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十四章 抗捐(2)

尘埃如山 第十四章 抗捐(2)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三家营的郭修安忙着串联,而李泰栓却忙着“捞人”。

李长有是三家营第一个被抓进了县牢的“拳民要犯”。神拳会围攻教堂失败后,官府既没有张榜缉拿逃遁的李长有,也没有为难三家营的李家老小。风头已后李长有就大摇大摆的回到三家营,照样吃住在李记酒家。所以这次衙役们根本没费什么劲儿,就把李长有从李记揪出来,当场就上了枷锁,押回了县牢。

抓了李长有,官差们便开始清算李家。除了摊派的“特别洋捐”——二百多两官银——限一个人月缴齐外,衙役特意“关照”说李长有是神拳会的要犯,要想他在牢里少吃点苦头,保住性命,李家就“破财免灾”,赶紧想办法活动通融。

李泰栓是三家营最大的财东,二百多两捐税,还不至于让李家伤筋动骨,而借保下李长有的性命之名,打点官府的老爷们,才是李家最大的钱窟窿。

李泰栓赶紧让李长盛带着大把银钱,进城去求李长有在伏阳城结识的“贵人”——县衙的包采办,帮忙打点官老爷,求衙门放过李家,保李长有一条性命。

县衙的采办只是个跑腿办事的仆役,经管衙门米面粮油的日常采买,采办连在册的衙役都不算,更不入流。但采办可以随意进出衙门,在外人眼里就是“官差”,在老百姓面前也是“爷”。

李泰栓所指的这个包采办名叫包中成,不但是十家镇人,老家还距离三家营不太远。包中成虽然是个不入流的仆役,但做人办事比三家营的韩皮匠更圆滑,很能讨县衙上下人等的巧。衙门里有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也就让悄悄包中成去经办。所以衙门外的人从包中成的嘴里打探来的信息最管用,久而久之被人送外号“包打听”。

其实包中成和郭修安,还是拐了几个弯儿的亲戚,包中成娶了郭修安姑奶奶家的表妹为妻,从这里论亲戚,郭修安还是包中成的姑表哥。

郭敬祖过世时,驻扎三家营汛营的把总,有一次喝酒说漏了嘴,把郭家和周总兵的关系抖落给了包中成。包中成后悔的拍着大腿对包牛氏说:“早知道你老表(表亲)和周总兵能攀上亲,我说啥都应该去给你表伯(郭敬祖)吊个孝啊!”

包牛氏说:“一表三千里!两家上辈人都好多年没走动了,现在我可没脸看见高枝,就腆着脸攀远亲!”包中成丢下一句“妇人之见”,便带着贡品鞭炮纸钱去给郭敬祖烧纸。包中成边烧纸边趴在郭敬祖的坟上,鼻涕一把泪一把,哭的戚戚哀哀,比“孝子”还像孝子。

包中成哭完对郭修安说:“三表哥,我是你老表包中成,这些年小弟我缺礼啊!牛家庄牛三两是我老岳丈……”

郭修安这才明白,哭坟的包中成是哪路亲戚。包中成说他在县衙当差,以后有什么跑腿动嘴的事情,到县衙只要说找包采办便错不了。郭修安便陪笑应承。

好容易祭祀完,包中成才悄悄问郭修安:“三表哥,咱家跟总兵周大人既然是至厚亲戚,就让我也沾沾光,下次你带我去见见周大人中不中?”

郭修安终于明白包中成为啥来哭坟。他有点为难的对包中成说:“中是中,不过听周大人说,这几年剿匪他没少得罪趟将狠人,这些趟将刀客你是知道的,都是些儿欺软怕硬的二愣子,专挑咱们这些亲戚下黑手。你不怕半夜被人敲了杠子套了麻袋填了井?”

包中成说:“那悄悄引荐一下吧?”郭修安说:“那你先在家等信儿!”

包中成等了两个月,也没等到郭修安的引荐,他便跑到镇衙攀亲戚。包中成还没介绍完自己,就被衙役啐了回来:“好狗还知道不侍二主!周大人要是有你这个舌头够得着屁眼子的亲戚,早就活活气死了!”

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窝囊气的包中成,灰溜溜的缩回去。他越想越想窝火,但不敢怨恨镇衙的衙役,便把这笔账记在了郭修安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