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和平崛起 > 第五百六十五节 叶尔绍夫的会师

非和平崛起 第五百六十五节 叶尔绍夫的会师

作者:猎灵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6:36 来源:笔趣阁

“难道没有一个英勇的农工战士能阻止这该死的扁乌龟吗?”马克西姆快疯魔了,已经有四名农工党的军官抱着**包冲上去被那辆该死的“翼虎”给打成筛子了,最后一个是他的同乡,一位参军十几年的老兵,他手下最得力的一名连长,依靠敏锐的直觉,躲开了众多扫射过来的子弹和一颗坦克炮弹,顺利的钻到了坦克的正前方的射击死角,就在他拉开导*火索的一瞬间,那辆刚刚还不可一世的“翼虎”坦克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命令似得,立即急刹车,然后就开始飞快的倒车。眼看着面前正在飞快后退的中国鬼子的坦克,那名连长都快哭了,我这进到死角容易吗?同归于尽的心都有,你这一退这不是玩死我的节奏吗。

不过他的尴尬很快就被一辆铁甲士输送车给解决了,车载机枪的扫射把这个俄军连长打的横飞出去,而他愣是在被击中前一秒把两个绑在一起的反坦克药包给扔了出去。不过一阵轰鸣过后,灰头土脸的翼虎坦克晃了晃硕大的脑袋,又跟没事人一样继续 碾压俄军的残兵败将去了。

“这不科学!见鬼,难道中国坦克是实着疙瘩的铁块子吗?,我们的炮弹对他们根本就无效。”北线的一名俄军坦克连长也有同感“换一发钨芯穿甲弹再试试。打准点,打他的车体,别打*炮塔了,那就是一个乌龟壳子。”

“咚—嘣”又一发穿甲弹击中了正在专心致志的消灭右翼俄军的kv2坦克的翼虎坦克,打在裙板上的钨芯穿甲弹再次被弹开,只是这次让那头怪兽苏醒了,翼虎坦克的炮塔迅速的旋转,几乎就在停止的一瞬间,一发炮弹突然脱壳而出。在这名俄军坦克连长的观察窗里迅速增大的弹丸,如同一根尖利的毒刺穿透了t34可怜的均质装甲板,一道灼热的射流瞬间把t34变成了老君炉。

无论是37战防炮还是76毫米坦克炮,对与正面和两侧装甲防护达到450毫米均质钢板的“翼虎”坦克,这种程度的攻击连震动都很轻微,里面的坦克手们飞快的选择了一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对面900米外的kv1坦克还在紧张的摇动炮塔到处寻找击毁自己同胞的罪魁祸首。这种装甲35110mm的重型俄国坦克,在俄德战争开始后,kv1坦克开始与德军交锋,到1941年6月时基洛夫工厂已生产了636辆。当时德军主要使用的反坦克炮、坦克炮都无法击毁其90毫米厚的炮塔前部装甲后期厚度还提升至120毫米,对德军震慑力强一辆阻挡一个步兵师3天,因而开发其他如kv1s、su152等衍生车;相较之下,smk、t35等重型多炮塔坦克常因故障而停驶,被视为阻碍道路交通的一大问题,甚至故障数量比被德军击毁者还多。

“目标锁定,开火”车长的指令刚刚出口,炮长的观瞄镜里,傻头傻脑的kv1还在那里跟个傻狍子一样等着挨揍,他脚底的踏板毫不犹豫的踏下去,一枚细长如针头的尾稳脱穿弹脱壳而出,不到两秒之后,那辆kv1的车体上就穿了一个小小的孔洞,但是接下来的就是高温射流引燃了柴油和弹药,貌似敦实粗壮的kv1变成了一座熊熊燃烧的篝火,其他跟随的几辆t34如同受惊的兔子四散奔逃。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中国装甲部队独有的弹种,它由最初的普通穿甲弹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穿甲弹的威力取决于炮弹击中目标时的动能速度、质量和炮弹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穿甲弹在炮膛中被发射*药加速出膛之后只受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为了使穿甲弹在击中目标时仍然存有较大的速度,穿甲弹在设计时就必须采用有利于减小阻力的形状。

根据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弹体越细,阻力越小。但是考虑 到火炮口径是一定的,科学家们想出了用一个轻质弹托把穿甲弹弹体夹在中间,弹托的口径与大炮口径一致,穿甲弹被做成细长的杆状,出膛之后弹托由于阻力的作用自动脱落,弹体沿着炮管指向继续 飞行,这就是“脱壳”一词的由来。为了保证细长的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平稳和精度,在制造穿甲弹时,在尾部安装有四片尾翼,成十字形排列,故称“尾翼稳定”。

既然动能决定于速度和质量,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弹体的质量就是增加动能的另一种方式,故而穿甲弹一般由密度较大,较为坚硬,同时耐受高温的金属制成。这样还可以保证弹体在与被打击装甲碰撞时不易弯折,碰撞产生的热能不会降低弹体的强度。国防军装甲部队采用的材料是碳化钨和贫铀,其中,贫铀的密度更大,且具有自锐性撞击过程中保持尖锐,是更为理想的材料,不过由于贫铀具有辐射,加上目前的其他国家的坦克还根本不具备抵御钨芯尾稳脱穿弹的防护力,所以贫铀弹仅有极少数的库存,如果用在对红俄的这些傻大黑粗身上就不仅仅是浪费了,那简直就是浪费啊!

穿甲弹是纯粹的动能弹,完全依靠自身的动能撞击坦克装甲,高速穿甲弹对坦克的冲击大大超过了装甲的承受极限而能强行穿透。穿甲弹在穿过装甲的过程中高速的弹芯会和装甲发生剧烈的摩擦,使得部分装甲熔化、并随穿甲弹一起飞入坦克内部对人员和装备造成损坏。

国防军装甲装备研究部门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已经演变成了今天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它的弹芯的外形近似长箭,弹身细长,直径2030mm早期型号能达到40mm,长径比超过20:1,弹芯尾部有尾翼,可保持飞行中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这种近似长箭的外形不仅可减小飞行阻力、保持速度,而且在和装甲撞击时作用面小、冲击力大,可有效的增加穿甲深度。由于尾稳脱穿弹的直径远远小于火炮口径,因此必须在弹芯上套一个弹带才能由火炮发射,弹带的作用是密闭炮膛,并增大弹丸的受力面积,使弹丸获得高炮口初速。国防军的尾稳脱穿弹炮口初速已经达到了1700米秒左右,这相当于5倍的音速,弹带的外边包裹着一层薄薄的铜箍,在弹丸飞出炮管的过程中铜箍会和炮管发生摩擦,在弹丸飞出炮管后,弹带受空气阻力的作用而分裂、脱落,剩下的箭形弹芯则保持高速继续 飞行。

由于它完全靠动能破坏装甲,所以弹芯的动能和材料硬度便成了最重要 的性能指标。为了穿过坦克装甲,弹丸的硬度必须够高,这样才能在“硬碰硬”的过程中占优势,动能对尾稳脱穿弹也极其重要 ,动能越大,穿甲威力越大。

影响弹芯动能的因素有弹芯直径、质量、速度。弹芯直径越小,则弹芯在飞行中的阻力越小、更容易保持速度,而且在撞击时由于作用面小、威力大,当然弹芯的直径也不可能太小。弹芯的重量也是设计时重点考虑 的因素:弹芯太重,会使弹丸包括弹芯和弹带的重量增大,从而降低炮口初速。弹芯太轻,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炮口初速,但是其动能小了,在飞行中更容易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在远距离上速度降低更快,存速性不好。较低的质量较低的速度较低的动能,因此弹芯的质量也是影响威力的重要 因素,而采用更高密度的材料便成了最好的选择。钨合金金属的密度都在19克立方厘米左右,是钢密度的5倍;同时钨合金的硬度都是极高的,因此非常适合做尾稳脱穿弹弹芯

滑膛炮发射的炮弹由于炮身没有膛线导致炮弹不能自转,进而炮弹本身的章动效应对精度影响很大,因此滑膛炮装备的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所设置的尾翼是为了能够让炮弹在出膛后有一个自转能力,提高飞行稳定性。

中路的第7集团军在3个装甲集群的滚动攻击之下,迅速突破 红俄军的数道防线,最终大红三师的一支装甲侦查分队在乌拉尔以西的叶尔绍夫与德军中央集团军党卫军第2装甲集群的一个机动侦查小队意外 的会师了,这一天是太初二十四年9月23日。两支穿着铁灰军装的对外在顿河右岸的大草原上会师,也为红俄这只已经流干了血的北极熊敲响了丧钟,红俄再也没有翻盘的能力了。

9月25日,顿河方面军开始自行向北突围,期望能在中德包围圈形成之前退回北方,以便集中兵力参加莫斯科的保卫战。9月27日红俄军收复萨拉托夫并继续 进攻,在德军防线上打开了一条宽敞的通道。然后顿河方面军大部于9月下旬进抵乌鳢扬诺夫斯克,并确定可以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红俄主动放qi 了南方的大片肥沃土地,以一亿玉碎的精神在莫斯科周围的布置了7道防线,只有用战士们的鲜血去铺出一条胜利之路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