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出双簧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出双簧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陶文举本就是个尖酸刻薄的长相,加之有意在朱秀面前卖力表现,更是将一名奸猾小人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徐铉心里咯噔一声,强装镇定,勉强挤出一丝笑:“陶参谋之意,在下不是很明白。”

陶文举拿着一把小锉刀磨指甲,瞥了他一眼,笑容玩味:“你们一行从南边而来,当真以为能把身份隐瞒得天衣无缝?”

徐铉猛地攥紧拳头,两鬓渗出些许汗渍,面上努力保持平静,心中却是掀起浪涌。

自从翻越秦岭进入关中,他们一改在蜀地的高调张扬,秉持低调不显眼的行事原则,夹着尾巴做人,自认为没有任何暴露身份的举动。

陶文举说这番话,难道当真掌握了能够证明他们身份的证据?

徐铉心生疑惑,不应该啊,他们从未与此人打过交道,为何会对他们的身份产生怀疑?

徐铉万分想不通。

拱拱手,徐铉镇定道:“陶参谋说笑了,徐某一行人来泾州的目的,方才已经说得很明白。

吴郡徐氏经营私盐生意,坐拥大片盐矿,却碍于石盐精制技艺粗浅,所产石盐不够精细,以至生意一直不见起色。

听闻泾州白盐以石盐为主,享誉关中,徐氏便想造访彰义军,求购彰义军所掌握的石盐制取法。

主办此事的是徐氏族中族孙徐彪,在下不过是携带外侄李嘉,跟随徐彪顺道来看看泾原风光。”

徐铉话说的有条不紊,条理分明,听上去似乎毫无破绽。

观其神情面色,也是从容淡定,不显慌乱。

徐铉说的也的确是实情,徐彪等人奉徐氏家族之令前来泾州,确实是想从彰义军手中学得石盐精制法。

只是恰逢徐铉和李从嘉也想北上泾州,便与徐彪等人同路。

徐铉说的话半真半假,虚实结合,若是不知情者听了,一定难辨真假。

只是陶文举早早得到朱秀提点,对徐铉和李从嘉的真实身份心中有数,不会被他轻易糊弄。

陶文举嘿嘿道:“徐先生不愿意说实话也不要紧,生意嘛,咱们慢慢谈便是了。我这就派人带信去改造场,明日下午,徐先生就可以见到族人。

到那时,我们再慢慢商谈。”

陶文举站起身,淡淡道:“寒舍狭敝,不便留宿,就不招待诸位了,请自便吧!”

陶文举朝潘美拱拱手,又隐蔽地朝朱秀抛去眼色,转身进了堂屋后的卧房。

邱守财哈欠连天,懒洋洋地道:“夜已深了,诸位尽快回去歇息吧。”

三人离开,宅门嘭一声紧闭。

潘美佯装责怪道:“徐先生若有难言之隐不便相告,也该提早说一声,现在可好,惹恼了陶文举,被他扫地出门....此人气量狭小,若是因此遭他记恨,往后连带我也得跟着遭殃。”

徐铉愧疚地揖礼道:“是徐某考虑不周,害褚掌柜受牵连,万望恕罪!”

朱秀插嘴道:“敢问徐先生,陶文举方才说的话究竟是何意?先生与李嘉贤弟,除了吴郡徐氏的关系,到底还有什么身份?”

“这....”徐铉吞吞吐吐,苦笑道:“褚少郎见谅,有些私人事务,实在不方便透露。但徐某可以保证,我们此行泾州,绝对没有任何不轨图谋,不会对彰义军造成任何危害,更不会牵连你们。”

朱秀暗自撇嘴,笑道:“徐先生言重了,晚生倒不是怀疑先生一行来到泾州有何图谋,只是方才陶文举言语中意有所指,晚生担心他误会了先生。”

潘美也帮腔道:“徐先生是我们的朋友,朋友相助义不容辞。不过陶文举这厮不好对付,最好不要轻易得罪,万一先生有什么把柄落在他手里可就麻烦了....”

徐铉笑容不太自然:“在下随族人初次到访泾州,怎会有什么把柄落下....”

“没有自然最好!”潘美抻抻懒腰,“时辰不早了,我让车夫送先生回邸舍,我们明日午后再见。”

目送徐铉坐上马车离去,潘美忽地感慨道:“此人倒是位饱学之士,就是脑子似乎不太灵光,刚才的把戏漏洞百出,他愣是看不出来。”

朱秀笑道:“读书人嘛,除了博古通今,倒也没有其他长处,也不知道世道险恶。”

潘美鄙夷地斜瞅他:“欺骗老实人,你就不怕天打雷劈?”

朱秀想想笑道:“一百万贯,遭雷劈我也认了。”

潘美躲开些,嘀咕道:“你是主谋,我顶多算是从犯,万一老天要用雷劈你,可不能连累到我。”

朱秀笑道:“你长的高大,雷劈下来肯定先击中你。”

“不妨把史大郎、李重进全都叫来,他们个头高,雷公挨个往下劈,可就落不到我身上....”

俩人一路拌嘴,牵着马回节度府歇息。

翌日正午,一队兵士押着徐彪一行十人进入安定县城。

关押在改造场挖了几个月石头,徐彪等人晒得皮肤黝黑,一个个蓬头垢面,上身穿破破烂烂的无袖短褂,下身穿灰麻胫衣,典型的劳改犯装束。

改造场施行人性化管理,可一旦触碰禁令,就会被剥夺大部分人身权利,吃喝拉撒睡都会受到严密管控。

这也变相的阻吓了囚犯们想要动歪脑筋的冲动。

徐彪十人抢夺看守兵器,意图强行越狱,按照改造场管理条例,够得上当场杀头的程度。

浑和尚自从受伤残疾退出战兵序列,当上改造场管事,刀子上就再没沾过血。

本想着拿徐彪等人的脑袋祭刀,又接到朱秀传令,让他找个借口免除徐彪等人的死罪,继续关押在改造场,从重、从严看押、劳动。

少使君既然有令,浑和尚不敢不遵从。

徐彪等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浑和尚亲自督促干活,没少给徐彪小鞋穿,将这南边来的十人反复折磨,精神和**都受到极大摧残。

县城街道上,兵士押着徐彪十人走过,百姓们避之不及,纷纷流露出嫌弃厌恶的神情。

披头散发的徐彪低着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满脸火辣辣涨红。

活了三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游街示众。

徐彪的身份在江宁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实际上不论官府绿林,听到他的名字都得卖几分面子。

没曾想来到泾州,吴郡徐氏的招牌不管用,还被莫名其妙抓去挖了几个月石头,磨得一双手满是老茧,脚上长满血泡,带着手铐脚链游街示众,丢尽了徐氏的颜面。

徐彪通红眼眶,死死咬牙,满心的冤屈怨怒,越想越憋屈,汹涌的泪水好似要夺眶而出。

进了牙城,徐彪被两名兵士单独押往陶文举家中,其余徐氏族人被押往牙军驻地附近的一处监牢。

眼看要与族人分别,徐彪大急,挣扎怒吼:“你们要带我去何处?”

来时徐彪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大清早就被押送离开改造场前往县城。

按照徐彪跑江湖的经验,把他单独押往某处,通常没有好下场。

两名牙兵拔出刀架在他肩头,厉喝:“老实些!再敢吵闹,叫你原地头颈分离!”

徐彪咬牙,不敢再吭声。

彰义军的兵士都是些一根筋的愣头青,惹恼了当真拔刀砍头,冤死的还不是他自己。

兵士押着徐彪一路来到宅门前,邱守财早已等候在此。

“两位兄弟辛苦了,这是我家老爷的签押,还有一点小钱,请弟兄们吃口茶。”

邱守财把陶文举签好的文书交给兵士,又塞给他们一把散钱,三四十文左右。

“多谢陶参谋打赏!”兵士检查签押无误,收下赏钱道谢离去。

名义上,是陶文举动用私人关系救徐彪等人离开改造场。

是谁提的人,该有的手续一样不能少。

这些戏份同样是做给徐铉和徐彪看的。

邱守财斜了徐彪一眼,挥挥手傲慢道:“你跟我来!”

徐彪本想问问这究竟怎么回事,见邱守财自顾自往前走,没有要搭理他的意思,只得咬咬牙跟上。

跨进宅门,徐彪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院中负手踱步,愣了下,眼泪水涌出眼眶,带着哭腔惊喜大吼:“三爷爷!”

徐铉大喜,连忙快步迎上前。

徐彪三步并作两步,双膝一屈跪倒在地,哭呛:“三爷爷!您老若有三长两短,徐彪无脸再回徐家!徐彪冲动惹事,连累三爷爷受苦,该死啊~”

徐彪失声痛哭,哀嚎不止,鼻涕眼泪糊一脸,抬手“啪”地狠狠一巴掌扇自己耳光。

徐铉急忙制止,红着眼睛低声道:“无事便好,无需自责!你跟余下族人都还好吧?”

徐彪抹抹眼泪,用力点头:“都好!改造场那光头瞎眼瘸腿的贼厮虽然可恶,但也不敢短缺弟兄们的伙食。弟兄们都能吃饱喝足,就是劳役繁重,不少都伤了筋骨。”

徐铉用力握住他的手,只觉得那只手掌无比粗糙,茧子厚得能硌人。

徐铉心中疼惜,愈发用力握紧:“你们放心,三爷爷一定带你们回家!”

爷孙俩四目相对,皆是饱含热泪。

堂室里,潘美嘀咕:“这徐茂才在徐氏的辈分倒是高的很,有个比他还年长几岁的侄孙子....”

陶文举小声道:“少使君下次不妨也让潘都头出演侄孙,潘都头也唤少使君一声三爷爷....”

潘美冷笑道:“这装孙子的机会还是留给陶参谋好了!”

陶文举没脸皮地嬉笑道:“这有何妨,别说三爷爷,就是亲爷爷陶某也叫的出口!”

两个家伙横眉冷对斗起嘴来,朱秀不悦地低喝道:“闭嘴!他们来了!”

徐铉拉着徐彪进到堂室,朝陶文举揖礼:“陶参谋搭救之恩,徐氏必定不敢忘怀!”

徐彪方才听了徐铉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此番能够离开改造场,全凭面前这位彰义军的行军参谋出面。

此人还掌管盐厂,徐氏想要的石盐制取法,也在他的掌握之中。

徐彪重重抱拳道:“陶参谋救命之恩,徐彪没齿不忘!等回到江南,一定奉上重谢!”

陶文举客套道:“一场误会,希望你们不要放在心上。我彰义军总体来说,还是热情好客的,只是四面树敌太多,不得不小心谨慎些。”

徐铉和徐彪相视一眼,彰义军的热情好客,他们算是领教了。

潘美适时站起身,笑道:“你们有要事商谈,事关彰义军机密,我们不便旁听,先行告退。稍候我在泰和楼订了雅间,请陶参谋和徐先生一定光临。”

朱秀也跟随离开,堂室里只剩陶文举和徐铉徐彪三人。

宾主而坐,陶文举笑道:“购买石盐制取法一事,二位可商量好了?”

徐铉示意徐彪说话,徐彪抱拳道:“徐氏愿意出资二十万贯求购石盐精制的全套技法。另外,再赠送陶参谋三万贯钱作为感谢。”

陶文举一阵恍神,三万贯,着实不少了,这吴郡徐氏可真是大手笔,富得流油。

三万贯虽好,可若是他真的拿了,只怕到最后拿不到钱不说,连彰义军也待不下去。

陶文举摇头笑道:“全套石盐精制法,作价三十万贯,不讲价,包教包会!少于这个数,陶某无法跟老帅和少使君交代。至于徐氏的感谢费,还是免了吧~”

徐彪皱皱眉头,陶文举开的价钱,虽说也在徐氏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的确偏高了些。

陶文举端起茶盏悠然品茗,一点不心急。

徐彪和徐铉低语几句,抱拳道:“就依陶参谋,徐氏出资三十万贯,购买彰义军石盐精制法!但请陶参谋派遣匠人,随某回到江宁传授技艺。”

陶文举欣然大笑:“好说好说!此法门分为几个步骤,我可以派人教会你们头先几步,等你们把钱送到,再教会余下的。”

徐彪稍加考量,说道:“一言为定!”

徐铉心中松口气,议定此事,家族交给他的重任算是完成了。

徐铉已经打定主意,让徐彪带李从嘉先回江宁,他留在泾州,等徐家的钱款送到,他再随族人返回。

一来一去,少说要半年时间,他刚好有时间参与到彰义军的改革大潮中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