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八十一章 吴蜀结盟

张温回到武昌,同时邓芝也同张温一起去拜见孙权。

孙权于是大喜,在吴王宫殿亲自同邓芝盟誓,并约定时间,共同北伐曹魏。

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对他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未深识天命。那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为臣之人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为将之人则握棰擂鼓,争战才刚刚开始。”孙权大笑说:“您确实很真诚。”愈发敬重邓芝。

同时孙权又给诸葛亮写了封信,约定出兵讨伐孟达,将曹魏的势力赶回中原。

诸葛亮自然应允,约定好瓜分东三郡,然后果断出手。

房陵、魏兴二城,闻风而降,潘璋只带了五千人,就轻松拿下房陵,虽然,现在是魏新城郡的一部分,诸葛亮则派一小将领三千人马,就劝说魏兴太守(西城)申仪投降。

魏兴郡则是曹丕在黄初二年改西城郡置,也就是说孟达的权柄被削弱了。

主要是襄阳一丢,整个新城郡就慌了,毕竟左右都被吴蜀两国包围了,没发打了。

申仪原本和兄长申耽一样是西城和上庸本地的豪族,后来跟随张鲁,张鲁失败后降曹,刘备打过来后投降刘备,然后孟达叛蜀,又带领魏国大军而来,申仪起兵大破刘封,被曹丕认命为魏兴太守。

至于其兄申耽则是因为不是主动投降而是被动,所以被曹丕迁到了南阳地区,然后病死了。

至于为什么申耽没有起兵反蜀,估计和刘备的仁义关系不大,而是因为这个: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

但是申仪不一样,申仪是主动投降曹魏的,所以被曹丕大加封赏。

申家是西城、上庸本地的世家大族,执掌了将近三十年,跟了好几个诸侯,目的只有一个,守住基业。

不过最后,孟达反魏的时候,申仪直接背刺,导致孟达身死,然后,司马懿反手就把申仪带走了,到时没有演义中直接杀死,而是迁到了洛阳,封了个什么楼船将军,到是善终。

本来嘛!如果襄阳没丢的话,申仪还不会轻松投降,可是如今襄阳一丢,吴蜀两国联合打来,申仪顶不住,申仪直接就投了。

诸葛亮到是也没怎么样,直接加封申仪为平北将军,然后直接将其部曲五千余人迁往了成都,申仪也没办法就这样了,倒是也保全了荣华富贵。

现在好了,只剩下上庸的孟达了,西边的魏兴,东边的房陵,都被吴蜀二国合力拿下了。

孟达无奈,只能与李严写信,请求自己可以投降蜀汉,但是诸葛亮要保证自己的权势,同时暗地里写信给潘璋,请求归顺东吴,同时还拖延时间,打算等魏国的支援。

好家伙,三家下注孟达。

曹丕接到孟达的求救,不由得直接派曹真率领大军救援孟达,可惜,历史上司马懿可以在短时间内奔袭1200里,但是曹真做不到。

因为镇守襄阳的人是诸葛谨和陆逊。

没错,孙权知道,曹丕对襄阳的重视程度,早在去年吴蜀关系缓和的时候,孙权就把陆逊派到了襄阳同诸葛瑾一起镇守襄阳。

如果只有诸葛瑾一人的话,孙权还有些担心,毕竟诸葛瑾的军事实力,还不如诸葛恪,但是在加上陆逊,就没问题了。

一句话,哪怕是司马懿亲至,面对有陆逊和诸葛瑾的襄阳,也拿不下来。

同时,陆逊派诸葛恪用水军,封锁汉江两岸,曹真无能为力。

总有人说,孙权很渣,确实。

对陆逊多么多么不好,可是那是晚年啊!

看看孙权早年对陆逊有多好,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令陆逊与诸葛亮通信,又刻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的住所。孙权每次与刘禅、诸葛亮的书信,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不对的,就让陆逊直接修改,然后用孙权的玉玺封好送走。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之后石亭之战时,孙权更是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古往今来那个君主敢如此乎?

凡事赏赐给陆逊的都是最上等的御用真品,出入宫殿都给陆逊用御用的伞盖遮护,这在当时没有人可以比得上陆逊。

朱桓得知此事后,颇为嫉妒陆逊,孙权在建业为朱桓送行时,朱桓忽然端起酒杯对孙权说:“臣就要离开陛下远去了,如果能摸一下陛下的胡须,臣此生就无悔了。”孙权闻言微微地倚着案几把头伸了出去,朱桓上前捋须感叹道“臣今天可以说是捋到虎须了!”孙权大笑。

如此主公,臣下敢不效死乎?

所以,孟达的援军,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最终孟达还是投降与蜀汉,魏国在西南的统治,直接崩溃。

吴蜀双方结盟的第一战,就大获全胜,虽然东吴只收获一个房陵郡,不过对于战略意义来说,却十分重大。

因为孟达是东洲派的人,如今刚一投降,就被诸葛亮委以重任,不过却调离了上庸,此战虽胜,却也无关大局,最多就是没有后顾之忧罢了。

……

武昌,吴王宫殿。

孙权看着战报,略加思索,还是感叹一下。

“登儿的计划,虽然成熟,却也不能照做。能拿下房陵一郡,已经算是不错了。”孙权暗中所思。

孙登的想法是全据东三郡,不过孙权通过和陆逊的交谈否定了,这个想法。

若果三郡皆被东吴拿下,那么东吴和汉中的边界就会非常的近,导致双方的局势,非常紧张,蜀汉不会全力北伐。

况且此战毫不费力,便可白得一郡,虽然这个郡很“水”,但是名义上也是郡,虽然整个东三郡加起来能有十万人都不一定。

最重要的是,就是陆逊提出,诸葛亮得到了西城、上庸二郡,实力未必会增强,甚至有可能还会影响蜀汉,孙权想了想,面色一动,就清楚了。

所以在给陆逊的旨意上,就写了“准,卿可自决矣!”

……

洛阳,大魏宫廷。

“砰!”曹丕狠狠的一砸桌子,“吴蜀联盟,诸葛亮和陆逊小儿竟然将朕的东三郡,尽皆伐之,可恨申仪、孟达之辈,枉费朕对他们厚赏,他们竟然如此对朕,真是奇耻大辱!”

“吴蜀联合,必有图我中原之意,朕,势必先伐之!”曹丕直接对着文武百官说出来此话。

百官震怖,刘晔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之前就说过,孟达早有反意,不可不察!如今西南已失,天下三分已成定局,中原之地,土阔民稀,养兵屯粮十年,则天下必定属魏矣!”

曹丕看向刘晔,心中愈发烦闷。

“迂腐之见,若是吴蜀出兵中原如何,朕意已决,御驾亲征,出巡广陵,横渡长江,直取建业!”曹丕对众人说道。

“陛下,不可啊!”“陛下不可出兵啊!”

群臣劝阻道,曹丕不听仍然要伐吴,看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