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00章 写字和柳树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00章 写字和柳树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0:00:25 来源:笔趣阁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复望里就开始热闹起来。牵牛的,赶车的,告别的,各个忙得不可开交。

昨日朱里典带着吴咏回到里中,便开始召集乡亲们到广场集合,商议购买铁石及售卖铁锅的事宜。最终大家一致同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得之利,无论各家人口多寡,皆按户数均分之。

这不,一大早,朱里典就带领众人,赶着从各家凑齐的三十辆牛车,浩浩荡荡朝林虑县而去。

里中发生了这么的事件,吴咏家的建房进程理所当然地被推辞下来,吴家今日也难得清静下来。

上午吴咏带着一众姊妹一起到蒙学学堂上学,其他人都被卓文宣安排了相应的课程,只剩他一人独自在卓文宣的书房练写起繁体字来。

说实在的这是他第一次拿毛笔在竹简上写字,尽管很是不适应,但他还是坚持了一上午。因为他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等中午休息时,卓文宣领着吴咏的一众姊妹到书房一看,所有人顿时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吴咏仅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就抄写了这么多竹简。

看着一地的竹简,卓文宣示意众人不要打扰还在继续写字的吴咏,他则是随手拿起一卷。

这时他惊讶发现这竟然是《急救章》,又拿起一卷,发现是李斯《仓颉篇》,等他将所有的竹简,查看一遍,竟然惊讶地发现,这些都是蒙学的内容。

也就是说吴咏仅仅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将所有的蒙学内容抄录三遍以上,而且字迹除了刚开始几卷竹简显得稚嫩外,后面越来越老练,尤其是吴咏手上正在抄录的那卷胡母敬《博学篇》,字迹比起他这个写了二三十年字的老师来,一点都不差,甚至远远超过他。这让他相当郁闷,甚至一度怀疑起人生来。

何莲在卓文宣看过竹简后,便一边收拾散乱的竹简,一边查看吴咏抄录的字迹,她也是越看越心惊,没想到短短一上午的时间,自己这位阿弟已经将字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她心中,她那刚过世不久的父亲何文的字迹已经非常厉害了,可是对比一下,发现吴咏的字迹更苍劲有力,完全不像一个十二岁的稚童写出来的。

在这一瞬间,何莲的心中又是震惊,又是担忧,又是欣喜,她自己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喜的是吴咏进步神速,以后前途无量,说不定还能传名天下,忧的是她本来以为凭借自己的学识,可以令吴咏刮目相看,没想到只是几天时间,吴咏就要超过她了。

何莲心中不禁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看书学习,才能不至于让学问落下吴咏太多。从小到大,她都是被誉为天才,父亲对她的期望也很大,常常感叹何莲若是男儿身,将来成就必然不会比他低。

一时间各人都想着心事,书房内也静悄悄的,只有吴咏一人在竹简上沙沙的写字声。

又过了一会,吴咏写完最后一字,放下笔,甩了甩有些发酸的手腕,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书房已经站了一群人。于是笑道:“你们怎么都来了,是不是要回家吃午饭?”

卓文宣这时反应过来,没好气道:“你当自己是权贵之家啊,你去宛城打听打听,有几家可以奢侈到吃午饭的地步,就是太守府一天也不过两餐。”

接着他又好奇地问道:“你小子告诉我实话,真的是第一次写字吗?”

“侄儿一直都生活在叔父的眼皮底下,有什么底细,叔父还不是一清二楚!”吴咏没有正面回答他,反而说了一个事实。

这更让卓文宣郁闷了,吴咏的情况,确实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但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更心塞,自己勤学苦练这么多年,竟然比不过一个刚会写字的孩童,或许真是自己的天赋不足吧。

这时何叶何草跑到吴咏身边,嬉笑道:“阿兄,你真厉害,字写的真好看!比文宣老师写的还好!”

一边说着,一边还比划了几下,引得卓文宣郁闷不已。

吴咏有些汗颜,他的字迹之所以进展神速,还要多亏了他随身携带的系统。这些天一直没用系统,他都差点忘记自己是有系统的穿越者了。

也就是刚开始写字的时候,一个字写了几遍都不理想,他才想到系统的造物技能,没想到一试之下,确实可行,于是之后便一直开着系统写字,所以字才越写越好,一上午的练字时间,都抵得上别人一二十年的水平了。

不过他不可能跟别人说这是系统的功劳,就算说了,别人也不信啊。

因此对于两位幼妹的夸赞,吴咏也只是哈哈一笑道:“阿兄也是今日才发现自己竟然有写字的天赋,不过我以后还得努力才行,不能因为有天赋就开始夜郎自大起来。”

两位幼妹急忙点头附和,“我们以后也要努力学习,争取超过叔父的学问。”

卓文宣听完,憋了好久才对吴咏憋出一句话来,“你以后不用来这里了,这些五经你拿回去吧,以后在家好好温习即可。”

他现在真是看到吴咏就闹心,以后还是少见他为妙。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小子还真是天赋异禀,小小年纪不仅能作诗,字还写的这么好,前途无量啊。想到这,他又想起自己家的儿子卓弢,真是人和人不能比啊。

吴咏也没将卓文宣的话放在心上,他带着五经和一众姊妹回到吴家,便开始准备午饭来。

刚穿越过来的那几日,他不是自己做吃食,就是教别人做出吃食,一天到晚,嘴上都闲不下来,倒也没觉得不吃午饭有什么。

但是今日吃过早饭后,就再也没吃过其他东西,这让他有点不适应。何况他穿越前的时候一天最少三顿饭,有时候还加份宵夜,现在若是一天只有两顿饭,他真受不了。

吴咏翻缸倒案查看一番,最终决定烙油馍吃。

想到就做,是吴咏的一贯作风。让母亲郭氏帮忙打下手,顺便教大家做这烙油馍。

刚才在学堂的时候,何大妹一声不吭,现在一看到又吃的,比谁都积极,洗菜烧火的活都抢着做。当然等吴咏将这烙油馍做好之后,她比其他人吃的都多,还叫嚷着晚食也要吃这个。

饭后,何大妹不情不愿地被何叶跟何草拉去蒙学学堂。吴咏跟何莲成昭则留在家里,无所事事的三人被郭氏打发安排去修剪柳枝。

吴咏也没当个事,不过当他看到修剪下来的柳枝都被何莲跟成昭小心收起来时,顿时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不禁开口问道:“要这些没用的柳枝做甚?烧火都嫌烟大!”

何莲白了他一眼,知道吴咏缺乏这些常识,便开口解释道:“这可是救命之物,怎么说没用呢,以后在外人面前可不能说柳枝是无用之物,会遭人耻笑的。”

吴咏一怔,有些不相信地问道:“柳枝能救命,这是谁说的?可有凭证?”

“不是柳枝能救命,是这些从柳枝上剥下来的柳树皮,用它们煮出来的水,不仅可以止疼,还可以治寒病。若是身上有皮癣,经常用柳树皮煮的水擦洗,也能治好。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要备上一些,留着需要的时候用。”

“这柳枝不仅治病救命,还能刷牙齿用呢。等过段时间,可以采摘这柳树上的嫩芽做菜,很美味的。然后还可以收集柳絮做枕头,有助于睡眠的。还有这夏季的柳条,裁剪下来,可以用来编筐,很结实耐用。因此不论条件多差的家户,都会在空余的地方种植几颗柳树。”

何莲如数家珍般介绍了柳树的功能和作用,这让吴咏忽然想起在后世看到一本关于柳树的详细研究。

他原本就是学农林专业的,也听说过柳树全身都是宝的说法。可是后世丰富的物质条件,让人很容易忽略柳树的存在。

记得他曾经看过报道,这柳之根、皮、枝、叶、花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尤其是柳树皮含有天然的水杨苷,吸收后经酵素转化成水杨酸,更是一种天然的止痛药。后世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就是水杨酸的衍生物。

柳树皮可以治疗皮癣,是因为柳树皮中含有水杨酸,水杨酸能渗透入皮肤,具有杀菌的作用,很多皮肤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不过柳树皮治疗皮肤病见效比较慢,后世已经没多少人使用了,不过对于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

而柳芽在后世可以食用,还可以泡茶喝,可谓是不可多得的良品。

其实鲜嫩柳叶的含碘量比一般食物高数千倍,后世就有人将柳叶研末制成糖衣片内服,对地方性甲状腺病有良好疗效。

夏天柳树可以遮阴观赏,枝条能编成结实的箩筐。树干可以做成光滑的家具,别看它树干不大,但是质地却很硬。而且用柳树干做成的家具不仅硬,而且不易翘裂变形。

柳树的这些功能和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普通人来说只具有了观赏性,确实令人惋惜。

想到这些,吴咏才发现自己刚才的话是有多么幼稚可笑,时下的医疗技术尚还处于探索之中,对普通百姓而言,这柳树简直就是天赐之物。

当下他也收起了玩弄之心,开始对这柳树敬畏起来。同时在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做人不能离了敬畏之心,否则就容易出事。

何莲见吴咏有些郁郁不乐,还以为自己刚才说的话,伤了他的自尊心,便嬉笑着问道:“过两天就是祠太社之日了,阿母为你准备新衣服和新靴子,你一会要不要试穿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