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骨文风 > 第八十二章 烂诗

铁骨文风 第八十二章 烂诗

作者:醒书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5:53 来源:笔趣阁

吴王府前庭大殿中。

看了伍乔呈给自己的诗文,沉吟了一会儿后,李昱问道:“世人多庸碌,你见好友埋没乡野因而不愿自我蹉跎。年少豪情,欲享春风得意,酬志当年也是常情。既然你诗中言志,那我问你,你志在何方啊?”

听到了李昱的问话,堂下的伍乔顿时抖擞了精神,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朗声正气说道:“殿下有此一问,让在下有机表明心中志向,乃伍乔之幸也。

在下虽自年幼便得薄名而闻于淮地,伍乔自知不可骄也。是而远赴他乡,求学于庐山之阳,觅得良师教诲,苦学穷经近十载,遍览群书,可谓汗牛充栋也不为过也。

今日学业略有小成,归来,但见我唐富庶繁华,物盈民丰,已呈盛世之势,在下心尤喜也。然,心喜之余却忧思顿生,我唐如今国泰民安,而盛世之治当求长远。社稷相传,国运延绵,亦为国之本也,弗不可其乱耶。

虽时时忧之,但伍乔一阶白身士子,固然有意匡正却只得徒呼哀哉,心戚戚焉。

时值殿下开府纳贤,于伍乔而言是为报效国门之良机也。

在下能为浅薄,虽比不得才高其天,谋深若海的大秦李相;也远不如那功冠群臣,声施后世的汉初萧公;更没有前唐名仕的房谋杜断;但效仿忠诤之士,穷思竭虑为殿下筹谋一二,尚可做得。

亦望殿下垂青,赐伍乔良机以帮扶殿下,匡正道,固我唐之本也。”

说完,伍乔两眼充满期待的看着李昱。

李昱刚才听到一半时,便低下头开始写着什么。边听边写着,待自己写完,伍乔也陈述完了他的志向。李昱抬头便对上了伍乔殷切期待的目光。

默了两息后,李昱猛然小手一拍桌子,高声呵斥道:“大胆~!”

“父皇当初得登大宝乃是王叔们鼎力相助,故而父皇于辕门我祖灵柩前,立下兄弟世世继立之誓,此为广传世间天家兄弟亲情之美谈也。

如今你这一穷酸腐儒,自以为读了些诗书便知晓大义纲常,而胆敢诟病我天家人伦。情理,情理,情字为先。

你不解个中情理,仅凭一己之念,口出妄语,污我天家,还欲图离我天家亲情。来人,快将这等无礼狂徒打将出去。”

说完,李昱抓起几案上的纸,气愤的揉搓成一团,用力扔到了伍乔的身上,然后说道:“带上你那不入流的烂诗,赶快滚出去~!”

李昱的训斥咆哮声传来,伍乔先是懵了,待反应过来后不由满脸涨红,羞愤不已。殿中几个仆童闻言也是楞住了,一直和和气气的殿下怎么发了这么大的火。

仆童们还在疑惑中,李昱的叫声又传来:“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将这无礼之徒赶紧打出去,给我打出大殿,给我打出王府大门~!给我打的远远的~!”

殿下的命令还是要听的,殿中侍候的几个稍大的仆童眼睛扫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趁手的东西,便在窗台边的瓷瓶里取了几支鸡毛掸子,跑到伍乔跟前,照头照脚的胡乱打了下去。

仆童虽然都不大,但结实的鸡毛掸子打在这体弱的文士身上,还是很疼的。伍乔被打的哎呦哇啦的直叫唤,本想再与李昱辩上几句的,却是吃痛的很,慌乱中转身跑了,跑走时还不忘捡起自己的宝贝诗作。而那几个仆童则是追打了出去,殿下交代了,要打出王府大门,打的远远呢。

此时在王府前庭院子中等待的各人都张望着大殿门口呢,这伍乔进去有些时候了,怎么还没出来。各人疑惑中,却听见殿门口传来一阵鸡飞狗跳般的声音,然后就看到那伍乔哎呀,哎呀的跑了出来,后面还有几个仆童拿着鸡毛掸子在追赶他,赶上了就是一通打。

众人见此一幕不由对望然后都呆了。这,什么情况?

但当骚乱来到众人这里时,大家又都很有默契的避让一边,几个士子中有人张了张口,却又把话吞了回去,谁都不会犯傻去凑什么热闹。王府里的仆童会无故打人?肯定是殿下准许的啊。

众人心中不由都想道,“这伍乔是怎么得罪殿下的啊?”

仅那杜立因已经失了机会,又不放心伍乔,故而追了上去。

杜立在后面看着那几个仆童追着伍乔一路好一通乱打,劈劈啪啪的,看得后面跟着的杜立觉着自己的皮肉都痛了起来。

直到追出王府小门五十多步,那几个仆童方才罢休,喘着气折头回了王府。而伍乔却不知,仍哎呀哎吖的抱着头一边惊叫着一边跑着,杜立在后面不由高呼:“卢阳兄莫跑了,莫要跑了,他们回去了~!”

杜立喊了好几句,前边的伍乔才听见,回头一看,发现身后没有人在追打了,方才停了下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轻轻揉搓着自己的手腿。刚刚他以手掩头,手臂上可是挨了太多下了。

杜立来到伍乔跟前,看着眼前连脸面上都有几条红印,万分狼狈的伍乔,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沉默了良久,杜立还是开口问道:“卢阳兄,怎会如此啊?”

闻言,伍乔也是停下了揉搓,心中苦涩又憋愤,但却又说不出话来。他不是不知轻重的人,有的话他可以对李昱说,但却不能随便对别人提呢。

屈辱羞愤的心情,最后只是从口中泄气一叹:“唉。。。。。。不提了。”

见伍乔不愿说,杜立也不便多问,文人都好颜面,这般失了颜面的事情,确实换谁都不愿多提的。

下意识在揉搓自己手臂的伍乔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从怀里摸出被团乱的一张纸。这纸上是他的诗赋得意之作,看着手中的纸团,脑中又不由闪过刚才的画面和李昱的话语。

羞愤中伍乔将纸团缓缓展开,想再好好看一眼,自己的诗文真是不入流的烂诗?

待他展开纸团,细细看去,却是一愣,发现在他的诗文下面多了一首五言。这肯定不是自己写的,细细回想起来,应该是方才殿下写下来的。

伍乔飞快的扫了一遍,诗文如下:

天暗林鸟归,船渡客家回

陈陈旧相因,粟仓新谷微

(古诗词原创不易,喜欢的给个赏,不喜欢的请略过,抬爱要搬抄的,请注明出处。)

看完后,伍乔原本憋屈羞愤的心却是一下子歇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苦涩。

“看来,无论是自己的诗作,还是自己借诗作而陈述的志向,在殿下眼里,毫无新意,墨守成规,都是老一套烂俗的说法和想法,没有一点意思呢。

殿下短短几句话的功夫,便能写出这般干练精辟,直指根本又不失意境的诗句评价于我,才情之高,我远不及也。

但。。。。。。

诚然自己没有什么奇谋异说,却也都是务实的中肯之言和想法啊,怎在他眼中就如此不堪。”

伍乔嘴中泛着苦味,心中酸涩,如是想着。

李昱写的五言短诗是什么意思?

诗文前两句讲的是天黑了,倦鸟归巢,客人们坐了渡船过河准备回家。

这都是平常普通之事,仅此两句看不出什么褒贬,全看后面怎么写了。既可以往小处见大,平淡中自有不凡那样往好里面点题,也可以像纸上诗文后两句这般往坏里面写呢。

后两句写的啥呢?李昱写的后两句出自司马公编纂的《史记》,原文是“太仓之粟,陈陈而因。”

这句话啥意思呢?

愿话的意思是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来大家用这句话来隐喻不更新,不创新,乃至后面更丰富的泛指一切墨守成规,因陈守旧,陈芝麻烂谷子的想法和做法。

所以,李昱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就是告诉了伍乔,倦鸟归林,路人回家这种老生常谈的事无需多说,你的志向从众,随大流,见解没有新意,可取之处如同皇仓里的新米那般少。

这诗文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实则把伍乔贬的一文不值。

而伍乔自忖诗文上不及李昱,李昱说的又很是在理,但自己被贬的实在不堪,故而心中酸楚苦涩。

“罢了罢了,什么少时闻名,什么千里求学。十几年的苦读,自以为满腹经纶,一腔热忱,到头来只是空想空谈,都不及一稚子孩童。

唉。。。。。。

唉。。。。。。”

伍乔心中难过的情绪实在难以抒发排解,只能哀叹连连。

一旁的杜立看到伍乔如此伤心,不由劝解道:“卢阳兄不要太过伤怀,卢阳兄少时名响我唐,又十数年的奋发苦读,学识文才自有高处。如今这般,怕只是吴王殿下年龄尚幼,不识珠玉尔。卢阳兄高才,此处不留人,自有好去处有伯乐相候。。。。。。”

能被劝停的,都是未到伤心处。这人若是真到了伤心时,却是越劝越伤心。

耳旁杜立的好言好语未能让伍乔释怀,在王府殿中的一幕幕,殿下的声声呵斥,那飞来的纸团,自己的诗文和殿下的笔墨,不停在自己脑海中回响盘旋,一次次让自己心中泛起苦涩。

再度心有不甘的展开了自己手中的纸,苦涩中把自己的诗句和殿下的五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良久过后,呆立的伍乔却是把手中的纸“斯拉,斯拉”撕扯的粉碎,然后团在手中,跳起往空中高高一抛,甩袖在哈哈大笑中离去。

这蓦然的变化让杜立骇然,心想,莫不是卢阳兄受此屈辱而心中羞愤难当,疯魔了不成?赶紧追了上去,喊道:“卢阳兄,卢阳兄~!”

而在王府不远处的几株大槐树那里,两个在树下歇息的泥腿汉子,边聊着话边张望着王府方向,将刚才到现在的一幕幕都看在了眼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