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六十八章 乾隆将那拉皇后打入冷宫的历史真相

作者:张凯庆

前面多次提到那拉皇后因为冒犯了乾隆皇帝而被打入冷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段史实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和探春、熙凤及湘云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来看一下史书记载: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乾隆奉皇太后钮钴禄氏从紫禁城养心殿出发,开始了第四次南巡。当时已经失宠十年的那拉皇后陪同乾隆皇帝南巡,随驾的还有乾隆的令贵妃魏佳氏、庆贵妃陆氏、容妃和卓氏等人。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闰二月十八日,他们来到杭州,在风景秀丽的“蕉石鸣琴”进早膳时,乾隆还赏赐给那拉皇后许多膳品,但到了当天晚上进晚膳时,那拉皇后就不见了,陪着皇帝进晚膳的只有令贵妃魏佳氏、庆贵妃陆氏、容妃和卓氏,此后,那拉皇后再也没有露过面。后来才知道,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把那拉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师。

那么,那拉皇后到底做了什么事,让乾隆立即把她送回京师?事后只听说那拉皇后忽然自己剪发,惹怒皇上。在满族的习俗里剪头发是最忌讳的,只有在皇太后、皇帝驾崩时,皇后才可以剪发。当时的皇太后、皇帝都还健在,那拉皇后却突然剪发,无疑是在诅咒他们一样。当时的一些传闻说,皇后随驾南巡,触犯了龙颜,想削发为尼,出家到杭州寺庵之中。

乾隆是中国史上著名的风流天子,他模仿祖父康熙不断南巡,目的之一是贪恋江南美景,又可趁机寻花问柳。据说他南巡时就曾在清江浦得到一个叫昭容的女伶,带在身边,后来又特命用钿车锦幰送回扬州,还赐给她玉如意、粉盝、金瓶、绿玉簪、赤瑛、玉杯、珠串等。还有一个女伶名叫雪如,也是美貌多姿,乾隆南巡时又看上她,加入行幄,颇受眷顾。事后,雪如特地在上衣肩头绣上一条小团龙,并且对人说,乾隆皇帝曾经用手抚摩过她的肩膀,因此特绣小龙,以志宠异。乾隆的这些风流韵事在《红楼梦》中均有体现。

据有的史书记载,那拉皇后随乾隆南巡来到杭州后,乾隆曾深夜换上便服登岸游玩。皇后再三苦劝,甚至哭着劝谏,乾隆不仅不听,反而对那拉皇后严加斥责。那拉皇后终于彻底绝望了,一气之下剪掉头发,要出家当尼姑。第二天,乾隆说皇后精神不正常,派人将她送回京师。

乌喇那拉氏出身满洲,在宫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什么是国家大忌,她会不知道吗?究竟受了什么重大刺激,会把这位温顺懂礼的皇后逼到不顾触犯国俗大忌,甚至发疯的地步?野史中的传说不能说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乾隆在南巡杭州期间经常微服私游、纵情声色,乌喇那拉氏苦谏无效反而倍受斥辱,一气之下自行剪发,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清鉴辑览》也持相同观点:“帝在杭州,尝深夜微服登岸游,后为谏止,至于泪下。”这些并非空穴来风,但是,这不过是皇后断发的导火索,真正的积怨是她在乾隆心里永远都不是皇后。

其一,乌喇那拉氏所生皇嫡子永璂,一直没有像富察氏所生的永琏、永琮那样被乾隆秘密立为储君,这让她感到焦虑和不安。

其二,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始终念念不忘。十七年前,富察皇后陪同乾隆东巡时,在济南一病不起,后死于德州。此后,乾隆每次途经济南时,总是避开这座“伤痕城市”,绕城而行。据史书所载,乾隆不入济南城次数共八次,事见《御制诗五集卷三》所载:戊辰春初次东巡驻跸济南,孝贤皇后于此遘疾,遂至不起。嗣后自辛未逮今甲辰凡八度经过皆弗入城。

第四次南巡期间,又一次路过济南,乾隆忆起富察皇后,伤感不已,为此专门为富察氏作了一首诗:“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正是这首蕴涵对富察氏苦苦相思的抒情诗句,切实刺痛了乾隆身旁的乌喇那拉氏那颗极其要强的心。接下来的“断发”,不过是乌喇那拉氏在情感绝望中一次歇斯底里的爆发。

乾隆南巡结束后,魏佳氏取代那拉皇后,代行皇后职权。乾隆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份佣人,到了七月份,乌喇那拉皇后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最低下的答应才有两名宫女,那拉氏被打入冷宫。由于乾隆废除那拉皇后是秘而不宣的,很多不知内情的大臣们看到皇后被囚禁大为震惊。乾隆指责那拉皇后“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在杭州时举止有违正理,“迹类疯迷”,这就把帝后反目的责任完全推到那拉氏身上,并极力表白自己的宽宏大量。

第二年七月十四日,乌喇那拉氏默默离开人世,终年四十九岁虚岁。当时,乾隆还在木兰游玩,只命乌喇那拉皇后的儿子永璂回宫。并传旨丧葬仪式下降一级,即等同于皇贵妃的制度举行。

乾隆帝回宫后,又下诏旨说:“皇后自册立以来虽无失德之处,然而奉皇太后南巡时,竟不尽孝道,不遵礼法,举动乖张,类似疯迷,回京后便一病不起。论其行为,即便废黜亦不为过份。朕现仍然存其名号,格外优容,但其治丧典礼,不必按孝贤皇后的仪式办理,只可照皇贵妃之例行事。”当时有个叫李玉鸣的御史上疏,请依皇后礼举丧,结果竟被谪伊犁。

实际上,乌喇那拉皇后的丧礼比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按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一项,在乌喇那拉皇后的丧事中,这项被取消了。乌喇那拉皇后葬在了妃园寝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贵妃的下属。清制: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那拉皇后即不设神牌,死后也无祭享,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比民间百姓的葬礼还不如。

那拉皇后所生的皇十二子永璂也成为父母情感破裂的牺牲品,皇后去世时永璂才14岁,不仅失去母爱而且成为母亲断发的替罪羊,在如履薄冰的状况下又生活了10年,于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去世,时年24岁。永璂在生前并未得到任何爵位,在他死后也未得到追封。乾隆对乌拉那拉氏怨恨之深,可见一斑。一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去世后,嘉庆才追封永璂为贝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