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五百六十四节 桥头堡行动启幕

非和平崛起 第五百六十四节 桥头堡行动启幕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日本人的抉择还在b——29的呼啸下艰难的进行,中华民主帝国政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邓先贤发表了一份国情咨文,让日本和美国都感到了一些别样的意味,“太平洋战争已经持续三年时间,严重威胁到该地区商业航行和渔业作业安全,中国对于这种状况表示严重关切,希望交战各国能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公认的无害航行原则,中国将会视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什么叫视情况?”眼镜男喃喃自语,“难道日本现在还不够惨吗?看来中国并不打算收留一只强壮的看门狗,他们需要 的仅仅是狗窝下面这块地皮而已。”几位大臣跪伏在御前,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这些话。

“什么叫必要措施?难道那位老元首已经忍不住要开辟第四战场了。”马歇尔将军放下了手里的钢笔,日本已经是穷途末路,但是美国赢得并不轻松,如果中国站在日本身后,美国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如果中国亲自站到前台和美国真刀真*枪的干,那么胜负就还真的尚未可知。“或许中国只是对我们进入西太平洋的一种姿态,面对红俄和北非的英国势力,再挑战 美国根本就不能算一种理智的态度。”

不管如何解读,中华民主帝国国防海军的除了在印度洋保持三个特混舰队和一个特潜舰队,已经有一个特混舰队正在东出巽他海峡,向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方向移动,而应白俄自治共和国的邀请驻防海参崴的一个特混舰队已经在白令海东部海域展开实兵演习,对中途岛的美军肋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重整旗鼓的德军终于在太初二十四年三月五日发动了沃洛涅日—利佩茨克战役,攻克利佩茨克后,双方战线态势是:德军已撤过顿河,整个南翼战线已修复并拉直,但在中部地区,利佩茨克形成一片向东楔入俄军战线的巨大突出部。它在北、东、南三面与红俄军保持接触。这个突出部对双方意义都十分重大,德军在必要时可以从这一地区出发,向北、向南迂回攻击红俄后方交通线。而红俄若夺取该突出部,可一举歼灭德军中央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主力,并可再次缩短战线,节省更多的机动兵力,重新夺得东线战场战略主动权。

与此同时,俄军统帅部也注意到库尔斯克突出部问题。3月20日左右,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红俄军将领研判了整个东线形势后,起草了一份报告 给朱加什维利,预测今年夏季德军会从利佩茨克出动向北攻击梁赞地区,以便摧毁该地区的俄军军工企业并为今后从南方进攻莫斯科做好准备 ,认为“我军为了先敌行动而于最近转入进攻是不妥当的”,最好等到俄军在防御中消耗了疲惫的敌人后,再投入新锐预备队转入全面反攻。朱加什维利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六月初,德俄间出现了一段外交插曲,早在二十三年春,德俄双方都感到前途渺茫,胜负难定,想就此罢兵言和,于是在六月间,红俄外长莫洛托夫和德国特使舍尔纳在德军占领的基罗夫格勒秘密会晤。但元首赫斯以胜利者自居,要求以第聂伯河为两国新的边界,红俄则要求仍以战前布格河为界,双方要价距离太大,无法成交,双方只能继续 兵戎相见。

双方都已下定决心,在利佩茨克到坦波夫一带进行一场决定性的会战。德俄双方的最高统帅部都开始了紧张地调兵遣将,将全部的战略预备队,投入到利佩茨克地区。德俄双方都意识到这场会战对双方意义重大,俄军败了,形势将恢复到两年前冬季困守莫斯科的窘境,德军战败的话,将丧失整个俄德战场的主动权,它再也无力组织起现有规模的战略预备队了。所以一向比较温和的元首赫斯硬邦邦地丢给诸将一句话:“不能失败”。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德俄这场龙虎斗会开始的轰轰烈烈,结束的虎头蛇尾,原因很简单,中国在乌拉尔山东麓的重兵集团居然发动了全面进攻。

“我命令。”张建元总参谋长面对肃立北方派遣军的众位将领示意副官拉开了指挥台后面的地图,林怀青、丁盛、聂光远、彭光辉、徐海川、吴烈、段德彪等人的目光都被三道粗粗的红箭头所吸引,这代表着三大集团军将同时发起攻击,三路齐插红俄乌拉尔防线的背后,中国铁骑第一次踏上东欧大平原的土地,白皮们将在皇家空军的鹰翼之下恐慌,在国防军的履带前交出他们的膝盖。“桥头堡行动,零时为太初二十四年五月一日凌晨三时整。”

5月1日的晨曦中,皇家空军的第一航空队的200架“鲲鹏”轰炸机成为了第一个叫醒红俄军的钢铁快递员,这种50米长、70米宽,炸弹舱中装载32659千克72000磅炸弹还配备了八个遥控炮塔上的16门20毫米加农炮的空中战列舰装备了六台昆仑r436041蜗扇发动机发动机,四台标准电气j4719蜗浆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62,2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707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12,070千米,简直就是一艘巡天战舰。面对鲲鹏的地毯式轰炸,红俄军的地面防御力量几乎都在瞬间土崩瓦解,而且天眼系统在高纬度轨道上布置的十四颗侦查卫星几乎昼夜不断的监视着红俄在乌拉尔地区的一举一动,就算一个连队的掩蔽部都逃不过天眼的监视,所以皇家空军手里的红俄军军事设施和集结地地图比起伏罗希洛夫手里的那份要精确的多,至少红俄军一级一级的统计编报最新位置变化还需要 一周的时间,而中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手里的地图都是12小时前天眼系统刚刚测绘完成的,配合卫星定位系统和激光制导炸弹,简直就像是nba球员在玩灌篮游戏。

地面上的三个集团军都配属了重炮集群的23个师作为火力支援,加上各集团军本身庞大的炮兵集群,让红俄的大炮兵主义者们真正 领略了一回儿毁天灭地的炮火准备 。在其中最让人咋舌的是“箭雨”式122mm轮式自行火箭炮,该炮的定向器为2毫米厚的薄壁管,并带有螺旋导向槽,40根定向管通过前后方形支座用纵、横拉紧带集合成束;采用箱形万能支承回转盘;电动高低机和方向机安装在回转机低座箱体内,采用电传动为主,手摇动为辅的传动系统;整个火箭炮以座圈为基础安装在西安秦风越野车底盘上;发火装置以汽车的蓄电池为电源,它与时间继电器组成的发火系统可实现车内连发或单发,该火箭炮还有车外发射装置。两万米的射程让这种火箭炮可以在对方炮兵最大射程外从容的进行覆盖射击,而配套的自动装填车让这种威力巨大消耗也巨大的武器持久作战能力更加强大 。纷纷如花雨的122火箭弹让黎明前的黑暗变得异常绚丽,但是对于在战壕里的红俄军队而言,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看到的风景了。

第7集团军的进攻目标很明确,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枢纽叶卡捷琳堡。在聂光远的指挥下十几万精锐在数百辆“翼虎”坦克、“铁甲士”装甲输送车的带领下,几乎毫无阻滞的突破 了对方的野战工事。

“政委同志?”马克西姆的帽子已经被倒下的枕木给打飞了,鲜血模糊了他的视线,现在他已经顾不上了,他的团现在还能有几个活人,他自己也不确定,即使是在进攻德国小鬼子的前夜,他也没见过红俄军有如此的火力密度。“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该死的,快点回话。看在圣母玛利亚的份上,有活的吗?”

“咳咳,有人吗?谁拉我一把。”政委谢尔盖的大嗓门从防炮洞深处传出来,看来他还没有蒙主恩照,嗯,或者说是没有蒙卡尔老爹通知去开会。

“老伙计,你能不能轻一点,我都快散架了,你不能把我的脑袋当萝卜秧子,这不是拔河比赛。”谢尔盖抱怨着,但是他的声音马上就被一阵低沉的隆隆声打断了。“那是什么,是中国鬼子的榴弹炮吗?”

“恐怕不是。”马克西姆虽然有些油滑世故,但是在红俄军中都已经干了三十年,对战场就像对自己的床铺一样熟悉“是坦克集群,而且,可能是一大群的重型坦克”

“翼虎?”两人心中都涌起不祥的预感,他们都知道 这种该死的中国坦克,比起还可以靠群殴去以命换命的“雪豹”坦克,“虎”式坦克,中国装甲部队最近半年才列装的这种重型坦克才是俄军的噩梦。

这种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073式105mm滑膛坦克炮,由单内炮管、水平式棱柱形半自动炮闩和炮口抽气装置组成。身管长是口径的51倍,其上装有热护套,野战条件下更换炮管仅需20分钟。该火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475ms,直射距离为1600m。

火炮上方装有300d型白光红外探照灯,不使用时可以拆下,存放在炮塔后部。在红外工况下工作时,“长荣”——34型车长瞄准镜最大瞄准距离为1200m,视距大小取决于气候条件;白光工况时视距为1500m。火炮左侧装有1挺6mm并列机枪。7mm高射机枪可以安装在车长舱盖上,也可以安装在装填手舱盖上,可以360°旋转,高低射界为15~75°。翼虎坦克炮塔增加了屏蔽装甲,屏蔽装甲分成若干块,均附有橡胶衬里,分别装在防盾、炮塔体两侧和尾部框架外面。翼虎坦克安装屏蔽装甲后,战斗全重增至4吨,这跟kv1坦克不相上下,但是防护能力却远远高于kv1。最重要 的是红俄的武器库中除非把203毫米榴弹炮推到翼虎坦克的500米范围内,直射命中才能有效摧毁,可是谁能做得到呢?面对一辆翼虎坦克还可以试试骚扰,但是面对一群翼虎坦克和装甲步兵,让着个只有几十支反坦克步枪的红俄步兵团能做什么呢,难道要集合全团活下来的人去冲着翼虎坦克吐口水吗?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