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黑大王成熟了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九十一章 黑大王成熟了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开封南郊有一庄园,自然风光独好,引蔡河水系穿流而过,堤岸多栽种柳树,庄子便叫千柳庄。

庄园占地近二十顷,内有山林田亩,湖泊河流,是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千柳庄在马庆名下,乾右三年广政殿事变后,开封人心大乱,马庆便以一万五千贯的低价将其盘下,前后又花费五千多贯扩建整修,三四年下来已经颇具园林风貌。

近几年常在外边跑,朱秀也只来过两次。

这次大考临近,为避清闲,朱秀邀约李重进一家,携带妻儿到千柳庄游玩。

山林下一小片人工湖,朱秀特地在湖边休整出一块沙滩地,还建了一座小码头,停泊几艘游船。

朱家女卷和李重进的妻子董婉儿各带孩儿在湖边歇息,享受日光和湖风,朱秀则叫上李重进,划船到对面山林,打几只野雉待会吃野味。

说好二人共划一艘平底船,李重进这厮拨弄了一阵,船桨一扔不干了,两手枕着头躺下晒太阳,只留朱秀一人在船尾吭哧吭哧用力划。

这黑厮在宿州一年多,水性练得不错,就是不会划船,被他胡乱摆动,小船在水面转圈圈。

划到湖中心,风平浪静,两条胳膊有些酸,朱秀停下歇息。

“喂,你就没什么话要跟我说?”朱秀捶打胳膊。

李重进狭开眼缝瞥了眼:“说什么?”

朱秀惆怅地道:“譬如临别寄言什么的,以表友人离别伤感之情....”

李重进哈哈大笑:“说个屁!哥哥又不是一去不回!”

顿了顿,李重进喃喃道:“倒也有可能再也回不了开封了....”

旋即李重进释然一笑,懒洋洋地道:“不回来就不回来,这鸟地方老子也呆够了!我不回开封,你就不会主动到地方来探望?”

朱秀沉默片刻,有些忧愁地道:“你当真没别的想法?若是心里不痛快,不妨跟我说说,千万不要憋在心里。”

李重进斜他一眼:“怎么,你怕我又来一次携妻南逃?”

朱秀嘴角抽搐,这家伙还真敢说啊....

李重进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斜靠着,“放心,蠢事做一次就够了,我可不会再犯第二次!”

朱秀皱着眉,试探道:“你回京不久,就要远赴亳州,心里当真没想法?侍卫司都指挥使和归德军节度使,自然是前者干着更舒服些....”

李重进挖挖鼻孔,随手拨拉湖水搓洗,朱秀顿时感觉自己这满满一湖的水质都被污染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殿前司成立,禁军大改在即,这个节骨眼上,我这侍卫司都指挥使外调藩镇,在外人看来,是陛下不想让我再插手禁军事务,同时也预示着,侍卫司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不复存在,今后,殿前司将会是禁军的主要力量。”李重进笑道。

朱秀诚恳道:“表面看起来的确如此!殿前司要壮大力量,首要关键就是对侍卫司进行拆分重组,你是侍卫亲军统帅,今后的阶位,恐怕要排在殿前司之后。”

李重进撇嘴道:“无所谓啦,侍卫司太过臃肿,早些分割精简也好,对于加强禁军军力是好事。至于阶位排序什么的,你当我会真的在意?”

朱秀默然无语,老实说,李重进现在究竟是个什么心态,他也摸不透。

李重进坐直身子,正色道:“去年从宿州回京我就想清楚了,去他娘的什么权势、名望,争来争去就是个屁!像现在这样,陛下用得上我,带带兵打打仗,用不上我,回家喝酒听曲打几圈麻将,多生几个娃,美哉乐哉,难道不好?”

朱秀也笑了,“你倒是心思通透,人也豁达了。”

李重进笑道:“我老李有几分能耐自己清楚,太大的事干不来,只会带兵打仗。太累的事咱也不愿干,反正这天下能人多得是,不差我一个。

去亳州挺好的,老将李万超经营归德军多年,这次调任徐州,我去接他的班,算是捡了大便宜。

宋州、亳州都是富庶之地,陛下这是让我去享福啦!”

朱秀也放下心来,“你能想得通,自然最好!我就怕外面的流言蜚语影响你和陛下的关系。”

李重进轻蔑道:“外面那帮蠢货,小看了陛下,也小看了我李重进!

他们根本不懂我们兄弟之间的情义。

去年陛下只身到宿州见我,那种情况下,陛下尚且能包容我之罪过,如今又怎会用这种手段来提防我?

陛下与我,虽然没有血脉关系,但先帝驾崩之后,我们就是世上最亲的兄弟二人!先帝留下的这份家业属于陛下,我李重进也会用命守好它!”

朱秀用一种重新认识的惊奇目光注视着他,黑大王李重进,近一年来当真像变了一个人。

李重进兴奋地搓着手道:“陛下还跟我说,最迟后年就会开启淮南战事,到时候让我独领一军,作为先锋,先下泗州,再夺濠州!

濠州是你小子老家吧?到时候哥哥尽量温柔些,优待濠州军民,让你小子衣锦还乡去见父老!”

朱秀眉眼一跳,李重进应该是第一个知道,陛下有意先取淮南的人。

先南后北,也是柴荣个人心中规划的战略大方向。

朱秀忙道:“这种大事你可千万不要走漏风声!”

李重进道:“放心!当着你面我才说的,换成别人我一个字都不会说,你当我是长舌妇不成?”

朱秀忍不住翻白眼,几年前的李重进,可不就是个嘴上没把门的大喇叭!

“那嫂子和大侄儿留在开封?”朱秀又问。

李重进笑道:“陛下恩宽,特许我带家卷赴任。”

朱秀哦地一声,柴荣如此做,也是显现出作为皇帝的最大信任。

等消息正式公布,外界的流言蜚语自然不攻而破。

李重进突然站起身,开始脱衣袍袴子,很快连裤衩都要脱。

朱秀大吃一惊,“你要做什么?”

李重进兴冲冲地道:“日头正好,湖水清澈,当然是先畅游一番再说!”

哗啦一声,李重进黑乎乎的身子砸落水面,掀起好大波浪,溅了朱秀一身。

这黑厮,竟然光赤全身,像条大黑鱼,在湖面之下欢快扑腾。

朱秀恼火道:“还有女卷在,你真不知羞!”

李重进趴在船边,抹了抹脸上水渍,“离得远,啥也看不见!这水好舒服,你也快下来玩耍!”

朱秀连连摆手:“有辱斯文,我拒绝!”

李重进猖狂大笑着开始勐烈摇晃船只,平底小船左右倾倒,朱秀吓得抓牢边沿。

“脱衣下水!否则哥哥叫你做个落水野鸡!”李重进大笑。

朱秀咬牙切齿,强忍羞愤般地开始解衣衫,脱得只剩白条条。

李重进勐地一摇晃船身,朱秀站立不稳,两手扑腾着落水,一股浸透肺腑的清凉感让人十分舒畅。

“咋样,舒服吧?”李重进哈哈笑。

朱秀抹了抹脸上水,咧嘴直点头。

确实舒服,等过几日带上妻妾们单独来,到时候沙滩水边,风景独秀,足以大饱眼福!

两大赤男没羞没臊地在湖中央畅游,时而浪涌翻滚,时而仰面漂流,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

三日后,大庆殿。

偌大的殿厅里摆满方桌椅子,相互间隔五尺左右,数百位五品以上京官打乱分坐,有人苦思冥想,有人奋笔疾书,有人一筹莫展,有人下笔如神。

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偶尔的细微响动。

柴荣身着绯色常服,高坐御位,翻看几份各地奏报,不时抬眼扫视大殿,面上带着威严之色。

陛阶之下,有一排监考官,朱秀身着官服坐在中间,满脸严肃,不停扫视考场。

身旁的王溥似乎坐不住,一直在考场来回巡视。

这恐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在职官员遴选考试。

流程之严谨,氛围之严肃,即便科举殿试也有所不如。

不少官员一入场就两腿打颤,更有甚者来都来了,结果谎称自己身子不舒服,想临时退场,柴荣当堂批准。

结果就是就地罢官革职,永不续用。

如此果决的处罚,令不少打退堂鼓的官员不敢再有侥幸心理,战战兢兢坐下参加考核。

今日是策论考试,两道题目,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

一曰《平天策》。

第二道题目还好说,陛下雄心百官皆知,都能猜到一二。

可第一道题目就难了,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坐在西边角落处的陶谷,看到题目暗自窃喜,庆幸自己提前跑去朱秀府上讨教,三日时间足够他好好做一番苦功。

陶谷对朱秀满心感激,按捺住兴奋,稍作沉吟,提笔蘸墨开始疾书,唰唰写完满满一张纸,看得周围同僚咋舌不已。

陶谷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给周围官员造成极大压力。

不到一个时辰,陶谷举手示意交卷。

有中书掾吏上前简单检查无误,当场湖名封存,而后请陶谷离场。

陶谷离开前,朝御座之上的皇帝和前排监考官躬身揖礼。

远远的,老头还朝朱秀抛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王溥回到位子坐下,喝口茶唉声叹气。

朱秀低笑道:“王相公今日方知我朝庸碌之官何其之多吧?”

王溥低声苦笑道:“不瞒朱县公,之前某早有心理准备,没想到今日观之,庸碌之徒竟多至如此地步!触目惊心啊!~”

朱秀安慰道:“战乱多年,天下饱受离乱之苦,士人数量急剧减少,矮矬子里拔高个,有些人稍微通晓文墨,就能混个官当当,这种现象中原南朝各地都有,不足为奇。”

王溥摇头道:“重整科举势在必行啊!不光要重建科举制度,还要大力发展官学,鼓励私学,让天下文脉早日复兴。”

朱秀深有同感:“我辈任重道远啊!”

王溥满含热切地看着朱秀,仿佛见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小声道:“若有机会,王某倒想和朱县公讨教科举、官学、选官这些问题!”

朱秀也道:“在下也想跟王相公求教,明日休沐,请王相公前往景德市茶坊小坐如何?”

王溥轻笑道:“正有此意!”

两大主副考官会心一笑。

王溥当上宰相后,关注点一直放在科举、官学、选官这几个方面,但苦于朝中极少有人能和他探讨。

朱秀则是想找机会和王溥深入交流,主动拉近关系。

坐在另一边的范质也凑过来小声道:“不如范某也来凑个热闹如何?”

二人齐声道:“欢迎之至!”

范质咧嘴一笑,又忸怩道:“就是不知,去茶坊一次花费多少?”

朱秀轻笑道:“无需范相公操心,在下做东!”

“嘿嘿,那范某就不客气啦!”范质在桌子底下拱拱手。

朱秀哑然失笑,范质当了宰相,生活方面还是这般窘迫。

一来是性格使然,甘于清贫,甚至乐在其中。

二来也是缺乏些理财头脑,俸禄到手怎么花没的都不知道。

柴荣目光往下方一瞟,见朱秀、王溥、范质三人交头接耳,朱秀夹在中间,两大宰相一左一右。

三个家伙似乎在说笑什么,看得柴荣直皱眉头。

“咳咳~”柴荣忍不住咳嗽两声,提醒三人注意考场纪律。

身为监考官,却在那谈天说地,成何体统?

柴荣好笑又无奈地瞪了朱秀一眼,肯定是这小子坐不住,左右勾搭,带坏了王溥和范质两个老实人。

三人听见背后御座之上传来咳嗽声,朱秀回头瞟一眼,缩缩脖子,讪笑拱手。

三人相视莞尔,赶紧正襟危坐,恢复严肃。

柴荣见朱秀和两大宰相相处和睦,心里也是一片欣慰。

王溥、范质是先帝留给他的两大宰臣,辅左他治理国家。

而朱秀,是他要亲手栽培的一代贤才,代表未来。

柴荣合拢奏疏,准备歇息片刻,忽地,他却突然感到一阵心季,肺腑处满是闷胀感!

柴荣脸色微变,捂住心口位置,死死揪紧,脖颈、额头凸起青筋,鬓边甚至淌下冷汗。

极大的痛楚从胸口传来,柴荣咬紧牙关,没有声张。

大约三十息后,这种痛楚渐渐消失,柴荣连连深呼吸,只觉出了一身冷汗。

他不动声色地左右瞟了眼,好在无人察觉皇帝有异样。

柴荣神情恢复平静,但心里却满是骇然和不安。

类似情况,已经是第二次发生了。

可怕的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身子出了什么状况。

看来,还得尽快找太医问诊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