兵、后勤队壮妇,进学的幼男幼女外,还有二百多人供你指挥,却不知人手可够?

颜均想了想,拱手言道:“回总旗,实是人手有缺。”

未等李啸回话,颜均紧接着说道:“在下亦曾算过,这些剩余老弱,除去已不堪劳作者,顶多一百余人可堪使用。我原在红印山铁场,一个高炉便有七百炉工!就算现在只建最小规模的高炉,就需一百多人,那采矿、烧炭均需人力,又复有何人可用?故在下主为,如建铁场之银两不乏,则眼下人力之事,最为紧缺。”

李啸沉默了一下,其实他前世作为机械系的大学生,也去参观过钢铁厂,现代的钢铁生产设备所需的人力比这个时代要少很多,但产量上百倍都不止。

李啸在想,眼下先把这个铁场开起来,等自已回来后,再看看有何不足之处再加以改进。

李啸转头向李长材说过:“既人手不足,那除了现有可堪使用的流民外,长材你可在附近村子里招募村民为员工,按月付给工钱,如此当可解决人力之忧。”

一旁的颜均脸色顿时舒缓开来,李长材应声拱手道:“长材谨遵总旗之命。”

.

.

电脑中毒,现在才能发上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