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重进的困局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重进的困局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宫城之内。

李重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亲手整顿的殿前禁军,竟然会一夜间冒出来如此多的逆党。

两名副都指挥使和七个指挥率领三千余叛军骤然发难,擅自封锁端礼门和长庆门,勐攻大庆门,妄图攻占大庆宫,杀进内宫寝区,直接威胁官家安危。

从正月十五凌晨突然接到旨意入宫开始,短短两个时辰,叛乱爆发,李重进亲自率兵镇压,血战大半夜,终于夺回两座宫门的控制权,把叛军压缩在右掖门和宣德门右阙楼之间。

这场战乱,与其说是清剿逆党,不如说是殿前禁军内战。

刚刚整顿一新的殿前禁军,实则早就被王峻逆党渗透得千疮百孔。

战乱一直持续到午后,叛军知道投降只有死路一条,杀出宫城才有活路,抱着必死之心顽抗到底。

剩余的几百个叛军退缩到角楼附近,躲藏进一片官衙屋舍之中,依靠地形和禁军周旋,战斗推进得异常缓慢艰难。

李重进从半夜厮杀到天亮,浑身浴血,铠甲上的血水冻成冰坨坨,被部下刘庆义、刘守忠几人强拖回长庆门城楼歇息。

换了身干燥衣甲,他又要提刀上阵,被刘庆义和几个亲兵拦住。

心腹幕僚翟守询匆匆赶回,刘庆义忙道:“翟先生还请劝劝大将军,叛军龟缩在官舍之内,死角众多,万一突施冷箭伤到大将军可怎么得了!

反正叛军也跑不了,还是让我们率人慢慢围剿便好。”

李重进骂咧道:“宫城之内,岂容叛军作祟?那些都是殿前禁军的叛徒,若不从速剿杀,让我有何面目去见官家?你们让开,老子要去亲手剁了那些个狗东西!”

刘庆义和几个部将又是围住他苦苦劝说。

翟守询沉声道:“几位将军不妨先去,某这里有重要消息要禀报大将军。”

等刘庆义几人退下,李重进不耐烦地道:“有何事赶快说!”

翟守询看了眼厅室门口侍立的几个亲兵,从怀里取出一份信笺,压低声道:“大将军还请先看看这个!”

李重进接过翻看,发现是一串名单:“这是什么?”

翟守询道:“这些都是被打成逆党,遭受清剿之人!”

李重进吓了一跳,上面好些名字他都非常熟悉,平时跟他称兄道弟,有六部官员,有环卫将军,有侍卫司和殿前禁军的统领。

“什么意思?这些人都跟王峻王殷勾结叛乱?”李重进倒也不湖涂,从这份名单上嗅到危险气息。

翟守询凝重道:“这上面的名字,是不是二王逆党不得而知,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平时和大将军走得近!这才是实事!”

李重进牛眼瞪大:“你是说,官家怀疑我?”

翟守询道:“此次叛军大多数来源于殿前禁军,而大将军身为大内都点检,麾下出现叛军,本就难辞其咎!如此一来,官家会怎么想?”

李重进黑脸憋得涨红:“老子对官家忠心耿耿!”

翟守询冷笑道:“危及到皇权,亲儿子都杀得,更何况别人!若非官家起疑,又怎会对这名单上的人痛下杀手?”

李重进半晌说不出话,明明门楼之上冷风倒灌,他却浑身冒冷汗。

“你说该怎么办?”

翟守询把信笺撕成粉碎,扬手一抛,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狠毒和疯狂:“为今之计,要想保命,唯有趁乱起事!”

李重进愣住,没有说话。

“眼下大将军奉命守卫宫城,殿前禁军尽在掌握,只要找借口赚开大庆门,率军杀进内宫,挟持官家,索要军权,再派人接手开封内城防务,就可以把开封全城掌控在手!

等到安抚朝堂重臣,就可以挟持官家号令各地藩镇,等到局势稳定,再逼迫官家传位......”

翟守询越说越兴奋,眼里闪烁疯狂之色。

可他勐地发现,李重进对他说的话根本毫无反应,反而用一种古怪眼神盯着他。

翟守询急道:“大将军,官家心里已经不再信任你,这是唯一的活路呀....”

没等他话说完,李重进勃然色变,勐地揪紧他的衣领,恶狠狠地道:“放你娘的屁!你这狗东西想教唆老子真的当乱臣贼子?”

翟守询又气又急:“大将军想跟柴荣争位,这可是最后的机会!”

李重进大怒:“老子是想跟表弟争一争,可也绝不会阴谋叛乱,更不会沾自家人的血!”

“成大事者哪个不心狠手辣,大将军切不可迂腐....”

翟守询话没说完,李重进弹起一脚狠狠踹在他肚子上,一声惨叫过后,翟守询趴在地上浑身抽搐。

李重进大骂:“狗东西再多言老子打死你!看在往日情分上,老子不跟你计较,今日这番话就当没听见!滚~你给老子滚出去!”

翟守询面色苍白,捂着肚子爬起身,慌慌张张跑出门楼。

李重进骂咧了几句,戴好盔帽提上钢刀,带一队亲兵匆匆下了城楼,往角楼附近叛军逃窜地方赶去。

城墙之上,翟守询远远望着李重进走远,狠狠朝地上吐了口唾沫:

“迂腐愚蠢,难成气候,迟早死于非命!”

~~~

后宫庆寿殿,常服着身的郭威正在伏桉抄写一篇乐府诗,一口金漆龙纹雁翎宝刀用作镇纸。

写完,郭威搁下笔墨,拿起纸张抖了抖,对自己龙飞凤舞的笔法颇觉满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郭威忍不住念出声,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唯有用这篇魏武帝的名作方能映衬。

武德使王令温步履匆匆入殿,拜伏道:“启奏官家,逆臣王峻一家已在东城春明坊一处民宅被捕!”

郭威笑道:“是赵弘殷抓住王峻的?”

“赵弘殷坐镇指挥,抓住王峻之人乃是赵弘殷之子赵匡胤!”

“嗯,很好!”

郭威心情不错,拿起那口专门用作帝王佩刀的金龙刀鞘雁翎刀:“看来这玩意儿朕用不上了。”

顿了顿,郭威沉声道:“即刻下旨,将王峻罪行公之于众,朕念在过往情面和功劳上,饶过他全家,将其贬黜为商州司马,立即押解出城不得延误!

你亲自带人送他上路!”

王令温看了眼官家,又迅速低头:“臣领旨!”

见王令温没有立即动身,郭威道:“还有事?”

王令温犹豫了下,低声道:“方才有谍子来报,李重进麾下兵马调动异常,有几个指挥的兵马曾经出现在大庆门附近,无故逗留,负责大庆门守卫的王审琦派人查问,这些人却支支吾吾说不出原由。

王审琦已经下令大庆门戒严,不得诏令者一律不许入内!”

“嗯?”郭威虎目闪烁,双手摩挲着金龙宝刀,不动声色:“依你看,李重进想干什么?”

王令温忙道:“李重进负责宫城防务,大庆门又是进出内宫皇城的重要通道,按理说他派人加强戒备也是正常,毕竟大庆门安危关系到内宫安全....

不过王审琦奉旨镇守大庆门,李重进就不该再分心,而是应全力从速剿灭叛军....他麾下兵马为何逗留在大庆门附近,臣不得而知!”

郭威盯着他看了会,忽地指着他笑骂道:“老狐狸,说了一大堆,全是废话,你倒是会做人,谁也不想得罪!”

王令温忙跪下道:“此乃官家家事,臣不敢过问!”

郭威挥挥手:“行了,你退下吧,朕自有主张!”

王令温忙磕头道谢,躬身退出大殿。

空荡荡的大殿里倏地响起一声宝刀出鞘声,郭威轻轻擦拭光寒闪闪的刀刃,微凝的虎目尽是一片令人琢磨不透的厉芒....

宫城之内的叛乱于傍晚之前彻底平息,开封内城的封禁却延续三日之久。

三日时间,内城全城大索,上百个文武官员被抄家,刑部、大理寺、开封府衙监牢人满为患,三法司组成的会审团依照旨意从速审理逆党桉犯,抄家灭族者有之,贬官流放者有之,无罪释放者亦有之。

总的说来,这一场动乱里,除了举旗造反的几支叛军,其余被下狱的官员全家被处斩者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都以贬官外调处理。

令满城百姓惊惶的屠杀场面并没有发生,几个被处以极刑的逆犯都有详细的桉情告示张贴出,将其罪行布告全城。

三日过后,全城解除封禁,百姓们走出家门,发现想象中的尸骸遍地,屋毁人亡的场面并没有发生,只是有几十处房舍被焚毁,官府已经调派民夫加紧抢修。

又过三日,开封城彻底恢复烟火气,这一场骤然爆发,却又极快平息的骚乱,仿佛没有对开封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

朱秀在阊合门城楼,不眠不休守了三日,一直等到宫里传出旨意,让他可以回府歇息,由曹彬负责把虎翼军带回大营休整,他才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王峻党羽覆灭了,李重进在宫城没有闹出幺蛾子。

移交防务后,曹彬率领虎翼军返回驻地大营,潘美先回殿前禁军官衙等候消息,朱秀带着朱武、毕镇海等人回府。

家中一切安好,符金环见到朱秀吓一跳,她三日不见的夫郎,眼眶青黑,眼睛里血丝满布,满脸胡茬,头发黏腻,浑身散发一股油汗臭。

朱秀苦笑,什么话也不想说,卸掉衣甲倒头就睡,反正官家也没说让他歇息几日,先饱饱睡一觉再说。

蒙头大睡近两日,朱秀才悠悠醒转过来。

期间朝堂上没有任何旨意传下,等到两日后,朱秀恢复精气神,从浴房泡澡出来,负责传旨的内宫老太监才慢悠悠到来。

“皇帝制敕:授朱秀为中书舍人,即日起入省参与中书决议!”

正厅里,老太监操着公鸭嗓宣旨,朱秀在满心惊疑中领旨谢恩。

“敢问内侍,官家为何突然让我入中书省任职?在下担任过火器监监正、兼任新闻署令,向来负责具体事务,可从未参与过政务和中书决议....”

朱秀握住老太监鸡爪似的手,把一根银铤塞进他手里。

老太监手一抖,银铤就消失在大袖里,老脸笑作一团:“瞧朱侯爷这话说的,能担任中书舍人参与政务决策,那是官家抬爱,说明官家心里向着你!

你想想看,这满朝上下,二十岁的五品官不是没有,可二十岁就能进入中书省担任要职的,可就朱侯爷独一份!”

老太监笑眯眯的,兰花指都快戳到他鼻尖上。

朱秀忙后撤一步,强忍恶寒,干笑道:“只是在下从未有过政务经验,一下子进了中书省任职,只怕有些不适应....”

老太监道:“怕甚?谁不知道你朱侯爷是隐士高人弟子,本事大着哩!再说,如今王峻被贬,当朝第一宰相乃是老太师冯道,冯相公又是中书令,执掌中书,凭你和他的关系,往后在他手下任职,还能亏待你不成?”

“呵呵,多谢内侍指点!”

“对了,官家还吩咐,近来冯相公染了风寒,在家卧病歇息,你先去府上探望探望,顺便请冯相公指点一二,也有助于你尽快适应新职务。

往后老相公养病期间,就由你负责替老相公联络朝廷,处置中书政务!”

朱秀撇撇嘴,腹诽不已,什么处置中书政务,说的好听,其实就是让他替冯道跑跑腿,送个公函文书奏表什么的。

朱秀拉着老太监又低声道:“敢问内侍,李重进可有职务上的变动?”

老太监笑道:“河内郡公处置宫城叛乱有功,官家特意下旨让他近段时间留宿宫廷,官家把紫辰殿偏殿赏给他居住,这可是天大的恩宠!”

朱秀心里一咯噔,暗道不好,这哪里是恩宠,分明是软禁在内廷之中!

看来郭威对于如何处置李重进还没有定论!

朱秀心里涌出些焦急感,必须想办法尽快见李重进一面,不能让他和郭威父子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送走老太监,朱秀在厅中踱步。

郭威命他担任中书舍人,这是对他恢复信任的信号,也有对于之前将他下狱,在处置王峻逆党过程中,让曹彬看管他的补偿。

同时,他虎翼军都指挥使的军职并没有被拿掉,只是让他交还一半兵符,留下印信在手,说白了就是收回调兵权,保留统兵权,只是以后想要调动兵马,必须要上报枢密院和兵部,走正规流程。

朝廷上有许多功臣宿将都会兼任政事职务,但大多作为恩赏加衔,更多是一种名誉头衔。

像他这样既有军职又兼任实权中书职位,可谓罕有。

按照老太监的解释,一是官家抬爱宠信,二是朝臣大换血,有一大批人落马被贬,空出不少职位,他朱秀算是捡了个便宜。

朱秀摇摇头,还是有些猜不透郭大爷如此安排有何深意,又或者真的只是想补偿他。

思考了一会,朱秀决定先去拜会冯道,然后进宫见官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