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三零四章 处置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三零四章 处置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正是由于应天府城内城外的几次大战,大明基本稳定了江南的局势,让清军不敢再过长江,相当于是解了大明的后顾之忧。

也正因此,唐宁才有精力和魄力调集精兵,以出其不意的远征辽东,一下子在战略上占据主动,迫使清廷不得不抽调为数不多的兵力北上救援。

但是,准备不足,劳师远征,清廷再一次失败,雪上加霜,也再无兵可派往辽东救援。

这一次,又是改变战争形势的重大胜利,甚至在某些方面有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这一战,才迫使清廷不得不考虑退往关外。

在所有努力最终都无果之后,清廷便只能承认自己的失败,然后通过利益互换的方式让唐宁率军退回山海关内,而清廷则率领所有力量退到关外。

至此,大明恢复到了崇祯时的疆域,而且形势大为改变,因为对内,没有了李自成的威胁,对外,清廷受到重创,短时间之内肯定无法再对大明构成威胁。

所以在迁都回京师之后,全国上下的人心也安定了不少。

对大多文臣武将来说,他们已经很满足了,甚至一度觉得和清廷恐不会有什么大战了,光明王会转而对内,将最后一个内患,张献忠遗留下来的大西政权,给收降或者是灭掉。

但显然,光明王唐宁和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他并不认为将清廷驱逐到了关外就是胜利,就是结束。

对他来说,只有对方真正灭亡,才能算是结束。

所以,唐宁突然在与清廷达成和解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突然派五六十万大军进攻辽东,是在很多人意料之外的。

甚至有些人在私下里说唐宁穷兵黩武,因为在他们想来,满八旗是以骑兵为主,东北的白山黑水才是他们的主战场,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他们的战力。

反而大明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为数不多的骑兵数量也没有满八旗那么多,平均战斗素质上也不及对方。

在这种情景下,想要灭掉清廷,是有些意想天开。

如果最终没能灭亡清廷,反而彻底惹怒对方,其很可能再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一般。

以骑兵的优势对大明不断袭扰,抢夺财物,掠夺人口,让好不容易恢复疆土的大明又要疲于奔命。

但是,这种情况终究没有发生,新军几乎是势如破竹的占领辽东大片领地,迫使清廷不得不派出几路大军应对,但依然没能阻止新军前进。

直到多铎战败而亡,清廷不再对死守盛京城抱有任何希望,才决定弃城退往北方。

显然,这时已经有些迟了,新军毫不犹豫的聚集为数不多的骑兵衔尾追击,通过不停骚扰的方式将其拖住,直到将其包围。

而光明王的适时出现,也绝了清廷再做最后挣扎的心思。

就像大明的不少文臣武将对清军产生了心里阴影一样,本能的畏惧,清廷的很多人,也对光明王,对新军,也产生了心理阴影。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最终的胜利者,便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光明王唐宁。

如果其征辽失败,肯定会担负不少骂名,但现在,他大胜而归,灭掉大明的心腹大患满清,那就是不世功勋。

在如此功勋面前,即便还有不少在心里对唐宁有意见的人,也不得不收起一些心思,从而对唐宁更加敬畏有嘉。

在城外,朱聿键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新军将士们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喜色,长途奔波的疲累一下子消弥了不少。

反观随军而回的清廷上下,一个个神色木然,一些还忍不住悲痛神色。

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煎熬。

胜利者在大肆庆祝,失败者暗自舔舐伤口。

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城之时,又受到了全城百姓的夹道欢呼。

“光明王,光明王……”

不过,唐宁却没有公开露面,而是坐在其中的一辆马车上,他可不会在这种混杂的场合中像张献忠那般招摇过市。

毕竟在长期的战争中,新军的一些德式武器也流落了一部分出去。

虽然可以确认流落的子弹非常少,远远不足以培训出一个优势的狙击手。

但凡事都要以防万一,万一心有不轨之徒碰到了一个天生的神射手呢?或者哪怕不是神射手,随便开一枪,万一懵中了呢?

他唐宁可不想这么不明不白的被人干掉了,那也太憋屈。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光明王有些可惜,但并没有打消人们的热情,似乎全城的百姓都出动了一般,通往皇宫的大道,街道两边全部被百姓占领,一直欢送队伍进入皇宫。

回到宫中之后,朱聿键又差人准备晚宴,显然他的心里也是非常的高兴。

热闹了几天,兴奋的劲儿稍稍过去,接下来便是如何处理清廷的文武百官了。

经过商讨,基本定了一个方针出来,对于清廷的满州人那些影响力比较大的高层,诸如多尔衮、代善、济尔哈朗等,予以闲职让其留京。

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软禁,不让其掌握实权,也是为了防止他们有二心,虽然他们大多能力都不错,但暂时是不能对其重用的。

清廷中,除了满州族的官员,影响最大的就是投降的汉臣了,其中还不乏在清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人物,为清廷成功入关、以及入关之后的方针和政策,都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这些人,对清廷是有大功劳的,也是有很大能力的,不少人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比如范文臣、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

但是,他们对清廷的功劳越大,对大明的伤害,也就越大。

身为汉人,他们这种行为,就是卖国,不可饶恕。

为了以儆效尤,这些人都要进行重处。

最终,以洪承畴、范文臣、孔有德、耿仲明为首的一些清廷汉人组成的重要文臣武将,全部于菜市口斩首。

而其他影响力低一些的汉臣,大多流放或者入监。

由于是先处理的这些汉臣,如此重罚,一时间让刚归降的满州文臣武将人心惶惶,生怕唐宁不守承诺,接下来就要用更严厉的手段来对付他们。

但显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顺治帝福临退位之后,被封为满州亲王,豪格被封为顺亲王,其他如多尔衮的睿亲王、代善的礼亲王等,都不变,依然享受亲王爵位,但都只被赋予一些闲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唐宁知道,这些人虽然随清廷灭亡而投降,但内心可能是很不服气的。

如果一开始就赋予其要职,难保他们不会搞一些事情出来。

给他们一些闲职强留在京师,一方面可以磨砺磨砺他们的性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好好的观察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