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九十六章 军法人情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九十六章 军法人情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44 来源:笔趣阁

**来了?刘宇心中吃了一惊,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成都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因为**是刘宇任命的益州留守,如果不是益州那边出了什么问题的话,按照武将不得擅离防区的军法,**是不能够离开成都的!不过益州是自己的大本营,经营了这么多年,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事才对啊!百思不得其解,刘宇连忙传令让**进殿。殿中的其他文武官员也都是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显然也想到**应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但这些人同样也猜不到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益州留守单人独骑的赶到成都来,所以当**刚一进入银安殿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他的身上。

从**那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还有那略带血丝的眼睛中,众人都可以看出,他肯定是一路飞奔,路上基本上没有休息的赶到长安的。这一点从成都的邸报现在还没有到来也可以推断出来。留守离开驻地这种大事,不光是成都,就算是沿途经过的各地郡县也都要及时向上呈报的,而长安现在还没有得到任何一点消息,那就只能说明**的速度比起那些传送邸报的人更加的快速。这样一来,众人就更关心**到底是为何而来了。

益州君臣在私下的关系都非常不错,刘宇到现在也和手下的文武们称兄道弟,从来不摆君主的架子,但如今是在朝会上,君臣之间名分上毕竟有差别,所以相关的礼数也是一点都不能缺少的,在**向刘宇恭恭敬敬的行过叩拜大礼之后,刘宇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云封,你如此急匆匆的从成都赶到长安,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是不是益州出了什么乱子?”其实刘宇在问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可是不希望从**的口中说出益州已经出了乱子,毕竟连**都解决不了的乱子可绝对不会是小乱子!益州是刘宇的大本营,刘宇可绝对不希望自己的根基出事。

刘宇的心中紧张,在文官一列中站在最前面的郭嘉却看出一点不对劲来,按理说,益州从原来开始,这大礼节就都是能省则省。刘宇不喜欢别人动不动就冲着他跪下磕头,所以这些年益州的上层官员们也都习惯了在礼节上大礼不亏,小礼可免的情况,像今天这样正式的在银安殿中举行朝会,虽然一定要行叩拜大礼,但在大礼过后,大家都是可以马上起来的,可**从一开始行大礼到现在一直都是跪在地上,而且还是低着头,他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同时,郭嘉还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作为辅佐**的军师李钧也没有出现,这个情况也让郭嘉感到有些不对头。

听到刘宇的问话,**却没有回答,反而是再次俯首于地,肃声向刘宇说道:“臣特来向主公请罪!”这话一说出来,刘宇的眼皮就是不由自主的跳了一下,怕什么来什么,难道益州真的有变?刘宇现在一旦心里有事,就喜欢在屋里来回走动一下调整自己的思路,如今虽然是在朝会上,他倒也不太在意,站起身离开作为,几步走到**的跟前,这个时候,刘宇也已经察觉到**在下面一直是跪倒的,所以一来到他的面前,刘宇就一把将**拉起来说道:“云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起来慢慢的跟我说。”**虽然也是文武双全,武艺并不逊色的智将,但在刘宇的千斤神力面前,就连许褚他们那些虎将都不见得能讨了好去,**就更不行了,尽管不想起身,但还是被刘宇给强拉起来。

不过刘宇刚才的话让**也是有些奇怪,益州有事?益州有什么事?但随即他就明白过来,原来自己的这一番举动让在场的这些人都误会了!也难怪,他身为益州留守,竟然一个人出现在长安,还一上来就请罪,换成是谁都难免会以为益州出现了麻烦!知道产生了误会,**便连忙解释道:“主公不要担心,益州并没有出什么事情!”刘宇愣了一下,疑惑的说道:“益州没有事情?那云封你这么急着来长安做什么,还一上来就请罪?”**的脸上一红,低声说道:“主公,林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另一桩事,至于请罪,当然是因为此次擅离防区,犯了军法,故而请主公惩处!”

直到这个时候,刘宇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误会了!这让他不由的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但他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虽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益州的大麻烦,可**私自从驻地离开,这件事情也很棘手啊!如果是普通人,那你愿意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没有人管你,如果是文职官员,比如一个县的县官,私自在任期内离开县衙,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你离开的时间不会太长,十天半个月的都没有什么,毕竟作为一县之长,总是坐在县衙当中也不会做出什么政绩来,相反的,到下面的乡村中去走走,微服私访一下,倒是很可能找到一些能够体现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但武将离开自己驻防的地方,那可就是大事了,毕竟武官的性质和文官比起来更具有威胁性,所谓文人造反,十年不成,而武将,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武将造反的话,那可就真的不得了了,说不定用不了五六年,就能够将一个王朝弄得万劫不复。历史上的唐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退一步讲,就算那个武将没有反叛的心思,但他一离开,他手下的那些士兵群龙无首,要是弄出个哗变,又或者外敌趁着这个时候入侵,那怎么办?所以武将擅离驻地这一条不是在普通的法律文件之中,而是在军法之中!而什么事情,一旦到了军法处置的地步,那可就不单单是免官免职的问题了。

**当然不会叛变,而他留守的益州,也绝对算不上是战事前线,所以从他的行为的危害性的角度来说,他擅离防区还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可从益州的军法的角度来说的话,武将擅离防区,那就是斩立决的罪名!而且军法无情,刘宇自从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时开始,就一直不断的强调军法,希望自己的兵马能够成为一个令行禁止的威武之师,而这些年来通过他和众多益州大将的努力,益州的兵马也已经成为了真个大汉最精锐,最严整的兵马。

可现在,**触犯了军法,到底应该怎么来处置,刘宇顿时挠头起来。**那可是在这个时代都难得的智将之才,如果能够稍微的再历练一下的话,日后就是大军的统帅之才,其成就甚至可能会超过许褚、张合他们这样的猛将。这样的人如果就这么用军法杀掉,刘宇自认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历史上曾经比较有名的所谓的坚持军法的例子,比如说原本历史上的岳家军还有戚家军,那都是以军法严明,甚至可以说是严酷而著称的,其中戚继光的戚家军的军法比起岳家军却是更要严酷十倍,主将死,副将斩首,副将死,千总斩首,以此类推,队长死而手下士兵无斩获的,一队十名士兵也同样斩首。这种极端残酷的军法使得戚家军成了一支铁军,不过死在这个军法之下的明军却也不在少数!

岳飞和戚继光这么做,刘宇无法否定,因为他们有他们那个年代的情况,岳飞率领的宋兵,还有戚继光所率领的南方明军,都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没有骨头的懦弱之人,很多时候,战鼓一响,那些士兵就会弃甲抛戈,抱头鼠窜。像这种贪生怕死之辈,除非是用死亡来约束他们,威胁他们,否则的话,他们肯出力才怪!当然,军法残酷的直接后果就是岳家军和戚家军都成为了战无不胜的精兵,可这样的精兵,却是用敌人和自己人的鲜血堆出来的。

刘宇对将军法定的极为残酷这种事情一直是抱持着一种不赞成的态度,他一向认为自家的精兵良将是用来爱护,用来杀敌的,而不是用来为军法祭旗,为自己立威的。所以刘宇有心要放**一马,但军法这个东西,如果违背的太过明显的话,那也会出篓子的,所以刘宇慢慢的踱回到自己座位上之后,向下面的臣僚们扫了一眼。

从刚才**说他是为了别的事情擅离防区的时候开始,益州的那些其他的文武们比刚才还要吃惊,而且他们不光是吃惊,更多的还有那种惊慌的情绪,这种惊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担心。谁都知道益州的军法严厉,而且刘宇对军法的要求也很严,**这次犯的又是杀头的条例,如果刘宇真的执行了军法的话,那可如何是好?

益州的臣僚们之间也还是比较融洽的,虽然之前有过一阵子川中和非川中官员之间的对立,但在刘宇的调节还有打压之下,这个对立已经被基本上消除了,而益州的高层之间,从一开始关系就非常不错,**作为高层的一员,平日里的人缘也很好,加上在殿中的众人也都清楚**的本事,所以他们绝对不希望**会因为这件事而丧命。

可问题是,众官员们有心相救,却一时找不到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要知道**犯的这可不是小事,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的话,那就算是能够救得下来,恐怕也难以服众,万一被下面的士兵们知道了,到时候弄出什么事情来的话,那可就真的麻烦了。不过这个时候首先要看的,应该是刘宇的眼色。作为主君,刘宇才是真正掌握着**生死的人物,如果刘宇要严肃军纪,在众军面前立威的话,他们这些臣僚们就算是说破了天也没用。所以大家的目光都向刘宇那边看了过去,正好,刘宇的目光也向他们看过来。君臣之间一对眼,大家心里面想着什么,几个眼神就都明白了!众人松了一口气,原来刘宇也有心要放**一马,那这件事就好办多了,如今缺少的,就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理由!

应付这种突发**件是需要急智的,而刘宇手下的这些文武之中,鬼才郭嘉就是最有急智的人!当然,郭嘉现在匆忙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不过他鬼才的称号并不是白叫的,理由想不出来,郭嘉马上就意识到得想办法拖延一下时间才行,而这个拖延时间的办法并不难找,于是郭嘉迈步出班向刘宇说道:“主公且请息怒,云封擅离成都,确实是于军法有违,但云封并非是鲁莽之人,他会这么做,定然有他的道理,主公何不先听一听云封的理由,而后在行决断呢?”郭嘉这么一说,刘宇也马上想起**刚才说过,他是为了一件事才冒着被军法处置的危险离开成都来到长安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向行事谨慎,思绪缜密的**做出这么莽撞的事情呢?

被勾起了好奇心的刘宇点了点头道:“云封,你也是我手下的大将,犯了军法应当怎样,相信你也很清楚,不过既然奉孝这么说了,那我就来听一听你擅离防区的理由,如果你的确是有不得已的理由的话,那我也不会不问青红皂白的!”这话基本上就暗示的十分清楚了,事实上也是在明着向**说,你一定要找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只要你能有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哪怕只是大体上的,那我们这边也好有个合适的借口下个台阶,将你保全下来。

**当然能够听得出刘宇的话外音,对于刘宇还有自己的这些同僚们的深情厚谊,**心中也很是感动,只不过自己擅离成都的那个理由,实在也是算不上多么的能够上台面!唉!**心中叹了口气,反正自己也是准备向主公说明的,现在正好借着这个由头说出来。至于说这个理由能不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心中也没有底

虽然在心中设想了很多**来到长安的理由,但当**真正说出来的时候,殿中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主公,臣自知罪犯不赦之罪,然臣还是想恳请主公,允许臣带兵前往徐州救援!”救援徐州?刘宇第一个愣住了,这徐州有难得消息,知道昨天晚上自己这边才知道的啊,怎么**身在成都,反倒比自己这边知道的更早?田丰就站在**的身边,听到**这么一说,当即很是惊讶的问道:“云封,曹孟德率兵攻打徐州的事情,主公和我们也都是昨天晚上才知道,可你却比我们还早知道了好几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也难怪刘宇和他手下的这些大臣们感到惊讶,益州的情报效率在整个大汉都是首屈一指的,可如今这个最迅捷的情报网络竟然还比不上一个臣属得到情报的速度,这件事说小了不算什么,但如果说得严重了,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要知道在战争的时候,谁能够早一步掌握情报,谁就有可能抢先一步夺得先机!

**见田丰问的这么严肃,连忙说道:“其实我知道这个消息也早不了多少,只不过我连夜启程,不眠不休的跑了三天跑到长安,所以才好像早知道了很长时间而已。”他这么一说,众人才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早了三天,如果连上昨天的话,那也不过是比起益州早了两天而已。不过两天也很能说明问题了,到底是什么情报网络竟然能比益州还快两天呢!”刘宇强压下自己的好奇心,想**问道:“云封,你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徐州的消息?”

**道:“主公,臣是从徐州糜家那里得到徐州被袭的消息的!”“糜家?”刘宇一愣:“就是糜竺、糜芳他们两人的徐州糜家?”**也被刘宇说得怔了一下:“回禀主公,糜竺和糜芳确实是如今糜家掌权的两兄弟。”刘宇点了点头,原来是治政高手糜竺还有那个没什么用处的糜芳所在的糜家,不过刘宇又有些奇怪,怎么徐州糜家能够把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益州?要知道情报的传递不但需要人,而且需要一条成熟的渠道,徐州糜家可能不缺人,但渠道可不好找。

这时刘晔在下面向刘宇说道:“主公,糜家是天下四大商家之一,他们在我们益州也同样有分部的。”刘宇这才明白过来。这两年益州已经代替了大汉原来的那些经济中心,成为大汉贸易最发达的城市。诚然,成都的位置绝对不具备成为商业大都市的条件,但几乎所有如今风靡大汉的物件,不论是玻璃制品还是纸张、花露水,都是益州的工房制造出来的,再加上刘宇出于保护自己现在的经济优势地位考虑,并没有将这些产品的制作方法外传,所以无论是那个州郡想要得到这些物品,都要到成都来提取货物。

既然如此,那么在益州建立商会办事地点自然也就成了那些大商会的人们所必须做的事情。如今天下虽然不太平,但乱世也阻挡不了商旅的脚步,而各地的军阀们不管是出自什么样的考虑,都不会轻易的向商团的队伍出手,有的时候还会对商团提供一定的保护。就好象荆州,掌控着长江水道的中游航段,大部分从东部地区前往益州的商团都会选择通过长江水路,毕竟和道路颠簸的陆路比起来,水路会更加安全一些。

从水上走,那肯定就要经过荆州,商团过境一般都是要纳税的,而且缴纳的税额还不少,对于这么大的一笔收入,荆州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所以他们不但不会骚扰商团,同时还会派出兵马为这些商队保驾护航,驱逐长江水寇。另外的那些州郡大体上也都是这种想法,毕竟在这个世道中,谁都不会跟钱作对。

益州方面虽然不缺钱,但也同样不会反对让自己的钱再多一些,各地的商团在成都设立办事机构,这对益州的经济繁荣也是一个很好的支持,虽然这些办事处中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间谍的存在,但在益州情报部和暗部的协同监视之下,一般的间谍很难从益州得到任何有用的情报,而高级的间谍更是会被重点监视,一旦他们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东西,那等待他们的就是隐秘机动部队的逮捕或者暗杀。所以徐州糜家在成都拥有一个据点,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刘宇在听刘晔这么一说之后,脸上也是忍不住一红,他作为益州的统治者,连自己治下有哪些商团驻地都不知道,这实在是让他感到汗颜。其实如果是各地割据势力的情报点的信息,刘宇自然是心中有数,但涉及到财政商业这些方面的问题,他最多就是过问一下大体的情况,毕竟这一块儿是由孙琳这个专家在负责的,有自己的老婆坐镇,刘宇当然不会再去耗费自己的精力。既然向**提供情报的是徐州的糜家,那情报比情报部早上一些就不奇怪了。

从曹嵩一家被杀开始,徐州从陶谦往下的那些官僚们就都已经预感到大事不妙了。也许徐州暗部的负责人没能将这件事重视起来,但身为当事人的陶谦可是深知自己的实力和曹操之间的实力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父仇不共戴天,陶谦虽然有些老糊涂了,但他敢肯定,曹操绝对不会对自己父亲遇害这件事情善罢甘休的!徐州的一次大劫想来是没法逃脱,而陶谦虽然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徐州糜家这个时侯作为一个商户,糜竺还有糜芳两兄弟并没有什么要职在身,糜竺是别驾从事,而糜芳则是白身而已。虽然官职不高,但作为被三国时期众多大佬们交口称赞的糜竺在曹嵩被害这件事上已经能够感觉到不妙,他可以肯定曹操肯定回来报仇,而且徐州恐怕并没有与曹操一较高下的实力。如果徐州有难,那作为徐州大户的糜家定然也是无法幸免,为了自己家族的命运考虑,糜竺也是绞尽脑汁,想要帮助徐州度过这次大难!可徐州周围的这些势力,诸如袁术、田楷、孙策等辈,不是实力不济,就是无暇分身,找他们任何一个寻求援助都不现实。

在苦思无计之下,糜竺想起了自己未来的妹夫,**。**的未婚妻,就是有徐州第一美人之称的,在历史上嫁给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刘备,并为他生下了刘禅的糜夫人。糜环!历史在刘宇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的确是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张超本就身为广陵太守,当时也算是徐州的官宦之家,**小的时候则是和母亲一起居住在徐州城中,而且居所和糜家的宅院相邻。就是在这段时间,**和同样在幼年的糜环相识并成了青梅竹马的一对儿。

在原来的历史中,**也许同样认识糜环,但在他长大之后,并没有找到能够赏识他才能并指导他更高阶兵书战法的运用。再聪明的人在没有得到系统以及良好的教育的时候,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才,再加上张超在诸侯讨董战役之后,因为站错了队而被杀,张氏一门从此衰落,**也就从此籍籍无名,而身为徐州大族的糜家又怎么可能将糜环这么一个拥有极大政治价值的女儿嫁给家道没落的**呢!要知道,作为新兴势力的刘备更加具有投资价值!

不过在如今的历史中,**得到刘宇的青睐,不但参与了对乌桓的征讨战争,同时也成为了益州刘氏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大将,而因为**的关系,张超也避免了在原本历史中的命运,从广陵太守成为了上庸太守,虽然在官阶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但益州的太守和徐州的太守相比,那可是要强上太多,毕竟刘宇当时可是在大汉炙手可热的诸侯。

糜氏家族正式和张家结亲,就是在**跟随张超回到广陵的时候开始的。当时**已经在刘宇的麾下立下了功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糜家才会最终下了结亲的决定,不得不说,糜家自商人世家发迹,他们看人识人,判断时事的本事很是突出,糜竺作为当今家族的家主,他从得知**已经成为刘宇麾下一员的时候,他就已经断定,**日后必然前途无量,糜家和这样的人结亲的话,日后的前途应当是更有保证才是!所以**和糜环这对有情人才得以订婚。

这次徐州大劫,糜竺在左思右想之后,最终还是认为,这天下能够拯救徐州于危难之中的,只有益州!当然益州距离徐州太过遥远,而且刘宇当时还没有进入长安主政,但糜竺还是即刻派遣家族的使者,带着求救的文书,通过经商所开辟的商道,奔赴成都求援。至于说益州会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援救徐州,那就不是糜竺能够预料的了,不过他认为凭着如今**在益州的地位还有刘宇一向以来的为人处事的风格,益州一定不会对徐州之事不闻不问的。

也许徐州暗部的传信人员比糜家的人晚走不了几天,而且所拥有的情报通道也比糜家要快捷,但他们之间对于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截然不同,糜家的人是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不断的赶路,而暗部的传令人员则是按照一般情报的速度传递。这样两者之间的速度也就出现了差别,也就导致了长安得到情报反而比成都得到情报还要晚了两天。

糜家的使者到达成都之后,马上就想去觐见刘宇,但一介商人的使者根本就见不到身为蜀王的刘宇,所以糜家的使者只能先从商务部那边入手,想要由商务部尚书为自己进行引荐。哪知道等他到了商务部之后,才知道原来刘宇、孙琳,还有益州的一众文武们都已经出发前往长安去了。这一下糜家的使者可就傻眼了,正主都走掉了,这求援的事儿可怎么办呢?就在他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被告知现在的益州留守正是**,这让糜家的使者心情立刻从地狱升到天堂,要知道,**可是糜家未来的女婿啊,只要**能够知道这件事,那么他一定不会对益州的事情置之不理!

果然,**在得到糜家的告急求援文书之后,马上不顾自己擅自离开驻地而可能导致的杀头之罪,将益州的事务交给李钧之后,自己快马加鞭,不眠不休的跑了三天,硬是在山道崎岖难行的情况下从成都跑到了长安,由此可见,**对靡环的感情深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爱情的力量是何其的伟大。

**将这一切讲完之后,刘宇在王座上不住的感叹爱情这种东西还真是有着改天换地的力量,**这样的智将,遇到这种感情上的事情,马上就变得如此的冲动,看来历史上吴三桂那样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过感叹完了之后,刘宇又开始头痛,从私人的角度来说,**的这种行为倒是情有可原,毕竟自己的爱人处于危难之中,如果他还能无动于衷的话,那也就不算是个男人了!可问题是如果把这个理由归结到公事上的话,那可就略显的有些苍白无力了,毕竟因私废公这种事情,不论是从那种角度来说,都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

厅中众官员这个时候也陷入了沉思,他们也都在绞尽脑汁的为**想办法开脱出来。郭嘉默然一会儿之后,眼睛一转,忽然对刘宇说道:“主公,昨日主公让臣等商议该如何对待曹孟德进犯徐州之事,臣等昨夜商议之后,一致认为主公应当相助徐州!”这话一说出口,其他的臣僚,如刘晔、田丰他们就都是一愣,昨晚上他们讨论的时候,对徐州这件事可是还没有定论呀?怎么郭嘉说应当相助徐州呢?但他们沉下心来仔细一盘算,顿时明白郭嘉是想将这两件事绑到一块儿,如此一来,**就有机会戴罪立功,而救助徐州这件事,从刘宇集团的利益来说,并没有坏处!

刘宇今天本来就是想要和众人商量徐州这件事的,他昨天晚上和孙琳合计的结果,就是尽可能的想办法帮助一下徐州的那些百姓,不过具体要怎么帮,他们两个心中没有一个合适的计划,原打算在今天的这个朝会上提出来,让大家想想办法的,没想到却出了**这件事,不过**来到长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刘宇能够准许救援徐州,所以这两件事现在又重新的联系了起来,一旦救援徐州的事情获得了通过,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前往徐州救他的爱人,顺带着拯救一下徐州的老百姓,而这也就成了**戴罪立功的最佳方式。只不过,徐州怎么救,还是一个问题。

对于如何救援徐州这个问题,郭嘉显然是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主公,徐州距离长安千里之遥,想要派兵前往,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过主公倒是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对徐州的战事进行调停!”刘宇的眉头耸动一下,这个方法他当然也想到了,但问题是,曹操会那么顺从的按照朝廷的旨意去做吗?曹操从来就不是一个会完全按照规矩做事的人,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曹操都喜欢按照自己的心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政治上破坏原有的制度,而军事上则体现在他一次次的出奇制胜。这一次的徐州之战,曹操顶着为报父仇的大名义,核心目的更是为了给他自己日后的发展寻找一个良好的钱粮后方,徐州对于曹操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又怎么可能会因为朝廷的一纸文书而放弃呢?

见刘宇皱眉,郭嘉当然知道他皱眉的原因,于是继续说道:“主公不用担心曹操会置圣旨于不顾,如果曹操罔顾朝廷圣旨的话,那么他就失去了大义的名分,他进攻徐州的这场战争在道义上,在国法上都将被世人所指责,虽然说这种指责不会让曹操的军力有所下降,但民心向背却能够直接影响到曹操和徐州他们双方的士气高低,如果徐州的百姓知道曹操是违背了朝廷的旨意来攻打徐州的话,那么相信百姓们都会更加拼死的保卫自己家园的!”

这次刘宇不由得点了点头,郭嘉说的这一番话并没有错,民心有的时候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但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朝廷到底以怎样的一个借口来介入这场战争呢?如果是放在和平年代,曹操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兖州刺史的话,那么他的父亲被人于徐州杀死,他也没有任何的权利带领兵马杀入徐州,只能向朝廷申诉,请求朝廷督促徐州方面的官员从速破案,缉拿凶手。可现在是乱世,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已经丧失了对这些封疆大吏们的控制,从兵马到钱粮,这些东西地方诸侯的手中要比中央政府要多得多!试问没有兵权的中央政府如何对抗兵强马壮的地方诸侯呢!

朝廷没有能力管理地方诸侯,地方诸侯也开始没有中央政府管辖的日子,所以才会出现曹操为了报私仇而悍然出动军队侵略其他州郡的事情。如今长安城虽然是由刘宇主事,但他毕竟才入主朝廷不到一个月而已,这种中央软弱,地方强横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要想干涉徐州大战,朝廷就一定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如今曹操虽然宣称要屠尽徐州百姓,可那毕竟是口头上说说,还没有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他已经采取了这种疯狂的行动,曹操为父报仇,天经地义,朝廷也不能因为这件事而过多的责难他,更不用说直接派兵了。

就在刘宇在沉思的时候,一名内侍拿着一封奏章,匆匆忙忙的从门外走进来,将奏章交给了刘宇身边的侍从,刘宇从侍从的手中接过奏章,一看封面就知道是情报部的上疏,连忙打开看时,刘宇的面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当刘宇将手中的上疏全部看完之后,他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的难看了。

郭嘉看着刘宇表情的变化,知道这份情报上所写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于是他便开口问道:“主公,是什么消息让主公如此恼怒?”刘宇冷哼一声,将那上疏丢到郭嘉的手中说道:“看来我还是不太了解曹操,他竟然真的下得了手!”郭嘉心中一惊,知道是徐州方面传来了不妙的消息,连忙打开上疏看时,不由得失声道:“屠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