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八十八章 孙登看屯田

东吴方面,对于曹丕的意图自然不清楚,不过曹丕草草退去,到是让众人耻笑不已。

不过怎么说,生活还要继续,东吴的政治改革刚刚完成不久,对于诸郡的影响还没有发酵。

但是已经有了苗头,孙权一方面,纵横捭阖,在各大家族中,不断的合作竞争。

另一方面也让孙家的宗室,同几大家族联姻,来确保利益共同体。

也就是说,目前孙权想要的是将政权江东化,然后才可以保证对东吴的掌控。

等到了后期,孙权不需要世家了,然后就开始打压这些大家族,最后,步骘、朱然、全琮、诸葛恪等完全占据了高位,这些人可全都是孙权真正的嫡系。

孙权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政治机器而已,到死也没有停止权谋。

最终托孤的时候,甚至没有给世家留一个位置,可以想象此时东吴的世家,已经没有了和孙家对抗的能力了,被孙权打压的太狠。

曹睿托孤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结果呢?还不是得分一杯羹给世家!曹睿还妄想把托孤大臣全变成曹家呐!

当然,这些跟孙登没关系,孙登也不能阻止这些事情。

……

忠武军。

孙登此时正在视察,吕建、高淼目前作为忠武军的执掌者,互为左右督。

“军座,你看这些都是大好的儿郎们,现在就渴望建功立业,征战沙场了。”吕建在一旁附和到。

孙登仔细的看了看,忠武军的士卒排列在校场之上,整齐如一,不说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但也颇有几分名军的风采了。

烈日炎炎之下,但是这些士卒没有一丝的抱怨,虽然不是夏季,但是直面阳光,什么时候都不见得是好事。

孙登非常高兴,“看来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们没有对忠武军的训练,有丝毫懈怠,非常不错。”

“本来之前,忠武军还是一半新兵,只能做一些侧面切入,很难正面与魏、蜀的主力军抗衡,不过现在看来,就是面对敌方的主力军,忠武军也不会落入下风啊!”

孙登也感慨不已,之前的忠武军,虽然待遇好,装备也好,可是终究还达不到精兵强将的地步,终究是靠着孙登的谋划,加上种种因素,最终才成功,打下襄阳,完成惊天大功。

哪怕如此,算上伤亡人数,也达到了近千人,不过最终大部分的人还是被治好了,重新回到忠武军中。

只有极少部分的人,实在治不好,但是孙登也将不少人,编入屯田军中,担任官职,顺便给这些士兵们找好工作,孙登其实觉得,给战死的军人立碑,这种事情,对泥腿子影响不大。

一些小说里面,主角掌握军队后,一场仗死了不少人,战后,主角给战死的士卒立碑、建庙然后整个军队就都归心与主角了,永不叛变!

说句难听点,这样真的能收拢军心吗?

或许吧!但是孙登暂时绝对不会这样做!

孙登始终认为,只有给战士们做好的后勤工作,就可以掌握住军心。

给伤残的士兵,解决后半生的就业问题,同时给予金钱和荣誉的补偿,对于战死的士兵的家属,孙登更是不惜用大量的金钱弥补,同时规定,由国家赡养这些“烈士”家属。

孙登坚信,这些手段,绝对比一个所谓的纪念碑对军队的影响要大的多。

哪些泥腿子知道立碑是干什么?能让我得日子过得好,家人生活有保证,每天吃饱饭,还周周有肉,这就行了。

孙登已经将不少的菜的做法,交给忠武军的炊事员,同时孙登还建造了不止一处养猪场,养鸡场等,无它,就是为了给忠武军和忠勇军提供肉食。

猪肉不好吃?那就去势,找不到的话,就去宫里找净事房的太监,虽然最开始手法确实不行,造成了不少小猪的死亡,不过最终还是掌握了给小猪去势的办法(分雌雄),然后众人一吃去势后的猪肉,就明白孙登为什么要这样麻烦了,无它,红烧肉确实香!尤其是配上大米饭,先来上三碗。

孙登随后又同高淼去看了看屯田五军,果不其然。

孙登一来,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屯田的民众大多都是孙登从南阳地区,迁移过来的人,可是时间一长,就渐渐地有其他的民众跑过来了。

屯田中郎将们,无奈,只能将这些新的民众,编入新的屯田镇里,不过渐渐的,就有了矛盾,这些新的民众,也要求土地归属自己。

这就坏了,因为屯田的将军刘攀,没有权利将荒田分给这些流民。

这就使屯田,产生了新的矛盾。

孙登前来就是解决问题的。

“军座,这就是屯田军目前的明细,以及支出!”刘攀将相关的账册交给孙登。

孙登仔细的阅读,当然这些不是原本,经过了相关人员的统计之后,整理出来的内容。

孙登在这方面,都是交给不良人来做的。

此时已经是屯田的第二年了,第一年的屯田,因为有种种因素,再加上需要考虑十几万人的生活问题,所以,所得粮草不多,只有不到三百万斛粮食。今年的粮食,还在抢收,不过据分析,得粮在五百万斛左右。

不过这是将一切的消费,都计算在内的结果,农业工具,平时的生活消费等等,索性都可以用等价的粮食替换。

虽然事实在此次屯田中,实验了很多新的技术,但是新技术就一定成功吗?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吗?

不见得,所以边执行,边试错,这就是孙登的想法,反正前三年百姓的积极性不高。

所得产量,确实不多,不过供给襄阳地区的军队,倒也够了。而这真是陆逊得见其成的。

陆逊本来就是屯田校尉,自然清楚屯田的利弊,所以本来陆逊也打算在战事消弭的时候,上书孙权,开启大规模屯田,不过没想到,孙登直接就开始做了。

襄阳地区的守军,虽然有数万人,但是战斗力却一般,并未如何,只能是守城之用。

不过孙登的忠武军,显然不在其内,忠武军现在是一天一练,而且不参与屯田。

虽然说军队可以屯田加练兵,但是效果呢?

孙登知道,这还远远没达到江汉平原屯田的极限,还有很多的荒地没有开垦,孙登知道,别看现在几年,屯田效果一般,但是几年后,运用了新农业技术的,屯田的效果,绝对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要知道,邓艾在淮南屯粮,已经需要五万人,屯兵六七年,可以得到十万人五年的粮食了。

孙登知道,别看自己在江汉平原的屯田只有五成,甚至是三成的赋税,但是之后的收获,却可能不下于邓艾。

至于粮食太多,会不会导致问题,孙登只能说,不会,乱世之中,黄金和粮食,永远值钱,再说了,粮食多,粮食多,你可以酿酒啊!

这玩意可是个耗粮大户,在说了,只有百姓有粮了,才会稳定下来,同时,消费也会上去,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

甚至说,你别以为,古代没有旱灾、水灾、蝗灾、地震了,其实都有,而且也很频繁,所以粮食太多?你需要赈灾的地方也不少。

不存在的,在古代,就不存在粮食多余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苦恼粮食不够,从来没有粮食富裕过,真正粮食富裕,那还得看袁老之后才行。

对于吸引而来的流民,孙登的意思就是,开垦荒地半而分之,想要土地,开垦荒地吧!开垦的时候,工具之类的,都提供给你,不过一半交公,一半才属于你。

孙登也不管如何,想要种地,行,获得土地,也没问题,凭劳所获。

或者立下大功,忠武军里面,就有不少人被赏赐了土地,当然也可以不要,暂时存着,换个大的。

孙登视察了一番,对于种种不合理之处,都提出来意见,刘攀无奈,只能点头,然后整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