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三百零四章 百花争艳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三百零四章 百花争艳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2:20 来源:笔趣阁

“康成公,看来二公子是否定了《礼记》,不知您老有何高见?”

下面有人问道,郑玄也在思量该如何回答。

“兴瑞如何看待《礼记》?”

郑玄问道,郑玄当然不会轻易被挑拨,刘琮虽对贵贱有定义,但是只是从道德方面的定义,非常粗浅,郑玄需要刘琮一个准确的态度。

“《礼记》,戴圣收集了先贤的文章,然后编撰成书!然而,《礼记》之中确实有诸多已经不合时宜?

如,国君的礼仪,秦废分封制,我大汉只有诸侯王,没有诸侯国,而《礼记》之中有诸多言论,认为依然采取国君之礼,我想问,是何居心!

诸位稍安勿躁,然琮以为,《礼记》之中,确实有一些是很好的,可以说是精华!礼不可废,废则乱!然礼应该与时俱进,如果我们都守着旧礼,那是不是说我们大汉朝的人看到姬姓后人还要行礼?”

“兴瑞所言谬论,为何没有诸侯国?当今之陈国,鲁国,赵国,常山国不都是诸侯国,你这是在胡说八道!”

郑玄直接吹胡子瞪眼,刘琮当然清楚这个碰到了郑玄的逆鳞,

“郑老,古之礼仪,确实有很多优秀的,但是难道就全部是优秀的?很显然并不是,有很多是不能与时俱进了!

当今的诸侯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完全不同的,当今的诸侯王只是享受在封地享有部分权益,因此琮以为,当今诸侯国与春秋之诸侯国有本质的区别!如果现在的侯国礼仪还按照周朝礼仪,那置朝廷与何处?”

刘表明白了,刘琮这是为糜竺,如今襄阳对糜家议论纷纷,认为刘表重用两个商人为太守,这是对士大夫的侮辱。

至于士农工商之说,出自《管子》,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商朝时期,商业四处游走,地位还是不错的,自从商朝灭亡,周朝总结原因是商人导致国灭,周朝就一直打压商人,其地位几乎只比奴隶好一点。

可惜商人之中人才辈出,先有管仲这样的改革家,后有吕不韦这样的政治家,汉朝如桑弘羊等也是商人家庭出身。

到了汉朝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兴三礼,商人又开始被打压,地位成为了社会底层,士大夫不杂于工商,《礼记》曰:工商“出乡不与士齿”!

“看来二公子是否定三礼了?”

“不否定,但是其中确实有许多不合时宜,如果要守旧制,那三皇五帝的开拓是为了什么?琮不懂,还请郑老教我?如果开拓进取有错,那诸位为何不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

去年,琮从一个胡商了解到,远在西边的罗马帝国一直都没有放弃进攻我大汉的想法,诸位守着旧制是希望日后我大汉子民都成为他国俘虏,不知郑老以及诸位是否看过我大汉孝武帝时期百姓被屠戮的记载?

我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感觉?我只感觉到愤怒,如果自己的同胞被敌人无故残暴杀害可以无动于衷,那该有多冷血!这到底是人还是冷血动物?”

刘琮一堆提问直接把许多人都问懵了,对啊,祖先开拓进取就是为了守着旧制?既然旧制不合理,为什么不改变?

郑玄也在思考,他为三礼作注的时候,心思很单纯,辩证的阐述《周礼》《仪制》《礼记》,当时最大争论是对于一些书籍的否定,刘琮与何休他们不一样,对于书籍是否正确并不在乎!

刘琮在乎的是这些礼制是否合时宜,天天抱着《周礼》不放,为的什么?还不是想恢复周朝那种分封制。

在周朝,也包括春秋,儒家士大夫的地位几乎达到顶峰,这些儒家士大夫自然希望儒家继续达到那个顶峰时代。

郑玄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

“老夫只做著书,不参与这种讨论,如果没事了,老夫很忙,告辞了!”

刘琮需要的是将自己的想法贯彻到学校,刘琮一直都很了解儒家在学校教学的时候采取了诸多小动作,但是刘琮不制止是因为没触碰到底线。

“都散去吧!”

刘表发话,人也都散了,但是刘琮的言论依然在襄阳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周瑜等人倒是很佩服刘琮的勇气,居然敢和郑玄硬刚。

刘琮也是没有办法,如果再不明确表态,学校里面的这些儒家教师便会肆无忌惮的开始,刘琮辛辛苦苦建设学校不是建设儒家学校。

“孔明,你怎么看?你家学可是儒家!”

诸葛家确实是家学儒家,庞统家不一样,庞家如庞德公更多的是黄老之学,庞统长期随司马徽学习,司马徽所教为兵法,阴阳,阵法等!

“挺好,二公子说的并没有错!”

诸葛亮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刘琮的背影,似乎有许多感慨!诸葛亮随自己岳父学习道家,阵法,也随司马徽学习兵法。

“最近学院以及学校儒家动作不小,看来是惹怒了二公子,这才兴师动众的当众演讲!”

庞统也随着诸葛亮的目光说道。

“兴瑞,你还是有些冲动了!”

贾诩以为昨天的提点,刘琮会对学校稍微忍耐,没想到。

“老师,从未否定儒家,在琮看来,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纵横墨家农家等皆有所长,琮选择的是一条最难的道路!

琮当然明白,只要自己妥协一些,起码会顺畅很多,但是百姓会受累很多,而且对我大汉民族的未来极为不利!

今儒家抱着三礼,春秋,论语,中庸等,欲将阶层固化,许多世家豪族也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对大汉民族,大汉朝廷来说,这影响都不好!”

刘琮说道,贾诩叹了一口气。贾诩当然清楚这种情况,特别是中原的儒家士大夫以及世家更是希望如此。

“说说你对学校的具体安排?”

“徒儿以为,学校学习不一定就要出来做官,学校可以学习那么多的知识,出来之后运用知识,可以成为农业从业者,他们利用自身知识,将农事的收益大幅提升!

也可以出来成为商人,奔走于各地,使得货物流通,然商人确实会伤本,因此需要税收来调节,将商人的税收调节用于发展农业以及手工业!

手工业值得是如木匠,裁缝,铁匠等行业,鼓励这些行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所有行业的发展,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刘琮说道,之所以对商人畏之如虎是没有好好利用,还是有一个原因是秦朝统一之中,秦国的商人出了大力!这些士子痛恨秦国,连带着商人一并痛恨上了。

贾诩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颖的观点,也陷入了沉思,刘琮说的并无道理,如果商人能提升其他行业的发展,那也是可以的,之前的人一直在思维误区!

也不是思维误区,世家,豪族大量利用自身地位经商,大多是家里的管家,仆人代为经商,因此也不在乎这地位了。

“兴瑞是打算继续收税?”

“当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调节行业发展的手段,允许经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序经商,必须在官府的规定范围内进行!

老师,您也看到了,荆州的各项发展靠的就是税收,只是这些税收都是一些新鲜玩意,因此没有让世家反对,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用一些强硬手段也是可行!”

“既然你心里有谱,那就可以了!反对的不过是一些腐儒,现在要做的是加强在百姓间的宣传,确保百姓不被这些人利用就好了!”

贾诩看的很明白,儒生的力量有限,但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挑动人心,这才是要防范的。

“放心,已经安排下了,论宣传,他们不是对手!”

刘琮很有自信,如果是刚来荆州那会可能还担心,如今,刘表父子的群众基础那相当的强。

翌日,刘记早点铺。

“听说了没?昨天举行了辩论,那群儒家想要恢复到周朝时期,想搞分封,你们怎么看?”

“我怎么看?我当然不同意,回到周朝?诸侯混战,他们这些士大夫当然好,有吃有喝,冬天还有美女暖被窝,我们百姓可就遭殃了!”

“说的是,这些所谓的儒家士大夫就没有为百姓考虑!”

不少人都围着侧耳听,一些人用布裹着包子,就边站着一边吃包子馒头,一边侧耳听。

“昨天二公子说了,礼法不可废,但是要与时俱进,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你看以前我们用的犁和现在的一样吗?这就和这个一样嘛,与时俱进!”

“这位先生说的对,二公子的曲辕犁让我们这些农民方便多了,而且现在卖菜也方便多了!”

旁边有人附和道,不仅仅是刘记包子铺,市场上对这个议论纷纷,听说儒家要打压市场,个个都是义愤填膺。

书院。

“康成,我与景升聊过,确实是一些儒家做的过分了,这才引起了兴瑞这小子的不满,而且兴瑞一直都不反对儒家,只是说与时俱进,其中有一些兴瑞也没有说错!”

宋忠对着郑玄说道。

“你放心,我一把年纪了,不会和这小子计较,他和何休不一样,他自始至终没有否定三礼是圣贤所著!

他也没有在个人礼仪方面否认三礼,这点我还是认同的,至于国君的礼仪,也仅仅是否定了部分,我昨日也看书许久,也多了几分思考!”

郑玄昨天一晚上的思考,也在反复思考一些注解是否应该重新释义!至于刘琮,张口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起码在很多方面刘琮都还是认同儒家的。

“那些人的想法不足为虑,其中韩德高很反对兴瑞,兴瑞提出百家争艳,这点我是赞同的!”

刘琮将百将争鸣改了一个字,一字之差,区别很大,争鸣是证明我比你更优秀,争艳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