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秀的幸福生活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秀的幸福生活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朱秀在史灵雁的搀扶下到后花园里散步。

明明是初春时节,花园里各处花坛、花圃还覆盖一层薄薄雪花,弥漫的雾气直到晌午才渐渐消散。

“朱秀,开封城里好玩的地方我全都去过了,这几日闷在家里,无聊死了。”史灵雁噘嘴抱怨。

朱秀听出这妮子的意思,笑道:“雁儿是想出城去逛逛?”

史灵雁眉眼一笑:“听马庆说,广和商行从庆州买了一批骆驼,已经送到洛阳,过两日就要进京?”

朱秀知道这妮子想干什么,强忍笑意:“是有这事。这批骆驼是帮朝廷买的,来到以后充作军马使用。”

史灵雁黑棕色的眸子眨了眨:“骆驼不比军马,可不好伺候呢!开封城里有不少人懂得相马,可相骆驼没几人懂!

你说,是不是应该找个懂得相骆驼的人去接手?免得被那些回纥商人骗,有些病的、骨骼差的、口齿老的,统统不能要!”

朱秀想了想:“雁儿说的在理,等我回头跟太仆寺说一声,让他们专门备几个懂得相骆驼的人才。”

史灵雁挽着朱秀胳膊,嬉笑道:“不用找,我就懂!你派我去洛阳接手这批骆驼,我保证安安全全带回来!”

“你?!”朱秀故作惊诧。

史灵雁气愤道:“你小看人家!本姑娘当年在泾州,没少跟那些西域来的回纥商贩打交道,相马相骆驼都在行!一些小病小伤,本姑娘也能治!”

“哦哟~为夫我还不知道,雁儿夫人还是位有本事的兽医?”朱秀故意逗趣。

“那是!”史灵雁挺起傲人胸脯,摇晃他的胳膊:“你就让我去嘛!好不好!”

朱秀知道这妮子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让她整日待在府里,没几日就得憋坏了。

他也没忘记,史灵雁在嫁给他之前,可是泾州鼎鼎有名的史娘子。

短刀长鞭不离身,率领彰义军牙兵四处清剿盗匪,保护西来商路,安定县官民哪个不认识她,可谓名头响亮。

史灵雁相马的本事朱秀见识过,红孩儿就是当初她在原州马场里一眼相中的。

相骆驼倒是没见过,不过想来大差不差,这妮子如此自信,肯定有把握。

朱秀正色道:“让你去也可以,但必须答应我,凡事听从太仆寺官员安排,不可擅自做主,更不可贪玩胡闹。”

“哎呀!人家知道啦,真啰嗦!”史灵雁欢喜地一蹦三尺高,吧唧一口亲在朱秀脸颊。

朱秀笑道:“还有,出门在外要穿男装,我再让马庆给你配几个藏锋营好手。

如果这趟差事你办得漂亮,回来以后我再安排其他任务给你。”

“一言为定!”史灵雁娇笑着打了个响指。

朱秀宠溺地抚了抚她鬓边发丝,这妮子毕竟是沙陀人,又从小长在边荒苦寒之地,性子粗野惯了,让她成婚以后和中原女子一样,安心待在家中相夫教子不太可能,还不如让她发挥特长,做一些擅长之事。

“对了,你记得从中挑选一头健壮些的,能驮得动史大郎,今后他随我出门,也好有个脚力。”朱秀叮嘱道。

史向文身子沉重,就连红孩儿驮他也够呛,寻常军马根本不堪其重,想来想去只有骆驼才适合他。

绕着花园鹅卵石小径没走一会,一个倩影从回廊下匆匆走过,史灵雁挥手呼喊:“周姐姐!”

人影稍作迟疑,停下脚步走了过来,当真是周宪。

“周姐姐,你陪朱秀再走走,我要出趟远门,可得好好准备!”

史灵雁娇笑一声,发辫一甩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诶~”朱秀甚是无语,这妮子怎么就撇下他不管了。

朱秀看着周宪,笑道:“娥皇若有其他事,自去忙便可,我再走一会就回去。”

周宪轻声道:“无妨,晚些时候再去观音院不迟。”

朱秀笑笑:“那走吧。”

二人沿着小径朝池塘边走去,路旁几株柳树开始抽发新芽。

朱秀踩到块冻得坚硬的泥土,脚下打滑,身子趔趄了下,自己没受惊,反倒把身旁的周宪吓一跳,急忙两手紧紧搀扶他的胳膊。

“呵呵,没事,脚滑了。”朱秀安慰道。

周宪松口气,低声道:“走慢些,小心脚下。你身子才刚刚好转,可不能再受伤。”

朱秀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弱无骨,略微冰凉,柔声道:“这段日子,有劳你照顾。”

周宪挣脱了几下,没挣脱开,脸蛋微微红润,侧过头去:“可不只有我一人的功劳,符姐姐、灵雁、冯娘子,她们都比我辛苦。特别是符姐姐,府里全仰仗她费心操持。”

朱秀感喟道:“有你们这些红颜知己,我死而无憾!”

周宪蹙眉,瞪他一眼:“不许胡说!不吉利!”

“好好,不说,走吧~”

两人手挽手绕着池塘漫步,稀薄的雾气缭绕周身,仿佛一对神仙卷侣。

“娥皇,莫要再去观音院了,也莫要再有削发为尼的念头,咱们好好过日子。”朱秀握紧佳人柔荑,低声道。

周宪抿嘴,幽幽道:“你难道没发现,我已经没穿那套僧衣很久了。”

朱秀一怔,想想还真是。

“你....”

周宪轻声道:“住持师太已经收我为俗家弟子,我去观音院,是为一家人祈福消灾....”

朱秀愣了愣,心中微微季动,轻轻揽住她瘦削肩头,语气温柔:“你放心,我绝不会忘记在江宁答应老太傅的话,此生,绝不相负!”

周宪没再说什么,只是微不可觉地嗯了一声。

天空放晴,缕缕光芒穿透雾霭,落在二人身上,带来春日暖意。

~~~~

西城启圣院大街,金明酒楼。

二楼一处包厢内,赵匡义宴请一帮年纪不超过二十岁的年轻小太监吃酒。

这帮小太监分布在各处宫室、内侍省下辖各宫局,地位低微,平时在偌大宫廷里属于最不起眼的一小撮。

但他们有个相同之处,因为差事的缘故,有机会经常出宫,能跟宫外边多多接触。

赵匡义花了好几个月时间,跟他们从相识到攀交情,到如今呼朋引伴彼此熟络,请他们吃喝玩乐培养感情。

钱花出去不少,作用也很明显,这帮小太监尝到甜头,自愿聚拢在赵匡义身边,听其使唤。

张德均也是其中之一,他对外的名字,叫做王继恩。

靠着嘴甜会说话,心思活泛,张德均很快在这群小太监里脱颖而出,得到赵匡义青睐,赵匡义每月都会单独塞钱给他。

张德均来者不拒,统统笑纳,心里最感激的却不是赵匡义,而是朱秀。

朱侯爷真是好人啊,安排给他这么一个美差,让他每月都能得到使不完的赏钱。

在张德均看来,赵匡义这个阔绰衙内,完全就是个冤大头,还从来没见过,在一帮贱奴婢身上使钱的官宦子弟。

张德均暂时不知道赵匡义想利用他们做什么,反正有钱拿,不要白不要,先熘须拍马地侍奉着再说。

包厢里气氛哄闹,赵匡义和一帮小太监推杯换盏,喝得好不尽兴。

过了会,有赵家仆从走到赵匡义身边,附耳低语几句。

赵匡义站起身拱手道:“诸位抱歉,在下有些急事,只能先走一步!诸位继续饮宴,账都记在赵府名下便可。”

“多谢赵郎君款待!”一众小太监挽留了几句,便与他作别告辞。

赵匡义和仆从走出包厢,张德均心思一动,拿起赵匡义落在架子上的氅衣快步追出去。

“赵郎君留步!”张德均双手把氅衣还给他,“赵郎君的衣物忘拿了,天冷,又刚饮过酒,小心着凉。”

赵匡义笑道:“酒兴上头,这记性就变差了,多谢王内侍。”

赵匡义刚要接过穿起,张德均抖抖氅衣笑道:“奴婢伺候赵郎君更衣。”

“这怎么使得?”赵匡义迟疑了下。

“诶~赵郎君身份贵重,不是我们这些阉人能比的,今后奴婢还要多多仰仗赵郎君提携!”张德均弓着腰,双手提着氅衣,满脸谄笑。

赵匡义笑笑,张开双臂,任由张德均给他穿上氅衣。

“王内侍留步,在下先行告辞!”赵匡义拱手离去。

张德均站在二楼,从窗户里看着他乘坐马车走远,想了想,回包厢跟小太监们打声招呼,说自己身体不适要先回宫,出了酒楼循着马车驶离的方向一路追去。

来到西华门外偏僻巷道里一处老破小民宅,马车停下,赵匡义下了车四处看看,快步走进虚掩的宅门。

远处巷道拐角,张德均露出半个脑袋,小心翼翼盯紧。

又过了一会,另一辆马车从巷道一头缓缓驶来,一个全身裹紧黑披风戴兜帽的人影踩着脚凳落地,谨慎地打量四周,确定无人才推开宅门走了进去。

张德均探出脑袋,亲眼看着宅门闭拢,心中生出疑惑。

刚才那人影,虽说隔得远,看不太清,但身形步伐瞧着眼熟。

张德均仔细回想,勐地一拍大腿,这不是住在永巷里的李老太监吗?

张德均从小在掖廷长大,像他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小奴婢,经常被永巷里的老太监使唤去做工侍奉,对于永巷里的老阉货们,他可是相当熟悉。

“错不了!就是那李老狗奴!”张德均暗骂一声,这李老太监小时候也没少折磨他。

可是李老太监怎么会出宫,还到这种隐蔽之处见赵匡义?

张德均满头雾水,这里面必定有鬼。

他不敢靠近,想想还是先回宫里,找义父张规打听一下李老太监的过往再说。

他把这处地方记在心里,悄无声息地离开。

~~~

年久失修的破落堂屋里,李老太监对赵匡胤鞠身行礼,满面感激:“多谢赵将军对杂家那不争气的侄儿费心照顾!”

赵匡胤虚扶笑道:“李内侍言重了,咱们自己人之间,本就该相互帮衬。”

“是是~赵将军说的是!”

李老太监拱拱手,态度客气了不少。

不久前,赵匡胤把他的侄儿从潞州带到开封,还安排他们见了面。

他侄儿打死人的事,也被赵匡胤疏通潞州关系解决了,只是丢了县丞官身,赵匡胤还答应他,等过些日子走走吏部关系,看能不能在开封附近补个缺额。

李老太监已经是半截脖子埋黄土的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念想,就是那不成器的侄儿,还指望他传宗接代,为家族延续血脉,这样他死了以后,才算对先辈有个交代。

赵匡胤出面帮他解决后顾之忧,他自然感恩戴德。

李老太监犹豫了下,咬牙道:“杂家承赵将军恩情,自当报还,上次咱们说的事,杂家答应了!就按照赵将军的意思办!”

赵匡胤大喜,忙道:“近来天气正适合行此计划,就请李内侍尽快办妥!人手方面可需要在下想办法?”

李老太监摆摆手:“杂家虽是个废人,但在永巷里住了那么多年,几个奴才还是使唤得动,他们靠着杂家才有条活路,杂家让他们干什么,他们不敢不听话!”

“如此最好!”赵匡胤抱拳,“就请李内侍按照计划行事!在下静候佳音!”

李老太监笑道:“杂家侄儿委派做官的事,就有劳赵将军多多费心了。”

“李内侍放心,在下一定替令侄谋份好差事。”赵匡胤微微一笑,眼底却藏着厉芒。

送李老太监出门,看着他乘坐马车走远,赵匡胤回到后堂。

赵匡义裹紧氅衣,坐在火盆旁打瞌睡。

赵匡胤坐下,推了他一把,闻到一股浓浓酒气,皱眉道:“跟一帮小太监还能喝这么多?”

赵匡义面色发红,打着酒嗝嘿嘿道:“金明楼新请来的回纥酿酒师手艺不错,改日请大哥去尝尝!”

赵匡胤摇摇头:“你耗费钱财精力,只为结交一帮小太监,值得吗?”

赵匡义懒洋洋地道:“那些人里,只要有一个能当上内宫管事太监,我做的事情就完全值得!

咱们赵家,在中枢和宫廷没有助力,可不得从头想办法。

中枢那帮闲人,不管是枢密院还是中书省,哪个不是看人下菜?无权无势,人家都懒得搭理你。”

赵匡胤拨弄炭火,沉声道:“是赵家这颗树还不够粗壮,招揽不到可用之才。”

赵匡义搓着手,嘿嘿道:“等柴君侯继位,大哥的机会说不定就来了!”

赵匡胤本想斥责他言语不敬,可转念想想,如今官家在位,他只不过是个兵桉司押司,看不到出头之日。

等到柴君侯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赵匡胤说不定就能抓住机会青云直上,不用像现在这样终日无所事事。

他还只有二十六岁,还有满腔抱负等着他去实现。

赵匡胤深深吸口气,凝视噼波作响的炭火,喃喃道:“希望如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