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153章 渔翁厚利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53章 渔翁厚利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9 来源:笔趣阁

从晋阳出发,一直到西河郡都是畅通无阻,路上还收到了好消息,派出的另一只部队已经拿下了离石郡。离石郡太守杨子崇是杨广的从弟,死于乱军之中。此人颇有学识,李渊听后,假惺惺地惋惜了一下。

可是行至中途,还没有出西河郡,前路打探的斥候回来,向李渊汇报,留守西京的代王派遣了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赶到霍邑县,率精兵二万拒守。又派出了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统帅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余人占据河东,与宋老生遥相呼应。并命临汾以东诸郡所有军民可由宋老生、屈突通随意征发。

李渊要尊立代王杨侑,可杨侑偏偏不领情,派出大将率兵来抵抗他。对此,铁纲靖只能暗笑,心想杨侑还不算糊涂,认清了李渊的伪君子面目。

霍邑位于临汾郡,西北有汾水相隔,东面又有霍太山作为屏障,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先要所在。关键是霍邑的战略地位对李渊来说非常重要,正好卡住了他从西河郡进入临汾郡的咽喉。

此时李渊才后悔起来,不该在晋阳和路上拖延,才让宋老生抢先赶到了霍邑。

按照李渊规划好的行军路线,从太原出发,经过西河、临汾、绛郡、河东等郡,过潼关,直捣长安,现在被宋老生卡在半路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处倒霉就会处处倒霉。李渊正为霍邑心烦意乱,偏偏又逢天降大雨,没奈何,只能带队屯营于贾胡堡,距离霍邑只有五十余里。

此前纷纷拍李渊马屁,说各种天降祥瑞的马屁精,统统闭嘴,缄默不言,免得触了李渊霉头。

起初之时,李渊还很有底气,笑对众将士说:“天下百姓离心,代王以为凭此就能挡住我们这支义师,实在是痴心妄想。宋老生不过赢了几次群盗,就自诩少有劲敌,其实只是一个无知小辈,根本不懂谋略之道。屈突通曾破杨玄感,世人都说他能用兵,可惜此人胆识太浅,不懂纵深谋略。那些没见识之辈,互相谄媚代王,认为此两大将必能讨伐我,所以不派援兵。我若是犹豫不战,他们必以为我怕了他们,所以要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不过一两月的时间,必能拿下宋老生和屈突通,大家不用担忧。”

可是这场秋雨一连数日下个不停,道路泥泞深陷,实在没办法行军。李渊只得命人,派遣老弱之兵前往太原,加运一个月粮草,以待天晴。

这日,义师迎来了数十名突厥人,其中不乏达官、级失、特勤,是始毕可汗派他们先来报到,并称派来援助李渊的士兵不日将到。

原来是刘文静出使突厥,跟始毕可汗请兵,并约定:“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归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始毕对此大喜,立即派遣大臣先来告知李渊。

李渊趁机给将士们打气,道:“我们驻扎的地方叫贾胡,是预知胡人将至。上天借给我突厥兵,必助我成就大业。”

但秋雨下了十天,还是没有停下的意思,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底。李渊开始焦躁起来,忽然有军校呈入一封信,却是李密发来的。

信中意思是要与李渊合纵联盟,搞一个盟津之会。信中还说什么“殪商辛于牧野,执子婴于咸阳”,意思是杀杨广,捉代王,口气狂妄至极。

李渊看罢,笑道:“李密此人只会夸夸其谈,骄纵不知天命,竟然也觊觎神器,你们怎么看?”说着把信递给李建成、李世民二人。

李世民浏览一遍后,道:“孩儿听闻李密攻取河洛,由瓦岗寨群盗奉他为主,自称魏公,现有将士数十万,声势盛大。为我军考虑,不妨暂与他联络,免得我们顾虑东边的威胁。”

李渊点头赞同,道:“说得正合我心意,我正担心东都会派兵来包夹我等,如今可以利用李密来为我拖住东都的大军。与其寻觅韩信、彭越这等名将,不如利用李密,哈哈哈……”

令温大雅写了书信回复李密,双方结为同盟。

没过几日,送信的信使带回了李密的书信,李渊拆开一看,里面说要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让他率领步骑数千人亲临河内,面结盟约,共事征诛。

李渊大笑,“好一个狂妄的李密。”

他召入李建成、李世民,对他们说道:“李密此人妄自矜大,非书信就可与其定下盟约。只是我军正要入据关中,若是与其绝交,反而徒增一大劲敌,令此事有些棘手。”

北有刘武周和出尔反尔的突厥,西有宋老生、屈突通,东边要是再来个李密和东都洛阳的大军,那李渊的义师真的是四面楚歌了。

李世民道:“父亲大人,右领军府府掾刘树义曾在瓦岗寨和李密共处几个月,请他来参谋一下,或许能有解决之道。”

不一会,拥有刘树义身体使用权的铁纲靖过来一起商议,他笑道:“李密目光短浅,眼中只有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等国家大型粮仓,认为得粮食者得天下,他是舍不得丢下几大粮仓,转而进据关中,所以对他大可放心,不用忧虑。”

李建成道:“可是他给杨玄感做参谋时曾出的一大策略就是拿下关中,为何他现在不选择入主关中?”

铁纲靖道:“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他此刻眼中只有粮仓,只要拿下东都,依托几大粮仓,他认为就可横扫天下。此前柴孝和劝过他入主关中,但他不听,现在柴孝和已死,更没人规劝他了,所以不用担心。”

李渊听后,大喜道:“好,既然如此,我们回信不妨卑辞推崇他,令他志骄气盈,无意入关,一心只为拿下东都,相当于帮我们塞住河洛通道,牵制隋兵。我等只需专心西征,等到关中平定,凭借关中险要地势,不断壮大声威。且看他跟东都鹬蚌相争,我等坐收渔翁厚利,也不为迟。”

李世民听后,赞道:“父亲大人此计甚妙,照此回信,想那李密定然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不会疑忌我们。”

商议已定,李渊令温大雅写回信,铁纲靖凑在一旁看,很多内容不甚懂,但是有一段算是基本看懂了,内容是说:“天生蒸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

那李密收到李渊的回信,见信中对他推崇备至,不仅拥戴他,让他早应图谶,还愿意攀附于他,不禁大喜过望,把信展示给部下,道:“唐公推崇我等,天下不足定矣。”

于是专注进攻东都,无心入主关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