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孙承宗的六馆

明末小进士 第一百六十四章 孙承宗的六馆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袁方一行在宁远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他视察了宁远城的城墙,现在的城墙多半都被鞑子所破坏,急需重新修筑。

祖大寿说了一大堆的困难,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钱,袁方答应先拨十万两给祖大寿,让祖大寿尽快地把城墙修筑起来。

袁方提出要去城外看一看百姓们开垦田地,祖大寿坚决不同意,他说宁远城郊还有鞑子出现,很不安全。既然祖大寿这样说了,袁方也就不再坚持,他要祖大寿尽快把觉华岛上的那六千辽民迁过来,加快这座城市的基础建设。

袁方正在与祖大寿谈论着事情,赵率教派人从前屯过来禀报,孙承宗已经到山海关,请袁方立即赶回去。

袁方只好下令回关,出发前,他命令祖大寿,从觉华岛增调一些人马过来,为迎接大军进驻宁远城作好准备。

袁方离开了宁远,一行人经过两天的行程,返回了山海关。

回到山海关袁方才知道,这次回到山海关的只是孙承宗,阎鸣泰还在京城没有回来。

袁方一到山海关没有急于回府,而是直奔山海关总兵府。总兵府并非是总兵的府邸,而是山海关最高办事机关所在地,督师和经略的府衙都设在这里面,当然,总兵衙门也在里面。

袁方来到孙承宗面前行礼道:“学生拜见恩师!”

孙承宗微笑道:“袁方呀,本督一回到山海关就感受到了一股紧张的练兵之气氛,全军上下都在勤于兵事,与本督离开前的情景大不一样,之前的人浮于事、敷衍散漫的风气已荡然无存,这都是你治军之功呀!快说说,想让本督给你什么赏赐?”

袁方道:“这都是恩师的治军之道而形成的一股正气之风,学生只是恩师授权在山海关的一个执行者,学生不敢冒功领赏。”

“哈哈哈……”孙承宗长笑一声,道,“不愧是本督的学生,完全领悟了本督的精髓。”

袁方恭维道:“这都是恩师教导有方!”

孙承宗问:“你来山海关有些日子了,而且又出关巡视了一圈,对现今之状态有何看法呀?”

袁方道:“学生去过了义院口一带,又去了前屯卫、中前所和宁远,前屯卫和中前所都治理得很好,军事生产两不误,就是宁远城有些跟不上。”

孙承宗道:“这不能怪祖大寿,本督派他去宁远没多长时间,他们能有现在的局面已经很好了。”

袁方道:“宁远的城墙急需加固,学生已擅做主张,答应先拨十万两银子给他们。”

孙承宗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你先坐下吧!你做得很对,本督在临离开之前就决定调拨二十万两银子给他们用于筑城,只是当时时间紧迫所以没来得及下达这个命令。”

袁方又道:“学生认为现在在宁远的军队人数太少,必须再增派人马过去,以加强宁远的防务,这样也可以给那里的百姓一个安全的保障。”

“孙承宗问:“你认为加派多少人过去合适?”

袁方答道:“三营人马,最好能把骠武营调过去,以加强宁远的机动作战能力。”

骠武营是个三千人的骑兵营,孙承宗同意了袁方的建议。

袁方又向孙承宗说起了赵率教的事情,孙承宗告诉袁方,赵率教擅杀蒙古人的确不应该,这会影响到我们与蒙古部落的关系,蒙古人犯了法把他们抓起来是可以的,但是要交给王总督来处理,他是负责辽东汉蒙关系的总督。

袁方问:“难道就不能给赵率教免责吗?”

孙承宗道:“这件事叶阁老和魏公公都知道了,他们两已经同意免除赵率教的罪责,但是,你要告诉赵率教,此类事情今后绝不永许再犯。”

袁方道:“多谢恩师网开一面,赵率教的确是个军事人才,学生才极力为其求情。”

孙承宗在袁方面前强调,我们应该把处理好与蒙古诸部落的关系作为重要事情来办了。他也是相当重视对蒙古诸部落的拉拢,他让袁方与王象乾合作,重点来做这件事情。

孙承宗对袁方道:“袁方你随本督去一次译审馆,本督让你见一个人。”

“见谁?”

孙承宗道:“王世忠。王世忠本是女真族人,本名革把库,是女真南关即哈达部首领王台的后人。他现在是我朝的副总兵,我这次特地从京城把他带过来,执掌译审馆。”

孙承宗为了招揽天下豪杰,在辽东设立了占天馆、查地馆、译审馆、侦谍馆、异才馆、大力馆。而这个译审馆就是孙承宗设立的六馆之一,译审馆是专门吸收识写夷字,通说夷语及情事者的机构。

袁方跟着孙承宗来到了译审馆,在这里他见到了王世忠,此外还见到了两位也是孙承宗从京城带过来的文官,一位是兵部职方司主事鹿善继,一位是兵部武库司主事杜应芳,这两位都是孙承宗带过来协助王世忠的。

王世忠是女真南关即哈达部首领王台的后人,他是猛骨孛罗的次子,乌尔古岱之弟。

一直以来女真海西四部叶赫、哈达、辉发、乌拉都以南关为尊,在南关被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吞并的时候,王世忠只有六岁,后来他流落到京城受明朝抚养长大。

北关首领有一个女儿名叫中根,中根与王世忠是表姊弟,后来中根嫁给了林丹汗为妻,备受恩宠。因为南北关两部除了投降后金的只有中根与王世忠两人在外,所以中根非常思念他这位在明朝的表弟。

王世忠被朝廷封为卫护北关的副总兵,结果还未到职,北关就已被努尔哈赤消灭了。王世忠没有任所,在北京无所事事,消磨时光,十分落魄。孙承宗了解到他与林丹汗之妻中根的关系之后,立即奏明朝廷,调到山海关译审馆,孙承宗还把皇上赐给自己的蟒袍与器仗赠给他,他对孙承宗感激不尽,对孙承宗万分敬重。

王世忠知道孙承宗和袁方来了,他恭恭敬敬地将二人迎入译审馆,让到上首就坐,在座的还有鹿善继和杜应芳。

礼毕之后,孙承宗要把袁方介绍给王世忠,王世忠告诉孙承宗,他在京城已经听说过袁方的大名,只是一直无缘谋面。

王世忠说完,走到袁方面前行礼道:“末将久仰袁公子大名,素有结交之意。”

袁方道:“我也诚心与王将军交往。”

孙承宗非常赞许属下之间友好往来,他不但把王世忠介绍给袁方相识,还把鹿善继和杜应芳也向袁方做了详细的介绍。

鹿善继是北直隶定兴人,字伯顺,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与高攀龙、左光斗交情很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