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暹罗国的使者(一)

袁方率领大军在鸡鸣山一带伏击了张献忠,他的预期目标已经达到,便不再去追击张献忠,而是等张献忠去发展自己的力量。

鸡鸣山上,袁方的大帐。

袁方与叶廷桂、秦羽明、江鸣皓几个亲信将领在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战斗能够如此快地消灭张献忠的水军,完全是因为五百门铜炮的功劳来,当时五百门铜炮齐射的壮观场景,还在几位将领的头脑中回荡,这样壮观的场面,对于袁方来是在后世的影像资料中见得太多了,而眼下的这些将领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壮观,可想而知他们的内心是有多震撼!

江鸣皓道:“袁大人,现在张献忠逃回了巢湖,我们再接再厉,把巢湖给围起来,只要我们的炮一响,他们谁有跑不掉。”

袁方笑道:“五百门炮就把你兴奋成什么样子了,我们后面还有一千五百门炮呢,到时候统统交给你来指挥,你是不是要飘上天呀?”

江鸣皓拍着胸脯道:“有这么多的炮,李自成、张献忠的人来多少我就叫他们死多少!”

袁方摆摆手:“本官把这些炮交给你不是让你去打自己人的,我一再说过,李自成、张献忠手下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被迫闹事的,这些人不应该死,该死的是鞑子!这些炮交给你去打鞑子,你能做到来多少死多少吗?”

江鸣皓道:“鞑子主要是骑兵,且善野战,如果想用火炮胜鞑子,还需要多多的琢磨琢磨。”

此时,负责打探消息的周守廉回来了。

“袁大人,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张献忠败退巢湖没几天跑了。”

江鸣皓问:“跑了,他们跑哪里了?”

周守廉道:“他们去了太湖。”

江鸣皓很自信地说道:“他们跑哪里我也能追上,袁大人,请发号施令!”

袁方看着叶廷桂和秦羽明笑了起来,这两位同年是知道下一步的行动的,只要张献忠离开巢湖南下,这次的战略目标就算是完成了,也就是说可以收兵回家了。

叶廷桂拍了拍江鸣皓的肩头:“江副指挥使,你要袁大人给你发什么号令呀?”

“打太湖呀!”

秦羽明在一旁笑道:“袁大人刚才不是说了吗,我们的炮是用来打鞑子的。”

江鸣皓看着袁方。

袁方笑道:“你看着本官作甚?赶紧去集合队伍回南京!”

“尊令!”江鸣皓向袁方行了个标准的新式军礼。

袁方留下曹文诏固守巢湖,自领大军拔营回南京。

十二月,坐镇南京的袁方派人四处打探消息:从太湖那边传来了消息,张献忠攻陷太湖,杀了太湖知县杨春芳;从河南那边传来的消息,李自成已经进驻襄城。

……

崇祯十六年,这一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

大年初三,暹罗派了二十五名使臣来大明朝贡,他们第一站到了南京,由袁方出面接待他们。

要与暹罗人打交道就必须要有翻译,所以袁方首先让张从去四夷馆,把暹罗语通事李荣春、李正芳请到兵部来,向他们了解大明与暹罗国的关系。

李荣春告诉袁方,暹罗国每三年会来一次大明朝贡,不过这几年大明连年都有战事,所以他们来的就少了。暹罗国的二十五人中,以握坤喇为首,他是暹罗国的太子,暹罗国每次来大明朝贡都会派太子过来。

袁方了解了一些初步的情况,便与两位通事一用前往四夷馆去接见暹罗国的客人,陪同袁方前往的还有南京礼部尚书王铎、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方岳贡。

暹罗国的客人下榻在四夷馆的第十馆,第十馆是专门接待暹罗来使而设立的,平时不接待任何客人,所以,第十馆就显得冷清许多,而且一进第十馆的大门,就看见院子里堆满了很多杂七杂八的废品,一看就是长期没有人住的。

袁方对四夷馆这种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非常不满,他喝令四夷馆的负责人立即安排人员给第十馆重新打扫一次,把多余的物件统统搬走。

这种状况在第十馆是谈不成什么的了,袁方把暹罗国的使者请到兵部来见面。

现在兵部大厅成了临时接待厅,袁方让王铎把礼部的迎宾乐队带到兵部,乐队的迎宾曲一响起,大厅的气氛就热闹了起来,还真有点四夷馆的味道。

暹罗国的使者还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四夷馆,他们一个个兴奋地议论起来,虽然袁方一句也没听懂他们说什么。

交谈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四夷馆的二位通事最为忙碌,因为他们一边要做翻译工作,一边还要进行文字记录。

袁方告诉握坤喇,大明现在不太平,到处都有战争,劝他们这次就不要去京城见皇上是,有什么重要的国事他可以代为转呈。

握坤喇一开始还坚持要上京城去,他说来都来了,很想去看看京城的繁华。

袁方告诉他,过两年再来,到那时天下太平了,他要去哪里都可以,现在不行。

握坤喇看到了袁方的坚决,便取出了一份礼单敬献给了袁方。

袁方接过礼单看了起来,暹罗国很用心,这份礼单用了两国的语言进行书写的,他看了大致的内容,上面列出了一长串的礼品:

金叶表一张;

公象一头;

母象一头;

沉香一斤三两;

龙涎香五斤八两;

金刚钻一十一支;

西洋毯一十一张;

孔雀毛三对;

翠皮三丈;

象牙三对;

犀角三对;

降真香一桶;

檀香一桶;

白胶香一桶;

樟脑一盒;

荜橃一盒;

白豆蔻一包;

藤黄一包;

大枫子一斤七两;

乌木三斤半;

桂皮二斤半;

蜂蜜皮二斤半;

苏木三斤。

袁方看过礼单就把这份礼单交给了礼部尚书王铎,然后便对暹罗国的客人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暹罗国的客人开口讨要回礼。

按照往常,大明给朝贡的使者回礼都是远远大于他们所朝贡的礼物的,但是袁方现在是不会给他们任何东西的,要他们空手回去,你作为附属国来朝贡,还捞走不少的好东西,这上哪儿去评理?所以袁方决定不惯着这些朝贡者。

虽然不给回赠,但是袁方还是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