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九四章 豪格出逃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二九四章 豪格出逃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迁都京师的事宜非常的顺利,应天府再次成了陪都。

迁都事情完成了之后,最紧要的就是处理内政了。

清军从关内撤走之后,留下了一个大烂摊子,特别是江北地区,光是降军就有六七十万。

这其中,自然是以原来的江北四镇为主,三四十万人,然后弘光帝短暂复辟之后,又有一些人拉起了队伍,为弘光帝撑起了场面。

但是,随着弘光帝的身死,以及清军退出到关外,这些人在唐宁的要求下,被清廷舍弃了。

一时间,不用新军征讨,这些乌合之众自己开始内哄起来,为了保命,一个个主动向自己的主将下手。

刘泽清直接被自己的部下五马分尸,然后他的首级被送到了黄海如面前。

李成栋、刘良佐皆被活捉,押到了新军帐前,还有大小各路叛军将领,总数超过百人,几乎都被处死。

至于林林总总的六七十万降军,新军第一时间予以收缩整编,粗略精选出了四十万人,编成四个军,计三十六个师。

完成了对叛军的整肃之后,就要清算那些投降的文臣武将了,遭逮捕的超过千人。

现在清廷已经被赶了出去,对这些叛徒就少了很多顾忌,遭清算和诛连的,超过万人,大部分被杀而被流放。

唐宁也顺势将南方实行的君主立宪开始向北方推行,北方那些仕族乡绅已经人心惶惶,没几个敢站出来反对,也没有那个实力。

北方各省和北直隶,也都有资格推举人员进入参议院和众议院,让体制更加的完善。

直此,大明才算是真正的重生了,一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大明在整顿清理时,在辽东的清廷也没有闲着,他们同样要向一些人问责,正是因为他们的无能和失败,才让大清沦落到如此田地。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豪格,正是因为他的惨败,才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更不可饶恕的是,身为先帝皇太极长子,中了敌人圈套之后,自己被活捉,还眼睁睁的看着几万精锐在眼前投降,乃大清之耻辱。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与多尔衮之间的间隙,互相看不顺眼,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现在豪格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多尔衮自然有足够的借口和理由向豪格下手了。

顺便将他手中的实力吞没,从而壮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巩固自己的权力,毕竟他多尔衮的实力也损失了不小。

豪格直接因罪下狱,被剥夺亲王爵位,已经势弱的大清正需要一位有能力的人带他们重振雄风。

而多尔衮是比较好的人选,所以大家对他因私重罪处罚豪格并没有太大的异议。

之所以说是因私重罚,是因为多尔衮对其兄长阿济格的处罚就要轻得多了,只是降爵,然后罚些俸禄。

虽然也算是有点重,但与豪格比起来,就相差太远了。

要说起大清开始急剧的走下坡路,其实是从阿济格开始的。

要不是阿济格在溧水之战中惨败,并丢掉应天府,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一系列恶**件。

阿济格同样被活捉了,损失的精锐甚至比豪格还多。

再说了,盛京又不是豪格丢的,只是豪格没能再夺回来罢了。

以当时的情况,恐怕换任何一个人过来,也无法改变最后的结局。

只不过豪格选择了投降,换一个更强势的人,可能会决一死战,仅此罢了。

其实,豪格选择投降,也与其性格有关。

正史中,多铎就曾当着豪格的面说了他性格柔弱,甚至还直接告诉他,当初在争位之时,原本郑亲王济尔哈朗最开始是提议立他豪格为帝。

但是看其性格柔弱,在此关键时刻恐无法服众,所以不再那么坚持。

当时在豪格与多尔衮互相争位时,郑亲王济尔哈朗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如果他号召起来支持豪格,豪格未必不能荣登帝位。

但他自己性格不够坚韧,让支持的势力大失所望,以致错失良机。

此次也是一样,在被多尔衮罗列各种罪名下狱之后,也没有太过反抗,似乎直接认命了一般。

当然,多尔衮不可能只找豪格一人算账,不然也无法服众,驻守盛京城并最终活下来的守军各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责罚。

也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直接决定整个清廷命运的大事。

也许是看管不严,也许是不相信豪格敢逃跑,在八月三日深夜,刚睡下不久的多尔衮得闻急报,关押豪格的监狱被劫,豪格失踪。

多尔衮大惊,立即派出大量清军全城搜索,但是,豪格就像在人间蒸发了一般,就此杳无音信了。

直到多日后一份《明报》传到了盛京,才得知豪格已经出城投靠了唐宁。

豪格之所以能够顺利的从严密的盛京城中逃出来,并不是偶然和运气,是因为唐宁在撤离盛京之前,在暗中给他留了后手。

当初在俘虏豪格之后,唐宁就亲自劝说豪格投降,并承诺扶他上位,但其没有听从。

随后,大明与清廷签定了和约,唐宁还主动将和约的内容告诉给了豪格。

他还断言,多尔衮回到盛京之后,肯定会第一时间找他豪格算账,先下狱、再赐死是他豪格最终的下场。

唐宁在盛京的时候,就暗中派人在盛京城中修了一条密道,一直通到护城河边上。

离开之前,唐宁将这条密道告诉给了豪格,并告诉他,一旦真如他唐宁所料多尔衮一回来就清算他豪格,希望他自己能够抓住这最后一丝机会。

只要他豪格能从大牢中逃出,来到密道所在的地方,就会有人协助其成功的出城。

两黄旗有不少人都支持豪格,他也有不少亲信,运作一番,越狱不是很难,难就难在逃出城去。

站在多尔衮的角度,还巴不得豪格越狱,因为那样的话,就是畏罪潜逃,罪加一等,再想弄死他就更容易了。

豪格也不傻,他虽然没有接受唐宁的建议,但并非表明他没有听进去,这从他没有第一时间将密道的存在向任何人透露就可以看出。

所以在被抓起来之前,他自己也暗中运作了一番,在盛京天牢中提前安插了自己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事实也果然如此,多尔衮一回来就第一个清算他豪格,一个亲王说下狱就下狱了。

豪格不知道会不会真如唐宁所猜测的一般,多尔衮会在牢中将自己弄死,但他不敢赌。

毕竟唐宁多次预测,都极其准确,而且他自己心中也非常清楚,多尔衮肯定想弄死自己。

所以,在牢中纠结了几天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要越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