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帝心难测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帝心难测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朱秀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广顺三年的上元节,开封城竟然会毫无征兆地爆发一场动乱。

自从信陵坊事件后,他在大理寺监牢住了两个多月,又在出狱时秘密见到郭威,那时他就知道,郭威迟早会对王峻下手,也做好甘当棋子的准备,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突然。

王峻是大周政权平稳交接的阻碍,是柴荣顺理成章接掌皇权的绊脚石,结局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王峻如果足够聪明,他就应该在大周立国后致仕归乡,混一个开国功臣的美名,那样或许还能安度晚年。

可惜他高估了自己在新朝的地位,也低估了郭威的手腕和柴荣的隐忍。

他想利用皇位传承这一敏感话题,挑拨郭威和柴荣父子失和,甚至最后兵戎相见。

算盘打得不错,可惜他始终没能明白,真正胸怀天下的帝王,是不会把自己的私欲凌驾到国家安危之上的。

郭威或许真的想过,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血脉。

可惜折腾一年多,后宫嫔妃无一有动静,他自己的身体反倒每况愈下。

郭威想明白以他的年纪和身体状况,不可能再有嫡亲子嗣,在这种情况下,柴荣就是最好且唯一的选择。

郭威是心志坚定之人,一旦下定决心不会轻易动摇。

所以他果断召回柴荣,让其轮番到三省六部和开封府轮岗学习,这就是在告诉满朝文武,柴荣就是他选定的后继之君。

柴荣之前留守澶州,大周立国一年多不得回京,他心里当然会有惶恐不安,甚至还会有不甘和怨愤。

如果他沉不住气,想为了皇帝宝座拼死一搏,他早就以各种借口率领澶州兵马南下,行兵谏逼宫之举。

王峻从中不断拱火,就是为了这一天,让郭威和柴荣父子关系彻底破裂,闹到举兵对抗的一步。

这样他就可以浑水摸鱼,鼓动郭威除掉柴荣,而后大权独揽,甚至有机会改朝换代。

可惜他遇到的对手并非凡夫俗子。

柴荣绝不是那种为了皇权帝位弑父反叛之人,他知道一旦自己起兵,国家必定四分五裂,父子之间将成为不死不休的仇寇。

所以他选择退让,选择坦然接受郭威对他的一切安排,保全父子情义,维护大周江山安稳。

即使到最后皇位没有交到他手里,而是让他一辈子留守澶州,他也无怨无悔。

而郭威同样为了国家安危和顾全父子情义,选择柴荣来做接班人。

父子俩相互包容忍让,确保大周皇权平稳过度,多年父子亲情也能有始有终。

这些事情无法见诸史书,历史上关于这一段的记载轻描澹写。

朱秀身为局中人,周旋于郭威柴荣父子之间,对于其中暗流涌动最清楚不过。

近一年来,大周天下最尊贵的父子二人,从相互试探、相互猜疑到坦诚相对,期间经历过无数次惊心动魄。

稍有不慎,大周内乱再起,中原腹地又会陷入四方混战的乱世局面。

万幸的是,过程惊险,结局美好。

而现在,就是郭威清理朝堂顽疾,替柴荣扫清继位路途上最大的两块绊脚石的时候。

己正时分,随着开封内城西,宜秋门、西水门、阊合门三座正门隆隆关闭,两万余虎翼军按照计划进驻西城,接管一切防务。

几乎在同一时刻,南城和东城的六座主城门也落锁封闭,整个开封内城处于封禁军管状态。

朱秀的虎翼军、张永德的虎捷军、赵弘殷的龙捷军三大军团共管内城防务,相互派遣探马联络,以三大主将印信为号,互通消息,相互配合,联手完成对开封内城的封锁。

三方军团里,以张永德为首,宫城里传出的旨意,先交到他手里,再由他分派给朱秀和赵弘殷。

很快,宫里有旨意传出,是一份厚厚名单,要求各军按照名单抓捕逆党,各自负责防区之内的逆党窝藏点。

西城阊合门之上令旗招展,潘美和朱武各自率领几个指挥的兵马,按照名单上分布在西城区的位置抓捕逆党。

一队队铁甲粼粼的军士冲上大街小巷,凶狠地撞击宅门,凡是顽抗者一律就地格杀。

城中浓烟四起,一座座民宅被血洗,一间间房屋被点燃大火,喊杀声、嚎哭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朱秀站在阊合门城楼之上,翻看一摞名单,越看越是触目惊心。

二王逆党的划设范围比他想象的还要广,其中不乏三五品高官,和十几个分布在侍卫司、殿前禁军的中高级将领。

这其中,又有多少是遭受牵连的无辜之人,朱秀不得而知,也不敢过问。

这是一场朝堂清洗行动,统筹大局之人是郭威,或许还有远在澶州的柴荣,而这三大军团**万兵马,只不过是皇权指挥之下的棋子。

朱秀把名单交给身旁的曹彬,双掌压在堞墙之上,远眺西城方向,鳞次栉比的房屋楼阁,纵横交错的街巷,看不见往日的民间烟火气,听不到孩童嬉闹声和商贩叫卖声,只有屋舍燃烧的浓浓黑烟直冲云霄,和街巷里爆发的厮杀战斗声不绝于耳......

他想到三年前邺都大军南下,开封城也是如这般混乱。

那时他跟随大军在城外,进了城,推翻刘汉朝廷,从叛党乱军摇身一变成了开国功臣。

开封城太平了三年,如今再度陷入动荡。

生活在都城的百姓似乎都有一颗大心脏,还有对于危险的敏锐嗅觉,每逢混乱动荡之际,他们都能听从当权者的命令,安心待在家中闭门不出。

等到局势稳定,用不了多久,这座都城就能恢复烟火气,熙熙攘攘,喧嚣依旧,再沉重的伤痛也敌不过时间的抚慰。

曹彬随意地翻看名单,每当有传令兵汇报进度,他就用指甲在名单上对应的官职名字深深划一道。

每一道痕迹,背后或许就代表十几条人命。

曹彬太过于沉着冷静,这位只比朱秀年长两岁的青年将领,在这场动乱里表现出的沉稳令人惊叹。

“看来今日之事,曹兄早有预料?”朱秀忍不住道。

曹彬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身为郭威第二任继室夫人张氏的外甥,算是边缘皇亲,曹彬或许早在朱秀之前就得到消息。

朱秀摇头道:“既然如此,官家为何不让曹兄直接率领虎翼军行动?还非得指派我当这个都指挥使?”

曹彬坦然道:“我威望不够,官家担心我压不住这群骄兵悍将。虎翼军是朱侯爷一手创立,九成军士都是你从各军中亲自选拔,由你出面,能够确保全军上下如臂使指。”

朱秀看他一眼,觉得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

虎翼军虽是他参与创建,但在中央集权的大背景下,他个人的威望绝对不足以超越军规和朝廷制度。

只要兵符印信在手,不管是谁,都能拥有合法的调兵权,没有他朱秀,换曹彬上也一样。

曹彬看出朱秀还有疑惑,指了指南城和东城方向:“开封内城皆由侍卫司所辖兵马驻防,唯独宫城交由殿前禁军驻守,其中道理,朱侯爷还不明白?”

朱秀勐地愣住:“你的意思是....”

曹彬没有继续解释,英俊脸庞挂着高深莫测的微笑。

朱秀勐然间反应过来,睁大眼睛,浑身像是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通体泛冷!

他明白了,侍卫司三大军团进驻内城,不光是为了剿灭二王逆党,更是为防范殿前禁军!

确切的说,是为了防范李重进!

开封内城西、南、东三面驻守侍卫司三大军团,唯独把殿前禁军放在宫城,根本就是三面合围之势!

一旦李重进的殿前禁军在宫城里有任何异动,近十万侍卫司兵马就会从三面围攻。

殿前禁军不过三万多人,更何况宫城里绝对不止李重进一支兵马。

朱秀想到一人,王审琦,这家伙传旨完毕就返回宫里,行踪诡秘。

王审琦是铁骑军副都指挥使,正是隶属殿前禁军,在李重进手下带兵。

铁骑军是殿前禁军的马军精锐,只需要一纸诏令,王审琦就能率领全军倒戈!

郭威让李重进率领殿前禁军进驻宫城,看似把自己的性命和朝廷安危交到这个最信任的外甥手里,其实是把他带在身边,亲自看管!

实则背地里早就做好万全准备!

朱秀惊骇莫名,浑身如坠冰窟!

如此说来,郭威让他当这个虎翼军都指挥使,还把兵符印信交给他,实际上是怕他跟李重进内外勾结,趁乱行不轨之事!

来到军中,身边有曹彬,他就算真想趁乱干点什么,也绕不过曹彬这一关!

难怪那份名单有一摞厚,上面的一些名字,其实跟王峻王殷没多大关系,而是跟李重进关系密切....

朱秀两眼呆滞地看着曹彬,嘴角抽搐,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曹彬的手从一直摁住的佩刀上松开,抱拳笑了笑:“朱侯爷莫要多心,须知官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位传承,国家安稳。

今日过后,朱侯爷的忠心和坦诚,官家会明白的。”

朱秀哭丧着脸,满心只有四个字:帝心难测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在鬼门关外走了一遭。

如果今日他表现出任何异样,曹彬手里的雁翎刀绝对会毫不留情地砍下来。

朱秀用力揉搓冻得发僵的脸,苦笑道:“李重进的确是条浑牛,冲动又莽撞,可他并不傻,心眼也不坏,绝对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曹彬凝望西城上空飘散的黑烟,澹澹道:“是非黑白官家看在眼里,自然会有甄别。任何赤子之心沾上权势二字,也难保不会变质。

李重进借整顿禁军为名的所作所为,让官家感到失望....”

朱秀叹了口气,果然还是因为之前整顿殿前禁军惹的祸,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在郭威心里,已经上升到了阴谋造反的地步。

之前郭威把李重进叫进宫臭骂一顿,谁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连李重进自己也不放在心上。

没想到真正的秋后算账现在才开始!

郭大爷这一系列操作,不光要清剿二王逆党,还要捎带着处理李重进。

这黑厮的生死前途,就看他在这场动乱里的表现如何了。

如果这厮脑子犯湖涂,后果不堪设想,就连朱秀自己也要跟着遭殃。

“此事,柴君侯事先可知道?”朱秀低声问道。

曹彬笑了笑,没有说话。

朱秀默然,勐地狠狠一拳砸在墙垛上,极目远眺宫城方向,李重进啊李重进,你这家伙可千万不要在关键时刻犯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