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魔术师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尚书令之争(一)

大唐魔术师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尚书令之争(一)

作者:冰雨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5:25 来源:笔趣阁

readx;吏部尚书高士廉的府邸。

书房内,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相对而坐。

长孙无忌向高士廉说道:“舅舅,如今我已经成为关陇贵族集团的主事。舅舅为我大唐吏部尚书,再进一步,舅舅就是我大唐权柄最重的宰辅,三省六部制中最重要的部门尚书省的尚书令了。以陛下对舅舅的信任和舅舅以往的功劳,陛下肯定也是希望舅舅出任尚书令的。我已经安排下去了,明日早朝,就由我整个关陇贵族集体举荐舅舅出任尚书令一职。”

高士廉面带矜持的说道:“我大唐施行三省六部制。三省者,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六部者,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献策,尚书执行、门下审核,尚书省主行政,统管六部,职责最重,权柄最高,为我大唐三省之首。我为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掌大唐人事,是该进一步了。只有进一步,才能鱼龙之变,不但可以成为大唐宰辅,参与内廷会议,决策国家大政,而且宰辅之中,权柄最重,威望最高,足以压侍中封德彝、中书令郑仁基一头儿。”

长孙无忌附和道:“是啊,纵观大唐朝野,只有舅舅跟随陛下时间最长,职位最高,在朝堂上,对陛下帮助最大。我大唐的尚书令一职,除了舅舅,还有谁有这样的资格担任啊,也只有舅舅能够压封德彝、郑仁基一头儿啊,就连‘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和舅舅想比,无论威望、能力,还是陛下的信任,都拍马也赶不上啊。”

高士廉抚着长髯,面露自得。

第二日早朝,关陇贵族集团集体举荐高士廉为尚书令,大唐皇帝李世民看着自己十余岁时,就跟随在自己身边,一直辅助自己的吏部尚书高士廉,想到他的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不离不弃,便欲开口应允。总理国事的李玄和其他文武百官也都认为尚书令一职非劳苦功高的高士廉莫属,便都不发一言,乐观其成。

就在这时,一身大唐从五品浅绯色官服的岑文本站了出来,大声的斥责道:“众所周知,就在前不久,我大唐皇帝陛下刚刚由尚书令一职进位大唐皇太子,进而进位为我大唐天子。如今,吏部尚书高士廉高大人就迫不及待的要做尚书令,并得到了诸多朝臣的支持。臣不禁要问了,高士廉高大人如此处心积虑的要做尚书令,是为了什么?他有何图谋?他做了尚书令后,他还有什么谋划?他下一步又想做什么?”

岑文本的话犹如一块巨石掉入了湖泊之中,在整个平静的大唐朝堂荡起了层层波澜。所有人都是一惊,狐疑的看向了吏部尚书高士廉。心中不禁发问道:“对啊,你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做我大唐的尚书令呢?你不知道大唐皇帝陛下刚刚由尚书令的位置上升了上来,做了大唐天子?如今你这么迫不及待的做,是为了什么?是想效仿大唐皇帝陛下,一步一步做到天子,还是你根本就没有将大唐皇帝陛下放在眼里,丝毫不知道忌讳,大唐皇帝陛下刚做过的事,你一个做臣子的就敢马上跟着做,这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听过岑文本的话后,高士廉当时就吓得跪在地上,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辩解道:“陛下,臣,臣不敢啊,臣是真的不敢啊…….”

长孙无忌也是一脸懊悔,他心中暗道:“大意了,只想着自己的舅舅是最合适的尚书令人选,竟然忽略了陛下就是刚刚从尚书令做到皇太子、继而做到大唐天子的。这可是犯忌讳的事儿,往小处说,这叫做无心之过,可是往大处说,那可是目无天子,企图染指皇权,有不臣之心,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陇右赵氏家主、怀化大将军赵精忠看不下去了,大声斥责岑文本道:“我大唐朝堂议论正三品尚书令人选,岂容你一个区区从五品的秘书丞在这里胡说八道、大放厥词?滚回你的位置上去。”

岑文本没有退缩,反而向前迈出了一步,朗声说道:“吏部尚书高士廉企图染指皇权,有不臣之心,我大唐子民人人得而诛之。”

李玄饶有兴趣的看了看岑文本,又扭转头看了看高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微笑。做为和李世民相处很久的心腹,李玄明白岑文本的话挠到了李世民心中的痒处。他不由的低头沉思,赵静忠压制岑文本用的是官场规矩,尊卑有序的官场规则,可是大唐天子李世民他就偏偏不是个遵守规矩的人,他喜欢打破规矩,喜欢打破规矩的人;而岑文本的反驳,用的是天下大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让李世民深为赞同。有乱臣贼子了,根本不用他这位大唐皇帝动手,天下子民就声讨贼子,诛杀贼子,这样多好。

李玄不禁暗暗摇头,他知道赵精忠绝对不会是他岑文本的对手,这一切都在岑文本的计划之中。

中国的官场是最讲规矩的一个地方的,它有它内部运行的一些儿规则,谁碰了,谁就是整个官场的公敌,整个官场都会排斥于他的。就好比中国官场办事,很多事都是在私下里协商好的,都是各种力量通过势力角逐,利益交换,提前就安排好的,白天办公的场所,那就是一个走过场的地方。

可是事儿,你可以按照规则做,但是你是不能说的,说出来,是要丢大人的。就拿李靖、李绩被李世民加封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从二品冠军大将军这件事来说,他们被封官,那是因为李世民出于拉拢中间派系的需要,可是事儿是这样做的,但是你不能大庭广众之下吆喝。不然,李靖、李绩肯定要拔出宝剑和你拼命不可,人家那也是一刀一枪,为大唐建功,用性命换来的好不好?什么拉拢中间派系啊,根本就没有这么回儿事?人家也是有实力的,并不是通过杂七杂八的关系上来的,对不对?

而今日赵精忠一时气愤,就把官场的规则喊出来了,以此来压制岑文本;岑文本更绝,坚决不认,还不予回应,而是用了天下大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话说的多理直气壮,多让大唐皇帝李世民感到舒坦。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其实天下大义很多时候,都没有官场规则来的管用,可是天下大义恰恰是最适合义正言辞喊出来的。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等等等,所以赵精忠从一开口,就落了下风,让岑文本立于了不败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