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蓟镇入卫军

明末小进士 第二百六十七章 蓟镇入卫军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3:42:28 来源:笔趣阁

袁方带着张从、周二宝一行策马回到遵化,还未下马进城,在城门口迎接的鹿善继拦马向袁方禀报,总兵朱国彦借“汰兵裁饷”之名,向各镇将领威逼索贿。

这还了得!

袁方立即拨转马头向三屯营而去,随从亲兵紧随其后,鹿善继也领了人马跟了上去。

袁方赶到三屯营,怒气冲冲地踏入朱国彦的府衙,朱国彦的亲兵见巡抚大人来了,没人敢来阻拦,袁方径直来到堂前。

朱国彦见到袁方,吃惊不小:“巡抚大人何时回来的?”

袁方不答,怒道:“朱国彦,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借裁撤之名索贿!”

朱国彦辩道:“下官哪有这个胆子,索贿之事纯属污蔑,还请大人明察。”

“本府自会查明。你最好是先把事情讲清楚,否则罪加一等!”

朱国彦脸不红心不跳,道:“请袁大人彻查,给下官一个清白。”

这件事是鹿善继禀报的,袁方就让鹿善继去查朱国彦,看他有没有索贿,袁方当着朱国彦的面对鹿善继道:

“本府只想知道朱总兵有没有索贿,别人主动送给他的不算。”

“明白。”

……

袁方带着他的人马又折腾了一圈,返回了遵化城,把鹿善继留在了三屯营。

这段时间把袁方折腾来折腾去,都是因为军队缺饷所至。

现在才是崇祯初年,朱由检就如此的缺银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

此时的明朝,每年财政税收本折共计约二千万两,所以缺钱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这些财富大多都集中在皇族和达官显贵手中。

朱由检刚刚上位,为了铲除阉党,各级官员发生了大幅度变动,甚至有很多的空缺的职位没有及时补调官员,造成了税银没有能及时、足额征收上来,这才造成了一时的财政困难。

但是,朱由检却采取了“汰兵裁饷”的举措来应对财政危机。

“出这种馊主意的是哪个王八羔子!”袁方在心里骂道。

这个王八羔子就是周延儒。

袁方回到遵化,杜应芳又给袁方送来了一份圣旨,袁方打开圣旨一看:

……以边警预防关外,听督师王之臣相机战守,关内古北喜峰等路,着抚臣袁方严督三协道将等官分地控扼,以匹马不入为功,总督刘策暂住关门东西策应,俟信少平即还密镇。

这道圣旨将辽镇和蓟镇彻底分开离。

按这个圣旨的意思,蓟辽督师王之臣不能过问蓟州防务,由袁方全权负责,袁方也不能过问辽东战事,蓟辽总督刘策只负责东西策应。

朱由检把关内三镇的大权交给了袁方。

过了数日,袁方把三镇管账的官员全都集中在遵化议事。

袁方要知道,自己管辖内一个月的正常开支是多少,一年的开支预计是多少,现在朱由检把权交给了自己,就必须问清楚了,以免被下面的官员糊弄。

会议进程分两部分,前半部为汇报,各镇每月的开支是多少必须向袁方禀报清楚,后半部为商议,商议一年下来需要多少银子。

参加会议的除了三镇的官员,袁方把茅元仪、鹿善继、杜应芳、宋献策他们也请了过来,他们负责记录和整理资料。

首先是蓟镇官员开始汇报,蓟镇上个月的总开销是二十四万二钱九分四厘二毫,这里面包括军饷银、班军银、买马银、盐菜银、柴火银等等。

接下来汇报的是密云镇的官员,密云镇上个月的总开销是二十六万一千二百四十四两六钱五分九厘六毫五丝,这部分钱不包括料草银,料草是几个月的用度,所以就分开计算,料草银计有一万五千两。

最后汇报的是永平镇的官员,永平的驻军少一些,所以用的银子相对就少了,上个月永平镇的总开销是一十七万八千三百八十两九钱九分八厘七丝二忽。

袁方听了三镇官员的汇报很是满意,开销的数字非常的细,精确到了丝和忽。

接下来便是一年的预算,这一年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但是预算还是必须有的。

经过大家一起商讨,今年的预算也定了下来。

这份计划是汰兵裁饷后的开支,比起之前来,一年将要节约五十万两银子。

袁方根据这次会议拟了一份奏疏,把这个情况上报朝廷。

朱由检得知汰兵裁饷在袁方那里产生了效果,龙颜大悦。

……

鹿善继在三屯营忙乎了好几天,查处朱国彦索贿一事,结果毫无收获,结论是举报人纯属诬陷。

袁方让鹿善继在朱国彦面前做检讨,并严惩了诬陷之人。

这天,带领赵率教准备去视察入卫军的情况。

目前蓟镇有九支入卫军,一支入卫军三千人,共有二万七千人。

入卫军相当于班军,一年有两班,分春季班和秋季班,每班九支,共十八支。

入卫军的来源地是山西,山东,北直隶,河南,南直隶等地的卫所,其职责是修长城兼守卫长城,他们也被称为长城兵。

入卫军的春季班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上班,五月初下班;秋季班是在每年的七月初上班,十一月初下班。

虽然有严格的上下班制度,但是,每次下班都需要由各镇守军官奏请地方平安无事,并且要有相应数量的军队前来接替防守,入卫军才可以下班回家。

由于官员害怕承担责任,经常都会刻意留下入卫军,的确平安无事后,才会放他们回家。

因此,”存留防冬“的情况经常发生。入卫军每班上班的时间为五个月,其实经常要加班——延长上班时间,而且还没有加班工资。

袁方在张从和李元庆的护卫下,与赵率教一同来到喜峰口,这里有一支入卫军存在。

喜峰口是一个关隘关,围一片低山丘陵,地形突兀,交通不便。

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其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

喜峰口关处,两边高崖对峙,地形险峻。关隘始建于景泰年间,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从景泰年间至今,朝廷数次修缮喜峰口。

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嘉靖年间,修建了喜峰口堡。

万历年间,戚继光坐镇蓟镇时,也主持修缮过喜峰口,并且增设了数百个烟墩、路边墩以及烽燧,只是,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很多路边墩和烽燧都已废弃。

袁方在喜峰口堡,请来几位入卫军兵士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状况。

兵士们告诉他,他们几个两个月前就该下班回家了,因为没有人来接替,他们只能等到秋季班的来了才能走。

“你们离开家乡来这里习惯吗?”袁方问。

一听这话,兵士们七嘴八舌地向袁方诉起苦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