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十四章 抗捐(1)

尘埃如山 第十四章 抗捐(1)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李泰栓果真一头撞死在大门上!只不过这大门,既不是三家营祠堂的大门,也不是李泰栓自家的大门,而是东岗教堂的寨门!

就在伏阳拳民血洒东岗教堂后没几天,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太后带着皇帝仓皇离京去“狩猎”。皇帝出京的前夜,太后就发布手谕称京城拳民为“乱民”,下令各地清军予以全力剿杀!

前一天还是称兄道弟的好哥们儿,后一天变成了背后捅刀子的仇敌人!各地的义和团运动如划过天际的彗星,刹那间的万丈光芒,照亮了暗黑的夜空,拖着血红的光芒匆匆扫过天际,迅速的消亡在华夏大地上!

第二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共计赔款4.5亿两白银,以大清的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分三十九年还清。条约同时还规定:永远禁止中国民众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

条约签完了,接下来就是秋后算账。京城的“祸”要朝廷大员来扛,地方上的“锅”自然是府县老爷来背。京城很多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被开刀问斩,地方上“扶清灭洋”闹得欢的州县,官帽撸了一地。

伏阳知县因对围攻教堂、残杀洋人的神拳会弹压不力,而被罚没流放边疆,永不叙用。伏阳知府徐邦国也被革职查办,伏阳官员个个噤若寒蝉,上下闻“拳”色变,人人自危!

就在这时,东港教堂主教里莱德却拿着《辛丑条约》的印本,找到了新来的知府商瑞。里莱徳要求伏阳府衙依葫芦画瓢,赔款东岗教堂白银五万两,用于修复伏阳境内被拆毁的教堂,抚恤被杀的传教士;同时要求伏阳府缉拿并严惩拆毁教堂,击杀教士的拳民要犯,以儆效尤。

面对里莱徳的要求,商瑞不敢大意,他连夜召集新任的伏阳知县于守林,一起商议。

商瑞两手一摊,对于守林说:“朝廷的赔款有关税和盐税可以做保,伏阳的赔款咋个筹集呢?伏阳倒是有十家镇、回龙镇等大集镇,但钱都被厘金局直接截走了,根本不经咱府县衙门的手,我想拔根毛都见不到雁儿!”

于守林说:“商大人,以卑职愚见,老百姓闹出来的乱子,还是要由老百姓填窟窿才对!”

商瑞问怎么填?

于守林说:“神拳会的头头都被打死了,练拳的老百姓还活的好好;如果没有地方的族长里正们暗中撑腰,神拳会能在伏阳坐大?卑职的意思是,先把神拳会的漏网之鱼抓起来,杀鸡骇猴,让洋人来观斩,去去洋人心里的火儿。然后把给神拳会撑腰的那些人也统统抓起来,打完屁股再让他们出出血。还有当时闹的最欢的拳民,都抓起来过过堂吓唬吓唬,让他们拿钱赎人;如果这还不够,那就征特别洋捐,商户、百姓一个都跑不掉!”

于守林说的头头是道,不用想肯定是早就盘算好了。商瑞听完拍手鼓掌:“于大人不愧是山西望族出身,这算盘打的实在是好!”

于守林祖上是山西做皮货生意的,十年前捐了候补知县的官衔,眼巴眼望的等了十年,这次终于授了个伏阳知县的实缺。他上任的时候,还特意从家里的商号挑了两个“老算盘”,做自己的钱谷师爷。

商瑞和于守林把各自的师爷叫来,细细的商量筹款事宜。最后,知府衙门和知县衙门的师爷,各自在筹款洋捐的总数上悄悄加了一成,然后下书贴告公布于众后,便层层往下摊派征收。

伏阳府县二衙媚洋欺民、色厉内荏的做法,将刚刚压下去的民情又引爆了。以前乡下闹土匪时,村寨之间自发组织的“守望社”,这次“守望社”的社长们被老百姓推举成主心骨。老百姓要社长们“串联”在一起,像以前互助抗匪、守望安民一样,带着他们到县衙陈情民意,并拒交洋捐,同时释放无辜牵连的百姓。

以前守望者对抗的是土匪和流寇,关键时刻还有官府撑腰壮胆,但这次对抗的却是官府。

“这是造反!”守望社长个个退避三舍,不愿出头。只有三家营的守望社长郭修安说:“抗捐!洋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官老爷在洋人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回头就欺负老百姓!兔子急了还咬人,咱们这会不咬人,但要逼着官老爷撤洋捐!”

三家营家家户户一个也没拉下,根据田产多少,铺坊大小都被摊派了洋捐。郭修安这次豁出去了,他要主动串联社长们,带头进城抗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