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九十四章 纷争不止

孙登刚刚成亲,还没有多久,东吴政坛就出现了一件天大的事,那就是,丞相孙邵病逝了。

此时的当务之急,就是任命下一任东吴的丞相之选。

早在孙权被封为大魏吴王,建立吴王国的时候,就有百官众议张昭可以为相。孙权认为多事之时,职大者责重,不能照顾。遂以孙邵为丞相。

值孙邵卒,百官复推举张昭继为丞相,权认为丞相事烦,而张昭性刚烈,听言不从,怨咎将兴。故选定太常顾雍。尝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又敬憧惮之,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

孙权最后所说,孙登也明白,顾雍和他孙子顾谭不一样,确实是个挺古板的人。

今年年初,顾雍在吴县迎接其母至武昌。抵达武昌后,孙权亲自祝贺,在庭上拜其母,公卿大臣都参加宴会,之后孙登也前来庆祝。

顾雍不饮酒,沉默寡言,举动得当。孙权曾经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了言必有中。”在众臣饮宴欢乐之际,大家都唯恐自己酒后失态被顾雍看见,所以不敢尽情,顾元叹就是这样让人敬畏。

顾雍幼时拜名士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蔡邕同名。

顾雍在孙权继位后,被认命为会稽丞,行太守事,将会稽地区处理的井井有条。

注意,顾雍的老家,吴郡太守一直由朱据担任,会稽本地也有四大家族,最终的结果是,郡界宁静,官吏百姓归服。

顾雍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担任了近20年的丞相之后,还落得善终,只因顾雍,处事公允,终思国事,而且提出的建议,被孙权采纳之后,更是把功劳推给孙权,如果没被孙权采用,则一直不说,如此所做所为,不比张昭之流聪慧?

顾雍在朝廷上有所陈述与建议,言辞表情虽然恭顺,但所坚持的原则正直不屈,顾雍为相后,他仿效汉初的治国方法,选择文臣武将时必选称职的,从不以个人爱好去选择。而一旦派任后,他便会全心全意地委托他们。

东吴政坛此时的变化,就意味着,张昭已经失势了,淮泗派处于下风。

军事上陆逊,朱桓,各自名震敌国。

政事上,顾雍任丞相,也意味着东吴的世族占领了东吴的中枢。

不要认为顾雍就没有不足的地方,也有,那就是世族掌权者的通病。

历史上,顾雍否决了,驻守在前线所有将领的攻城讨敌之策,并认为当时驻守前线的将领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功名,因此劝说孙权不应该听从。

保守,顾雍导致了东吴中后期的保守政策。

孙登大婚不久,就听说诸葛亮正在讨伐南中,不日即将班师。

曹魏方面,并州刺史梁习大破鲜卑轲比能部,北方暂时无忧也!

又听说曹丕已经在广陵训练无数士卒,打算再次征讨东吴。

孙登刚刚忙完事,就又被孙权交了过去。

“会稽,长沙,丹阳等地连续出现数次地震,东吴民众,受损严重,眼下大战将起,确实不好处置,若是被有心人煽动,恐怕会生乱!”孙权将事情简单一说,就命令孙登带领不少的粮食去救灾。

孙登看着手里不过几十万斛的粮食,不由得只能从襄阳调粮,不过还好孙登改进了手推车,可以方便运粮一点。

不过,救灾如救火,一旦晚了一步,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翻阳地区的彭绮自称将军,趁乱起事,拥兵万人,攻陷了周围数县,作为基地,并且打出了替魏讨吴的旗号,声势大震。

不过都是些裹挟的民夫而已,孙登直接率领忠武军,围而不攻,并且源源不断的运来粮食,同时不断的往城内承诺,只要投降,不伤子民,还给与灾兵粮食。

并且还在城外,当着贼兵的面打开了运来的粮食。

诸将不解,认为区区贼寇之民,乌合之众,可以轻易攻破。

孙登摇了摇头,“让子弹飞一会!”

众人不解,很快,不到半个月,彭绮的手下,就把彭绮亲自绑了起来,献城投降,孙登也没有食言,将诸多粮食都分给灾民,也没有为难这些人,不过彭绮等首领,却是被孙登直接带到武昌,然后闹市问斩。

曹魏的征东大将军曹休,听到彭琪反叛的消息,不由得十分高兴,想要前去支援,不过还没等到曹休出兵,就被孙登用不足月余的时间平定,彭绮被斩的消息,让曹休唏嘘不已。

“看来这吴国太子也有几分胆色,就是不知道跟诈取襄阳的孙文比起来如何?”

“下次,一定要早早出兵支援,不然如何能消灭东吴?”曹休心中暗暗许诺。

随后几个月的时间内,孙登终于走遍了大半个东吴,除了交州。

勉强完成赈灾工作,恢复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等。

等到孙登回到武昌的时候,才发现又来到了一年的秋天,可以说又过了一年。

孙登的工作完成的不错,不过等到孙登回到武昌,孙权又给孙登安排了一大推的事情,美其名曰,熟悉政务。

同时也请了不少老师来教导孙登治国的道理,孙登一一礼遇这些老先生。

索性,现在东吴纸张产量已经大大增长,整个东吴政权,开始全面废除竹简,采用更方便的纸张。

东吴的行政效率现在远超曹魏,只比蜀汉慢一点点。(蜀汉面积小)

于此同时,自然带来了书籍的大规模发展,孙登更是直接成立皇家书苑,来吧!

早早准备好大量的书籍了,不过哪怕如此,也有人山寨盗版书来获取利润。

孙登还是老办法,印刷的技术没问题,不过是最基本的可以授权出去。

不过需要获得孙登的书籍印刷证明,以及书籍贩卖许可证。

卖钱,可以,但是得按孙登的规矩来,如果想要破了规矩,不好意思,孙登即是选手也是裁判。

封了你的书店,没收你的书,然后再把你的印刷机查封,最后罚款。

不服?不服憋着!掀棋盘也做不到,孙登背后有人!

同时孙登,还颁布了书籍的标点符号规定,当然远没有后世复杂。

至于要最基本的几个符号,比如逗号和句号,可以应付大部分文章了,再加上感叹、书名等等,基本上够用了。

符号的应用,大大简化了图书教学的麻烦,不用句读了。

不过符号的施行在东吴出现了不小的阻力。

世家大族的掌门人,一看到这东西,就知道要遭,这极有可能毁灭世家。

直接几大世家联名,请求废黜符号,并且永不在用。

很多小说中,都写主角造纸印刷成书,然后遭到了世家巨大的反对,引起世族的敌视。

真的吗?答案是不会,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世族们是不会在意的。

因为书籍只会更大程度的帮助世族自己。

因为世族掌握了知识的解释权,一段文字,没有强行规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解释权。

看你怎么断句了,而这个断句的解释权,在世家本身上,所以才会经久不衰。

古代的文字,可是没有断句的,具体参考高考语文卷子文言文的断句题。

普通人拿到了没有标点的书籍,你能断句吗?能读吗?会解释吗?能看懂吗?

杜预为什么可以位列文庙和武庙?注解了儒家经典。

说句难听点,普通人想要看懂看没有断句的书很难,想要做官,去找个世家投胎吧!或者在清中期时期投胎大商人家里也行,能捐个官做。

也就是所谓的士绅阶级。

所以书籍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才终于在宋代同科举成定局了。

然后明清达到巅峰。(小说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