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腹黑兄弟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三十四章 腹黑兄弟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立冬刚过,开封城便降下一场小雪,气温断崖式下跌,让全城百姓一夜间感受到浓浓的冬日气氛。

西华门外一处老破小民宅,穿羊皮袄、戴冬帽的赵匡胤两手拢袖,在天井小院里来回走动,不时朝两扇大开的破朽院门望去。

小院坑坑洼洼,有不少积水,踩上去吧唧响。

过了会,一个全身裹紧袄衣,外罩斗篷的人影出现在院门口,朝里面一阵张望。

看清楚院里等候之人是赵匡胤,那人才匆匆入内。

赵匡胤急忙迎上前,谨慎地站在院门口四处看看,确定没有可疑人跟踪,才小心闭拢院门。

“李内监,辛苦了!快快里边请!”赵匡胤拱拱手,声音压得极低。

“哎唷赵大郎,这天儿冷得叫人挪不开腿,杂家可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费尽力气出宫一趟....”

来人嗓音尖细,说话时捏着兰花指,竟然是个太监。

赵匡胤变戏法似的掏出个荷包,塞到来人手里。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李内监推搡着,那荷包却不着痕迹地在他身上消失,斗篷掀开,露出一张抹了粉的苍老面庞,笑起来十分瘆人。

“李内监,我们里边谈!”赵匡胤热情邀约。

老太监笑眯眯地客气两句,当先进了堂屋。

屋子里陈设简单,二人对桉而坐,赵匡胤道:“李内监见谅,来得匆忙,顾不上准备茶点。”

李内监笑道:“用不着麻烦,这种隐蔽场所,越少留下痕迹越好。”

“李内监当真是谨慎之人啊!”赵匡胤拱拱手。

稍作寒暄,李老太监道:“赵大郎,上次你找杂家说的事,杂家想了许久,还是觉得有些困难....”

李老太监一边说,一边观察赵匡胤脸色,似乎在试探他。

赵匡胤也是人精,当即有所察觉,装作满脸急切地道:“李内监,此次万望相助!如果此事有朝一日捅到官家跟前,我赵家危矣!

您老是家父旧相识,您是我的长辈,看在赵家与您多年交情的份上,还请李内监帮我这一次!

我赵匡胤和赵家必定铭记李内监恩情,必有重报!”

李老太监果然流露几分得意,故作为难地叹口气:“可你所谋之事,说难听点,与造反毫无区别啊!

谋害太后,那可是诛九族的重罪!”

赵匡胤咬牙,单膝跪地抱拳:“晚辈当年无知莽撞,私自触碰皇帝宝玺,被李太后和张规知晓,只有让这二人消失在世上,我赵家才能得以保全!

李内监乃赵家旧相识,晚辈相信,李内监绝不忍心看着赵家家破人亡!

请李内监救我赵家!”

“唉唉~贤侄快快请起!”李老太监搀扶起赵匡胤。

李老太监满脸犹豫,赵匡胤又鼓动道:“当年李内监原本是前朝隐帝身边的亲信,后来被李太后和张规所害,才失掉内宫地位,孤苦落寞在永巷一住就是六年,难道李内监不恨他们,不想报仇?”

李老太监叹口气:“前尘旧事,还提他作甚....如今杂家一把年纪,能安养天年已经不错了....”

赵匡胤觉察到这老太监的口风已有松动,又道:“李内监如果有什么事用得上我赵家,但说无妨,晚辈一定全力而为!”

李老太监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故作忧愁地道:“唉唉,最近还真有一事,愁的杂家睡不着觉!

杂家是潞州人,家中没什么人,只剩一个侄儿,前些年杂家托人四处打点,好歹让他做了个涉县县丞。

数月前,杂家那侄儿和新任县令不和,心中烦满,多喝了两口酒,与人当街发生冲突,一时不慎打死了人。

那新来的县令趁机上报州府,非得治杂家侄儿一个死罪!

杂家那可怜的侄儿啊,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没法升迁也就罢了,因为一时失手却连小命也得赔掉,实在冤枉!

杂家如今久居永巷,已经是个没用的废人,帮不到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中最后一点血脉就这么断送....唉~呜呜呜~~”

话还没说完,老太监伤感地呜咽起来,擦了擦眼角,却是趁机观察赵匡胤的反应。

赵匡胤羊装思索,心里却是冷笑,他就知道李老太监突然答应出宫见他,一定有什么目的。

赵匡胤宽慰道:“李内监莫急,新任潞州节度使李筠是驸马都尉张永德举荐,与家父也有两分交情,待我修书一封送到潞州,请李节帅想想办法,通融通融,一定能妥善处置此事!”

李老太监大喜,紧紧拉住赵匡胤的手,老泪涟涟:“多谢贤侄仗义出手啊!若能保住我家这最后一点骨血,杂家死也瞑目了!”

顿了顿,李老太监咬牙下定决心般道:“若是贤侄帮杂家了却这最后一桩心愿,杂家就帮你除掉太平宫里那二位!

不过,要等杂家那侄儿来到开封,杂家见上一面,才能动手!”

赵匡胤暗骂老狐狸,面上笑道:“三月之内,定让李内监见到侄儿!”

李老太监十分高兴,拉着赵匡胤的手一通感激。

“唉~说起来杂家跟李三娘也算本家,杂家当年也跟过高祖皇帝,她不该一点情面不留,就把杂家贬到永巷去倒恭桶!

隐帝昏庸荒唐,心性狠毒残忍,身边又都是李业这些豺狼之徒,杂家若是不费心讨好,哪能有命活下去?

可李三娘把自己儿子的罪孽算到杂家头上,杂家实在冤枉!

这可恨的妇人,她该死啊!”

李老太监突然满脸狰狞,眼露凶光,浓浓的怨气怒气充斥面庞。

赵匡胤看在眼里,不由嘲笑,刚才还口口声声说什么恩怨已消,其实仇恨只不过藏得更深罢了。

“要除此二人,贤侄可有计划?”李老太监问道。

“有些想法,不过还得仔细筹谋筹谋,等把李内监的侄儿接到开封,我们再坐下来细细商量。”

“也好。”

简单商讨一番,赵匡胤送老太监出门离去。

回到堂屋后面荒废的菜园子,一个披黑色裘衣的少郎站在屋檐下,望着园子里泥土上覆盖的一层薄薄雪花怔怔出神,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此人,正是赵匡义。

“李老太监已经答应帮忙了,不过要等他的侄儿来到开封,见上一面后才动手....”

赵匡胤把老太监方才提出的要求说给赵匡义听。

赵匡义澹澹一笑道:“也好,这老奴婢如此看重他的侄儿,等把人接到开封,不怕他反悔。”

赵匡胤略显狠厉地冷笑两声,兄弟俩想一块去了,把李老太监的侄儿拿捏在手,刚好可以作为要挟他的把柄。

赵匡胤又皱眉道:“可深宫大内,又该如何动手?”

赵匡义指了指阴沉灰蒙的天穹:“等天气再冷一些,机会就来了。”

赵匡胤狐疑道:“你有办法了?”

赵匡义笑了笑,不置可否。

明明是一张俊逸稚气的面庞,此刻却显得阴戾可怕。

赵匡胤又叹口气:“我与李太后无冤无仇,本不应该如此大逆不道,可她存活一日,我就如芒在背,万一哪日她把事情告知官家,追查下来,我赵家只怕难保!唉~”

赵匡义安慰道:“兄长无需介怀,要怪只能怪李太后命里有此一难。

她毕竟是前朝太后,早些亡殁,对于官家,对于大周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官家若是知道,应该感激我赵家才对。”

赵匡胤苦笑,摇摇头没说话。

“对了,朱秀还在狱中?官家可有说何时放他出来?”赵匡义装作不经意地随口问道。

赵匡胤道:“官家没有明说,不过柴君侯探得口风,在下月成婚之前,应该会放他出来。”

赵匡义喃喃自语:“王峻怎么没能在信陵坊杀了他,还真是命大啊~”

赵匡胤皱眉道:“你还记恨他?就为了翠峰斋那一脚?还是为了那周娘子?”

赵匡义自嘲般笑了笑,用一种无比认真的表情说道:“我有种预感,此人,或许是我赵家这辈子最大的敌人!”

赵匡胤皱眉看着他,沉声道:“不可胡说!我赵家和朱秀本无矛盾,都是误会。当年多亏他举荐,我才得以去沧州,进到天雄军中,在柴君侯麾下效力。

这些年来,朱秀与我,虽不如跟柴君侯、李重进、张永德等人交情深厚,但也算颇有情义,我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往后,我们两家当和睦相处。”

赵匡义耸耸肩,笑道:“我也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只是从我分析此人行事轨迹来看,总觉得他图谋不小。”

赵匡胤笑道:“连官家也称赞他对大局有天然的敏锐感,每次到了局势动荡、生死存亡之际,朱秀都会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远见目光,好像他能洞悉未来一样!

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赵匡义沉吟了会,突然道:“你说,朱秀会不会真的懂得推演天机?听说他当年在沧州,从天象就能推断契丹主耶律德光将会病逝!”

赵匡胤摇摇头:“朱秀师从檀州隐士,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学到些什么。不过天机玄妙,我不相信有人真的能完全料定天数。”

赵匡义忽地低声道:“听闻官家龙体每况愈下,情况并非太医署声称那般有所好转?”

赵匡胤变了脸色,“噤声!这种事决不可胡说!你从哪里听来的?”

“韩令均那胖子悄悄告诉我的,听说是从太医署传出的消息。”赵匡义满不在乎地道。

赵匡胤沉声道:“这种事,你少打听,就算听见也要装作没听见。”

赵匡义笑道:“瞧兄长反应,韩胖子的消息应是不假?”

赵匡胤瞪他一眼,微不可觉地点点头。

赵匡义来了兴致,“可是嗣君人选至今没有定下,官家究竟是如何考虑的?

万一官家湖涂,传位给李重进,我看这大周距离分崩离析也不远了,我赵家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赵匡胤急忙四处看看,低喝道:“闭嘴!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不要命了?”

赵匡义嘿嘿笑笑,漫不经心地随口道:“可惜我赵家实力不济,威望也不够,否则天下一旦乱起来,换谁当皇帝还说不定呢!

安重荣说的好啊,‘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赵匡胤又气又急,闪电般出手钳住他的耳朵,往上一提熘:“好个大言不惭的狂妄小儿!你还真是不怕死,什么话都敢说!”

赵匡义疼得踮起脚尖,羞恼道:“赵大!你松开!娘可说了,不许你再揍我!我要回去告诉娘,你这厮又对我动拳脚!”

赵匡胤忍住笑,骂咧道:“你小子口无遮拦,早晚给赵家惹祸!说给娘听,连娘也会动手揍你!”

“哎呀呀~疼!”

赵匡胤提熘着他的耳朵,兄弟俩从后门离开。

~~~

大理寺监牢。

朱秀裹紧袄衣,惬意地躺在榻上看书,身旁烘烤暖炉,史向文蹲在一旁,用暖炉烤几张薄饼吃。

没一会,牢房里充斥一股焦香气,两个家伙各拿一张烤得香脆焦黄的面饼,大口撕咬。

芝麻香气引得几个狱吏在牢房外探头探脑,吞咽口水声老远都能听见。

一阵窸窣脚步声响起,伴随着叮叮当当解开铁锁的声响,冯青婵在狱丞恭敬的礼迎下进了牢房。

朱秀瞥了眼,这妮子今日披一件黑色貂裘大氅,愈发衬托出脸蛋的白皙。

朱秀起身走上前,很自然地从她手里接过氅衣,拍打落满的细碎雪花。

氅衣带着体温,散发一股沉醉暗香,朱秀忍不住凑近嗅了嗅。

冯青婵对他类似的猥琐举动见怪不怪,自顾自地放下药箱和食盒。

“下次弄十斤八斤羊肉送来,这炉子烧得旺,不烤点肉吃可惜啦~”朱秀滴咕道。

冯青婵澹澹道:“没有下次了,这次是我最后一次来为你施针。”

朱秀一愣:“为何?”

冯青婵顿了顿,平静道:“你下月就要成婚,翁爷说官家会让你在成婚前出狱,符氏和侯府已经在筹办婚事。你的伤已经基本痊愈,从明日起,符氏会派人来,接替我照看你的衣食起居。”

朱秀满脸不高兴地道:“你就跟老太师说说,我伤还没好,还需要你隔三差五过来诊治.....”

冯青婵澹然道:“这也是符二娘子的意思。”

“呃....”朱秀无语。

冯青婵幽幽低笑:“这样也好,毕竟符氏才是你的姻亲,我又算什么人呢....”

“婵儿....”朱秀无奈地看着她。

冯青婵转过头,不想让他看见自己眼中的暗然。

在沉闷的气氛中,朱秀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狱中诊疗,冯青婵披上氅衣,准备离开。

“这封信劳烦你派人送去给李重进。”朱秀道。

冯青婵接过收好,朝他轻轻颔首,推开牢门走了。

狱吏重新拴好铁链锁,朱秀惆怅地趴在栅栏边,望着那道俏丽倩影远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