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骨文风 > 第八十一章 伍乔

铁骨文风 第八十一章 伍乔

作者:醒书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5:53 来源:笔趣阁

李昱坐在大殿里看着手中这张纸有点发愣。纸上是揭榜来王府时登记的人名,李昱看着的是下一个要进来面试的,名字栏上写着“伍乔”。

为什么看到这个名字发愣?因为李昱的历史记忆中有这么一个名字。伍乔,史上南唐有记载的一个,而且仅此一个的状元郎。当然,这个时候伍乔还没高中进士,更未在金鸾殿上写下《八卦赋》而金榜题名得了状元。

“该不会真是他吧?”疑惑中的李昱,看向了大殿门口,见仆童们带着一个清瘦的年轻士子走了进来。

待那年轻士子被带至几案前,李昱开口问道:“下面来者可是伍乔?”

“回殿下,在下不才正是伍乔,表字卢阳。”

“你也是同杜立和钱倬一样是国子监的?并和他们一起过来的?”

“回殿下,在下并不是国子监的学生,在下幼时便求学于庐山,年中方回淮地。此番揭榜而来,到王府后方才相识杜立和钱倬他们。”

闻言,李昱暗道:“那应该**不离十,就是他了。”

历史上伍乔少时得名,后来又远去庐山求学。话说这庐山学院还是李昱的爷爷李昪开设的。

“未来的状元郎啊。”李昱不由感慨,但,也得一视同仁。

于是说道:“想必你也知情了,需再解一题方可过关。”

“在下知晓。”

“那你欲解何题?”

“数算。”

“好,送上题目给他。”

伍乔接过仆童递给他的题目,放于几案上,然后自己坐下,仔细端详了起来,片刻之后也是紧皱着眉头。确实是很难的数算题目,又看了和思虑了一会儿,似有点门道可寻摸。于是他就拿起笔来,一边思索一边开始写画起来。

李昱看着伍乔专心的做着题目,四下无声,殿中一片静谧。

时间无声的慢慢流逝。

最终,伍乔停下了笔,面带苦笑的道:“回禀殿下,此题堪称绝题,在下虽有些眉目,但奈何能为有限,还是解不出答案。”

“解不出答案也无妨,先把你写于纸上的解题详情拿给我看一下。”

闻言,仆童取了伍乔解题写的纸呈给了李昱。

李昱拿到后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虽然没有解出结果,但思路是正确的,解到一半的过程,虽然及不上陈氏,但也难能可贵了。

然后抬头看向望着他的伍乔说道:“这题,你解成这般,也算是可以过关了。”

“啊?”伍乔显然有点意外。

“但,还有些问题要问问你。”

“殿下请问。”

“你学这数算一道学了多久了?”

“在下八岁学习数算一道,经年三载有余。”

“。。。。。。学霸啊。”

李昱不由如是想道。同样只学了三年,相比前面的钱倬,明显伍乔学的更深,钻研的更透彻。

可是,“为何不继续钻研学习?若是继续研习,说不定此题你能解个**不离十。”

对于李昱的问题,伍乔思量了一下,然后回道:“回殿下,君子自古而立,德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皆有所用,确实不可偏废也。

但。。。。。。

日有阴晴,月亦有圆缺,万物皆有迁异,世道更是无形多变,我辈文人君子若要立于当世亦要求变。

当今世道虎狼之辈猖狂,我辈文人君子当以知书识礼为先,闻达朝中可为我唐社稷固江山,牧守方野可为我唐百姓保平安。我辈文人君子亦当以善御强射为重,跃马山河可为我唐戍边疆,弯弓满月可为我唐退虎狼。

唯独乐,数二道。。。。。。或是待天下安定后彼时可兴,但却不急于此时求成也。”

伍乔的回答听上去很不错,条理思路清晰,话说的漂亮。看似有理有据,但。。。最终表达的意思其实和前边的钱倬没有不同,都认为数算只是小道,当下不值得投入太多时间呢。

其实,伍学霸的思想已经很灵活了,知道不能固守成规,君子当因时而变。可再怎么变,也还是没办法跳出这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框架。

李昱有点头疼,这样的人自己到底要还是不要呢?

正当李昱犹豫不决的时候,伍乔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恭谨呈递着道:“殿下,这篇诗书是在下近日偶得,若能得殿下斧正一二,是在下万幸也。”

接过仆童呈递给自己的纸张,李昱也是明白的,古时就是这样的,好的诗文也是面试的加分点呢,而且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不怪伍乔会拿给自己看了。

李昱展开纸张,默默看了一遍。

诗文如下: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

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搬抄于南唐,伍乔,《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诗写的不错,用词干练,思路清晰,小处着手,自然寄情。可对自己而言,表错了情。自己可不是古代的传统考官,会因为一首好诗词而就马上认定作者有大才。

相反,李昱认为诗人反而不适合当官从政呢。越是能写好诗词的诗人,越是不适合做官从政。诗人都是情感丰富,满腔热血的,越好的诗人越是感性。

而感性就意味着不理智和不约束。若是理智了,若是被约束了,怎能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如此奔放不羁的词句。

无论哪个时期,哪个朝代,即便如后世李昱22世纪的世界,当官就意味着从政。而政治是冰冷无情的。政治充斥着与诗人感性格格不入的绝对理智,无情抉择,和各种牵扯规则。

因而历史很多从政的著名大诗人和大词人,在他们政治生涯中困苦了一辈子,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并不适合从政,或许他们可以在一个地方做个好的父母官,但在朝堂上,在高位上,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在黑暗的政治土壤中扎根生存。

可惜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未曾明白过来,醉酒当歌,挥毫而就,才是更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从政只会带给他们痛苦。

回到吴王府前庭大殿中。

看了伍乔呈给自己的诗文,沉吟了一会儿后,李昱问道:“世人多庸碌,你见好友埋没乡野而不愿自我蹉跎,年少豪情,欲享春风得意,酬志当年也是常情。既然你诗中言志,那我问你,你志在何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