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狗奴国国王

关平出海凯旋而归,并且擒获了一小国国王。

船队尚未曾在京口城靠岸的时候,便迅速的由先头传令人将此好消息报告了官署。

董良等人接到消息,便匆匆的赶到官署,和刘备一起等待关平献俘。

一般来说,献俘这种仪式都是发生在城外,看似并没有安排,其实是由凯旋而归的将士们早早的和中枢联系,定下一套仪式,献出俘虏。

为主君夸耀功绩,炫耀威严。

不过这一次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县福要在官衙秘密进行,而并不大张旗鼓在城外邀请百姓们都来观看刘备的威仪。

当董良赶到的时候,刘备、关羽、周瑜等人也都到了。

董良还没进门,便能听到周瑜爽朗的笑声,一进去抬头一看,便看到脸上笑意荡漾着的周瑜。

难怪他得意,因为这一战的胜利是海军部门的。虽然他未曾出海,但是作为海军方面的最高指挥官,关平带来的胜利绝对能给他增光添彩。

尤其是不知从哪里擒拿的一个小国的国王,虽然说是国王,估计是哪个原始部落或者奴隶制的社会的小头目,最起码,无论是对于如日中天的大汉,还是如今分裂的各方诸侯来说,这种小头目都并不值得给予太多的注意。

但无论这个国王是多么的弱小,毕竟擒获的也算是一国之君,说出来总是比较好听的。

董良与众人站到一起,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不仅仅是因为胜利,还因为得到胜利的人是关平。

固然,刘备手下所有的下属立了功,刘备都会高兴,但说到底,关平还是有些特殊的,大家的感情更加的深厚。

关平的本事并不差,只不过上面有着关羽、张飞,他实在是难以出头。

如今转入了周瑜的手下,担任海军部队的将军,这么快便立下了功劳,擒获了一国国王,对于刘备和关羽来说,心里总是有些欣慰的。

虽然关羽表现的不动声色,嘴角都没有怎么翘起,大胡子也不颤动。

骄傲的关羽自然不会为了自己的儿子擒获了不知哪里的野蛮部落的部落长而进行自豪。

毕竟名字上说是国主,但实在是不配和这大汉天下诸侯相提并论。

那你说关羽真的不高兴吗?嘿嘿,董良早已洞察到了一切。

董良紧紧的盯着关羽的面皮,把关羽看的稍微有些不自在。

冲着关羽笑了一下。

又对周边扫视一圈,果然,孔明是个聪明人,董良就知道他懂自己。

孔明对着董良使了个眼色,微微动了动眉毛,脸上的笑意也是那么的灿烂。

大家都发现了,看似不动声色的关羽,今天脸色的红润程度要远胜于平常。

董良心中也笑,这个人呐,能控制住自己面部的肌肉,却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血液循环。

等不多时,便听到外面有声音传来。

“大伯父,父亲。孩儿回来了!”

关平迅速的从外面闯了进来,似乎带起了一阵海风。

略有几分与关于相似的眉眼显得有些发黑,那是大海上的日月给他的催磨。但脸上的笑意不减,初次出海的胜利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自信。

“将军!”

关平又抱拳对周瑜行了一礼。

“好啊!好啊!”

刘备满面和煦的笑容,走上前来,拍了拍关平本来就很坚实的臂膀。

事实上,关平的身体素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一直都是这样的强壮,但是刘备总觉得出海这一趟晒黑的几分,也更加的健壮坚强了几分。

面对刘备不加掩饰的欣赏,关平略显羞赧。

低着头笑了一下,又悄悄的上翻了一下眼睛,偷看了一眼父亲的脸色。

关羽的目光正好投视过来,与父亲四目相对,关平忍不住的想要扭头逃避。

但看着关羽对他缓缓的点头,关平抿着嘴,双手握紧了拳头,一时没有说出话来。

众人人寒暄了一番,刘备兴致勃勃的问了一些关平海上的风土人情。

但从关平这里得到的只有枯燥无味,时而风浪,时而平静,无论危险还是安全,总是没有太大变化的蔚蓝。

确实,航海的生活绝对是非常的无聊的。

而且海上的太阳更加的毒辣,幸好这是开春,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但关平以及一同出海的士兵们仍然比平时训练的时候又黑了许多。

关平的眉眼虽然更像关羽,但看他的肤色,说不定和张飞会更加的投缘。

“不知那狗奴国国王何在?”

庞统忍不住的打断了一下大家的寒暄,他的好奇已经快压抑不住了,他也非常想见见倭人的国王。

“瞧我,差点忘了正事。”

关平阳光的笑了一声,拍了拍脑门儿,赶紧挥手让人将狗奴国国王送上门来。

这时间,外面的士兵才压着两个俘虏近前。

董良搭眼一看。

“这不对劲吧?我听说倭人身材矮小,这两个人已经与我大汉子民无异了。”

说是抓到了狗奴国国王,不知道为什么,关平送上了两个俘虏。

而被押过来的这两个人,确实不高。

但是怎么看也已经是身边这些南方人的正常身高了。

虽然董良身边的南方人也不怎么高,最起码比身长八尺的董良很多都要矮一个头。

但按照常识来推断,这些倭国人应该更矮才对。

“莫非倭国也学华夏吗?”

这是刘备提出了疑问,刘备这家伙年轻的时候确实有点不学无术的味儿。

他年轻的时候不爱读书。

“倭国也是学华夏的,当年光武帝还曾赐了倭国金印,当年倭国共主应该是伊都女王。”

诸葛亮实在博文强识,这连董良都不知道。

董良之大致约莫知道,现在似乎是日本的弥生时代末期。

但论及古代日本其他的细节,董良就不知道了。

而诸葛亮作为本朝人,又是大学问家,对这些事却如数家珍。

倭国人许多东西确实都是从大汉从三韩传过去的。

这个小国虽说自然灾害频发,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国家。

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冶炼技术,都有大汉和三韩向其传授。

他们天生的不用承担带领人类文明向前进步的任务,而且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很少让他们遭受外敌的入侵。

而倭国人比之三韩更擅长学习。

朝鲜半岛上历经了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的统治,他们东边的一半也在大汉设置四郡,治理了几百年。

然而,在半岛的南边,那群愚蠢的三韩人仍然没有学到任何优秀的东西,长期处于一种落后的奴隶部落制的状态。

只需要再过百来年,向半岛人学习的倭国人,便将要面临学无可学的地步开始像半岛身后的巨无霸派遣什么遣隋使,遣唐使了。

当然,这些只是后话了。

刘备之所以询问倭国人是否向华夏学习,是因为眼前的这两个人不光长得像汉人,头上也扎着汉人的发髻。

他们身上穿的汉人服饰,倒没有引起刘备的怀疑,毕竟是被抓回来的俘虏,一路上风雨飘摇,关平给他们换身衣服也是正常的。

而诸葛亮所说倭人也向华夏学习是不错的。

但放在这两个人的身上,确是不对。

“大伯父,这两个人就是汉人!”

“什么!!?”

关平一句话激起千层浪,惹起了众人的惊疑。

“狗奴国国王怎么会是汉人?”

董良也十分惊讶。

虽然一直以来都有汉人,或者说不是汉人,是先秦时候的人,从半岛或从江南漂流到倭国的说法。

但是眼前这两个汉人身份做了狗奴国国王还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伯父有所不知。这事还得怪董良。”

“怪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虽然汉人做了倭国的部落国王,但这确实是和董良大干的打不着的关系啊。

关平怎么说和董良有关系?董良自己真是一头雾水。

“当时不是你大肆宣扬倭国有大片的金山吗?那时间惹得无数健儿跨江过海,意图去倭国淘金,因为海上风浪,不知多少人葬身于波涛之中,官府不得已还下发了劝诫文书。”

“可劝哪能劝得住,还是有许多人为了成片的金山,不畏惧狂风大浪,最终总有人成功。”

“他们两个便是其中的幸运儿啊!”

董良这才明白了原委。

关平能够出海,是纠结了不知多少优秀的造船工匠造出的大船,董良又教授测算方位的方法,顶尖的水战大师周瑜又带着水军在这海上捕鱼训练。

前前后后数月的时间准备才成功出海。

而这些为了出海淘金的人,顶多就是一个小舢板,便冲上了茫茫无际的大海。

眼前这两个人能够成功,可真是天命之子幸运儿中的幸运儿了。

知道了这两个汉人的来历,便没有人再去怀疑他们能不能做狗奴国国王了。

对于董良,对于刘备的人来说,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汉人是如何顺利的到达倭国的。

而不是这两个汉人如何在倭国地方当上了国王。

莫说是两个勇于披风斩浪跨江渡海的健儿,也是普通的两个汉朝的老农,到了倭国,在地方上也是能够混出头的。

汉朝人的素质在此时此刻绝对不是这些倭国人能够媲美的。

“原来两位都是我大汉健儿,乃是跨海英豪,刘备怠慢了,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刘备知道了眼前两个人并不是倭国人,立刻满面春风的去扶起。

此时此刻,众人也明白了,为什么关平没有选择在城外献俘,原来抓到的并不是倭国那些没有开化的野人,是正儿八经的汉人。

面对刘备的礼节,那两个汉人却不敢怠慢也不肯起身。只是口中不停的请罪。

“我等有罪,冒犯上颜,贸然与上军交战,罪该万死,还请将军降罪。”

听了这话,众人心里都有了些想法,不过面子上的礼节并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尽管很可能两军确实已经交战过了。但是刘备仍然热情的将两个人扶了起来。

仔细想来,关平这么客气,甚至都没有羞辱他们,也没有将他们杀掉,说明他们造成的麻烦并不大。

刘备强硬的将两个人拉了起来,两个人也表现的非常的感动。

“我兄弟二人走运,顺利漂流到了倭国,只因原来略懂几句倭话,到了那边,很快的就摸清了情况。”

“没想到我们比之北方的汉子要稍瘦小一些,可那倭国人更加矮小,使用的兵器有铜的,有铁的,甚至还有石头的非常粗陋。”

“我二人登陆的地方属于狗奴国的控制范围,这是一个非常小的部落,我们很顺利的就杀败了他们的部队,杀掉了他们的女王,成功夺得了王位。”

“夺得他们的王位之后。将国中的倭人稍加训练,便灭掉了一旁的投马国、奴国,不弥国和伊都国察觉到了危险,便联合起来与我们对抗,我等虽然不惧,但毕竟手下都是一群倭人,他们的武力实在不值一提,因而每日也是严阵以待。”

“而那伊都国曾经也是一个大国,如今虽然逐渐没落,但实力尚存。所以见有大船靠岸,还以为是敌军来犯,手下人便与天军战斗起来。”

“其人虽不堪一击,死伤数百,未曾与天军造成半点损伤,但总归是冒犯了天军的尊严,诚惶诚恐,万请恕罪。”

这两个人果然并不像他们表面上那么莽撞,是两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

且不说他们成功的夺取了倭人部落国王的位置,单凭刚才他们说的最后一段话,便可以表明,这两个人并没有他们表现的那么老实。

表面上看,是在说冒犯了关平军队的威严请刘备下令惩罚,其实是在为自己解释。

双方的交战都是一场误会,是那些倭人自作主意,没等两个人反应过来,就已经交战了。

所以交战和他们并不相关。

而且虽然进行了交战,手底下死了数百人,关平却无一损伤。

嘴上说着请刘备降罪,但其实每一句话都是在为自己脱罪。

确实不是蠢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