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零四章 袁方的解释(二)

明末小进士 第二百零四章 袁方的解释(二)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3:42:28 来源:笔趣阁

袁方看到孙承宗非常心急的样子,不敢耽误他的事情接着往下说道:“下一条就是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第五条罪状,其内容是说,朝廷最重要的事没有超过选拔官吏的,魏忠贤一手操纵,极力阻止首先被推举的孙慎行、盛以弘,反而用其他借口禁止他们复出。难道真想找一个听话的门生做丞相吗?杨涟的这一条就更加是胡扯,大臣推举的候选人皇帝可以否定。象孙慎行这种无法无天之徒,连首辅这样的一品官员他都敢不经过司法程序就直接杀的狠人,如果他真掌了大权,还不祸国殃民?恩师是皇上的老师,难道连这点道理皇上都不明白吗?”

孙承宗当然心知肚明,他是朱由校的老师,朱由校很多时候都会跟他商讨事情,孙慎行这件事他当然也清楚,所以他对袁方说道:

“用谁当首辅,这是皇上的权利,我曾听皇上说过,孙慎行办事毫无法度,不选孙慎行是皇上的旨意,与魏忠贤没有关系。”

袁方问:“恩师,这第五条罪状也能算是罪状吗?”

孙承宗答道:“不能算!不能算!”

袁方道:“第六条罪状是颠倒铨政,掉弄机权。杨涟说,朝廷授予爵位,以在朝廷推举最重要。去年南太宰、北少宰都不由朝廷推举,使得一时名士贤臣不能安心于其位。”

孙承宗道:“这一条我看你怎么解释?”

袁方道:“恩师,我朝制度非常的严谨,权利划分比也是很清晰的。任用官员,皇帝有权做决定,提到南太宰和北少宰的任命,魏忠贤只不过是协助皇帝提拔官员,虽然这里面掺杂了魏忠贤个人的意见,但这绝不是什么大罪。学生认为,杨涟拿这件事情来说事,其核心还是因为没有提拔东林党人来担任这一职位。”

孙承宗赞同袁方的看法,道:“这属于他们党争范畴的矛盾,也不能算罪行。”

“第七条,”袁方接着往下说道,“杨涟的折子上说,皇上新立朝政,正需要忠诚正直的人。满朝荐、文震孟、熊德阳、江秉谦、徐大相、毛士龙、侯震旸等人,上疏稍稍违抗,立即被贬斥废黜,多次被皇帝恩典,竟然被阻止赏赐回朝复职。长安人称皇帝发怒了还容易排解,魏忠贤发怒了却难以调解。”

孙承宗问:“这一条你倒要如何替魏忠贤辩解?”

袁方道:“恩师,魏忠贤仅是皇上的家奴,这些人弹劾魏忠贤,皇上如果认同,一定会将魏忠贤治罪,可是皇上却不认可这些弹劾,反而下令贬黜这些人。谁是谁非这份不是很清楚吗?杨涟的‘长安谓天子之怒易解,忠贤之怒难调’,完全是在挑拨魏忠贤与皇上的关系,这样低级的伎俩恩师应该不会看不出来吧?”

“你当我傻呀!”孙承宗笑了,“这条不算,再看下一条。”

袁方道:“下一条就更是无中生有,没有任何的真凭实据。”

“怎么讲?”孙承宗问。

袁方道:“杨涟说,如果说是外廷臣子吧,那么去年城南郊祭那一天,传说皇宫有一个贵人,品性坚贞淑静,承皇上恩幸。魏忠贤害怕她泄露自己的骄横,借口她得了急病,而把她处死了。这是使陛下不能保护自己喜爱的贵人,为大罪之八。恩师,犯罪是要讲究证据的,杨涟仅凭‘传闻’就给魏忠贤定罪,这种道听途说的市井流言,他连这个贵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啥时候死的也不知道,就列为魏忠贤的大罪,恩师,您说可笑不可笑?”

孙承宗无语。

袁方接着道:“这第九条罪状也是杨涟道听途说来的,他说如果说这是未有封号的人吧,那么裕妃因为怀孕而得到封赏,朝廷内外都为此感到高兴。魏忠贤讨厌她不依附自己,假传圣旨勒令她自尽。这是使陛下不能保护自己的嫔妃,为大罪之九。”

这一次孙承宗不得不说话了:“在宫里面公然伪造圣旨令一个妃子自尽,传旨的时候裕妃身边必定还有其他宫女和太监,事后皇上竟然还知道?他杨涟又是从何而知的?不可能。”

袁方道:“对,不可能就是说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孙承宗道:“这一条也不能算。第十条是什么?”

袁方道:“杨涟说,如果说这是宫廷的嫔妃吧,那么宫中传出皇后有孕的喜讯,已成男形,却忽然传出消息说他又死了,据说是魏忠贤跟奉圣夫人设计陷害的。这是使陛下连儿子都不能保护啊!”

“又是宫中传出来的,这个杨涟到底听了多少宫中传出来的故事?”孙承宗都听得不耐烦了,皇帝都不知道的事情杨涟又如何得知?

袁方不等孙承宗发问,接着说了下一条:“第十一条罪状,杨涟在折子上说,先帝居住太子宫已四十年,跟他一起共享孤独危难的只有王安。即使是陛下仓猝即位,在保卫治安方面,王安也不能说没有功劳。魏忠贤为了个人的怨恨,假传圣旨在南苑把他杀害。这不仅是仇恨王安,而且实际上是敢于仇视先皇帝的老奴仆,况且其他没有罪行而被他随意杀死随意驱逐的朝臣,又不知道有几百几千了。”

孙承宗道:“这一条算是魏忠贤的罪状了吧!?”

袁方道:“王安之死,不排除与魏忠贤有关。魏忠贤把王安交给太监刘朝监管,没过多久他就死了。刘朝是李选侍的贴身太监,移宫的时候被王安带人殴打,怀恨报复是可能的。但杨涟在折子上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说魏忠贤给刘朝下了命令杀掉王安;也没有提供证据说王安是被刘朝杀死的。两个关键点都没有证据,这个罪名就无法成立。而且,此事是否‘矫旨’,只有皇上和魏忠贤清楚。伪造圣旨这种传闻连皇上都不出来说话,那就是没有伪造。”

孙承宗瞟了一眼袁方,问:“这都被你给说过去了,你这样地去替魏忠贤开脱,你们二人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勾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