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一百零五章 《红楼梦》就是为乌喇那拉氏皇后立传

作者:张凯庆

笔者认为:在长年的苦闷、冷漠、空寂的生活中,那拉皇后陆续将自己的不幸遭遇记录下来,那拉皇后死后,她的儿子永璂获得了她的手稿或听她口述过自己的遭遇,永璂将那拉皇后的手稿或她口述的遭遇交与敦诚敦敏。敦诚敦敏依据那拉皇后的遭遇和富察皇后与乾隆的情感故事,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那位空空道人即是永璂。

一.八字的惭恨

第一回:“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甲戌侧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

脂批中的“作者”是指敦诚敦敏。那拉皇后死后,儿子永璂回宫料理母亲的丧事,发现了她的遗书。空空道人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指的就是那拉皇后的遗书。永璂将母亲的手稿交与敦诚敦敏,二敦依据那拉皇后的遭遇和富察皇后与乾隆的情感故事,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

“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是指乾隆的“八字”是造成那拉皇后一生悲剧的根源,对此,敦氏兄弟即痛恨,又无奈,同时也感到惭愧。乾隆凭什么能坐上皇位?不就是自己的“八字”好嘛,敦诚家族的遭遇与那拉皇后一样,都是有命无运啊!

“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这八个字即是敦诚敦敏对那拉皇后的评价,也是对乾隆生辰八字中“命中看得妻星最贤”的怨恨,正因为富察皇后是乾隆命中最贤的妻星,而那拉皇后的“八字”又与乾隆相克,所以,那拉皇后才落得如此下场,真可谓“有命无运”啊!

二.作者是为那拉皇后作传

石头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甲戌侧批:书之本旨。]

枉入红尘若许年。[甲戌侧批: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无材可去补苍天[甲戌侧批:书之本旨],是指敦诚敦敏对那拉皇后的评价,本来没有当皇后的能力,却偏要争那个位置。

枉入红尘若许年

[甲戌侧批:惭愧之言,呜咽如闻。]这是那拉皇后的惭愧之言。身处冷宫之中,那拉皇后一定会反思自己的一生,虽然她拼命争到了皇后这个位子,但在乾隆眼里,她根本不是皇后。乾隆不拿她当皇后,其他嫔妃自然也不拿她当皇后看。那拉皇后即无补天之才,也无补天之运,然她非要“幻形入世”,最终一事无成,铸成终身悔恨。那拉皇后被打入冷宫后,不知有多少人在看她的笑话,可惜呀,她真是白在这红尘里走了一遭。呜呼哀哉!敦诚敦敏仿佛听到了那拉皇后的悔恨呜咽之声。

倩谁记去作奇传?

很多人认为此句的意思是央求别人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这样理解固然不错,因为“倩”字的字义有请求,央求之意,如:倩人代笔。但这只是“倩”字的字意之一,“倩”字还有一个意思是:泛指姿容美好的女子。笔者的理解是:“倩谁记去作奇传?”的意思是,这个女子是谁被记去作奇传了。

故此,“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是指本书乃那拉皇后的身前身后之事,作者是为那拉皇后作传。

三.作者自云是敦诚兄弟的内心独白

甲戌本凡例中那一大段作者自云,是敦诚兄弟的内心独白。

1.作者“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敦诚目睹那拉皇后的悲惨遭遇,如同经历了一场梦幻似得,那拉氏转眼间就从皇后变为囚徒,其家族瞬间“树倒猢狲散”。这种惨痛的经历,敦诚的家族也曾经历过。敦诚敦敏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世孙,多尔衮是阿济格的胞弟。阿济格的母亲阿巴亥曾被努尔哈赤立为大妃,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逼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阿巴亥无奈惨死。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英王阿济格乘摄政王多尔衮病死之机,欲谋乱夺政失败,被顺治处死。其家族所有封典悉被追夺,神牌从太庙中撤出。直到乾隆继位后敦诚家族才被恢复皇室宗亲,但仍处于受排斥的地位。

那拉皇后及家族和敦诚家族的遭遇一样,如同一场梦幻,敦诚兄弟想把那拉氏的遭遇写成一本书,只能将真事隐去,以假语来诉说。

2.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

敦诚乾隆三十一年时担任宗人府笔贴式,不久即被授太庙献爵,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乾隆三十六年敦诚以其叔祖母辞世为由,以病告退,年仅三十九岁,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充足的时间写作《红楼梦》。在写作期间,敦诚回想自己的一生,真的是一事无成。往日里,乾隆的那些后妃们,敦诚是非常熟悉的,他觉得这些女人的“行止见识”比自己高明多了。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痛不欲生,那些嫔妃们深知富察皇后在乾隆心目中的位置,见此状况,即使有觊觎皇后宝座的想法,此时也纷纷退避三舍,深怕一着不慎,惹怒皇上。而那拉氏却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她以为,富察氏一死,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极力在太后面前表现自己的贤惠孝顺之美德,以取得太后的支持。终于,她如愿以偿了。

假如那拉氏不去争那个皇后之位,她或许会在贵妃的位置上颐养天年。正因为她坐上了本不该坐的位置,那么,她的悲剧命运便不可避免了,正是:“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尽管如此,那拉皇后的忠君之心还是值得称道的,她敢于和皇上叫板,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力劝皇上要行君王之道,只此一点,也令人敬佩啊!想我堂堂七尺男儿,远不如这些“裙钗”啊!

3.“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

“茅椽蓬牖”和“瓦灶绳床”的词意是指住房和生活用具简陋,生活贫困。敦诚辞官后隐居在母亲族上的老宅里专心写作,虽然住处简陋,粗茶淡饭,但他的“襟怀”却在沸腾,内心深处在为那拉皇后的悲惨遭遇而呐喊。

痛定思痛后,敦诚下定决心,“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

敦诚不到四十岁就辞了官,真的是“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他深知,写当今天子的情史,痛骂皇上为“祸根孽胎”、“天下第一淫人”、“于国于家无望”,为那拉皇后鸣冤叫屈,这是多大的罪过。“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敦诚意识到,自己对皇上的忤逆之罪是不可饶恕的,一旦事泄,将满门抄斩。但是,想到那拉皇后及后宫中那些个女子们的悲惨遭遇,他下定决心将那拉皇后一生的遭遇以及乾隆其他妃嫔的经历编成一书,以告天下。于是,十年后,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学巨著《红楼梦》问世了。

5.“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是《红楼梦》一书的宗旨,此句表述了乾隆和两位皇后一生的爱恨情仇。

“红袖”指两位皇后。富察皇后屡遭丧子之痛,“啼痕”焉能不重;那拉皇后自嫁给乾隆之后,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以泪洗面”是她一生的境况。

“情痴”是指乾隆皇帝,他虽是个风流天子,但是,他对富察皇后的感情是真挚的,富察皇后是他一生最爱的女人。富察皇后的不幸去世,使乾隆终身难以释怀,我们可以从乾隆写下的100多首怀念富察皇后的诗中,窥见到乾隆的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意。乾隆不仅是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同时也是一个绝代“情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敦诚兄弟的荒唐之言和乌喇那拉氏的心酸之泪!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了,是不是应该识得书中主人的真面目、解得其中的真正之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