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六十二章 薛宝钗“金玉良缘” 怎比乾隆与先皇后的“木石前盟”

作者:张凯庆

《红楼梦》的第一主角是乌喇那拉氏皇后,作者要将那拉皇后的一生遭遇在小说中体现出来,但又不能按照事情本来的发展顺序去写,也不能将那拉皇后的一生写在一个人身上,那样岂不是一目了然了。谁都知道,乾隆年间文字狱的可怕后果,小说作者承担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作者不得不采用特殊的写作手法,将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品行、悲情以及与乾隆的情感关系隐写于林黛玉和薛宝钗身上,“木石前盟”是乾隆与富察皇后的生死之恋,“金玉良缘”是乾隆与那拉皇后的情感纠葛。

一.“遂心如意”是一厢情愿

宝钗有个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面的铭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美玉上铭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如对联,宝玉一见就大叫:“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宝钗颇有心机,总是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时候提起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第八回,宝钗对宝玉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摘下玉来递与宝钗,宝钗托于掌上细看,[甲戌双行夹批:试问石兄:此一托,比在青埂峰下猿啼虎啸之声何如?甲戌眉批:余代答曰:“遂心如意。”]

此时的宝钗可谓是“遂心如意”,因为她就是那块顽石的化身之一,宝钗在大观园的住处“蘅芜苑”,“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作者用“大玲珑山石”和“各式石块”来装点“蘅芜苑”,暗示宝钗就是青埂峰下的顽石。所以,脂砚斋才问宝钗:“试问石兄,此一托,比在青埂峰下猿啼虎啸之声何如?”

宝钗因“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因此常服用一种叫做“冷香丸”的药。

第七回,宝钗对周瑞家的说,那药是一个秃头和尚给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甲戌双行夹批: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脂批告诉读者:宝钗的“冷香丸”是在“太虚幻境”制成的。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被和尚道士化成一块红玉,在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界投胎时被警幻仙子塞进神瑛侍者的嘴里,一并下界投胎了,而宝钗从娘胎里就带来一股热毒,吃别的药都不灵验,只有吃“冷香丸”才“效验些”。由此可见,宝钗就是和尚带到太虚幻境去挂号的那块石头。

宝钗的冷香丸全部是用白花制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花象征着死亡,常用白花来表示哀悼。作者以冷香丸来暗示宝钗——那拉皇后悲惨的命运。

宝钗自认为具备荣府少奶奶的一切“美德”和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争取,她自认为都是胜利者。但可惜的是,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第三十六回,宝玉睡午觉时连喊带骂地说出这样的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

所谓的金玉良缘,正是贾宝玉所深恶痛绝的世俗之理,所以贾宝玉从感情上与她分道扬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对酒令,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众人道:“怎么解?”宝玉道:“他说‘宝’,底下自然是‘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这次对酒令宝钗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心思,而宝玉用“敲断玉钗红烛冷”来回应宝钗,明确告诉她,咱们俩个是不可能成为夫妻的,纵使有人硬要将玉钗结成一起,我也要敲断玉钗,空留洞房红烛冷。

“金玉良缘”暗喻的是乾隆和那拉皇后的关系。乌喇那拉氏是雍正硬塞给弘历做侧福晋的,而那拉氏晋封为娴妃、贵妃、皇贵妃直至当上皇后,都是太后钮钴禄氏做的主。父亲和母亲都认为乾隆和那拉氏是“金玉良缘”,可乾隆偏偏认为他和富察皇后是“木石前盟”,因此,乌喇那拉氏皇后就惨了。因为富察皇后的存在,任何人都无法成为乾隆心中的好妻子。

那拉氏在成为皇后之前,处处小心谨慎,一向“温柔婉顺,淑慎贤明,夙娴礼教”。但乾隆对她的长期疏远和冷漠,已经深深伤透她的心;在她成为皇后之后,乾隆对她那种近乎怜悯的情感,也只持续了五六年,当她接近40岁时,皇帝的注意力就已转移到一批年轻妃子的身上。乌喇那拉氏又得像从前那样忍受孤独、寂寞、凄凉,“曾经沧海难为水”,弃之如敝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二.似近实远、似远实近

小说中宝玉、黛玉之间似近而实远,宝玉、宝钗似远而实近,脂砚斋指出:“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这种情形正是乾隆和富察皇后及乌喇那拉氏皇后之间的情景再现。乾隆与富察皇后的心虽然永远连在一起,但富察皇后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了,正是似近而实远;而乌喇那拉氏皇后虽然在乾隆身边,但他们的心却离得很远,真正是似远而实近。所以,脂砚斋才提醒读者:“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

三.金玉良缘、贻误终身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首曲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慨。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乾隆与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之间的情感纠葛。那拉皇后最终才明白,她的“金玉良缘”始终无法和“木石前盟”相比。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正是出自乾隆怀念富察皇后之诗。乾隆在〈诣静安庄祭酒〉中写道:

鸾车邈仙踪,彤管垂思媚。齐眉予夙愿,续弦谁所致。

上以奉慈宁,下以率九位。唯此苹蘻重,义不容虚置。

十行伫颁诏,百感纷萦思。仿佛凤帏前,翻然来相慰。

这首诗是册封那拉氏为皇后时,乾隆向富察皇后焚香禀告时写下的。诗的开头,乾隆自作一序:恭奉皇太后懿旨以中宫久虚宜行册封之礼,岁月既易,吉庆臶临,勉遵慈谕,益睠芳踪,将颁明诏,奠以申怀。

乾隆在七月十八日和富察皇后的结婚纪念日写下的诗中也有:“嫌人称结发,怨我失齐眉”之句。

乾隆诗中说得明白:“鸾车邈仙踪,彤管垂思媚。齐眉予夙愿,续弦谁所致。”人家俩人是“齐眉举案”,你这“续弦”焉能相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