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九十八章 殿议平叛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九十八章 殿议平叛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说完,大殿里响起一阵轻微的私议声,很快平息。

彰义军,史匡威。

这两个名字对于大多数朝臣来说都比较陌生。

偶尔有知道的,也不太放在心上,反正没有什么交情,也没从彰义军处得到过什么好处。

李守贞说他跟着反了,真假无所谓,反正是小角色。

朝廷要杀鸡儆猴,拿彰义军开刀也不错。

朝臣们对此没有意见。

只是**似乎对彰义军史匡威颇有怨念,说起话来有一股咬牙切齿的感觉。

**之前在长安,难道跟彰义军产生过冲突?

**刚说完,郭威皱了皱眉。

他对史匡威有印象,去年在河北一起打过契丹人,史匡威还帮助柴荣镇守沧州,立功不少。

本来郭威拟定了一系列的封赏,可是上报奏请官家批准后却一直杳无音信。

柴荣解释过后才知,原来在沧州时,官家与史匡威闹得也很不愉快。

当时沧州就那么些兵马,官家和柴荣、史匡威、符金盏几人都闹得不愉快,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问题。

朝廷甚少有人注意过彰义军的功劳,但郭威身为枢密使,又是知兵用兵的能臣,当然知道彰义军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也知道彰义军这些年为国戍边立下的功勋。

去年,吐蕃人趁关中空虚,调兵遣将猛攻陇山关,幸亏彰义军死守关隘,才保住陇山关没有落入吐蕃人手里。

陇山关若是丢了,原州无险可守,吐蕃人就能顺道进入泾河流域,关中西北门户,将对吐蕃人大开。

这些年以来,朝廷和百姓的关注重点都在河北,在契丹人身上。

但郭威深知,在关中,在河西,还有吐蕃人、吐谷浑人、羌人是中原王朝的大敌。

甚至盘踞夏州的党项人,也已经开始听调不听宣,名义上尊奉开封朝廷,实际上跟自立没有区别。

郭威有心加强河西防备,奈何朝廷始终以河北为重,众臣目光从未正眼看过身处抗击吐蕃人第一线的彰义军。

以契丹为重,这是朝廷共识和大政方针,郭威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能改变的。

刘承祐听完**的话,深以为然,冷喝道:"史匡威勾结李守贞,此前就有擅自制盐售盐,攫取朝廷盐利的罪名,这次竟然不知悔改,与李守贞沆瀣一气,妄图占据关中对抗朝廷,实在是罪无可赦!朕...."

刘承祐刚要下旨,宣布褫夺史匡威一切官职,郭威忙道:"官家息怒,臣有一言。"

刘承祐强忍不耐烦:"郭枢密请讲。"

郭威沉声道:"此前说过,单凭一份祭天告文,无法定符彦卿之罪,那么又凭何以定彰义军之罪?

史家三代镇守彰义军,世代忠良,为国戍边,与吐蕃人死战,彰义军民同样是我朝百姓,深受国恩,如何会与李守贞叛乱?

此事,臣以为该当彻查以后再说,不可轻易定下罪名。"

史弘肇本不想替彰义军辩解,同样姓史,但他可是正统汉人出身,不是史匡威那种沙陀胡人。

不过郭威给他使眼色,史弘肇不好拒绝,只得站出来说了两句附和的话。

**提高音调道:"史匡威攫取朝廷盐利,私自卖盐,将大笔盐款据为己有,乃是不争的实事!还有一事,臣还未禀明官家,诸位同僚也不知情。

此前,官家下旨,令凤翔军焦继勋和泾州都盐使许兴思进入泾州,调查史匡威制盐贩盐一事。

后来,焦继勋因为接到蜀军异动的消息,急忙赶回凤翔主持大局,此事不了了之。

可泾州都盐使许兴思,却无故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臣怀疑,许兴思已经被史匡威杀害!"

此话一说,大殿之上又是一片哗然。

**大声道:"请官家下旨,暂时罢免史匡威节度使之位,等事情调查清楚再论其罪。定难军李彝殷上表状告史匡威纵容属下杀害李氏子弟一事,也需要详细查明。

史匡威诸多过失在身,实在不适合继续担任彰义军节度使。可让静难军王守恩暂代,整合两镇兵马,与焦继勋联手,进逼长安,让李守贞首尾难顾。"

**这番说辞,听起来当真无懈可击。

先剥夺史匡威的职位,将彰义军交给王守恩,整合两镇军力,配合凤翔焦继勋,从西面牵制李守贞的叛军。

一举数得,更是关乎朝廷平叛的大计。

郭威苦笑摇头,如此一来,他就算有心为彰义军辩解,也不知该如何说出口了。

刘承祐当即就要下旨,免去史匡威一切官职,赴京候审....

"开封尹刘崇、天雄军节度使柴荣觐见!"

大殿外,突然响起唱喏声。

刘承祐一怔,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下:"宣二人入殿。"

百官回头望去,只见皇叔、开封尹刘崇,天雄军节度使柴荣联袂而来,快步入殿。

刘崇满头大汗,手捧一封写在锦帛上的文书。

"臣刘崇、柴荣拜见陛下!"二人行礼。

刘承祐不耐地挥手道:"免礼,皇叔如何来了?手里拿的是何物?"

刘崇兴高采烈地道:"官家,檄文!檄文呀!"

刘承祐满面疑惑:"什么檄文?"

一众朝臣也是面面相觑。

刘崇忙将手里的锦帛展开,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一篇文章,开头几个大字:讨李守贞檄!

"这是...."刘承祐站起身往前探,看清楚了锦帛上的内容。

"官家有所不知,从今晨起,这道檄文就在开封城里传开了,酒肆、歌坊、花街、商市、书院、官署都贴满了这道檄文!"

刘崇乐呵呵地说道:"李守贞叛乱的消息闹得开封城人心惶惶,朝廷的安民告示和讨逆诏书还未发出,天下百姓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现在好了,有这道檄文,足以向天下人揭露李守贞的狼子野心!这道檄文写的好呀,慷慨激昂雄浑大气,其磅礴之气浩浩汤汤,足以代表我朝正统气象!

臣请官家马上照此颁旨,将李守贞的恶行昭示天下,以正视听!"

郭威朝柴荣投去疑惑眼神,柴荣微微一笑,示意父亲宽心。

冯道颤巍巍地起身,走过去接过檄文,迅速浏览一遍,浑浊的眼眸迸射光亮,脱口而出赞喝:"好文章!好气魄!当真是檄文如箭!"

~~~

一日前,开封城西南角,老鸦巷口,盛和邸舍内。

几名新招的伙计将几车江陵运来的绢丝搬进货仓,马东主在一旁指挥吆喝。

这是盛和邸舍接到的第一笔生意,马东主决定亲自出面操办。

来时朱秀交代了,开封城内各项生意的运作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盈亏平衡。

先期的资金投入可以从彰义军周转,但是泾州距离开封毕竟相隔千山万水,不可能事事依靠朱秀遥控调派。

借助盛和邸舍的生意掩盖藏锋营的活动,扩大藏锋营在开封城的势力布局,同时招揽、训练人手,这一切的工作都需要一项正当的生意来做掩饰。

马庆和陈安合计后,决定先把盛和邸舍的摊子撑起来,小官人给的钱不多,来开封的路费、住宿伙食费,铺面的租赁费用,找牙侩的中介费用,杂七杂八一大堆扣除后所剩无几。

邸舍的生意再做不起来,别说在城里打探消息,筹建情报网,他们五六个大男人坐吃山空,只怕很快就要在开封城里没饭吃了。

马庆拿着账簿和笔,一边指挥伙计们将货物搬进货仓,一边详细比对每样货品的编号、重量与委托人交代的是否完全一致。

陈安急匆匆赶来,将马庆拉到一旁,低声道:"半个时辰前传来消息,洛阳留守高行周,派遣信使到来,此刻已入朱雀门。"

马庆一惊,忙问道:"是河中军有消息了?"

陈安咽咽唾沫:"李守贞已经于七日前,在长安建祭坛,敬拜天地,发布祭天告文,正式宣布自立为秦王,占据关中脱离朝廷管辖!"

马庆攥紧笔用力挥挥手:"李守贞果然叛乱了,小官人当真是神人呀!"

陈安也是一脸敬佩,忙道:"别忘了少使君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现在李守贞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入开封城,可以开始行动了!"

马庆道:"你去把他们叫回来,我去准备东西,一个时辰后,朱雀门见。"

陈安应了声,两人各自下去准备。

洛阳留守高行周的紧急奏报被送入宫城后没多久,邻近蒲州的几个刺史州,派遣的信使也纷纷抵达洛阳,消息毫无例外,全都是关于李守贞封锁潼关,传令关中各州县,割据称王公开反叛的。

半日时间,开封城接到无数有关于河中军叛乱的消息。

大街小巷群议汹汹,消息传到最后,有的说李守贞已经出兵潼关,占据洛阳,十几万兵马正朝开封杀来。

有的说临清王、洛阳留守高行周高老将军,依仗洛阳城城池高大坚固,率军死守。

也有的说高行周老将军已经兵败城破,被李守贞斩了头颅,洛阳以西半壁江山已经归了秦王李守贞。

有人甚至预测出了,天下将会进入旷日持久的秦汉之争,刚刚平息战乱没多久的北方河山,将会再度陷入四分五裂当中。

有商贾开始收拾细软,举家逃出开封城,往南而去。

久久不见朝廷发布安民告示,开封百姓不知道关中、洛阳的战事究竟如何,更不知道李守贞的叛军有何动向,距离开封城还有多远。

很快,关中叛军祭天告文的内容,也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在开封城传开。

协助乃至归顺叛军的彰义军节度使史匡威、泰宁军节度使符彦卿,一时间遭遇口诛笔伐,仁人志士痛骂他们不思报效国恩,助纣为虐,为一己私利导致天下重陷战乱。

恐慌情绪的蔓延速度比朝廷预想的还要快,到了傍晚之时,广利门、普济门、顺天门几处城门,聚集了大量想要逃出城的百姓,其中也不乏达官显贵、富商豪客。

北方有战事就往南逃,多年来已是约定俗成。

朝廷紧急下令封闭九门,**不许出,同时发布了一份语焉不详的安民书。

时间紧迫,朝廷显然没有考虑好,如何应对关中地区突然发生的战乱,只能尽量安抚百姓,可惜效果并不太好。

就在开封城群情汹汹的同时,一份《讨李守贞檄》也以出乎意料的速度传遍开封城街头巷尾。

无数的酒肆、客栈、商行、勾栏瓦肆、莺苑春坊、寺院道观,凡是人流聚拢的地方,仿佛都在同一时间,流传出这份《讨李守贞檄》。

这篇檄文写得好呀,不光将河中军叛乱的前后因果写的详详细细,更是将李守贞骂得狗血淋头,还通过一番详实的实力对比,综合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言之凿凿地得出结论,李守贞必败,朝廷必胜!

文章词句大气磅礴,一蹴而就,无数士子忍不住竞相传颂,甚至还有人在人流汇聚的热闹地,公开诵读檄文,聚拢不少百姓求教聆听。

檄文没有署名作者,但却写明是彰义军所出。

檄文的最后,是彰义军节度使,史匡威向朝廷请愿,恳请朝廷即刻发兵剿灭叛贼李守贞,彰义军和关中军民为王师的到来翘首以盼!

彰义军能传出如此通篇洋溢着忠君爱国之意的檄文,怎么可能会参与李守贞叛乱?

一时间,为史匡威和符彦卿叫屈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都说李守贞祭天告文里的内容,不过是虚张声势,想要挑拨离间。

宫城宣德门外,柴荣正骑马从司徒府赶来。

作为藩镇节度使,他此番以述职名义回京,未得朝廷诏令是不允许上朝参与朝政的。

郭威一大早就被宫里的人叫去参加紧急御前会议,柴荣准备先进宫城,到枢密院去等候父亲,好第一时间知道,朝廷究竟会如何应对李守贞叛乱。

那份一夜间在开封城传遍的《讨李守贞檄》,他也刚刚知晓,正一路走一路看。

檄文写得言辞锋利,令他暗暗叫好。

突然,一旁的人群里窜出两人,扑倒在柴荣坐骑前。

柴荣身边四名护卫反应迅速,当先两人拔刀冲上,余下两人守住斜后方,将柴荣护在中间。

"柴节帅留步!我等奉彰义军朱小官人之命,前来求见!"

马庆和陈安跪倒在地,马庆将一份书信高捧过头顶。

柴荣心中一动,朝护卫示意,护卫上前取过书信交给他。

展开一看,果然是那久违且熟悉的笔迹。

一瞬间,柴荣想到些什么,扬了扬手里的檄文:"这东西,也是朱秀搞出的名堂?"

马庆咽咽唾沫,点点头。

柴荣哑然失笑:"你们且随我入城,把事情经过详细说来。"

当即,柴荣领着二人进入宣德门,往枢密院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