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99章 煤石在手,铁锅我有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99章 煤石在手,铁锅我有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0:00:25 来源:笔趣阁

还没等吴咏说什么,任老三却抢先开口阻止道:“不能交上去!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朱里典他们过来。”

说完,将马车卸下来,单独骑着马,飞奔向复望里而去。

吴咏任老三离去的身影有些摸不到头脑,按照他后世的思维,发现煤矿不都是要上交国家的吗?看任老三的意思是想要将煤矿占为己有!想到这里,他心中顿时一凛。

其实这就是他的思维误区了,时下私人采矿完全没有官府和法律约束,基本都是谁开采的算谁的。

这是因为东汉中后期由于士族阶层的日益壮大,开始跟皇权争夺利益。最典型的就是盐铁由官府专营变更到民间私营。与其说是民间私营,还不如说是士族垄断,普通百姓哪有这个实力做到盐铁自由买卖,还不都是受到士族阶层的剥削,最终这些高昂的利润都被他们瓜分。

针对这种情况,东汉朝廷几次和士族阶层博弈,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你想想,连关乎国计民生的盐铁都是如此,其他矿产资源更是乱象频发。只要是百姓发现的矿产,那基本就没朝廷什么事了,大都是本地士族阶层接管,然后象征性地每年给朝廷交点税。

这还是比较遵纪守法的,而多数士族对于自家的矿场,都是选择隐瞒不报,私自雇人开采,最后将所有的得利都收入自己囊中。

如此一来,导致朝廷越来越弱,士族越来越强,这就有了朝廷任用宦官打压士族。于是,就出现了东汉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党锢之祸。

大约小半个时辰过去,一群人骑着马匹,冲到吴咏等人面前。吴咏发现其中不仅有朱里典,还有五姓家主。

李黄还没下马,便急不可耐地问道:“黑丹在哪里?拿给我看看!”

吴咏从杨冀手中接过煤石,又转递给李黄。

李黄接过煤石,仔细查看一遍,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祥瑞现世,真是苍天有眼啊,合该我五姓家族兴旺。”

其他四位家主也在轮流看过煤石之后,最终将它交到朱里典手中。各自脸上也都流露出兴奋的神情。

李黄笑过之后,轻身下马,然后将马匹交给随行而来的仆人,这才走到杨冀面前,拱手道:“麻烦老丈带我等去看看这黑丹的出处。”

说着,他向吴咏笑了笑,叹道:“贤侄每次做事都让人出人意料啊。”

杨冀没说话,而是看了一眼吴咏。

吴咏急忙上前介绍道:“杨公,这是我五姓家族的李家主,煤石的事情,听李伯父的安排就行。”

李黄赞赏地看了吴咏一眼,随即笑呵呵地说道:“老丈尽管放心,若是黑丹的数量可观,某可以承诺,绝不会亏待你等。”

“李家主言重了,我等流离失所之人,有幸遇到仙君才能到此安身立命。发现黑丹也是偶然,本欲将这些煤石献给官府,以换取粮食。李家主若是看得上这些黑丹,尽管拿粮食来换。”

说着,杨冀便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山坡前。这处山坡正好位于他们搭建房屋的那个山坡的对面,他们本打算将这个山坡的石头铲平,没想到才挖了三天,便出现了煤石,对此,他们可谓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他们都是流民,挖出煤石,对他们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喜的是,这挖出了祥瑞,代表他们是被上天认可的,或许可以凭借这些煤石,在此立足下去。

此时正有不少人在将煤石上层的敲碎,然后再从煤石上将碎石扒出来。

他们看到吴咏等人的到来,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跟吴咏打招呼。

这时一位老者走出来道:“老朽以前为权贵人家找过矿,对矿藏也有些见解。刚才老朽大体估算一下,此处的黑丹储量虽然不太多,但完全开采出来,也能有百万斤之多,差不多能冶铁二十万斤。”

吴咏真是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煤矿还没开采,就能预测到总量,也不知道是不是说大话。可他看周围人的表情,好像都颇为认可。

李黄一听顿时大喜,要知道林虑县多铁石,一年产铁不过五万斤,若是将林虑的铁石拉到这里冶炼,那可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这几日,眼看随着太虚秘法的传播,这铁锅的需求越来越大,他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像他家最近买了十口铁锅,小的三百钱,大的六百钱。只是十口铁锅的价值,就赶上一家拥有百亩田地的百姓一年的收入了。

如此暴利,岂不让他眼红。

现在好了,有了这黑丹,他们五姓家族也可以分一杯羹了。甚至因为这黑丹的存在,他们还可以拿到大头,毕竟林虑有铁石,而冶铁最重要的燃料。使用木材不仅耗费巨大,还不一定带来实际的效果,不如这黑丹冶铁效果好。

李黄此时一脸憧憬,浑然没发现其他四位家主都心照不宣对视一眼。

“不知老丈想要怎么用这黑丹换粮食?”吴盱率先开口问道。

杨冀毕竟以前作为乡三老,见识还是有的,他在心里估算一下,就试探性地开口问道:“一斤黑丹换两斤粮食,不知可否?”

李黄冷哼一声道:“你们不要的得寸进尺,不要忘了这里是我们的地界,你们现在还是流民的身份,我现在给你们面子,两斤黑丹换一斤粮食,算是对你们的仁慈了。”

杨冀一听,顿时有些不悦,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降低一下要求,“若是我们开采,一斤黑丹换一斤粮食,不能再少了。若是你们派人开采,两斤黑丹换一斤粮食也可以。”

“你们啥也不干,就能得到粮食,可真是好算计!”自己开采,李黄肯定是不干的。

周围的流民们顿时不愿意了,纷纷出言斥责。

“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若不是没办法,我等还不想换呢。”

“就是,这是祥瑞,以前多少粮食都换不到。”

“若不是看在仙君的面上,我等早就将你们赶出这里了。”

这时,吴盱走到李黄跟前,小声对他说道:“我觉得这件事情或许可以商量,咱们也不能过分逼迫他们,若是逼急了,他们将这里有黑丹的消息泄露出去,对我等来说,也是麻烦。”

李黄苦笑道:“我也知道这个情况,可是这马上就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各家的粮食都剩余不多。我这也是为了大家能够最大限度换取这些黑丹。”

吴盱看了一眼其他三位家主,见他们都竖起耳朵听他俩谈话,不由试探性问道:“不如先商议好兑换比列,咱们五姓各家分开找他们兑换,各家负责各家的。”

李黄楞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怒斥道:“亏你还是家主,你这是想干什么,咱们五姓同气连枝,难道就因为这点蝇头小利,而置多年的同盟关系于不顾。”

吴盱脸色也不好看,语气生硬道:“我就是担心影响到咱们五姓的关系,才这样建议,你也不想想,若是各家都出了粮食,得利又如何分配?现在你李氏的粮食不足,总不能让我吴氏多出粮食,最后来个平均分配吧?”

两人争吵起来,旁边三位家主对视一眼,这才站出来打圆场。

“都少说一句吧,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何至于为了这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

“吴盱说得也不无道理,咱们还是提前协商好,免得到了利益分配时,又要扯皮,伤了和气。”

“哎,财帛动人心,我等吃点亏也没什么,就担心族人知晓了,会因此闹出事端。”

李黄此时也反应过来,合着这四人商议好了,担心他们自己吃亏,才这样提议的。他们这是有多不信任他,当即就有些气血上头,怒声道:“好,既然你们都想如此,以后咱们五姓就各管各家,谁也别麻烦谁!”

说完这句话,李黄便气冲冲离开了。

其他四位家主一看李黄是真生气了,急忙追赶,“李兄,你这是做甚,咱们就事论事,何必生如此大的气。”

五位家主就这样戏剧性地离开了,这时才轮到朱里典开口,只见他笑着对杨冀说道:“杨公有没有考虑自己冶炼铁器?”

杨冀一愣,有些疑惑地问道:“朱里典这是何意?”

朱里典苦笑道:“不瞒诸位,我复望里的田地因为都是靠近这伏牛山,这些年的粮食收成一直不理想,丰年的时候也只能勉强维持个温饱,若是遇到灾年,经常需要五姓主家的接济,才不至于流落他乡。”

说道这里,他看了一眼面色戚戚然的杨冀等人,继续说道:“就是因为我复望里的粮食不足,这才喊上五姓家主一起来到这里。毕竟这天赐的祥瑞之物,不能白白便宜了官府中人。不过刚才看五姓家主的情况,好像也不能拿出太多的粮食出来。”

“而且你们这边也不可能一直等着他们拿粮食来换,因此我才提议由你们自己冶炼铁器,就是不知道你们这边人手是否齐全。”

杨冀皱眉道:“人手倒是不少,不过这铁石何来?造出的铁器又该如何处置?官府那边也不允许生产兵器。”

朱里典哈哈一笑,“铁石的事就交给我们复望里的人办,你们只管造铁锅,你可不知道现在铁锅有多抢手,只要能造出来,多高的价格都会有人买。”

杨冀顿时来了兴趣,急忙追问原因。

朱里典一指吴咏,“还不是我这侄儿,前几日他去宛城给太守家做府宴,用铁锅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这可馋坏了那些权贵士绅,开始疯狂买铁锅。连带着现在整个宛城都在抢购铁锅,平日两百钱一个的铁锅,直接卖到三百钱,还供不应求。”

杨冀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不过一想到吴咏做的美食,他就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然后笑道:“仙君做的吃食,确实独步天下,无人可比。”

两人又说了会话,然后开始商定冶铁的各种细节,最后谈到利益分配的时候,朱里典坚持四六分,杨冀却是坚持五五分。

“我复望里的乡亲再如何落魄,也比你们这些刚安定下来的人生活要好,你们正是用钱的时候,勿要再推辞了,我复望里出钱购买铁石,然后将铁锅卖出去,所获之利,我复望里得四,你们得六。”

“这怎么使得,你们既出钱又出力,我等还占着你们的地方,岂能让你们吃亏,所获之利,均分之后,也是我等占了便宜。”

吴咏见他们竟然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实在有些费解,要是搁在后世,自己一方吃一点亏,那都是无法容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