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七十九章 余波未平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七十九章 余波未平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江宁城,齐王府。

回廊下,李景达杵一根青藤木杖走在前,步伐缓慢沉重,弓腰驼背,不时拿手帕掩嘴咳嗽。

李从嘉和徐铉跟在他身后。

“小六今日怎么想起来看四叔?”

李景达偏头看了眼李从嘉,咳嗽两声,又对徐铉笑道:“还有徐尚书,你可是个大忙人,怎么得空过来?”

李从嘉忙道:“上次在朝会见王叔身体欠佳,小侄一直心中挂念,今日正好无事,便和徐先生一同过府探望。”

“呵呵,小六有心了。别担心,你四叔我大的能耐没有,这身子骨自小打熬得倒是不错....咳咳~”

李景达掩嘴咳嗽,咳得满脸通红,脖颈青筋凸起,李从嘉赶紧轻轻拍打他的后背。

徐铉拱手道:“小郡王与徐某有要事禀报殿下,可否请殿下安排一间静室详谈。”

李景达见他神情严肃,点点头道:“徐尚书请!”

李景达嗓音音哑,只怕是长久咳嗽,嗓子都咳哑了。

内宅书房,仆人奉上茶点后,李景达挥手让他们退下。

“徐尚书有何要事,现在可以说了。”李景达拨动盖碗,小啜一口。

徐铉和李从嘉相视一眼,道:“敢问殿下,这咳疾是何时发病的?”

李景达想了想,苦笑道:“也就这半年时间。

你们知道,我自幼习武,身子一向强健,寒冬腊月只穿一件单衣,也不会着凉。

半年前在建武军,我和节度使何延锡前往天长山狩猎,回来后就一病不起。

御医诊断的结论是,我这些年酒色过多,身体底子薄弱,又在天长山被寒邪之气侵染,以至于突发疾病....

哼~这些混账东西,简直一派胡言!

我府中只有王妃一人,孺人二人,这些可都是礼法规定,身为亲王所能拥有的合法侍妾。

朝中一帮御史,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外室更不知有多少,有何资格说本王....”

李景达越说越恼火,拍打椅子扶手,说到激动处咳嗽连连。

李从嘉眨巴眼,小声道:“可是小侄听说,父皇接到太医署禀报后很生气,派宦官到齐王府,遣散了媵妾十二人....”

“咳咳~”李景达脸色涨红,掩嘴咳得上气不接下气。

“咳咳~”徐铉也轻咳两声。

“徐先生也患上咳疾了?”李从嘉惊讶地看着他。

徐铉有些尴尬,一个劲递眼色。

李从嘉似乎没有看懂,胖脸紧皱,很认真地对李景达道:“四叔,御医所言不无道理,女色过多容易伤身,还望四叔节制。”

李景达气得直翻白眼,好个不懂事的小六子,不知道给他老叔留些面子。

“咳咳~”徐铉端坐身子,急忙岔开话题:

“御医所言是一方面,不过殿下可曾想过,突发咳疾或许并不是染病,而是有其他原因。”

“此话何意?”李景达皱眉,满脸迷惑。

徐铉凝重道:“下官略通医理,依下官看来,殿下面色除了长久染疾以至于气血虚弱,更像是中了剧毒。”

“中毒?”李景达拔高嗓门,难以置信。

徐铉沉声道:“殿下可曾派人检查过王府之内的衣食起居?特别是饮食,稍有不慎毒物入口,悔之晚矣。”

李景达道:“王府起居皆由内官人打理,是个跟了我十来年的老太监,绝不会有问题。”

“王府内宅厨工,譬如平时负责洗剥、筛检、蒸煮之人,还有几个掌勺主厨,四叔可曾一一审查过?”李从嘉问道。

李景达惊讶地看着他,这个胖侄儿似乎对庖厨分工很熟悉。

不过他堂堂亲王,哪有工夫亲自去调查一帮厨工?

“未曾。”李景达哭笑不得,摇摇头。

“王府内宅主厨皆为妇人,王妃有时也喜欢亲自动手,制作一些肉干糕点....”

说到此,李景达突然感慨似的咂咂嘴,似乎对王妃偶尔几次下厨记忆深刻,表情十分耐人寻味。

徐铉肃然道:“殿下千万不可大意。请殿下立即着手彻查王府所有仆从奴婢,侍卫宦官,凡是在王府伺候之人,一个都不可漏掉。”

“这....”李景达犹豫是否有这个必要。

他对王府中人一向厚待,大多数伺候的仆妇随从奴婢,都是从他军中旧部的家卷里挑选,不相信这些人会做出危害自己的事。

“防患于未然,殿下还是彻查一番为好。”徐铉坚持道。

“好吧....我这就吩咐心腹之人去办。”

李景达似乎意识到什么,小六子和徐尚书这趟来,就是专门提醒他的。

说完正事,李景达笑道:“小六,那朱秀从和州神不知鬼不觉出逃,当中可是有你相助?”

李从嘉胖脸划过一丝慌乱,急忙否认道:“侄儿冤枉!朱秀欺君犯上,竟敢私自出逃,犯下大逆不道之罪,侄儿怎敢枉顾国法,与逆犯同流合污!”

李景达不以为然地笑道:“你不用紧张,就算这件事里有你插手,四叔我也不会说什么,更不会向皇兄告你的状。”

徐铉道:“殿下如何看待朱秀举家出逃一事?”

李景达喝了口茶,不以为意:“逃便逃了,又能怎样。朱秀此人确有才干,只可惜心不在我大唐。

强留无用,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放人家北归,反正于我唐国而言,又无损失。

损失最重者莫过于周老太傅,自家闺女竟然被朱秀拐跑了,这件事说来倒也好笑荒唐....

只不过究竟是朱秀拐跑的,还是人家小娘子自愿走的,谁也说不清....

这朱秀回到开封,将来受到周主重用,老太傅平添一个周朝权贵女婿,倒也不亏....哈哈~

照此说来,朱秀一家能够顺利出逃,老太傅有没有在背后相助,很难说啊....”

徐铉和李从嘉相视震惊,李景达三言两语,竟然就把朱秀一家出逃一事的内情,说个**不离十。

也不知是他随口一说,还是早有分析。

这个以刚直豪爽着称的齐王,对于朝局的嗅觉还是比较敏锐的。

又叙谈片刻,徐铉和李从嘉起身告辞,李景达没有留他们用饭,派人送他们出府。

在书房静坐一会,李景达找来王府管事太监,是个五十多岁的老阉宦。

李景达对他耳语叮嘱一番,老太监低声问了几句,拱手告退。

五日后,老太监拿着一份册子密报李景达。

“殿下,内宅几个主厨里,唯有郑氏近段时间有些异样。”

李景达没有接册子,澹澹道:“说吧。”

老太监继续低声禀报:“郑氏是宣州南陵县人,与丈夫何武是同乡。

何武原是王府亲帐卫兵,七年前跟随殿下出征闽国,战死于邵武。

此后郑氏进入王府,一直在内宅灶房做工。

三年前,王妃觉得她手艺不错,就提拔她为主厨之一....”

听着老太监的汇报,李景达渐渐回忆起来。

七年前他率军攻打邵武,遭遇闽**队顽强抵抗,又差点被赶来支援的敌军合围,拼死冲杀才突破险境。

而何武,一个老实木讷的汉子,他的王府亲帐兵,就是在那场战斗中战死的。

“郑氏有何异样?”李景达语气发寒,一个在府中多年的仆妇,难道会是害他染疾的凶手?

老太监低声道:“老奴发现,郑氏每个月告假三日,几乎都是在月末,而且每次都是去采石矶....”

“嗯?”李景达觉察不对劲,警惕道:“她去采石矶作何?”

采石矶位于江宁城西南,一来一去,留宿一晚恰好是三日工夫。

采石矶是长江之上一处重要渡口,那里江岸广阔,地势平缓,江面宽广,水势平和,历来是长江江防的重要争夺地,朝廷派遣重兵屯驻。

太平时节,采石矶渡口船帆遮天蔽日,往来商贾多不胜数,水道十分繁忙,因此也形成一座繁华的渡口小镇,比下游处的板桥店热闹太多。

老太监再度奉上册子,低声道:“老奴派人跟踪,发现郑氏在采石矶与一男子幽会,此人名叫廖昌,乃是东宫卫率府军士....”

李景达夺过册子迅速翻看,越看越发惊怒。

这廖昌竟然是郑氏的娘家表兄,两人幽会竟然已有两三年之久,而且郑氏似乎还为廖昌偷偷生下孩儿。

“老奴问过王妃身边的管事娘子,去岁七月,郑氏说老家父亲过世,要回去安葬老父,王妃许她半年时间,让她回去安顿后事....

郑氏是年后回来的,从三月起,她每月都要去采石矶,每次回来都会携带包袱,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老太监语气幽幽。

李景达恼怒咬牙,他府上的女厨工,竟然和东宫卫兵有染,要说是巧合,他绝对不会相信。

“派人紧盯郑氏,等她下次从采石矶回来,当场拿下,仔细搜查,看看她究竟藏了什么秘密。”李景达厉喝。

老太监道:“老奴遵命。再过几日就是月末,这两日郑氏应该会有动作,老奴会亲自盯紧她。”

李景达想了想又道:“找个借口,让郑氏这几日离开内宅灶房,不要让她产生怀疑。”

“殿下放心,老奴这就去办。”

又过几日,已是七月末,郑氏从采石矶回来,踏入王府后门时,被几个恶狠狠的仆从摁翻在地,当场从她带回来的包袱里,搜出一包研磨成细分的不知名物品,闻着有些刺鼻,像是掺杂硫磺。

老太监拿去给江宁城各大医馆鉴定,大夫都说此物剧毒,但只要每次用量小些,掺进食物里不易察觉,人体也不会有异样。

只是过个一年半载,毒性累积,中毒之人必死无疑!

李景达震怒不已,下令把郑氏秘密处死,同时严查王府中人,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又从王妃娘家调来一批奴婢,专门负责内宅起居饮食。

郑氏临死前遭受酷刑,吐露出一切阴谋。

不出所料,那些毒物就是她的相好,东宫卫率府军士廖昌给她的,他二人甚至已经悄悄成婚,郑氏所生的儿子就寄养在太子名下一处皇庄。

太子对他二人许以重利,又拿儿子做要挟,郑氏自然乖乖就范。

“李弘冀!你好狠毒!不讨还公道,我誓不罢休!”

得知真相,李景达勃然大怒,在卧房之内拔剑斩断桉几。

~~~

寿州城,一处偏街客舍内。

王令温扮作卖枣老农,住在底楼端头一间简陋房舍。

朱秀渡河北上已有三日,想来已经进入大周地界,安全上没有太大问题,他也可以从容离开,回开封复命。

不过今晨,王令温接到密报,说是寿州典签使杜夷有泄露机密军情的嫌疑。

李弘冀率领除州兵对朱秀家卷穷追不舍,本就让他心中生疑,按照计划,他们本可以悄无声息地来到寿州汇合。

怎会被一路围追堵截?

害得第五都和武德司损兵折将。

如果真是杜夷泄密,那就说得通了,只是杜夷就该千刀万剐。

王令温派人秘密擒拿杜夷,一番严刑拷打,只等他招供。

嘎吱一声,几个挑着箩筐的乡农推门而入。

几只箩筐装满大枣,其中一人推翻一只箩筐,饱满的枣子滚落一地,从箩筐里倒出一个血人,正是杜夷。

杜夷全身没有一处完好,细密却不致死的伤口布满全身,鲜血淋漓。

“....使司、使司饶命!”杜夷趴在地上,艰难地朝王令温伸出手,声音嘶哑。

王令温从地上捡起一颗枣子,随手擦擦放嘴里,卡察一口咬碎,枣子十分清脆可口。

王令温面无表情,听着手下人汇报审问情况。

“嘿嘿~王峻的手未免伸长了些,连武德司也想管管。”

王令温冷笑,“说吧,王峻派来与你接触之人是谁?”

满脸血污的杜夷有气无力地道:“属下、属下只知道他姓陶,以前、以前似乎在朱侯爷麾下效力过....”

王令温想了想,点点头,站起身往外走:“别弄得太脏,尽快出城再说。”

杜夷肿成一条缝的眼皮流露惊恐:“使司饶命啊!”

很快,房舍里传出一声闷哼,几人收拾干净,挑起装满枣子的箩筐,随王令温出城。

与此同时,寿州城主街,一间名为昌兴货行的商铺张灯结彩,东主是个叫作查桧的年轻人,穿一身崭新绸袍,正满脸堆笑地挨家挨户拜访邻里,送上一份小礼物,同街商铺的掌柜都说他伶俐懂事,是个天生的生意人。

“东主,俺都打听好了,清淮军里的确有个叫做郑冲的,却只是个小小队正,听说是上个月才招募入伍的。”

爆竹间隙,货行堂倌找到查桧,凑近耳边大声禀报。

查桧笑道:“你给我看好此人,等他升任都头时,咱们就去拜访拜访。”

堂倌觉得很奇怪,东主要跟当官的拉关系套近乎,有大把人选,为何非得盯住这个郑冲?

堂倌也是板桥店人,一心想巴结东主,好在新开业的昌兴货行站稳脚跟,不敢质疑东主的吩咐,拍着胸脯大声道:“得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