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雨绸缪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雨绸缪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朱秀刚出御帐,一条黑毛胳膊从旁伸出,轻轻勒住他的脖颈。

刚要惊恐大喊,李重进的黑脸出现在眼前,身后是不紧不慢跟来的张永德。

“陛下同意撤军啦?”李重进小声道,往御帐内偷瞟,搂着朱秀朝远处走。

朱秀奋力推开他的胳膊,恼火地怒瞪一眼,撇撇嘴嗯了声。

“你小子出马,总算没让哥哥们失望!”李重进嬉笑道。

张永德也笑道:“文才劝说陛下退兵有功,众将和百官都会铭记在心,于国而言,可是大功一件啊!”

朱秀朝二人伸出手:“两位兄长,拿来吧?”

二人相视一眼,狐疑道:“什么?”

朱秀道:“你二人自己不敢跟陛下进言,就来怂恿我当出头鸟!二位兄长,一位执掌殿前亲军,一位坐侍卫亲军司第三把交椅,皆是统兵大将,手下将领众多,底下人逼你们,你们就来逼小弟我!现在事情办妥了,总该给些好处,否则也太不够意思了!”

两个家伙面面相觑,李重进瞪眼道:“你小子想要什么?”

朱秀摩挲下巴,“让我想想,这样吧,我虎翼军此次折损严重,你二人就从各自麾下抽调些兵马填补缺额,如何?”

李重进干笑一声,吞吞吐吐地道:“这个嘛,侍卫亲军兵马建制变动也不是我一人说了算,做不得主,等回开封,陛下和枢密院商讨过后才能决定......”

张永德较为实诚,说道:“殿前亲军建制更是混乱,陛下已经决心回京后尽快开展整军工作,各军如何安排,还有待商榷。”

朱秀两手一摊,“如此说来,两位哥哥是不愿帮忙?退兵之事本就是陛下心中一根刺,谁碰谁倒霉,你们两个把我往火坑里推,就不怕惹恼陛下,砍我脑袋?

平时满口兄弟义气,两肋插刀,真到了关键时候,就插兄弟两刀?你们两个当哥哥的,对小弟我可真够意思!”

一番话说得李重进面红耳赤,张永德更是满脸愧色。

李重进都囔道:“陛下再恼,又怎会砍你脑袋?顶多是发发火,叱责一顿罢了....”

朱秀斜眼冷笑:“说得轻松,你怎么不出头?”

李重进搓着手,讪讪道:“哥哥嘴笨,怕说错话,不如你伶牙俐齿....”

朱秀鄙夷地重重冷哼一声,李重进自知理亏,只能赔笑脸。

张永德愧疚道:“此次逼你出头,确实是我二人不厚道!抱歉~”

张永德诚恳地抱拳,表示歉意。

朱秀斜瞅李重进,满脸讥笑:“瞧瞧人家张驸马,这才是当兄长的样子,哪像某些人,平时吆五喝六,遇上麻烦就缩朝后,逼自家兄弟打头阵!”

李重进一张黑脸黑里透红,满是羞愤,捏着拳头咬牙切齿,又无言反驳。

朱秀摇头道:“反正这次算你二人欠我人情,我也不要其他,虎翼军缺额,你们得想办法给我补齐!”

李重进嚷嚷道:“这次征伐河东,你小子虽说没有亲自指挥作战,但**岭和凋黄岭两场大功全赖你筹划在先,调度有方,巴公原大战又和刘词老将军及时赶到,立功不少,回到开封肯定大受封赏,这虎翼军都指挥使的位子,只怕坐不长久。”

朱秀撇嘴道:“还没影的事,谁知道?你可别忘了,虎翼军是你我一手组建,如今河东一场会战,打得缺胳膊少腿,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李重进搔搔头,“虎翼军虽是侍卫司统辖,但没有陛下旨意和枢密院调令,谁也不敢擅自改建。”

“我不管,你得想办法办妥此事!”朱秀耍起无赖。

张永德想了想笑道:“此事你不用着急,陛下有意整顿禁军,虎翼军如何改建还不得而知。你擅长练兵,此次又立下大功,我估计陛下会升你入侍卫司或殿前亲军,到时候整顿禁军少不了你参与。”

朱秀眨巴眼:“我资历浅,恐怕没有资格插手此事?”

李重进道:“赵大耳那厮都能一跃当上殿前亲军都虞候,你凭何不能?再说有我二人保荐,你进入殿前亲军或是侍卫司,还不是板上钉钉?”

朱秀心中窃喜,面上装出一副迟疑样,“两位哥哥,这次不会诓骗小弟吧?”

李重进拍胸脯道:“放心!这事儿包在我俩身上!”

张永德也笑道:“就算为还人情,这忙我二人也会帮到底!”

朱秀咧嘴一笑:“如此,就多谢两位哥哥了!”

又驻足谈笑了一阵,二人告辞离去,把退兵旨意传喻全军。

朱秀目送二人远去,暗暗攥紧拳头。

他不惜胡搅蛮缠,向二人讨要人情,目的可不只是要补齐虎翼军缺额。

更重要的是,他要找机会插手即将展开的禁军大整顿!

巴公原大战胜果辉煌,却也让柴荣清楚看见禁军短板。

建制混乱,指挥不力,兵员素质良莠不齐,将领军官能力、品性差距过大,根本无法胜任戍卫天子和京畿的重任。

柴荣私底下,已经不止一次流露过,回京后要大力整顿禁军的意思。

身为亲信,张永德、李重进、朱秀等人对天子的心思最清楚不过。

重整后的大周禁军,一定是这天下最强的军事力量之一。

主导此事,能快速提升军中资历和威望,朱秀当然不能放过!

历史上赵大是如何发家的,朱秀很清楚,这或许是这个时代,最快速接近那个位子的捷径!

只是整顿禁军毕竟事关重大,柴荣心中也只是有个大概轮廓,还要等回开封,召集高阶将领和枢密院官员详细商讨。

这件事极其敏感,柴荣不提,朱秀自然不能明着要求参与其中。

借张永德和李重进之口,保荐他进入殿前亲军和侍卫司,之后才能光明正大插手整军。

填补虎翼军缺额,不过是他用来套话的借口而已。

张永德和李重进身为禁军统帅,如何整军,有哪些人参与,他们的意见至关重要,有他们帮忙说话,柴荣一定会认真考虑的。

朱秀回身远眺数里地之外的太原城,饱受战火摧残的雄伟坚城屹立在卷云翻滚的天穹之下。

朱秀知道,这次退兵,周军许多年之内,都不会再踏足此地。

不知下次有大军到来时,又会是怎样一副场面....

朱秀驻足原地,默默叹口气,收拾心情,准备回营打点行装。

“朱县公留步!”刚从马房兵士手里接过缰绳,身后传来呼喊声。

回头一望,是折德扆带着几个亲兵赶来,那位扮作亲兵的折家娘子也在其中,睁着一双乌熘熘眼睛好奇地望着他。

“折将军!”朱秀忙揖礼。

折德扆摁下他的手,笑道:“方才御帐里,多谢文才提点。”

朱秀忙道:“折将军说的哪里话,在场众人里,无人比折将军更清楚契丹情况,请折将军说话,为众人介绍,本就是理所应当!”

折德扆爽朗一笑,也就没有再提。

他早就听闻,朱秀自小被契丹人掳到幽燕,师从檀州隐士,学得一身奇技,对契丹人的了解,比他只多不少。

如果朱秀愿意,大可以自己来介绍有关耶律挞烈的情况,用不着问他。

朱秀特意把机会让给他,是为了加深陛下和在场众将对他的了解。

毕竟折家名头虽大,但世居偏远之地的府州,中原朝廷对折家其实并不了解,大多数朝堂重臣,也只是听闻其名,未见过其人。

折家从不参与中原政权争斗,不管谁人当皇帝,折家都对此表示效忠,再加上折家世代抗击契丹人,积累下莫大名望,中原朝廷一向对折家表示敬重,有所优待。

折德扆能面见天子的机会不多,朱秀故意让他多说话多露脸,也是出自好心,折德扆心里很清楚。

“陛下退兵,实乃顺势而为,三军将士欢声雷动,足以见到此举应合人心。

只是,进兵易,退兵难,还需做好万全准备。”折德扆提醒道。

朱秀笑道:“折将军放心,此番衷言一定让陛下知道。”

折德扆坦然道:“某没有故意邀功的意思,只是出于军略考虑。北汉兵不会让周军轻易抽身,须得加以提防。”

朱秀道:“今晚陛下召集众将商讨退兵事项,到时候就请折将军进言。”

折德扆迟疑了下,道:“某毕竟是地方将领,位卑言轻,让某来进言恐怕不妥,不如你我先仔细商量,再由你来说话?”

朱秀摇头,正色道:“折将军此言差矣!折家世代为国戍边,功勋卓着,深得众望!折将军的话,陛下一定会斟酌考虑!对付北汉和契丹人,如果连折将军都不够资格说话,那这天底下,也就没几人有资格!”

“可是....”折德扆还有犹豫,朱秀宽慰道:“折将军放心,陛下乃当世雄主,志在天下,胸腹可藏山海,无需顾忌!”

折德扆点点头,没有再推辞。

他生性谨慎持重,不愿出风头显名声,担心表现太过,引来朝中官员和禁军将领的不满。

朱秀倒是能理解他的顾虑,毕竟折家镇守府州,孤离中原朝堂之外,可又离不开朝廷支持,不敢轻易得罪任何人。

折家又没有信赖之人在朝中担当重任,替他们说话谋利,所能仰仗者唯有皇帝,一旦失去皇帝信任,府州和折家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折德扆对柴荣不了解,初步接触后,只是觉得这位年轻英武的新天子,与以往几代王朝的继任者都不一样。

巴公原大战他也了解过,心里深感敬佩。

对于乳虎初啸的大周王朝,他心里是极为看好的,希望国家能在柴荣手上重振汉唐雄风。

与此同时,他也希望折家数代人的坚守能被朝廷和天下人认可。

朱秀告辞,跨上马先行离去。

临走前,还不忘朝折德扆身后的折赛花微笑颔首致意。

折德扆紧盯他远去背影,默然不语。

半晌,折德扆忽地道:“三妹,你不久前此人初步接触,印象如何?”

折赛花家中排行第三,小名三妹。

折家的排行不分男女,家规规定,即便是女子也要从小跟随兄弟一块习武。

折赛花吐了下舌头:“原来爹爹听见了!”

折德扆笑道:“你啊,非得闹着要跟来,见见皇帝长什么模样,假扮亲兵不说,还敢主动与人攀谈,你阿翁真是把你宠坏了。”

折赛花嬉笑道:“军营里闹哄哄,谁会注意我是个姑娘。”

折德扆道:“还好与你说话之人是朱秀,此人倒也奇怪,知道你是女子,竟然毫不惊讶。

换做别人,现在只怕全营都知道,为父带女儿入军营,弄不好还得跟陛下解释。”

折赛花呶呶嘴道:“女子进军营怎么了?在府州,我折家女子在军中效力的还少嘛?”

折德扆无奈道:“这里不是府州,又是天子御前,凡事都得小心。毕竟军中从无女子从军的先例,最起码公开出任军职者寥寥无几。”

折赛花都哝道:“女子从军怎么了?我看这些开封来的禁军统领,没几个能打得过我!”

折德扆哈哈一笑,倒是没有否认。

折家男女自幼习武已是门风,对于家传武艺,折德扆充满自信。

折赛花笑道:“倒是那朱秀很不一样,他知道我是女子,一点不惊讶,而且似乎对我折家很了解。”

折德扆点点头:“不错,为父也有同感,此人的确不一般,难怪年纪轻轻就名声斐然。

天子身边,果然能人异士众多!”

“嘻嘻,就是相貌看着不怎么样,灰头土脸,像个落魄穷酸书生。”折赛花道。

折德扆笑道:“行军在外,哪个能干干净净?那朱秀相貌的确不俗,稍作洗漱打扮,就是一位粉面琢玉郎。”

“当真?”折赛花眼睛一亮,她对一个人感兴趣,往往是从相貌开始。

折德扆笑着摇摇头,自家女儿喜欢相貌出众之人,当初和麟州杨氏子弟杨重贵定亲时,折赛花原本并不喜欢这门亲事,可见过了杨重贵后,才勉强点头同意。

一是杨重贵武艺高强,二是相貌不错。

只可惜,杨重贵投在刘崇麾下,现在已经改名刘继业。

府州折家与北汉为敌,这门亲事也不知还能不能成。

折德扆突然觉得有些惋惜,折家一直在苦苦寻求在朝堂之上获得助力,朱秀的出现似乎各方面都很符合,最重要的是他对折家似乎也颇有好感。

如果关系能更进一步,凭借朱秀在朝中的新贵地位,折家或许能得到更多朝廷支持。

折德扆神情变得很古怪,看了眼折赛花,又朝朱秀纵马离去的方向深深看了眼,摇摇头苦笑一声:“可惜!”

折赛花不明所以:“爹爹,怎么了?”

折德扆摇摇头,眯着眼轻叹道:“爹爹在想,你和杨重贵的婚事,还能不能延续下去?”

折赛花撇撇嘴,不以为意:“人家现在是北汉皇帝养子,赐名刘继业,咱家可高攀不起!”

折德扆苦笑了下,低声道:“不如爹爹为你另觅良缘?”

折赛花嗯了声,满脸不在乎。

对于自己的婚事,她其实并不太上心。

总归要嫁人,自然要嫁一个看得顺眼、合得来之人,能对折家带来利益自然更好。

她之前的确对杨重贵有好感,可随着杨重贵投效北汉,改名做了刘崇养子,与折家渐行渐远,这些好感也所剩无几。

麟州杨氏在杨重贵一代分裂,杨重贵之弟杨重勋,率领部分族人归顺大周,受封为麟州刺史。

麟州也在大周和北汉的反复争夺里越发残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