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八十章 又有敲竹杠的机会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八十章 又有敲竹杠的机会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离开泰和楼,酒足饭饱的潘美打着饱嗝,骑上马哼着小曲,悠然自得地走在大街上。

朱秀和徐铉同坐一辆马车,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已是入夜,戌正时分,街道上冷冷清清,偶有行人匆匆赶路回家,路过潘美身边,闻到浓烈的酒气,急忙避开些,生怕这骑高头大马的醉鬼撒酒疯。

徐铉透过车窗看了看走朝前的潘美,苦笑着低声道:“褚掌柜倒是与某想象的不太一样....”

在徐铉的想象中,褚珣褚少郎年纪虽小,说话行事却颇为老成,待人接物也十分得体,有子如此,褚家的家风一定非常严谨才对。

偌大个盛和邸舍也打理得井井有条,手下堂倌头子胡广岳也是个颇有见识之人。

经营这般庞大的产业,家中又有褚珣这般如璞玉的晚辈,在徐铉的想象中,褚掌柜应该是一位气度沉稳,豪迈却不失精明的西北豪客。

可亲眼所见之下的褚掌柜,年纪似乎并不大,面相倒是不俗,孔武有力,颇有几分泾原武人的风采。

只是这性情,有些大大咧咧、咋咋呼呼,太过热情奔放了些....

徐铉想到刚才酒桌上,褚掌柜揽着他的肩头称兄道弟,一坛子上好葡萄酒被他一个人喝下大半,睁着一双泛红醉眼,嘴里喷吐浓烈酒气,拍胸脯大声嚷嚷着,三天之内保证帮他把族人从改造场救出....

若能尽快见到徐彪等人,徐铉心里当然高兴。

可褚掌柜喝醉酒说的话,究竟有几分可信?

一想到褚掌柜那奔雷似的嗓门,叫嚷得整座酒楼都听得见,拍胸脯大包大揽的样子,徐铉就觉得此人不太靠谱。

朱秀看了看徐铉,立时明白他心中所想,笑道:“徐先生可是不相信我家二大爷,能助你救族人脱困?”

徐铉苦笑了下,犹犹豫豫地道:“褚掌柜答应帮徐某托人找门路,徐某自然是感激不尽。只是此事极为不易,连温县令也不敢轻易表态,褚掌柜方才喝醉酒,拍胸脯说的话....”

徐铉没有继续往下说,话语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他觉得褚美在喝醉酒时说的话不可信,从改造场捞人难如登天,褚美却答应的异常痛快,反而让他产生疑虑。

朱秀面带微笑,心里却是痛骂潘美。

早就提醒这厮演戏不要用力过猛,奈何这厮演得太过投入,一门心思想诱骗徐铉上当,反而引起对方的怀疑。

“徐先生不必担心,晚生这位二大爷,平时不苟言笑、沉稳严肃,安定县凡是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但凡他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办妥当,绝对不会信口开河。”朱秀宽慰道。

“....为何今日观之,褚掌柜热情好客,话语颇多,极其健谈,与褚少郎形容的全然不像?”徐铉满脸怀疑。

朱秀面不改色,继续忽悠道:“不怕徐先生笑话,我褚家虽是武人起家,但我这位二大爷却颇好文事,敬重真正的博学之士。二大爷自问有几分文采,自视甚高,安定县城里,能让他高看一等的文士少之又少。

今日遇见徐先生,二大爷心中欢喜,嘴上虽然不说,但晚生知道他心里带着几分求教的态度,想与徐先生结为友人,将来作更进一步的交流。

唉~~二大爷好面子,在泾州也算个人物,明面上需要端正严肃些,保持威严,私下里却是平易近人的性子,徐先生无需多想....”

徐铉讶然失笑:“如此说来,今夜酒桌之上,才是褚掌柜真实的性情表现?”

“不错!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若是看不顺眼话不投机,我家二大爷只怕不会多说半个字。”朱秀煞有介事地说道。

徐铉点点头,一颗心放肚子里。

他就怕褚掌柜是个满嘴大话连篇,到头来正事却办不成,浪费了时间和钱财。

夜里,街上传来打更的梆子声,一行人来到牙城。

潘美翻身下马,有牙城城门守卫上前查验,潘美与率队的小队长低语几句,牙城城门打开,一行人顺利入城。

徐铉看在眼里,不再怀疑这位褚掌柜的身份和能量。

牙城是城中之城,驻扎彰义军牙兵,更是节度府所在和麾下重要僚属居住地。

白日里,想进牙城也得经过层层检查,夜里城门落锁,除非有军令在身,又或是彰义军内部实权人士,否则想叫开城门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褚掌柜三言两语就让守城的牙兵放行,背后的能量当真不可小觑。

入了牙城,潘美骑马朝前引路,朱秀和徐铉乘车跟在后,一路七拐八拐,在一座小宅子前停下。

宅门狭开一条缝,一名提灯笼的仆人探出头瞧瞧。

潘美下马,抱拳道:“有劳禀报陶参谋,就说褚美造访。”

那仆人正是陶文举身边的随从邱守财,早就得到陶文举的指示,专程在此等候。

邱守财知道潘美的真实身份,却不知朱秀,瞟了瞟几人,故意用鼻孔哼了声:“原来是褚掌柜,稍待。”

说着,邱守财“嘭”地关闭宅门,将几人挡在门外。

徐铉暗暗惊讶,常言道宰相门房三品官,这陶文举身为彰义军行军参谋,兼任盐厂厂长,家中奴仆架子倒也大得很。

潘美压低声道:“徐先生不必见怪,这陶文举本就是小人得志,身边伺候的奴仆,自然也都是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

徐铉苦笑了下,已经有预感,想求这位陶参谋办事只怕不会容易。

片刻后,宅门打开,邱守财打着灯笼邀请道:“我家老爷请诸位进屋说话。”

宅子不大,与普通民宅并无区别,堂屋亮着灯,依稀可见一位绯色袍服之人高坐正中。

徐铉低下头快步跟在潘美之后,心里不免感慨:“乱世之中,礼崩乐坏,连区区藩镇官吏也敢公然将五品朝服穿在身上。”

陶文举四平八稳地高坐太师椅,捧着一本春秋似模似样的翻阅着,眼角朝屋外瞟去。

见到朱秀像个跟班小厮尾随最后,陶文举下意识想起身迎接,朱秀隐蔽地打手势,示意他不要穿帮。

陶文举干咳一声,不自然地扭动身子,屁股仿佛被针扎了几下。

“老爷,他们来了。”邱守财把人带到,陶文举挥挥手让他下去泡茶。

潘美抱拳笑呵呵地道:“拜见陶参谋。”

陶文举放下书本,打着官腔道:“潘....咳咳~~褚兄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

潘美忙介绍道:“这位褚珣是某的侄儿,上次泾州学堂之事,全靠陶参谋相助,某这次专程带他来感谢陶参谋。”

朱秀识趣地长揖及地,朗声道:“褚珣拜谢陶参谋!”

陶文举吓一跳,屁股下像是装了弹簧,差点要弹起,被朱秀以狠厉的眼神逼得他老老实实坐下。

陶文举如坐针毡,心中苦笑,少使君的大礼他如何受得起啊!

“褚少郎乃良才美玉,彰义军简拔人才,就需要像褚少郎这般优秀的年轻人作为后备人才储备,将来好为彰义军效力。”陶文举深吸几口气,努力扮演好一名彰义军内部实权人士的角色。

“晚生一定时刻谨记陶参谋教诲,在泾州学堂刻苦学习,将来为我彰义军大业贡献力量。”朱秀大声说着,又一丝不苟地长揖行礼。

潘美又道:“这位徐茂才徐先生,乃是近来声名鹊起的名人,想必陶参谋也听过他的名字。”

陶文举趾高气昂地斜眼瞟了瞟,笑容有几分阴诡:“原来你就是徐茂才。”

徐铉急忙揖礼道:“见过陶参谋。”

陶文举站起身,抖抖官袍下摆,迈着八字步走到堂中,绕着徐铉走了一圈,慢悠悠地道:

“徐茂才,近来在泾州生活小报头版发表署名文章最多之人。又通过层层遴选,得到温县令亲自授予农垦区镇长一职,即将启程赴任。

今日一见,当真是一表人才呀!”

徐铉连连躬身揖礼:“在下愧领镇长职务,只希望不辜负温县令一番重托。”

陶文举嘿嘿怪笑几声,伸手指了指椅子:“诸位请坐。”

陶文举回到主位坐好,邱守财送上热茶,装模作样地品茗一番后,悠然道:“虽说往后我与徐先生同为彰义军效力,但实际上互不统属,我更非徐先生的上司,不知徐先生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潘美把徐铉的来意简单讲述一遍。

陶文举听罢点点头,端起茶盏装作沉吟,偷偷朝坐在堂屋一侧末尾的朱秀望去。

可惜朱秀依旧保持一个晚辈恭恭敬敬的姿态,低眉顺眼,也没有任何眼神授意的意思。

陶文举苦笑,少使君这是让他们自由发挥演技啊。

清清嗓,陶文举故作为难道:“此事可不好办啊....”

徐铉忙揖礼道:“陶参谋在彰义军深受重用,人脉广泛,恳请陶参谋帮在下想想办法。”

陶文举盯着他看了会,诡异一笑:“徐先生误会了,我所说的难办,并非是指从改造场将你的族人救出,而是....”

陶文举话说一半又停下,给了徐铉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徐先生是南边来的人,千里迢迢跑到泾州,想必不只是为了看风景这么简单吧?”

朱秀和潘美一个劲地朝徐铉使眼色,徐铉恍然明悟,忙道:“实不相瞒,徐某和族人此来,是想同彰义军做一笔生意,徐氏愿出资购买彰义军掌握的石盐制取法。”

陶文举摸摸下颌蓄起不久的短须,笑道:“不知徐先生愿意出多少钱?”

徐铉犹豫了下,小心翼翼地道:“此事重大,陶参谋是否需要禀报史节帅?”

陶文举摆摆手道:“不需要,盐厂事务一向由少使君主掌,陶某身为厂长,直接向少使君汇报,徐先生与陶某议定之后,禀报少使君批准便好。”

徐铉还是有些不放心,说道:“徐某可否有幸拜见少使君?亲自与他商谈此事....”

陶文举当即变了脸色,鼻孔里怒哼一声:“徐先生是觉得陶某官职低微,做不了主?既然如此,又何必深夜登门?哼~来人,送客!”

邱守财屁颠颠跑进堂屋,伸手一邀,戏谑道:“三位,请!”

潘美急忙解释道:“陶参谋息怒,徐先生是个谨慎性子,并无其他意思!”

潘美佯装训斥徐铉,偷偷朝他挤眼睛:“徐先生放心,陶参谋乃是少使君心腹,打理盐厂大小事务,这些事用不着劳动少使君,只需与陶参谋商量便好。

再说,少使君事务繁忙,哪里有闲暇管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别说你,偌大个牙城,一月里也没几人能见到少使君一回。”

徐铉自知失言,拱手道:“方才是徐某言语不妥,冒犯了陶参谋,请见谅!”

陶文举哼哼一声,阴阳怪气地道:“徐先生放心,彰义军法令严密森严,特别是盐厂,地位特殊,无人敢轻动分毫。陶某与徐先生做出的任何交易,都要经过少使君批准才能生效。”

徐铉想了想,苦笑道:“生意上的事务,在下向来不插手,陶参谋问我愿意出多少钱,在下一时半刻当真拿不准。”

陶文举道:“徐先生的意思,想让我先帮你把族人救出来,然后再商量生意的事?”

徐铉忙拱手道:“陶参谋见谅,并非在下讲条件,只是家族生意一向由那几位族人负责,在下不了解实情。”

陶文举摩挲下巴装作考虑,偷偷瞟眼朝朱秀望去。

朱秀端起茶盏,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陶文举心中有了计较,慢悠悠地道:“先救你的族人脱困,也并非不可以,我手书一封连夜派人送往改造场,最快明日下午你就能见到他们。”

徐铉喜道:“多谢陶参谋出手相助....”

陶文举摆摆手:“先别忙着谢,徐先生还是先想想,除了出资购买石盐制取法,你们此行北上泾州,还有何没有交代清楚的事情。”

陶文举话语里意有所指,徐铉自然听得明白,心中一惊,勉强笑了笑:“陶参谋所言,在下不是很明白。”

陶文举阴恻恻地笑了,幽幽道:“譬如说,徐先生和你那外侄李嘉,究竟是何身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