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七十七章 灯谜之谜——凄惨葬地

新话红楼 第七十七章 灯谜之谜——凄惨葬地

作者:张凯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06 来源:笔趣阁

作者:张凯庆

《红楼梦》第五十回:暖香坞中所制的灯谜,包括薛宝琴的《怀古绝句十首》在内,小说中都没有交代谜底。对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张凯庆认为:宝玉、黛玉和宝钗在“暖香坞”作的灯谜中,揭示了那拉皇后的死期的具体日子和凄惨的葬礼、葬地。

1.宝玉的灯谜

“反照风月宝鉴”是那拉皇后死期的年份,“过十三”翻过来看就是“三十过”,三十过了就是三十一,那拉皇后就是死于乾隆三十一年。宝玉的灯谜则是那拉皇后死期的月份和日子。

宝玉的灯谜: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琅玕节是道教的节日,也就是传统的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琅玕节”过后,还有一个道教的节日,即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就是传说中的鬼节。而那拉皇后恰好是死于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所以,宝玉的诗中说:“琅玕节过谨隄防”,“琅玕节”一过,那拉皇后和乾隆皇帝便“天上人间两渺茫”了。

鸾: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鹤: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中国传统年长的人去世有驾鹤西游的说法。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看起来仙风道骨,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

凝睇:凝视;注视,目不斜视。

唏嘘:本意是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现在通常指感慨、叹息的意思。

“鸾音鹤信须凝睇”出自乾隆怀念富察皇后之诗:“环佩声疑杳,鸾凰信绝传。”

宝玉诗谜中的“鸾音鹤信”毫无疑问是指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两位皇后均已仙逝,要想听到他们的消息,须凝神细听天外之音;再也见不到她们的身影,只好把一阵阵的叹息声寄予那浩淼的苍穹之上。

宝玉灯谜的谜底是:那拉皇后死期的月份和日子。

2.宝钗的灯谜

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镂,雕刻,如:镂花;镂刻;镂空等。檀:指檀木。

镌(juān):雕刻,凿:镌刻;镌镂等,字义与镂字相同。

梓: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指棺材;梓宫:喻

皇帝的棺材。

“镂檀镌梓一层层”,指的是乾隆的陵墓裕陵地宫。

裕陵地宫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真正是“岂系良工堆砌成”啊!

裕陵地宫采用不用梁柱的石结构的拱券式,进深达五十四米,总面积为三百七十二平方米、由明堂券、穿堂券、金券三部分组成。有四道石门,门楼上的出檐、瓦垄、吻兽均为青白石雕刻。八扇石门,每扇刻有一尊一米半高的立式菩萨像。头道石门内口门洞两壁上,刻着四大天王的坐像,手执法器,如真人大小。在明堂券有八个安放帝后册宝的石座,券顶刻着五方佛像。穿堂券内的两壁刻有五欲供,券顶刻二十四尊佛像。金券为地宫的主体建筑,有停放棺木的石台——宝床。裕陵地宫充满着神秘色彩,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

乾隆帝好大喜功,晚年时曾深深陶醉于同历代帝王的比较,认为不但“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罕有人能相比,甚至连在位时间、年寿、子孙数目等方面自己都是数一数二。清王朝在乾隆掌权下达到了历史巅峰,他60年的稳定统治,维持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他的时代,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经过漫长沉淀之后的集大成的时代,他个人也成为这一切的总代表。所以,乾隆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

梵铃:指佛寺或佛塔檐角上所悬的铃铎。

裕陵大殿东暖阁辟为佛楼,供奉各式佛像及大量珍宝。地宫内布满了精美的佛教题材的雕刻,这些佛教题材的雕刻中,有不少佛寺上的“梵铃”,但是。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梵铃”都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是“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的一层意思。

此句还有另一层寓意:是指乌喇那拉氏皇后死后,乾隆虽以皇贵妃的礼仪安葬了乌喇那拉氏皇后,实际上她的葬礼级别比皇贵妃还要低。那拉皇后死后并未葬入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清制: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乌拉那拉皇后棺椁前即不设神牌,死后也无祭享,入葬以后只字不提,比民间百姓的葬礼还不如。一代皇后,死前凄凄惨惨,死后无声无息,所以说是“何曾闻得梵铃声?”啊!

宝钗的灯谜谜底是:乾隆皇帝的陵墓裕陵

3.黛玉的灯谜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騄駬:古代八骏之一,黛玉诗中的騄駬指的是裕陵神道石像生中的石马。

紫:紫色代表权威、声望、深刻和精神,“紫”有“内”的意思,因此古代皇宫,既可以叫做“大内”,也可以叫做“紫宫”,“紫宫”即指帝王宫禁。《文选·左思;之五》:“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李周翰注:“紫宫,天子所居处。”唐李白《感遇》诗之三:“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明何景明《昔游篇》:“三千艳女罗紫宫,倾城一笑扬双蛾。”还有“紫庭”,“紫宸”不仅指帝王宫廷,还借指帝王、帝位。再有“紫禁城”,“紫禁宫”,“紫薇星”,“紫泥诏”,“紫薇舍人”等等,因此,“紫”字与皇家有关当无疑议。黛玉灯谜中的“紫绳”表示马的缰绳是紫色的,从而表明“騄駬”是皇帝家的骏马。

笔者认为:黛玉灯谜中的“騄駬”指的是裕陵神道石像生中的“石马”,“騄駬何劳缚紫绳?”是说“騄駬”虽是皇家之骏马,但是石马,无须“紫绳”相缚。

“驰城逐堑势狰狞”,形容“石马”造型凶悍,狰狞恐怖,真正的“騄駬”曾随皇上“驰城逐堑”,南征北战,“问鼎中原,平定天下。”

“主人指示风雷动”,是说“主人”乾隆皇帝一声令下,为他建造陵墓裕陵地宫的浩大工程就开始破土动工了。

乾隆皇帝登极后,本想跟随父亲雍正皇帝,也在西陵选择万年吉地,以示孝敬。他在西陵选好一块吉地后,又考虑到后世子孙对此事如何承继安排。如果子孙们都效法他,眷恋父子之情,相继葬入西陵,则东陵势必香火冷落,园寝荒芜。为兼顾两陵关系,他便在东陵的胜水峪选了万年吉地。自乾隆以后,清朝皇帝形成了父在东陵、子在西陵的分葬局面,称为“兆葬之制”。

“鳌背三山独立名。”

“鳌”是汉族传说中海里的大龟,这里的“鳌”指的是貌似龟的神兽赑屃(bìxì),又名龟趺、霸下、填下。

民间传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各型,各有神通。所谓“龙生九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生九子。赑屃,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它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很多人不认识它,多数人错把它为龟。

“三山”:是指清东陵的孝陵、景陵和裕陵。入关第一帝清世祖顺治皇帝亲自选定昌瑞山麓为皇家的“万年吉地”,于主峰下始建孝陵。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圣祖康熙皇帝于孝陵之左建成景陵;乾隆皇帝在孝陵之右东陵的胜水峪建成裕陵。

那拉皇后死后葬在了妃园寝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贵妃的下属。曾经贵为皇后、显赫一时的乌喇那拉氏,死后连个单独的墓地也没有,竟要借宿苏佳氏墓穴,真是死无葬身之地啊!每逢祭祀时刻,乾隆其他已故后妃墓前香烟缭绕,祭品如山,唯独那拉氏无从分享。真正是“独立名”啊!

“独”者:孤独也!

黛玉灯谜的谜底是:那拉皇后凄凉的葬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