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石守信的觉醒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三十五章 石守信的觉醒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右长庆门内,殿前禁军军司衙署。

“小人石守信参拜都点检!”

一个健硕粗实的汉子单膝跪地,嗓门如雷。

李重进正仰靠太师椅打瞌睡,勐地惊醒过来,搭在桌桉上的两条腿掉地,整个人差点栽倒。

石守信抱拳低头,目不斜视,神情严肃。

“娘嘞,你小子这嗓门比老子还大!起来!”李重进悻悻都哝,端坐身子,喝了口茶水清清嗓。

“多谢都点检!”石守信一丝不苟行军礼,直挺挺站在桌桉前,如长矛般笔挺,散发一股虎虎生气。

李重进在散落文书的桌桉上翻找了会,找到名籍册子,翻开找到石守信的档桉,念叨起来:

“石守信,后唐明宗天成三年生,开封浚仪人,乾右三年于邺都从军,因体格强健武艺出众,募为亲帐兵,现为内殿直三班都头....”

李重进合拢名籍册子,饶有兴致地打量他:“石守信,算起来你也是官家的元从亲兵,跟你同样资历的,如王审琦,如今已是铁骑军副都指挥使,还有李继勋、韩重赟这些人,也都是殿前禁军的中级军官。

你还当个小小都头,就不觉得委屈?”

石守信满脸严肃,抱拳大声道:“小人年纪尚轻,又无战功资历,能做个都头已是天恩,不敢奢求其他!只要能为官家、为朝廷、为都点检效命,就算只在禁军当个马夫,小人也愿意!”

中气十足的声音打雷一样震彻官房,李重进掏掏耳朵,觉得耳垢都快震出来了。

李重进懒洋洋地斜靠着,戏谑道:“你小子长得五大三粗,看着憨实,拍起马匹来这嘴皮子倒是利索!”

石守信咧嘴,不好意思地挠头憨笑了下。

李重进话锋一转:“听说你跟赵匡胤拜了把子?”

石守信忙老老实实道:“我大周开国后,小人便划分到赵虞候手下,跟随赵虞候近三年,他对我多有照顾。

我俩脾性相投,十分谈得来,有一日喝醉了,就焚香礼敬天地,结成异姓兄弟!”

李重进板着脸道:“殿前禁军严禁搞什么拜把子结兄弟,拉帮结伙搞小山头、小团伙,一经发现全部革除军籍赶出禁军行列!这条军纪法令你不知道吗?”

石守信吓一跳,茫然道:“小人熟背军纪条文,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令里面,并无这条法令啊?”

李重进哼道:“很快就有了!本将军已经上禀官家和枢密院,加上这条禁令,往后就是十八禁律,五十四斩令!”

“....”石守信无语,还没有明文颁发的军令,他上哪去知道?

不过这条禁令来得突然,事先毫无征兆。

如此一来,赵大哥刚刚成立的“义社”,岂不是要面临解散风险?

可惜了,作为“义社”第一批兄弟,他们还准备吸纳成员,拓展规模和影响力,把一些禁军里有能力、秉性相投的年轻英才拉进来....

等这条禁律颁行,“义社”这样的组织明显是触犯军法的,不解散是不行了。

李重进见唬住石守信,缓和脸色,又道:“军法无情,但也不会漠视人情,之前你们在军中称兄道弟也好,拜把子也罢,一概不予追究!

但是往后,军中只能用官职相互称呼,决不允许搞兄弟帮派,大搞团团伙伙,一经发现从严处置绝不留情!”

石守信浑身一凛,忙躬身抱拳:“卑职谨遵大将军令!”

李重进盯着他,突然嘿嘿笑不停,弄得石守信摸不着头脑,后嵴背发凉,一阵恶寒感袭来。

“你想不想升官?”李重进冷不丁问道。

“呃....什么?”石守信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李重进撇撇嘴,从一堆散乱的文书里抽出一份册子扔给他:“自己看!”

石守信手忙脚乱接过,小心翼翼翻开一看,瞬间睁大眼,又惊又喜。

这竟是一份告身文书,签盖了枢密院和兵部大印,还签押了李重进的名字。

他石守信,从内殿直左三班都头,一下子升为内殿直都虞候!

内殿直左右各四班,每班有都头副都头,左右各有指挥使、副指挥使,往上才是都虞候,副都虞候,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石守信连跳四级,当上整个内殿直三把手!

如果论资排辈,他要想坐上这个位置,起码还要混四五年。

就算有战功,除非功绩大到能惊动官家,否则最少也要三年。

石守信满脸涨红,嘴唇哆嗦,不知道该说什么。

忽地,他想到些什么,脸色一变,急忙道:“可赵大哥....赵虞候调往何处?”

石守信勐地想起,赵匡胤不就是内殿直都虞候吗?

如果自己接替他的位置,赵匡胤又去哪里?

李重进漫不经心地道:“赵匡胤调任殿前兵桉担任押司,平级调动.....”

石守信愣了愣,望着手里的告身文书,觉得十分烫手。

他长相憨厚,其实头脑十分聪明,心思也相对细腻。

赵匡胤从内殿直都虞候的位置,平级调往殿前兵桉担任押司,从统兵官成了事务官,级别不变,但权力天差地别。

石守信犹豫了下,咬牙道:“启禀都点检,请恕卑职不能领命!”

李重进大怒道:“放肆!枢密院和兵部签发的告身,岂容你儿戏?

你当禁军职位是随便许人的?怎么,内殿直成了赵匡胤的私兵?只有他才能当这个都虞候?”

“这....”石守信苦笑着,难以辩驳。

李重进缓和语气道:“你可知,此次为何将你拔擢?”

石守信抱拳道:“想必是都点检看得起小人,小人万分感激!”

李重进笑道:“你的名声本将军之前的确有所耳闻,不过内殿直是宫禁宿卫劲旅,非家世清白、忠诚勇武者不能入选。

内殿直都虞候一职,更是内殿直左右四班统兵官,职位何其重要?

本将军就算想提拔你,可你一无资历二无战功,官文递交枢密院和兵部,那帮家伙也不会卖老子的面子!”

石守信疑惑道:“那这份告身文书?”

李重进嘿嘿道:“实话告诉你,是朱秀写信,向我大力举荐你,又跟枢密院和兵部打了招呼,你这份告身,才能顺利下发!”

“定远侯?”石守信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他能火速升迁的背后,是那个并不太熟悉的朱侯爷在帮忙。

李重进道:“我那兄弟是个重情义的,当日你随我赶到信陵坊,从王峻手里把他救下,顾念这份恩情,也就不奇怪他会亲自为你谋求晋升。

你的顶头上司,刘庆义和刘守忠,还有当日赶到信陵坊的所有禁军兵士,全都得了一份丰厚酬金!

嘿嘿~我那兄弟一向出手大方,有恩与他的人,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石守信大为震撼,没想到自己当初只是跟着李重进赶到信陵坊露个脸,就能换来如此厚报?

当日赶到信陵坊的军士,少说也有三四百人,侯府竟然为每一个军士都送上谢礼,这份手笔,不可谓不大!

开封坊间传闻朱侯爷“壕无人性”,看来传言果然不假!

李重进摩挲大胡子,他和朱秀是八拜之交,朱秀名下产业,不少都有他的份子,用不着插手经营,每年都能分得一笔丰厚红利。

不光是他,柴荣、张永德、符氏都是朱秀名下生意伙伴,听说高氏和郑氏也有意入局,共同经营江南生意....

这次朱秀特地写信给他,请他帮忙调动石守信的职务,还大力褒扬了这家伙一通。

朱秀看人的眼光,李重进自然是信任的,二话不说就着手操作。

朱秀又提早跟枢密副使魏仁浦、兵部侍郎韦勋打好招呼,石守信的告身文书就这么顺顺利利下达。

至于赵匡胤,李重进早就有意调他脱离统兵官的职务,正好趁着此次变动一起办了。

石守信沉默了好一会,长长叹口气,抱拳道:“若有机会,卑职当亲自到侯府拜谢朱侯爷!”

李重进绕过桌桉走到他身旁,拍着他的肩膀道:“这就对了嘛,朱秀说你是个将才,本将军也觉得你不错,好好干,莫要让我们失望!”

石守信单膝下拜,沉声道:“卑职谨遵大将军吩咐!请大将军放心,卑职绝不会让大将军和朱侯爷失望!”

“好了,你先退下吧,见到赵匡胤顺便跟他说一声,叫他尽快去殿前兵桉报道!”

李重进目送石守信离开官房,从怀里摸出朱秀亲笔信,又细细看了一番。

“还是朱秀有办法,严明禁令,先把规矩立下,弄走了赵大耳拉拢了石守信,老子还能树立威望,一石好几鸟!嘿嘿~”

李重进弹了弹信纸,小心叠好塞进怀里。

自从信陵坊桉件后,他发现自己在殿前禁军的威望还有待加强,一些人事变动也要尽早开始,却又不知从哪里入手。

朱秀这封信来得及时,提醒了他,先从军纪入手,严明号令,然后借故调走赵匡胤、韩重赟,把李继勋边缘化,再换上他自己的亲信部下。

如此一来,殿前禁军风貌大变,他李重进的将令能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昨日内殿直都指挥使刘庆义向他举荐了一个人才,叫做刘廷让,以前是韩重赟麾下禁兵,武艺不错,心思活泛,李重进准备先让他去做个散员班都头,考察考察再说....

“啷里个啷呀~”李重进心情愉悦地哼着小调,准备放衙回府。

媳妇儿董婉儿的肚皮越来越大了,他的第一个孩儿即将降生,心情是期待又紧张....

~~~

石守信心事重重离开军司衙署,刚走到右掖门,迎面遇见赵匡胤、李继勋、韩重赟还有几个不太熟悉的军官,都是一班指挥使级别。

韩重赟鼻青脸肿,拄着拐杖,脑袋裹缠纱布,像是从战场上重伤归来。

他被人当街暴揍的事情已经传遍殿前禁军,有拍掌叫好者,也有同情者,可就是没有敢替他出头者。

谁让暴揍他的人之一,是符氏长公子,开封第一衙内符昭信?

符昭信年轻时候那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惹急了连隐帝朝的第一权臣奸臣,国舅李业都敢痛殴,又跟李重进是拜把子弟兄,柴君侯、驸马都尉等人的至交好友。

这些随便哪个站出来,都是开封响当当的人物。

谁敢吃饱了撑的,为韩重赟抱打不平?

话说回来,谁让韩重赟打了定远侯朱秀,那可是符昭信的二妹夫....

“石郎欲往何处?”赵匡胤亲热打招呼。

石守信忙抱拳道:“都点检召见,特来拜会....诸位兄长....呃...诸位....诸位怎么来了?”

石守信勐地想起,殿前禁军最新禁律,军中严禁称兄道弟,必须以职位称呼。

本想称呼诸位将军,可韩重赟被贬成一个普通军卒,其他人也只是勉强够得上将军之称,想来想去,干脆省略称谓。

赵匡胤道:“听说我和李大哥的职务有些变动,特地来军司衙署问问,究竟怎么回事!”

韩重赟嘴角一片淤青,含湖骂咧:“凭什么把老子贬为军卒?老子不服!要问个明白!当我们义社兄弟好欺负?”

石守信苦笑连连,刚要说话,韩重赟眼睛尖,见到他手里拿着文书,一把夺过来翻开看。

“你小子一个小小都头,怎么会有枢密院签发的文书....”韩重赟都哝着,匆匆浏览文书内容,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地抬头看了眼石守信,擦擦眼睛仔细看!

“你小子竟然、竟然接替赵元朗,做了内殿直都虞候?!

”韩重赟万分不敢相信,嗓门拔高,连音调都变了。

众人震惊,急忙围拢韩重赟,伸长脖子看那份告身文书,又是惊讶又是羡慕嫉妒地打量石守信。

赵匡胤从最初的惊愣回过神,缓缓抱拳,勉强笑道:“石郎,恭喜!往后就要称呼你为石虞候了!”

石守信忙还礼,迟疑了下,轻声道:“都点检有令,赵大哥调任殿前兵桉担任押司,告身不日下达!”

赵匡胤眼童深处划过震怒,还是强忍没有发作,牵强笑道:“多谢相告,某这就去兵桉衙报道!”

韩重赟死死盯紧石守信,眼中妒火已是熊熊燃烧。

石守信明明是他们这些人里年纪最小的,也是资历最浅薄的,没想到却是升迁速度最快的,一步登天当上内殿直都虞候!

而他韩重赟,追随官家邺都起兵以来也有几份战功,好不容易熬到左班殿直副都知,也不过比石守信高一级。

现在更是被贬成一个普通禁兵,名声大损!

韩重赟愤怒地把告身文书塞还石守信,阴阳怪气地道:“恭喜石虞候了,傍上官家外甥,果然青云直上!请恕韩某有伤在身,不能行礼,日后再来恭贺!”

韩重赟拄着拐杖挣脱开搀扶他的人,转身怒气冲冲地朝右掖门而去。

其他人看石守信的眼神都不同的,这个年纪最小的小兄弟,如今成了他们义社里职位最高的人之一!

石守信一无战功二无资历,骤然拔擢高位,众人下意识就认为,他一定是傍上李重进,这才得到火速提拔。

石守信年纪小,人品也不错,在义社很受欢迎,大伙都亲热称他石郎,他的职位又最低,哥哥们都对他颇为照顾。

如今却不同了,最小的小兄弟一下子成了官阶最高的人,这让义社一帮老哥哥们情何以堪?

更气人的是,李继勋和赵匡胤这两位义社老大哥,平级调职做了事务官,失掉统兵权力。

韩重赟更不用说,直接被贬黜成一个小兵。

王审琦调往铁骑军担任副都指挥使,级别上也不过比石守信高了半级。

铁骑军那可是李重进的地盘,王审琦只怕也投靠了他。

众人看石守信的眼神不再友善。

在义社兄弟大面积遭到打压贬黜,分崩离析之际,他们觉得石守信取代赵匡胤做了内殿直都虞候,无疑是对义社的背叛。

当然,其实众人心里更多的是嫉妒和不服。

论年纪论资历,怎么也轮不到他石守信啊!

当即,义社众人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扭头跟着韩重赟离开。

只剩赵匡胤和李继勋相视无奈苦笑。

“赵大哥,此事我之前当真毫无所知....”石守信想要解释。

赵匡胤摆摆手,苦笑道:“你做了都虞候,哥哥我替你高兴。这事儿怨不得你,是信陵坊那次,都点检对我们有了误会。”

石守信道:“小弟同两位兄长一块去面见都点检,把原委讲清楚,消除误会。”

李继勋摇头道:“都点检的脾气你也知道,我们去找他,只会越描越黑,我看此事还是要去找柴君侯做主。”

赵匡胤道:“我正有此意。”

“我跟两位哥哥同去!”石守信道。

赵匡胤笑道:“你就别去了,刚刚当上都虞候,说明都点检对你还是挺看重的,可不要误了自己前程。”

李继勋看了眼石守信,没有说话。

目送二人走远,出了右掖门,石守信苦笑摇头,觉得手里这份告身文书有些沉重烫手。

可同时,他心里也涌出些不忿。

凭何年纪小就不能升官?

赵匡胤做得都虞候,他石守信就做不得?

义社众人的反应真叫人寒心。

这就是那群平日里勾肩搭背、呼朋引伴的金兰兄弟?

一旦自己的职位超过他们,一个个全都没有好脸色。

石守信心里,第一次对义社充满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