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谁家江山 > 第五章 出兵

谁家江山 第五章 出兵

作者:公子无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55:47 来源:笔趣阁

各大家族都在整顿兵马,大战一触即发,我们陆家自然也不例外。整个江南省有我们家族常备士兵二十万,不过其中骑兵比较少只有三万人。另外还有用于维持地方基本治安的保甲团,民兵团,捕头部快衙役近十万人。为了这次叛乱我们的武装已经全部调动起来。

说起来,各个家族的武装数量都在仲伯之间,不是不想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只是一来这样的话军费必然大幅上升,而且还会招来各地的猜忌。而且一家武装即使再强悍也难以对整个国家产生决定的影响。我们陆家的二十万士兵一直是本着贵精不贵多的宗旨进行招募和训练的,所以战斗力绝对不会比任何武装差,这也是爷爷引以为豪的。当皇帝的召命传到江南省的时候,爷爷和众家臣经过商量也决定发兵了。

这次八个世家每家出兵十万,加上皇帝自己带领的五十万大军,共一百三十万军队准备对兄弟会进行围剿。说起来,兄弟会的武装虽然也有**十万,但是装备和训练都差了很多,很多都是农民拿起锄头就算是个士兵了,真正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最多二十万。所以这可是说是一个必杀之局。

因为没什么太大的危险,所以爷爷这次打算带我一起去和皇帝汇合,美其名曰:感受一下大场面。我心说国庆大阅兵海陆空三军出动我都见过还有什么让我感受的呀。

不过话说回来,自从我向爷爷提出了加大政府支出的计划之后,爷爷是越来越看重我了,经常和我讨论各种问题,似乎也忘了我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了。我也把一些后世宏观经济学中的概念一一介绍,什么功能财政啊、税收乘数啊、通货膨胀啊等等,硬是把它老头说地一愣一愣的。虽然我的很多计划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这个让他摸不透的小孙子是个治国奇才,这一点让他老怀大慰。为了让我更加快地成长起来,他更是连这次军事行动都带着我这个孩子。不过对外面却宣称是我非要更着他一起去玩,而他这个特别疼爱孩子的爷爷被我求得没有办法只好带我去。唉,不知不觉就又背了一个黑锅,本少爷也真是冤枉啊。

最后,家族大臣们讨论决定了由爷爷亲自率领十万精锐去与皇帝御驾亲征的五十万大军汇合,汇合地点就在东京汴梁。

汴梁作为故北宋的都城一度风光无限,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不难想到起当初的繁华。然而时过境迁,虽然山河依旧,如今的汴梁经过数百年的雨打风吹去,早已难以再现当日的繁荣。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陆陆续续的车马汇聚到这曾今的古都来。其中不乏意善良里,羽扇纶巾之士,而更多的则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士和难以计数的士兵。汴梁城的百姓也许一辈子也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穿着不同的士兵了,这个时候就是傻子也知道,在这个历史古城将有大事发生。

我们的十万大军就是这个时候抵达汴梁的。在此之前,山东的吕家,江西的文家,浙江的陈家已经先一步而至,其他几个世家也在赶来的路上。

我们到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是来早了。一方面我们江南省离汴梁不是很远,另一方面各地的起义也延缓了各地方进军的时间。于是,皇帝不得不将集会的原定时间推迟了半个月。

其实,大家都知道,庆德皇帝之所以举行这次集会而不是直接协调各地武装分别向叛乱分子发动进攻,不过是想把别人当枪使罢了,并且同时还能体现一下皇帝的威严。不过别人也不是沙子,要不是兄弟会闹得太厉害,各个世家也不会这么轻松就答应出兵。

因为距离集会还有一段时间,我又不耐烦和爷爷礼节性地拜访各个权贵,就带着自己的随身侍卫上大街上溜达去了。

开封城南鼓楼旁,有一名酒楼名曰“太白楼”。相传诗仙李太白曾在此饮酒大醉三日无钱付帐留下“一杯百日醉,酒成千里香”的名句,从此名声大躁。本少爷虽然从未至此,也颇有耳闻,所以自然不能浪费这次机会,直奔太白楼而来。

进了酒楼才发现,原来楼分三层,最底层给一般食客酒客准备。二楼就是雅间了,楼上布置典雅,又适合远观风景,故有身份的人一般来此进餐。而三层则不是一般人能够上去的了得,因为上三层不仅需要钱,还要一定的地位和权势,而太白楼的核心就在三层。据说李太白、苏东坡等人的真迹在三层都能寻到。与其说这里是个酒楼,不如说这事书画展览馆更为合适。

我心说这回值了,虽然本人对饮酒偏爱不大,可是一睹前朝大家风采也是不虚此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