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郭大爷邀功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郭大爷邀功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潼关以东,黄河南岸大营。

郭威率军抵达后,进驻南岸大营,将北岸大营交给白文珂和常思继续镇守。

郭威毕竟是来接替白文珂,出任平叛大军最高统帅,他居南岸,让白文珂和常思居北岸,也是为了安抚众将士之心,让他们知道,虽然战事不顺,但朝廷依旧信任、重用他们,并无责怪之意。

白文珂和常思感激不尽,诸路藩镇兵马渐渐心安。

老将常思生性吝啬,唯独对当年在年幼之时依附他的郭威慷慨接济,郭威心存感激,至今私下仍然以叔父敬称。

人的名树的影,郭枢密出任统帅,三军将士士气大振,诸镇节帅无不顺从,以往对主帅军令置若罔闻、敷衍了事,各路兵马人心浮动、各自为政的局面当即得到扭转。

李守贞得到消息后,马不停蹄亲自统兵增援潼关,又加派兵马镇守蒲津关,扼守两处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

郭威接掌帅印已过十余日,除了下令兵马操练不辍,加强警戒,其余再无别的动静。

每日里带着柴荣和魏仁浦,一众幕僚部将,爬上高塬丘陵,观察潼关守备情况。

南岸大营,中军帅帐内。

半月已过,平叛大军没有任何动向,开封派遣使臣问询,郭威不得已,召集部将属官商讨进兵。

郭威一身戎甲,大马金刀高坐帅位,捧着一卷黄河图志,似乎看得专心致志。

一名身穿红锦袍,面白无须的太监坐在左侧首位,此人名叫范刚,乃是内侍省少监,内宫副总管,刘承祐派来问询,了解战事进展的使臣。

大帐两侧分坐各军节度使、各禁军将领。

柴荣和魏仁浦也居于其中。

此刻,为了商讨如何出兵,众将领各执一词,争吵不休,场面吵闹混乱。

柴荣和魏仁浦相视无奈,范刚翘着二郎腿,涂了脂粉的白脸上满是不耐烦。

“郭大帅,这仗究竟该怎么打,您倒是拿个主意呀?总这么耗着,白白浪费朝廷的钱粮,终归不是办法!”

范刚实在忍不住了,阴柔的嗓音里充满抱怨。

郭威轻抚髯须,目光从书册上挪开,笑道:“范貂寺莫急,你看,大伙不正商量着嘛!”

范刚翻白眼,撇嘴冷哼:“这也叫商量?跟菜市口寡妇吵架差不多!”

郭威笑呵呵地道:“都是一帮大老粗,说话嗓门大,范貂寺见谅!你有所不知,这军中商讨战事,历来如此,吵着吵着,办法也就有了!”

范刚公鸭嗓“嘎嘎”笑了几声,没好气道:“郭帅还是尽快拿出主意来,打两场胜仗,杂家也好回去向官家交差。”

“呵呵,让范貂寺和我们这群大老粗住一块,实在委屈了,抱歉抱歉!你且耐心等候,只要战机出现,本帅立马挥师西进!”

郭威客气地笑道。

范刚轻轻哼了声,没有再说话,眼皮一耷拉,耐着性子听这帮老杀才吵嘴。

郭威瞥了他一眼,微眯的目瞳深处,划过浓浓的厌恶和嫌弃,更多的却是无奈。

他前脚刚到军中,接手军务还没几日,官家就迫不及待地将范刚派来,名义上是问询战事进展,实际上就是监军。

近十万大军屯守在潼关外半月不动,官家和朝堂上一些臣子,只怕都坐不住了。

郭威深知不能再拖了,大军必须要尽快有所动作,否则开封城内,对他不利的流言蜚语将会越来越多。

可战机未显,潼关固若金汤,蒲津关也是重兵防范,如何进兵?

郭威放下书卷,扶额深感头疼。

柴荣见状,满面担忧,心里叹口气。

父亲得不到官家信任,即便做了统帅,也是处处掣肘,稍有不如意,就能生出各种各样的谣言。

既要想办法尽快平定关中叛乱,也要耗费心力应付朝堂暗箭,实在劳累无比。

“咳咳~”郭威重重地咳嗽两声,帐中立刻安静下来。

郭威虎目扫视众将,沉声道:“吵嚷了一个时辰,可有大致方略?”

左军指挥使李蒨抱拳道:“郭帅,末将建议调集重兵强渡蒲津桥,取蒲津关而后绕过蒲州,直扑华州,先攻破赵思绾,然后派兵支援凤翔军,剿灭王景崇!待擒下这二贼,再调头全力对付李守贞!”

镇**节度使扈彦珂当即反驳道:“不可!三镇叛乱,以李守贞为主,赵思绾、王景崇二逆不过附庸,不足以成事,绕开李守贞而击赵、王二人,岂不是本末倒置?

某请郭帅坚决以平定李守贞为主!荡平河中,则赵、王二逆失去倚仗,不攻自破!况且岐州已有焦继勋、赵晖,华州有王守恩,足以对付叛军,我主力大军的目标,还是河中!”

郭威点点头,满脸严肃,没有说赞同哪一方的建议。

柴荣和魏仁浦相视而笑,老将扈彦珂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

帐中众将又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两种建议都有人支持。

“咳咳~”范刚捏着嗓子咳嗽几声,似乎有话要说,可惜帐中众将没有听到他的咳嗽声,依旧吵吵闹闹乱哄哄。

“肃静!”郭威低喝,大帐再度安静,众将大眼瞪小眼。

郭威侧身笑道:“范貂寺有何指教?”

范刚捏着兰花指哼唧道:“杂家想说的是,杂家也赞同打蒲津关!”

郭威皱了皱眉:“为何?”

范刚瞪眼道:“近呀!潼关、蒲津关就在眼皮子底下,你们说潼关难打,那就打蒲津关嘛!等攻入蒲津关,就直捣蒲州城,何必绕远路去打什么华州、岐州?赶紧漂漂亮亮地打几场胜仗,杂家好回开封交差,也好给你们请功!”

郭威面皮颤了颤,攥紧椅子扶手,想嘲笑又恼火不已,恨不得一掌捏死这狗屁不懂的死太监。

众将领面面相觑,要是换做别人说这番话,只怕要被骂得狗血淋头。

“范貂寺当真好见识!”郭威笑眯眯地竖起大拇指,“范貂寺的建言,本帅会认真考虑!”

范刚挑眉得意地笑了,打仗嘛,哪有这么麻烦,这帮带把儿的老爷们,还不如杂家一个阉人。

柴荣冷冷盯着他,暗暗气恼。

大唐末期宦官弄权,甚至行废立天子之举,殷鉴不远,当今官家却不思教训,依然我行我素宠信宦官,实在令人失望又无奈。

郭威沉吟许久,似乎有些踌躇不定。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等岐州、华州的战事平息,赵思绾和王景崇兵败,李守贞大后方生乱,到那时他再出兵,一战克定的概率就能大增。

这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战机。

可是现在,关中久久没有消息传来,而官家在开封心急火燎,范刚又在军中百般催促,若是他再不出兵,种种谣言只怕要甚嚣尘上。

郭威叹口气,揉揉眉心,刚想说话,只听帐外传来急报:

“报—谷

岐州赵晖、焦继勋联名军报送至!

长安留守王守恩军报送至!”

郭威双目迸出精芒,大喝:“赶快送进来!”

两名军士入帐,行礼后将两份军报恭送至郭威手中。

一众将领目不转睛地望着,大帐内气氛有些凝重。

岐州、华州久久没有消息传回,这两处地方的战事,对于整个关中战局至关重要,众将领都暗暗捏了把汗。

柴荣目光深沉,攥紧拳头,若是两镇战事顺利,父亲身上的担子和来自朝廷的压力就能大大减缓,主力平叛大军可以从容布局。

可一旦两镇战事受阻,平叛的压力将会全部集中在父亲和主力大军身上,李守贞的气焰将会愈发嚣张,官家和朝廷更会不顾一切地催促出兵。

“希望是好事吧....”柴荣默默祈祷。

郭威满脸肃穆地看完第一份军报,又拿起长安留守王守恩送来的一份展开看。

范刚伸长脖子张望,心急地道:“哎呀~究竟如何了?郭帅您倒是吱一声呀!”

郭威看罢,闭了闭眼,深深吸口气。

一众将领紧张不安,柴荣两鬓渗出汗水,连一向注重养气功夫的魏仁浦,也禁不住满眼担忧关切。

“哈哈哈~~”

郭威猛地仰头大笑,笑声洪亮豪迈,有一种尽舒胸中郁结烦懑之气的感觉。

“月前,顺义军赵晖、凤翔军焦继勋、彰义军朱秀,三镇联军在郿县大破王景崇!联军采用朱秀之计,假扮蜀军援兵,引诱王景崇出城,最终兵败**而死!

而后,朱秀率军赶至华州增援,用震天雷炸毁郑县城墙,王守恩率军杀入城中,活捉赵思绾!

逆贼赵思绾,自知死路一条,在押解过程中撞囚车而亡,王守恩已派人将其首级秘密送来。”

郭威声震如雷,语气铿锵,听得众将士心潮澎湃,群情激动,兴奋地议论起来。

范刚迫不及待地接过军报,瞪大眼一字不落地浏览一遍。

涂脂抹粉的白脸绽放笑容,像一朵衰败的老菊再度盛放,发出一阵“咯咯咯”地尖细笑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帐里养了一只下蛋的老母鸡。

军报又从范刚手里依次传阅下。

郭威抚须笑道:“范貂寺这回可以向朝廷交差了!”

范刚愣了愣,眼里亮起光芒,激动地道:“对对!多谢郭帅提醒!杂家这就回去写一份奏疏,再请郭帅附名,然后赶回开封向官家报喜!河中这里,就有劳郭帅多操心,尽快拿下李守贞!”

郭威抱拳道:“好说好说,范貂寺写好奏报,本帅签名用印,再派人护送范貂寺回京!”

“哈哈~好!杂家告辞,晚些再来拜见郭帅!”范刚拱拱手,欢欢喜喜地一溜小跑离开大帐。

郭威长长松了口气,身子骨从里到外只觉得无比舒爽轻松,周遭的空气都清新了几分,心情格外愉悦。

这两份军报当真来的及时,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送走指手画脚的范刚,安抚官家和朝廷,让他可以从容谋划进兵潼关的战事。

柴荣反复看了两遍军报,连连深呼吸才压住心中的激动和惊喜。

两大功劳里,竟然都出现朱秀的名字,而且是反复提及。

焦继勋、赵晖、王守恩,三名藩镇节度使,朝廷重臣,对他赞不绝口,简直将他夸成天上仅有,地下绝无的旷古烁今之大才!

柴荣欣慰不已,不愧是他打心眼里看重的灵蛇之珠、荆山之玉,不管走到哪里都难掩其光芒万丈!

欣慰的同时,柴荣又有些疑惑。

这份军报写的着实有些奇怪,着重描述朱秀和彰义军的战功,反复夸耀朱秀的才干,将他捧上了天。

按理说,三位节度使都是老成持重之辈,即便朱秀功劳显著,也不应该在写给主帅的军报里大书溢美之词。

柴荣暗暗摇头,满心困惑。

忽地,他愣了愣,这两份军报不会是朱秀自己写的吧?

柴荣神情古怪起来,按照他对朱秀的了解,那小子还真有可能干这样的事。

老将扈彦珂疑惑道:“这朱秀是何人?震天雷又是何物?”

“是啊,彰义军朱秀?从未听过?现居何职呀?”

“焦继勋和赵晖皆是我朝名将,还从未听过说,他们会如此夸赞谁!”

“泾州那地方,也就史匡威算个人物,其他的还真没听说过!”

众将军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朱秀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过陌生。

郭威朝柴荣看去,让他向众将解释。

柴荣笑道:“诸位将军,朱秀其人我略知一二。当年在沧州时,此人助我守城,我见其有几分才干,便收他入天雄军,担任行军参谋。后来此人随史匡威去了泾州,眼下应该在彰义军中任职。

诸位有所不知,此子师从一位檀州隐士,博学多才,遍通古今,黑火雷,便是由他所造....”

如今黑火雷已被朝廷定为重点研制的新式火器,军中无人不知其大名,传闻中那可是有惊天动地之威能的利器。

可惜亲眼见识者寥寥无几,平叛主力大军里,只有天雄军才有几个,被郭威和柴荣列为重点管控之物,轻易不对外示人。

“原来是黑火雷的制造者,难怪难怪!”

“能得柴将军看重,此人一定是一位绝世英才!”

“如此良才竟然去了泾州效力,实在可惜!史匡威那胡蛮,命可真好!”

“某猜此人一定是一位年过半百的智者!如果有幸遇见,扈某一定要亲自拜访!”

扈彦珂捋捋白须,摇头感叹。

柴荣苦笑道:“恐怕要让老将军失望了,此子比某还小十岁,是一位....嗯...聪颖欢脱的少年郎!”

大帐中的议论声戛然而止,一众将领不可思议地瞪大眼。

扈彦珂惊呆了:“这...这...世上竟有如此少年英才?”

郭威起身道:“好了,总之,三位将军的军报不会有错,赵思绾和王景崇皆已平定,三镇之乱,只剩河中李守贞一家!诸位各归军营,操练兵马,等候军令!破李守贞之战机,已在眼前!”

“谨遵帅令!”众将军抱拳大声应诺,战意高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