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一百零九章 陇西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第一百零九章 陇西

作者:幽之浮帆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5:37 来源:笔趣阁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安定区。

隶属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自古为“四塞之国”,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设陇西郡,汉初设襄武县,始有建置。隋改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

不过三国时期的陇西地区,不同于现代。

三国时期的陇西,远不止今天甘肃陇西一县,而是包括兰州以南的定西、天水、陇南等广阔地域。

自战国时秦置陇西郡后,陇西地区就长期作为甘肃的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名贯华夏2000多年。

秦人从陇山以西的陇南山地走出,跨越秦岭,一统六国;三国故事最为光辉灿烂的悲剧“六出祁山”,在曹魏陇右(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右)五郡与蜀汉武都、阴平两郡展开。

唐朝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当然只存在于唐初。

无论是陇西的“陇”,还是甘肃的“陇”,都与陇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广义的陇山,即为横贯甘肃、宁夏、陕西的六盘山。狭义的陇山,指六盘水南段。

从地理范围看,陇西一般是指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这一片区域,甚至可以泛指陇山以西的广大地域。

古人以西为右,陇西又称陇右。三国蜀汉与曹魏交锋的陇西战场,便在曹魏所辖的陇右五郡(陇西、广魏、天水、南安、安定)与蜀汉所辖武都、阴平两郡之间展开。

在三国时期,陇西地域包含了大部分今甘肃的陇东南地区及陇中地区。等到元朝,陇西所辖地域以巩昌总帅府(今定西陇西)为核心,涵盖今兰州以南的大半个甘肃,乃至四川、陕西的部分地域,不亚于任意一个大省。

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好一个“陇上江南”

三国时陇西地区的南端,是号称“陇上江南”的陇南与天水一带。在这里,似乎一切形容甘肃雄奇、感叹西北壮阔的词汇与意象,都落了空。

陇南、天水一带的山地奇险艰绝,海拔落差达三千多米,钟楼山、仇池山、鸡峰山等百米垂直悬崖,在这里司空见惯。高山与江河行于大地,峻岭尽头有漫漫丘陵和关山草原,这里的美,是立体纵深的。

灵秀之外,陇南与天水的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向西北可抵丝绸之路中枢河西走廊;往东翻越秦岭,就是“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向南沿蜀道穿越层层山区,又能联通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于是,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藏着无数英雄史诗。大秦崛起的巍巍历史,就从这里开始。

秦人从齐鲁大地远途而来,在西汉水两岸的河谷地安家落户,又以养马、盐卤这两大产业,自险峻山地实现“弯道超车”,不断由今陇南礼县、西和两县的西汉水一带向东前进。

秦州(今天水市)、秦安、秦亭、秦谷、秦水、秦川,一连串地名记载了秦人六百多年的奋斗史。秦人跨越秦岭,经略关中平原,一统六国,华夏最基础的政治、文化、经济框架,至此奠基。

“坐中联七、甘肃之心”自陇上江南一路往西北,便是三国时陇西地区西北部的核心地域,今天的甘肃定西。

一到定西,方见黄土层峦,天地壮阔,再往西北,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兰州与河西走廊四城,已是近在咫尺。

在这里,西北有巍巍祁连、向南有浩浩秦岭,东去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六盘山,百万年来,风沿青藏高原北缘而来,铸成黄土高原,流水与风沙,在大地上切出了“群山万壑”四字。

定西的多数地区黄土深厚,大地此起彼伏,坡陡谷深,干旱少雨,但定西远不止黄土高原上的苍茫。

孕育了八百里秦川的渭河,便发源于渭源县西南的鸟鼠山系,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洮河,源自青海的河南县倾山而来,则经由定西岷县茶埠转向西北,过峡穿谷,最后注入刘家峡水库。

在定西南部,西秦岭与岷山交汇,气候阴湿多雨,山势愈发雄奇。贵清山、遮阳山,险而不燥,在黄土漫漫之间,自成一幅“清贵”的水墨丹青。

而在定西最南端的岷县,铺着一张水草丰茂的狼渡草原“历史长卷”:当年秦人曾在此牧马,奠定一方基业;千年以降,草原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红军长征亦踏足此地,留下北上抗日的壮阔足迹……。

今天的陇南、天水、定西三市,乃至更远处的平凉、庆阳部分地域,便是三国时期“陇西”地区的主体。

可惜,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治所未变,历史学者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考证21县,为狄道县、西县、兰干县、略阳县、上邽县、冀县、邸道县、故道县、临洮县、獂道县、绵诸县、襄武县、阿阳县、下辨县、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纪县、枹罕县,相当于兰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陇南地区一部和临夏一部的总和(《西汉政区地理》)。为当时右拒西羌、左护咸阳之要郡。

西汉和东汉都是领十一县,结果等到了西晋的时候,就剩下四个县了。

当然这都离不开羌人叛乱,以及诸葛武侯、姜维北伐所至,主要还是姜维。

西北地区,鱼龙混杂,少数民族层出不穷,鲜卑、匈奴、西羌、氐人等等。

各种大小部落无穷无尽,再加上司马晋的水平不够,还有小冰河的种种因素,西北边疆的疆土年年都在减少,不停地往外吐,所以五胡乱华也就成了必然。

从11个县的大郡,变成了只有四个县的小郡,名存实亡。

西晋时只有四县:襄武、狄道(今临洮县)、临洮(今岷县)、首阳(今渭源县东北),三千户。属秦州。

十六国前赵、后赵时,陇西郡仍领四县,仍属秦州。前秦改属河州。领三县。后凉属凉州。后秦属雍州。西秦复属秦州。

北魏属渭州。西魏、北周因之。北周陇西郡领襄武、渭源2县。

懂了嘛!司马晋还得说跟后面几个比起来,咱家算不错的了。

只可惜,老祖宗一刀一刀砍下来的江山,就被后世子孙给败出去了。

至于河套地区?那就更不用说了,魏武下令做的,当然也确实是没有多少汉民了。

再加上司马宣王的辽东政策,偌大的北方,从头到脚,全被游牧民族包围了,五胡乱华,如何不出?

况且,经过三国长时间对峙,也导致魏晋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吴蜀上,导致疆土被不断地蚕食,最终酿成惨剧。

从汉末韩遂造反开始,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诸葛亮为了北伐,甚至还需要联络这些羌人和氐人,约定一同起兵反魏,刘备夷陵之战,还找来了一万武陵蛮援军呐!

这是诸葛亮聪明的的一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清主要矛盾。

蜀中大族的力量以及东洲派的人物,诸葛亮都需要考虑,一个不慎,蜀汉亡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