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二百五十三节 武昌首义两湖风

非和平崛起 第二百五十三节 武昌首义两湖风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 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虽然不是按照计划发起的,不过话又说回来,革命党的起义也没有几次是按照计划执行的。 ︾,起义士兵虽然没有了统一的指挥,但是毕竟是专业人士,大家不约而同的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标和30标部分起义士兵也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8标则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火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瀓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令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此时的济南府武翼新军司令部里,灯火通明,电报穿梭,各部门早已严阵以待,段芝泉和参谋部的军官们都已经把两湖地区和整个大清国的大比例作战地图挂在作战室,沙盘也抬了上来,段芝泉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沙盘,心里暗自叹息,夫庙算多者胜,袁大帅就算是不死也定然不是吴总座的对手,就凭这情报灵通,信息准确的先手,吴宸轩就占了大便宜。武翼新军的体制优势战力优势和装备优势综合起来,简直完爆国内各个武装力量,就算是他曾经引以为豪的北洋第三镇也相形见绌。

“总座到。”全体参谋连段芝泉在内都放下手头工作,肃立等候,已经换上一身戎装的吴宸轩快步走了进来,轻轻一抬手,大家都各自开始忙活自己手头的工作。吴宸轩走到地图前,黄鑫培拿上来一沓子电报,吴宸轩快速的浏览了上面的几张重要电文,然后就示意段芝泉进行讲解。

“…总座,以上就是我们了解到的武昌兵变的全部信息,目前北新军已经基本上被兵变士兵所控制,新军第八镇已经可以算是叛军了。朝廷估计会抽调北方各省新军南下作战,参谋部分析认为,我军在皖北鲁西的右镇和皖南的翼镇独立支队还有苏北的后镇都有可能被调往前线。北洋方面则会调动第二镇第三镇和第六镇前往镇压。”

“很好,不过我们要避免过早的介入其中,理由吗?不是已经向陆军部报备了武定府联合军事演习的计划,就说各部队都抽调了骨干参加演习,一时之间难以归还建制,另外演习弹药消耗量巨大,难以维持正常储备水平,需要三到四个月进行补充,申请一笔弹药款,宽绰点预计,反正朝廷也不会实打实的拨下来。”

说道此处,装备参谋和段芝泉都笑了起来,这几年武翼新军和陆军部没少因为装备价格和训练消耗打嘴官司,经验丰富的很。

“对了,如果想要拖住北洋介入的时间,参谋部有没有什么计划?”

“有的,总座。”作战参谋立即翻开一个大号拍纸簿,抽出一张标明c-6的计划书,这上面显然是如何在不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下迟滞北洋新军的介入,正好符合吴宸轩的需要。这里面从正阳门车站到汉口的交通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几个关键的节点上都有了一到两个子计划的编号,例如“c-6a1”之类的东东,无非是如何假冒革命军名义去人为的导致拥堵制造谣言和混乱,或者干脆炸桥,破路,造滑坡甚至是决堤放水,以水代兵的干活,良心大大的坏了。吴宸轩相信如果不是在国内,这帮狼崽子们说不定连民族融合都嫌麻烦给省略,直接上生化武器的有。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的革命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六弟何贯中,与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立即将军校学生组织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为革命党人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当然没有几个人知道,何贯中除了军校生和革命党的身份之外,还是情调处贺敏寒手底下直接控制的十几个内线之一,否则这些军校生哪能从洋行里买来烈性炸药,而且也不会找到桥体的真正弱点在何处?。总之在何贯中的英明领导和策划下,滦河铁桥的寿命被大大缩短了,以至于第二镇的士兵还在急行军上桥,二镇的军官就发现脚下到处是燃烧的嗤嗤冒火花的导火*索,在一片愕然中,漕河铁桥变身漫天花雨,散落一地。

1911年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谘议局大楼会议厅,新军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蔡济民召集会议,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除革命党人吴醒汉徐达明等十馀人外,还邀请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副议长张囯溶以及议员,还有旧军官吴兆麟参加,会议请汤化龙主持。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隆担任都督,立宪派一致拥戴,部分革命党人也因为黄克敌宋遁初不在武昌,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孙武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没有更好的人选表示同意,因此会议通过了以黎元隆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一说为总参议)。革命党军驱逐瑞瀓出城后,即率队包围黎元隆住处,强迫黎元隆“主持大计”。把他簇拥到楚望台上,全体起义官兵举枪对黎元隆致敬,有炮兵高喊:“请统领下令作战!”湖北咨议局早已准备好了安民布告,并且替黎元隆签上了“黎”字。虽然此时黎元隆处于软禁状态,但他的威望稳定了武昌的军心,获得了一致拥戴。当公推黎元隆任都督消息到军中,土兵都鼓掌欢呼。下午,当第一份《中华共和**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张贴于武汉街头时,“到处挤满了观众,不识字的人请识字的人念给他们听。武昌街头巷尾,可谓万头攒动,群情兴奋,许多人流下热泪,感到扬眉吐气”。以鄂军都督黎元隆名义发出了一系列电文的迅速发布,加快了各省的响应进度加剧了清统治集团分化。以都督黎元隆名义《照会各国领事》,迅速送达驻汉口各国领事馆后,使各国了解湖北革命党人的对外政策。各领事馆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从而避免了各国对武昌起义的武力干涉。

1911年10月12日,革命党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清政府发出“剿办”武汉“革党”上谕,已经接任铁良位子的陆军大臣荫昌率湖北周边的清军练勇和旧军及皖系的北洋新军陆续压向武汉。

1911年10月14日,武昌起义后第四天,清廷下诏召吴宸轩段芝泉冯国璋曹锟段芝贵靳云鹏六人组成“两湖剿总前敌指挥部”,由铁良担任前敌总指挥。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奕劻,醇亲王载沣派出了军机小章京郭纯枢持诏前往济南劝驾。当晚,郭纯枢在济南车站下了车,却发现站台上已经被身穿铁灰色制服的武翼新军给控制了,连月台上都垒砌了沙袋工事架上了马克沁重机枪,带着武翼新军特有的圆顶宽边铁头盔背着步枪和背包的武翼新军一队队的正在整队上车。另外的货运月台上一箱箱的炮弹子弹和成排的火炮正在装车,把郭纯枢吓得差点以为革命军打到济南府了。

“秉三兄,这是何意啊?”郭纯枢抬手一指这些士兵和军火,问起了身边前来迎接的四省谘议局的大议长熊秉三。

熊秉三先叹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国家不幸,乱贼纷纷,这不,中镇刚刚进驻皖北,苏北的宿迁就发生了暴*乱,据说现在连宿迁县城都被贼兵给攻破了,没办法,先调动后镇的一个团去平乱,我这也是在谘议局刚刚通过了动员法案才来接老兄的,失礼之处还望兄弟海涵。”

“哪里那里。秉三兄当以国事为重,兄弟能来我就已经足感盛情了。”说着郭纯枢抬起手拱了一下,心里却麻缠的很,已经有些预兆,这次敦请吴大帅出兵平乱怕是事有不谐了。

“报告团长,咱们这是要和谁打仗啊?”一位排长给自个的团长点上一支济南卷烟厂的软大鸡,趁着团长在哪里惬意的吞云吐雾的时候,这位赶紧淘换点消息好和排里的兄弟们显摆一下。

“还不是革命…,嗨,我说你个二狗子,你小子胆子肥啊,这军事机密是你能打听的吗?不要命了。我告诉你,二狗子,咱们武翼新军讲究的就是招之即来,战之能胜,首战用我,有我无敌。长官一声令下就算对面是你二大爷也得照死的打,不知道吗?”

“知道,知道。您说的,咱徐鹏打仗啥时候含糊过,这不是弟兄们都不知道和谁干仗,就是有点纳闷吗。”

“好了,我知道你小子算个带把的,嘴上也严实着点。知道吗?”团长的厉声呵斥,二狗子徐鹏根本没放在心上,当年打黑沟台是他把团长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要不是自个不爱早就当上连长了。

郭纯枢上了汽车,离开济南车站的时候,军列也轰鸣着开出了车站,列车上的士兵神情严肃,大炮昂首挺胸,等待着吴大帅的军令,向敌人充分展示一下他们的毁灭功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