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二百五十四节 武翼出手定中原

非和平崛起 第二百五十四节 武翼出手定中原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过一场激辩之后,郭纯枢还是说服吴宸轩决定有条件的奉诏出兵。15日,郭纯枢致函奕劻复命。16日,吴宸轩拜折谢恩,并致函内阁,提出了八项出兵方略,然后南下督师,先平定宿迁的暴*乱,然后提兵西进,进攻武昌。

吴在拜折复出之初,可就很清楚的认识到清廷已经丧失了控制局势的能力。虽然冯国璋等北洋直系将领曾多次公开表白自己对解决辛亥危机的方案是实行君主立宪。曹锟也曾许给革命党方面的条件也是实行君主立宪,组成责任内阁。由冯国璋本人出任内阁总理。趁着铁良和吴宸轩等人未南下之前,冯国璋就招刘承恩到彰德,筹谋“招抚”革命党,并派亲信蔡廷干随刘承恩到武昌进行议和试探,条件就是君主立宪。奉了冯国璋之命的蔡廷干极力陈说共和政体的政府不适合中国国情,许以高官厚禄,企图分化瓦解武汉革命军。

10月18日起,革命军与铁良督师的清军练勇和巡防营在汉口展开了10余天的“汉口争夺战”。在汉口争夺战中,起义军虽取得“三战三胜”的刘家庙大捷。然而,由于前线指挥官的渎职,加上围攻汉口的清军兵力日趋加强,终使汉口于11月1日陷于清政府军。正当汉口危急之际,黄克敌于10月28日抵达武昌。11月3日,黄克敌出任战时总司令,并立即部署汉阳战事。然而,由于起义军“官长不用命”、“军队无教育”、“缺乏机关枪和野炮”等原因,27日,汉阳失陷,黄克敌即于当日离汉赴沪,继续了黄大司令屡败屡战的传统—转进了。自此起,湖北革命党人转入困守武昌阶段。清廷见武汉革命军在旧军的人数优势下接连败北,也起了轻视之心,载沣居然在军机处宣称“八旗练勇,戡乱靖国足矣”的感叹。吴宸轩提出的八项方略被军机处搁置了起来,吴宸轩也毫不在意,因为他已经把虎皮给扯起来了,武翼新军以对付革命党的名义开始了整编扩军,从四省召集了大量预备役士兵和经过军训的青年学生加入军队,部队从十万上下迅速膨胀到24个师4个航空联队二十五万人的水平,其恐怖的扩张实力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左、右、中、前、后、翼这六大主力被拆分,迅速扩展为三个主力集团军的架构:

以吴宸轩自任司令官,吴子玉任副司令、徐又铮任参谋长的直属集团军:,包含了6个各具特色的师,分别是以步兵防御见长的“轩辕”步兵教导师、专研装甲突击的“大汉”装甲教导师、以快速轻灵为特点的“盛唐”快速教导师、经常模拟日德系军队的“强元”摹拟教导师、以及召集临沂地区山民组成的山地70师、来自科尔沁蒙古的旭烈兀亲自领兵的独立骑兵11师,这些精锐却没有南下参战,一直留在鲁北,江浙、皖北等地,随时提防直皖两派的北洋军nAd1();

以杜子成任司令员、蓝天蔚任副司令员、肖明峰任参谋长的第七集团军,是把左镇和前镇两镇的各个主力团都扩建为步兵师,分别被整编为步兵第3、5、9、15、17师和山地第10师,将由枣林军校留校任助教和辅导员的毕业生为骨干组成的,装备了大量三吨卡车的快速反应97师以及由旭烈兀训练的喀尔喀独立骑兵第31、35师都加强进了第七集团军。

以吴禄贞任司令员、、张绍曾任参谋长的第八集团军,是把右镇、后镇两镇的各个主力团都扩军为步兵师,分别被整编为步兵第4、6、8、16、18师和山地第20师,同样的把化马湾基地训导队和何大壮手下的一批退役特种兵作为骨干编成为第99快速反应师,以锡林郭勒和阿拉善骑兵为主体的独立骑兵第36、38师加强给了第八集团军。

用80门最新的23倍径身管155毫米口径的l22榴弹炮装备的重炮兵独立师和被命名为150门l21式的105mm轻型榴弹炮组成的3个独立炮兵集群成为了武翼新军的炮兵集团军,被集中起来的火炮,在战争中将会发挥他们战争之神的威力,让还在把大炮分散配置给步兵师的列强们好好上一课。贺刑天这个炮兵司令手里的家伙平常藏着掖着的,这次一整编,把个龙王爷的宝库全部摊开来晾凉,可把步兵的司令、师长们给羡慕坏了。最多是团级火力齐射的效果已经让见过世面的段芝泉感叹有震天撼地之威,如果是整个炮兵集团军对某个目标进行覆盖,那种毁天灭地的破坏力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军人们敢于想象的,就算是后世的军迷们除了核爆炸之外也很难找到一种破坏力如此惊人的火力输出了。

冯如冯达飞和魏羽魏礼璜的标准飞行队更是鸟枪换炮,三个战术支援联队三百架雨燕3a型战斗轰炸机和一个联队五十架的大雁1b双发中型轰炸机,这还不算在航空学校的五十架雨燕1型改造的双座教练机和基地里二十架空战型雨燕2c型战斗机nAd2();虽然战机呜呜泱泱的一大群,但是这几年一直是在扩招的临沂航校可没闲着,光是飞行员就培养了上千,还不算在校的三百多没放单飞的菜鸟,而机务学校培养出的地勤人员和机务检修人员就不下三千,除了被标准航空挖角的几十个之外,完全可以支撑空队的维护和大修任务。空闲下来的航空队还推出了农田撒药和四省内加上京沪的航空快递服务,除了客运还不成熟之外,还着实挣了不少外快,至少在本来就是国内最高军饷的武翼新军陆军军官们就时不时的对开着小汽车去上班的空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们吐口水,因为这帮穿皮茄克的家伙待遇赶上他们的三四倍,还不算航空队外快的分成,,一个航空队的小队长若论收入并不次于一个陆军的资深团长,哦,是之前的标统。

现在这支航空队却没有办法像是贺大炮的队伍一样显摆,反而要继续分散隐蔽,连飞行训练都是在两个基地里轮番进行的。这次出兵也仅仅允许一个大队的战机上场,本来就是个纯技术宅的冯如反而不如魏礼煌更有威望,在他的皮鞭之下,三个战术支援联队的联队长才接受了每一个月让一个联队选一个大队上阵的条件,虽然肉少点,但是好歹每家都有点汤汤水水的,不像那个轰炸机联队的联队长只有蹲在墙角画圈圈的份儿,谁让他的轰炸机一旦上场就是暴力拆迁的干活,这不管是剿匪还是平乱,花花草草的都是中国人的家业,何必糟蹋了呢。

朝廷催的不紧,吴宸轩干脆就不出头去寻那些革命党的晦气,让铁良老青年耍耍帅也好。11月1日,铁良自安阳抵达湖北萧家港,正式担任武汉剿总的总指挥。同日,奕劻内阁辞职,铁良的后*台醇亲王载沣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铁良在前期平乱中打出来的军队仍然归其指挥,载沣还不遗余力的鼓动从京城里抽调禁卫军去前线给铁良去练手,还好铁良虽然打仗的手艺潮点,但是玩平衡还是挺在行的。11月8日,载沣正式当上总理大臣的日子,段芝贵带着第四镇的万余兵马赶到萧家港前线,铁良马上任命段芝贵为剿总副总司令,还主动回京复命,让段芝贵统一指挥前线清军。11月9日,段芝贵也不傻,第四镇是他保驾的本钱,断然不会和革命党去拼命,他派员赴武昌招安,数日后带回了黄克敌代表起义的革命党人以中国拿破仑、华盛*顿相期许的信函,还是那套满汉有别的老调重弹,全然不知道段芝贵之流都是有奶便是娘的军阀,如果你革命党能有能力打开局面,那就是他段芝贵的亲娘老子,如果清廷能借到大把的银子,奶*水一足,段芝贵连个哏都不打得就把手里的革命党都枭首,打包带给清廷当见面礼nAd3();黎元隆[、汪昭明等人却蒙在鼓里或者干脆就是一厢情愿的希望段芝贵能幡然悔悟和革命党人站在一条战线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甚至都有过类似推举段芝贵为新成立的共和国第一任大总统的表达[,真不知道这些革命家脑子里灌了多少卤水,简直就是一罐子烂豆花嘛。

不过革命党也不全是猴子请来的逗比,还是在11月8日,在革命党中部支部的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宣布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乌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后黄克敌从武汉赶来加入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南京城,也成为黄克敌硕果仅存的唯一胜绩。至此,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各省代表从武汉移驻南京。同日,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斡旋,武汉革命军与段芝贵领衔的皖系和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在上海的《字林西报》等媒体都认为中国是要开启下一个南北朝时代的时候,一直以来低调做人的吴宸轩却高调的做了一件事,让整个宣统元年在一片惊呼中落下帷幕。

...

PrintChapterErro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